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青年血液肿瘤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

来源 :医学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faxian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中青年血液肿瘤患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中文简版亲密关系体验量表和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对郑州市228例中青年血液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青年血液肿瘤患者的疾病进展恐惧总分为(35.65±11.70)分,≥34分者128人(56.1%),生理健康维度得分为(18.67±5.70)分,社会家庭维度得分为(16.99±6.02)分。依恋焦虑总分为(26.71±8.29)分,依恋回避总分为(24.63±7.61)分。反刍性沉思总分为
其他文献
随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入人心,确保人身安全,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效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马桥养云安缦酒店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措施来阐述如何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
目的:了解湖北省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在湖北省三个市州采用区域抽样法,利用自制问卷调查居民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分析、卡方检验和因子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52份,不同年龄、学历和居住地的居民在服务能力、候诊时间、健康知识普及、隐私保护等项目上有显著差异(P<0.05),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整体满意度为81.88%;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分别为技术质量与可及性、服务人文性、卫生设施和服务及时性,累积贡献率为64.08%。结
近年来发生的城市路面塌陷事故,对城市公共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地下土体空洞是引发城市路面塌陷问题的重要因素。结合有限元软件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文章从地下空洞尺寸、土体性质及路面荷载三方面因素展开了对地下空洞引发路面沉降的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路面塌陷沉降受到各影响因素的共同影响,然而不同因素表现出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七个影响因素灵敏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地下空洞覆跨比、土体内摩擦角、地表荷栽、土体内聚力、土体弹性模量、地下空洞高度、地下空洞跨径。研究成果可为路面塌陷事故致灾因素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科
本文通过对J市某三甲医院的田野个案进行民族志分析,提取出医患互动过程中话语、知识、权力三个维度的影响要素,借助福柯的话语-权力分析框架进行理论阐释.本研究指出,医患矛
为深入探究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原因,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255起高处坠落事故与其发生时间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疲劳理论对结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根据结论对相关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
南京南部新城首创的代建制+EPC总承包模式,结合决策阶段代建单位政企资源优势与实施阶段EPC总承包单位专业组织优势,为使用阶段业主单位见效益奠定基础,确保项目全寿命周期闭环管理。在代建+EPC创新模式下,按照专业化、责任制、联发联动三项工作要求,优化各参建单位工作流程,能够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流动人口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与社会经济特征的关系,为做好老年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卫生健康委流动人口服务中心《中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健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社会经济特征对老年流动人口慢性病的作用路径。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流动人口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31.92%(2009/6293)和9.55%(601/6293),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共患病率为5.40%(340/6293)。结构方程模型提示,职业(男,β=-0.070;女,β=-0.065)和医疗保险
文章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实际对目前安全生产检查存在的信息化程度低、缺乏实时数据、无法实现信息共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生产检查信息化集成系统的设计思路、模块构成和程序设计,并对集成系统进行了现场使用效果测试,对于提高安全生产检查效率,实现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目的:探讨COPD患者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对其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院内死亡的影响,为COPD精细化医保付费和控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吉林省某市2015-2017年COPD住院患者的病历首页信息。采用χ2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分析COPD住院患者不同CCI分组的人口学和疾病特征,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CCI对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的影响,并通过Poisson回归分析CCI对院内死亡的影响。结果:婚姻状况、年龄、是否手术、是否转科、入院病房、住院次数等对CCI有显著影响(P<0.05),CCI≥
本文梳理和分析了北京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患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该院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多部门协同、网格化管理、分级分类处理、全员培训考核、创新转运路径、主动筛选高危患者、持续进行患者安全教育等措施,使得医技科室急救能力明显提升,辅助科室、后勤部门应急意识显著增强,从而实现了2013-2018年五年间每一例门诊患者突发事件均得到妥善处理,且无纠纷发生。该院上述措施可为其他医院完善医院应急管理制度、持续提升医院应急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