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的中国农田水利供给和农业效益协同发展研究

来源 :农业展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inhe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2004—2018年中国有关数据,设立农田水利供给系统中农业供水量、农村水利水电装机容量、水土流失治理、保护耕地以及效益系统中粮食产量、有效灌溉面积、除涝面积等指标,通过构建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具体分析中国农田水利供给和效益协同发展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农田水利供给子系统有序度波动较大,协同作用不明显,效益子系统有序度相对平稳且在系统内部能够协同发展,而农田水利供给效益系统整体协同度较差,根据协同曲线趋势预测,未来中国农田水利供给效益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基于此,应加大对堤防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加大保护耕地力度,持续消除旱涝灾害隐患;短期增加农业用水量供给,提升农业用水质量,加大节水整治力度.
其他文献
畜牧业对繁荣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民生活至关重要.通过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畜牧业的发展概况,依据高质量发展目标综合研判畜牧业关键约束,系统化提出了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策略.结果 表明:我国畜牧业生产规模显著扩大、产品结构日趋优化、生产方式稳步升级、发展理念明显转变,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经济、产量、蛋白等维度都已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布局,从增量导向的传统发展时代步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但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仍存在畜禽良种、动物疫病、养殖技术、资
叶斑病是芒果重要的叶部病害,造成芒果产量和质量下降.纳米氢氧化镁制备简单,环境友好且抗菌谱广,被广泛地应用于抗菌领域.对芒果叶斑病病原真菌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形态学观测和ITS-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的菌株为芒果拟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属于间作壳属(Diaporthe musigena).合成制备了3种不同形貌的纳米氢氧化镁,分别命名为MHNPs-MgO600、MHNPs-MgO80和MHNPs-MgCl2,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与谢乐公式计算3种纳米颗粒在(101)面的尺寸,分别为60.50、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9例通过手术证实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超声图像、术中所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例患者中:双子宫双宫颈畸形9例(100%)、斜隔侧宫腔积液9例(100%)、斜隔侧肾脏缺如9例(100%)、斜隔侧附件区包块5例(55.6%).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首选方法,并且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为获取水产颗粒饲料的悬浮速度参数,采用自制悬浮速度测定试验台对膨化饲料与颗粒饲料的悬浮速度进行测定,并采用双因素等重复试验法和响应曲面法分析了粒径(1~4 mm)和含水率(5%~25%)对水产颗粒饲料悬浮速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粒径和含水率对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的悬浮速度均影响极显著,且粒径比含水率对悬浮速度的影响更显著,但粒径和含水率的交互作用对悬浮速度影响不显著;膨化饲料和颗粒饲料悬浮速度均随粒径和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以决定系数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进行比较,膨化饲料悬浮速度的三阶预测模型效果最佳,决定系
为明确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Chinese chestnut yellow crinkle,CnYC)的病原菌及分类地位,探索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引起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采用田间打孔吊袋输液的方法筛选农用抗生素.结果 表明:引起板栗黄化皱缩病病原菌为Candidatus Phytoplasma castaneae,属于16SrXIX-A亚组,菌株编号为CnYC-Hebei;盐酸四环素对该病害防治效果较好,其防效达到85.3%.采收后落叶前利用盐酸四环素打孔吊袋
单位面积穗数是小麦产量构成的重要因素,利用图像信息处理技术快速、准确地估测田间小麦穗数,可以为小麦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提供直接依据.利用无人机路径规划和控制系统(fragmentation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with aerial photography,FragMAP)获取标准统一、高分辨率的田间小麦RGB航拍影像,通过高效的目标检测手段(YOLOv3)获得训练模型并自动识别麦穗,通过分析该方法(FY方法)与传统方法测定麦穗数量的关系来构建单位面积麦穗估测模型.结果 表明,F
藜麦是苋科藜属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引种后成为我国重要的新兴粮饲兼用型作物.当前,藜麦主要在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地区及华中地区等地种植,因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不同,其栽培措施与面临的病虫害威胁也有所差异.鉴于我国当前藜麦种植区广泛、栽培技术混乱、种植问题多样,综述了国内不同藜麦种植区的相关栽培技术研究,从藜麦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我国藜麦栽培种植的现状,并探讨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区域的规模化种植技术,
加快数字化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四五”规划的两个重大战略.数字农业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的重要抓手.通过对数字农业与乡村振兴这两个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发展的分析,总结黑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经验和成果,认为黑龙江省在农业农村数字化进展中总体仍然滞后,且面临诸多挑战,进而提出黑龙江省数字农业发展的未来方向及相关建议,即打造要素聚集新高地,加快推进农业数据集成化;打造数据兼容新标杆,加快推进农业数据标准化;打造科技研发新引擎,加快推进农业数据
为探究吲哚乙酸添加的先后顺序和质量浓度对周丛生物去除水体中氮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人工培养的周丛生物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预先经过吲哚乙酸培养的周丛生物(预处理组)和未经过吲哚乙酸培养的周丛生物(对照组)在含有不同质量浓度(0、5和10 mg·L-1)吲哚乙酸的氮磷污水中培养.结果 表明,添加吲哚乙酸提高了周丛生物对水体中氮磷的去除效率,对照组中,添加5 mg·L-1吲哚乙酸的周丛生物在第2天对NH4+-N、PO43-P的去除率分别为99.9%、95.0%,第7天对NO3-N的去除率为99.0%,且对照组比
为明确烤烟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与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的关系,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对未熟和适熟的上、中、下部位烟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观测,并对不同部位烟叶的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表明,未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基粒数和高基粒片层占比在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适熟烟叶细胞叶绿体中淀粉颗粒数、嗜锇颗粒数与未熟烟叶在不同部位间的差异表现一致,而基粒数、高基粒片层占比与未熟烟叶的差异表现相反,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且不同部位间差异显著;烤烟烟叶的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