借物抒情类散文的创新立意

来源 :作文周刊·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文引路
  人间草绿
  王本道
  节令蹒跚的步履中,已透露出春的气息。“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几天到寓所附近一处小巧的公园散步,迈进园门就立刻感到假山向阳坡上有了恍惚的绿意,走近之后又只见些毫无生气的枯枝败叶。耐心地蹲下身去拨开杂陈的衰草,眼前立刻竟泛出一片新绿!一株又一株草芽,含着几分鹅黄,嫩嫩的,鲜鲜的,钻出了土层,再向远处望去,无数个嫩绿的质点,横衍纵蔓连成了一片,小巧的公园立刻蜕尽憔悴,被欣欣然的生机淹没。
  此时,春寒尚料峭着,周遭依然是凛冽透骨的寒气。而春草却懂得自己的使命,在刚刚融雪的泥泞坎坷中,漫生漫长起来,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意欢歌,天空也将因此又一次充满淡雅的馨香。看着这些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精灵,一种莫名的激动在胸中涌动。纤纤芳草,每年初春必得穿越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这个世界,一点一滴聚敛着微弱的生命能量,绿遍天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大千世界因此而充满生机,无数生命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
  看到岁岁还生的芳草,总会让我想到它给人的某种精神支撑。四十多年前我在乡村插队,与青青芳草亲密接触,视野所及,一片茂盛。当时的中国乡村,生产力不高,农民兄弟时常吃不饱肚子,可是广袤的田畴,哪里该种庄稼,哪里该长草却和谐有序,泾渭分明,并无多少人为的雕琢,乡村显得安静,轻柔,充满诗意。劳动休息时躺在草地上,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让我身心感到踏实清爽。
  对于人间草木,大多数人会将目光投向花与树,很少有人去问津一株小草。其实世间的每一种草都是花,每一种花也可以说是一种草。草儿从刚刚被融雪洗出嫩嫩的鹅黄,便开始了自己顽强的生长周期。先是长出几枚纤细的叶片,继而在叶片中间钻出一棵嫩茎,很快嫩茎的枝头就长出几颗米粒大的蓓蕾,接着便会绽出细小的花瓣来。这些“草花”,颜色各异,大小不等,密密匝匝,依附着几片绿叶,虽不妖娆,却茁壮挺拔;虽孤寂淡然,却凭着一种自信,在山野田间活出了属于自己的光彩。而一朵花,即便是有名的花,从含苞到绽放,姹紫嫣红,让人赏心悦目,可是花期一过,便旋即回归“草”的形象。而对这些“花草”,依然要栽在精美的花盆里,浇水、施肥、剪枝,精心养护,稍有懈怠就枯萎死去,永不复生。
  相对于一棵小草,树无疑是伟岸、挺拔的,树的寿命很长,一棵树常可以活过上百年乃至几千年,似乎是草的成千上万倍。但草的寿命该怎样计算?岁岁枯荣的“枯”,应该是在严冬时休眠而已,每当春风一起,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而时空年复一年无穷匮也,树与草的寿命孰长孰短呢?凡是有树的地方,周围总是有一片茵茵绿草陪伴装点着,在庄严的大树下,一棵棵小草不卑微、不羞愧,丝毫不自惭形秽,反倒坚韧从容,宁静安然。面对着树与草,我突发奇想,如果世间只有树而没有草,那么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一棵棵的树如同木桩似的插在黑土地里,突兀、孤独,树冠下空空如也,了无生气。
  世间的生命,本无高贵卑微之分,如果在自然界中做不了牡丹、玫瑰,纵使做一棵小草,也要坚强挺拔,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投身经天纬地的绿色之中。
  (选自《人民日报》)
  技法借鉴
  一、描写精细,传达“草语”。近处看“鹅黄”,远方见“嫩绿”,这是色彩之美;“嫩嫩的,鲜鲜的”,凸显质感之美;“淡雅的馨香”,给人嗅觉之美。更多的是精细的动作描写,例如“横衍纵蔓”“连成”“闪烁摇曳”,这些动作描写配以侧面描写,解开“草语”密码:不畏严寒,赶春迎春;张扬生命,勃发生机。
  二、叙述亲历,传达“草语”。第3段回忆下乡插队的艰苦生活时写到农民并不因物质的匮乏而“杀灭”野草,而是让庄稼与野草“泾渭分明”,为的是让“混杂着泥土味道的青草气息沁人心脾”,收获身心的“踏实清爽”。如此,“草语”密码又一次解开:贫困的人们与贴地的草不离不弃,心心相通,草为他们提供舒心环境和精神慰藉。听,多新鲜的“草语”啊!
  三、比较见义,传达“草语”。先与“名花”相比,再与树相比,“草语”密码第三次解开:自尊而不自卑,坚韧而不屈服,宁静而不躁动……
  四、議论精要,传达“草语”。一句议论“无数生命有了赖以存活的希望和依托”传达的“草语”是:甘当食草动物的衣食父母;“我突发奇想”领起的议论则传达着“我陪衬,我快乐”的草语;结尾议论传达的草语密码更是融入了“自尊自美,唱响平凡而不平庸人生”的人生哲理。如此丰富的“草语”,令人回味。
  我仿我秀
  栀子花开时时香
  姜 如
  栀子花盛放的时候,幽香怡人;当它枯萎之时,依然幽香处处。
  晚上放学回家总会带着挥之不去的倦意,而夏天的夜晚,更有那无尽的热滚滚的气息裹着聒噪的蝉鸣,迎面袭来。在摊开书本的写字台前,我只想静静地发呆。
  然而,从那晚开始,情况有了变化。当我把身子重重地撂在椅子上的时候,不知从哪儿飘来一阵幽香,起初我并没太在意,但当我把头徐徐埋下之时,终于渐渐被陶醉。那朵洁白鲜嫩的花朵里散发出一缕缕袭人的幽香,仿佛一场春雨无声地洗礼了整个天地,烦躁与热浪被驱散到脑海的尽头,让我再无一丝发呆的念头。我兴奋地回头问母亲,母亲说:“我晚上散步时顺便摘下的,当时觉得它很好闻,就带回来了。”我点头,了然于心,再无困意。从那天起,每晚都有这花香陪伴我度过一段难熬的时间。我想这氤氲着幽香、短暂而温馨的时光,会成为我生命中最美的片段。
  又过了十多天。那天晚上,我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也许是担忧怕花被摘完吧,就让母亲以后不要再摘了。母亲微笑着说:“儿子,晚上看书那么累,这花能提神醒脑,多好啊!”我打断了母亲的絮叨,说总之我不想要了。抬头望向母亲,看到她那张写满笑意、疲惫的脸,我觉得这满屋的幽香都染上了温暖与安详。
  直到有一天,我在教室门前的阳台上向下望时,惊奇地发现下面花圃里竟满满当当的都是我熟悉的花儿。经过询问,方才得知那就是栀子花。我不禁想起栀子花幽香陪伴我度过的一个个夜晚。
  几天以后,一场大雨,打落了尘埃,打散了热气,也打磨了那些花儿。也就是在那时,我方才发现栀子花凋落的样子,是那种疲惫的、柔软而安详的静美的存在。我想到了母亲那晚的笑脸,那写满倦意的眼袋上散发出的温暖的气息。回到家后,我问母亲那些枯萎的花儿呢?母亲忙拿出一个小纸盒给我,对我说:“那花很香,没舍得扔。”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只见那些花儿都静静地缩成了团,但干枯的花瓣仍有着不俗的气质。我拈起一朵,凑近鼻孔,那一缕一缕幽幽的清香仍未消散,似乎愈发浓烈。
  我忽然明白了什么,回过头望向母亲,只见她依然微笑着。我凝视母亲那张笑脸,低垂的眼袋早已揉进了岁月不息的脚步,厚重得让人不得不动容。我想,栀子花带给我的温暖与幽香就是母爱的写照,母亲也曾年轻漂亮,一如那栀子花初放时的鲜艳。是的,在大自然不停的演绎里,一切都会老去……可是有些东西会在这期间慢慢沉淀,静静酝酿,最终幻化成不散的幽香。
  我终于不再无助,也终于明白了总有那么一个人会像栀子花那样,在我的生命里处处散发着幽香……
  【作者系江苏省如东中学学生】
其他文献
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和顺序的,记录事件和人物的记叙文自然也不例外。在记叙文的写作当中,我们通常会注意到文章的立意构思与语言选材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常常会忽视记叙文写作顺序的巧妙安排。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实则是关乎文章结构的关键,能使结构更为清晰,使立意更为深刻突出。  记叙文的写作顺序常见的有五类,分别是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各种写作顺序在文章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所以在写作记叙文时,合理运用多
期刊
随着“夸夸群”与“喷喷群”的走红,如何正确认识自己,成为当下需要面对的问题。  其实,无论是夸还是喷,那都是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但对于多数人而言,认识自我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这样,别人的评价就成为了衡量自身的重要依据。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每个人都希望听到别人夸自己,这无可厚非。毕淑敏说:“现代人裁剪精良的西装里面,常常包裹着一颗疲惫焦虑的心。”社会发展
期刊
中央一台有个娱乐节目,叫作《墙来了》。游戏规则大概是这样的:舞台上有一个轨道,会有一堵“墙”从轨道上滑来。“墙”其实是塑料泡沫,上面凿空了各种人体动作图形,挑战者需要在“墙”撞来之前摆出与“墙”上凿空部分一样的姿势,否则会被“墙”撞倒,接受惩罚。  我读着董仲舒的故事,突然想起了这个游戏,甚觉有趣。细细思索,与其谈董仲舒这个人如何如何,倒不如说说当时的历史需求。若真如作者所言,董仲舒干的那些事确实
期刊
奉献是一种美,它美在给予;诚信是一种美,它美在真实。生活中,很多人身份卑微,卻一直践行“诚实守信”的信条,让生命的微光更加夺目。在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的群像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人的名字,他们就是诚实守信的典范。  “大湖鸿雁”唐真亚  唐真亚,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邮政公司老子山邮政支局支局长兼投递员。  2018年前,唐真亚一直是老子山邮政支局唯一的投递员,20年间累计递送了110万份邮件零差错。为了将
期刊
郭建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电影公司党支部书记、经理。  从20世纪70年代当上农村放映员至今,郭建华已从业43年。她从拉板车、抬机器、走村串乡做起,与乡亲们结下不解之缘。她说:“只要乡亲们喜欢看,俺情愿当一辈子乡村放映员!”在当一线放映员的19年里,她为农民放电影1.3万多场。在当站长和公司负责人的24年里,她带领工作人员放映14万多场。  郭建华将服务领域扩展至脱贫攻坚,带领放映人员深入71个建
期刊
李洪占,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后湾村原护林员。  曾经的蔡家堡乡,是一个蛮荒之地。为了圆心中建设绿色家园的梦想,李洪占从23岁起用两条“泥腿子”,一遍遍丈量着蔡家堡的山野。60多年,李洪占义务种树2000多亩8万余株。一到春天,李洪占每天早上6点起床,拿起树苗、扛起铁锹,直到日落才归。刚开始種树时,浇水是最头疼的问题。要么挖窝存水,用冰草盖好,涵养水源;要么挖水渠,引水至能浇上水的地方
期刊
尊敬的先锋书店的老板:  您好!  作为贵书店忠实的顾客,冒昧写信叨扰您。听闻您最近在为书店的变革与否而困扰,故希望跟您分享一点想法,还请您暂搁诸事,听听我关于此事的一点拙见。  关于贵书店是否应该“变身网红书店”一事,我认为,只要不改变书店为人们提供读书便利的本质,换个形式又有何不可呢?  诚然,书店保留原貌能留住一些真正热爱纸质图书的顾客,但是,在电商、电子书的强烈冲击下,实体书店的顾客日益減
期刊
阿迪雅,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满都拉镇巴音哈拉嘎查牧民。  1984年,阿迪雅退伍回到家乡。出于对家乡的热爱,他与妻子一边放牧,一边自愿当起中蒙边境上的“夫妻守边员”。他经常说:“我在部队受过教育,又是一名党员,生在这片大草原上,有责任、有义务来守护。”一句诺言,至今已经坚守了35年。35年来,他累计巡边近10万公里,协助边境派出所破获偷盗牲畜、越境偷猎、皮毛走私、非法入境等涉边案件数十起,参加
期刊
近日,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牌坊社区开展“一勺米”公益活动,社区社工组织志愿者收集“百家米”,既增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又传播了微公益,也让小志愿者从“一勺米”开始感受志愿服务与公益的力量。  志愿服务之所以在今天备受关注、备受欢迎,就在于它所倡导的理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我们所传承和弘扬的中华美德相呼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到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在任何地方都不会遇冷。  素材解读 
期刊
49岁的原梦园之前是一名大学宿管阿姨,今年她和儿子一起考研成功,儿子被复旦大学录取,她则成为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9月8日,原梦园在广西大学办理了入学手续。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49岁的宿管阿姨,竟然成功考上广西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專业硕士研究生。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年纪永远不是阻挡学习的借口,只要有梦想,任何逆风翻盘的奇迹,都不过是水到渠成而已。  素材解读  “幼而学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