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大胆质疑的意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教学中,学生尚未形成“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成绩差的同学如果问题多了,说明这个同学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了进步.那些常有问题的学生,往往是思维开阔、善于思考、成绩较好的学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发现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根本出发点
  
  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思考.学生只有“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才能有进步.如果不会发现问题,就不可能主动探索和创新事物.课堂本是学生探索质疑的天地,但在“授教型”教学中,质疑让教师一味灌输知识给扼杀了,学生只能按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学生的好奇、好问的天性被教师不厌其烦的讲解压制了.这样就错过了学生质疑和发现问题的大好时机,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背道而驰,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广大教师要着眼于未来,数学课堂应该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地方,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探索和创造意识,让学生在质疑中发现问题.
  
  二、发现问题能力培养策略
  
  1.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俗话说,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是教师上好课的开端.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很多,教师要精心设计,使问题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这便于学生联想,能让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使学生不自觉地引发对问题的争论,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概率与统计”教学中,让学生用掷骰子的方法,得到面数朝上的可能性.这是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2.要给学生留有时间
  发现问题的过程与思维过程往往是同步的,通过思维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往往需要时间,课堂上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学生来不及发现问题,教师的讲解已经开始,这样就错过一个很好的机会.所以,我認为课前预习并安排学生将自己读不懂的地方标出来,到了课堂上就会有许多学生提出许多问题,这是在学生自学中发现的.有了问题,学生便会主动探究,主动从教师的讲解中寻求答案,这样要比学生被动学习好得多.只有调动了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并且留有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时间,学生才能够发现问题,甚至还能发现一些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由敢于质疑到乐于质疑的改变,从而形成学生积极质疑、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例如,在讲分式方程的解法时,先让学生对一个增根进行验证,不是原方程的根,让学生充分讨论产生增根的原因,再讨论检验的方法.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产生增根的原因,下面的学习水到渠成.
  3.教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方法
  (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去学习,并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教师要把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克服困难”的意识.
  (2)让探究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形成“敢于怀疑,刨根问底”的良好意识,让学生对每个问题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让质疑成为一种态度.这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
  (3)让学生会联想和比较.数学的连贯性很强,新旧知识的衔接性强,新知识的传授大都是从旧知识开始引入,然后逐步深入的,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联想和比较的思维方法.运用联想和比较,大脑把新旧知识的信息重新组织,把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知识的升华.联想和比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4.树立“发现问题”的意识和信心
  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探究、发现问题的过程,有问题就要问.教学中出现无问题的原因除缺乏发现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品质外,就是学生害羞,不敢提出问题,怕他的问题被老师和同学嘲笑.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应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应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热情帮助,积极引导.
  教师对学生要区别对待,按不同层次学生发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对后进生提出的问题,要有耐心,不厌其烦的讲解,像“剥竹笋”那样层层分析,直到学生弄懂为止.对中等生,采用“化解”的办法,即将问题分解为一些小的问题,协助他们个个攻破.对优生则点到为止,让他们去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引起思考.同时,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主动地关心、询问,使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和友爱,从而积极地去发现问题,让他们乐于与教师在一起探讨.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全面提高.
其他文献
在素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以及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学力的培养和发展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力是基础教育中一个重要的、具有时代意义的课题,对推进新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力主要是指学习者借助一定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各种学习活动所形成的自我获取、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知识和能力的总和.学力是教育情境下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是继续学习和
摘要 为了筛选防治二化螟的高效对口药剂,有效控制二化螟危害,本试验选取了5%丁虫腈乳油、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可湿性粉剂等9种药剂对早稻一代二化螟进行防治。结果表明,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甲虫肼悬浮剂、10%甲维·甲虫肼悬浮剂对二化螟防效好,施用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750 mL/hm2 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mL/hm2、1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一个实质性的变化.  合作学习突出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以改善教学中人际关系为突破口,以开发教学过程中人力资源为重点,通过营造多边互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知水平、社会技能和社会情感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化学污染物,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受了严重的破坏.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已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许多污染物的成分、特性、形成过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以及如何防治等,都与化学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因
几何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与位置关系的数学学科.人们通常采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辨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认识和探究几何图形及其性质.三维空间是人类生存的现实空间,认识空间图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结合直观能力、运用图形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与一定的推理论证能力是高中阶段数学必修课程的一个基本要求.首先,我对投影与三视图这节内容在空间几何体这一章的战略意义进行必要的说明,在前一节学
摘要 为提高节水灌溉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通过对节水灌溉课程教学的研究,分析启发模式在本课程中的应用,并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深入挖掘课堂,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品质的发展,以期提高学生创新、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模式;节水灌溉技术;应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In order to
摘要 发展“四优”、推进“四化”是河南省建设现代农业强省,加快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文章阐述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罗山县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促进茶产业“四化”的角度,提出了从加强政策支持力度,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高效生产技术,制定产业标准化体系,培育壮大龙头茶企,实施“茶 旅游”战略等方面促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茶产业;现状;问题;发展对策;河南罗山  中图
所谓新课的导入,是指在正式讲授新课、传授新知识前的开场白。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在初中物理课教学中,导人新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为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开场白”。好的“开场白”是开启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海洋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要求我们改变妨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去尝试一种给学生独立思考,有足够思维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设计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学生思维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得到锻炼,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发创新能力的双重目的.  中学物理教学用好探索性实验,一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探索
知名学者庞维国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后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主动的.他还将“自主学习”概括为: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