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高中体验“婚姻课”

来源 :文萃报·周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要“结婚”了
   父母在我上初二时离了婚,我的监护权被判给了母亲。尽管他们不断对我说即使不在一起,也一样爱我,可我却不能原谅自己,因为我觉得自己是造成他们婚姻解体的最大元凶。从我上幼儿园起,他们围绕着我一直在争吵。母亲主张培优,而父亲则相反,认为应该让我充分享受童年的欢乐。
   父母离婚后,我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让母亲又愤怒又失望,决定带我出国。
   出国后母亲很快有了一名追求者。这个名叫彼得的家伙,总喜欢往我家里跑,试图用各种礼物收买我。我当然不买他的账,每次都要给他难堪。
   母亲安排我进入当地高中学习。在我的课程表里,有一门名为“沟通教育”的必修课,听名字普普通通,但沟通课老师汉森先生一开口,我就被吓了一跳。
   汉森说在接下来的9周里,我们每个人要为自己找一位“伴侣”,亲身体验“婚姻生活”。
   我以为自己耳朵出了问题,美国的学校竟然鼓励孩子早婚早恋?不过,接下来汉森的解释让我心中的石头落了地。
   汉森一脸严肃地告诉我们:“这就好比是一次学习,如果能够对你们将来的恋爱、婚姻有所启迪,那么这门课程的目的就达到了。”
   汉森给我们10分钟时间来选择自己的“另一半”,接下来的几周,我们将以“夫妻”的名义共同来完成这门课。
   虽然我对这样的安排无法接受,但如果不赶快行动,恐怕只能做“单身狗”。于是,我很快锁定了目标——一个韩国女孩金恩娜,她数学课和我一个班,看起来非常温婉贤淑。
   大家找到“伴侣”后,汉森宣布将挑选一对在下一堂课举行“婚礼”。
  我要当“爹”了
   虽然是模拟婚礼,但程序一点都不能差。汉森要求我们提前写好结婚誓词,并准备结婚礼服。
   老妈感觉十分好笑,建议我抄一份网上的誓词。我有些生气:“结婚并不是儿戏,如果一开始就这样草率,以后怎么能过得幸福呢?”
   似乎是有意想要给母亲看,我最终定稿的结婚誓词是这样的:“我愿意永远爱你,给你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就算是意见不合时也保证不对你发脾气。”当我告诉母亲这段誓词时,她的脸色有些阴郁,但什么都没说。
   很快,第二堂沟通课到了。当假岳父将“新娘”的手交到我手里时,我感觉到金恩娜的手也在微微颤抖。我一阵恍惚,感觉我真的牵着未来另一半的手了,从心底里升起一股责任感。
   “婚礼”结束后,每个家庭中至少有一个人要外出去找份和自己能力匹配的工作。
   我提出不妨假装自己是一名华尔街的金领。金恩娜否定了我:“你认为自己有什么专长可以找到一份那样的工作?”我沮丧地承认自己没有,而且就算大学毕业后可能也没有那样的能力。“你应该现实一些。”金恩娜认真地对我说。原来这个女孩很有个性和主见,并不是我想像中的温柔顺从。
   接着我们仔细分析了我自身的条件,选定了一家大公司的低级职员的工作,月薪2000美元。接下来汉森老师让我们将日常开销以最真实的状态罗列出来。
   我和金恩娜商量后列出了一张单子,包括日常的水电费、吃穿费用以及交通费用。除去这些还有很多盈余,我不禁有些得意。可汉森看过后却摇头:“最大的一笔开销你们忘记了,你们需要‘租’套公寓呢。”
   此時,我突然变得小气起来,认为应以省钱为目的,只要一屋一厨就好。谁知金恩娜却不同意,她说一个舒适温馨的爱巢是每个女孩的梦想,起码也该是两居室,而且不能太偏僻。
   “可那样我们几乎就剩不下什么钱了。”我反对。“那是你的事情,你是男人,有这个责任。”金恩娜语气中明显的不满和轻蔑深深刺痛了我。我突然发现,原来了解一个人真的不能简单地从表面来看。
   我们选择了一套靠近市中心的两居室,“租金”就花去了大半薪水。这令我们的日子变得非常拮据。然而这还只是开始。第三周,汉森对我们说:“这个家里该增加一位新成员了。”
   我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两人的日子已过得紧紧巴巴,还要再‘添’个孩子,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我要“离婚”了
   我和金恩娜的孩子要“出生”了。此时我才知道,原来生一个孩子要这么多钱。最终我选择向银行贷款,但什么时候能还完我心里一点谱都没有。
   这个虚拟“孩子”的出生没能让我感到一丝开心,我开始为今后的生活担忧。我提出不该只由男人养家,金恩娜也该出去找工作。谁知金恩娜说:“你是个男人,不能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应该感到羞愧。”
   我没有感到羞愧,而是感到愤怒,并且对这个我曾经欣赏的女孩感到极度失望。这一刻我突然想到了“离婚”。但“孩子”还小,何况这是虚拟情景,我强压怒火,只希望课程快点结束。
   伴随着第9周的到来,我们迎来了结婚“10周年”。汉森先生郑重地问我们,是否选择继续“生活”下去?我俩异口同声地回答:“No!”
   9周的“婚姻生活”让我明白了自己恋爱的标准和家庭的责任。好在,这一切都还来得及。
  (摘自《知音》 )
其他文献
春风送暖,花“漾”重庆潼南。明月山下、琼江岸边、陈抟故里,黄的、紫的、红的、白的、粉的,3万亩连片的油菜花一畦“牵”着一畦滴溜溜地开了,开成了花的海洋、花的巨浪,淹没了田野、淹没了山岗,甚至淹没了村庄……   经过多年的精心打造、沉淀提升、农旅融合,潼南将菜花节办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乡村休闲旅游品牌,让油菜花长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一朵小菜花,撬动了潼南大发展。   “今年
期刊
为了在卖房时顺利过户,新疆乌鲁木齐市一女子竟然伪造民事调解书。近日,乌市米东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了此案。   2020年4月,冯某委托中介公司将位于米东区的一套房屋转卖。然而,当中介公司带着买家到房产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时却发现,冯某只有该房屋的使用权。   原来,冯某与丈夫李某离婚后在法院达成了离婚调解。在民事调解书中,双方约定该房屋由冯某使用。为了方便办理过户手续,冯某伪造了一份内容为“该房屋由
期刊
有网友提出一个问题:“工作时间取快递摔伤算工伤吗?”   上海市人社局通过官方微信正式回复:工作时间取快递摔伤是否算工伤,应视两种情况而定——如果取的快递是工作中替单位采购的办公物品,则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取的是自己的私人快递,则不能算工伤。由此看来,工伤认定不是想当然的事!   你是否還有这些疑问:雨天路滑摔倒算工伤吗?高温中暑算工伤吗?颈椎腰椎病、视力下降算工伤吗……请听专家为你释疑解惑。  
期刊
两名弹弓爱好者非法猎捕斑鸠、麻雀等野生鸟类并销往饭店营利。近日,江苏省如皋市人民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第二法庭对这起涉特大刑事附帶民事“猎鸟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罗某、周某犯非法狩猎罪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数罪并罚,分别被判处1年和一年9个月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胡某等8名被告人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拘役1个月至有期徒刑6个月不等,邵某等4名被告人被判处罚金3000至4000元,上述14名被
期刊
央视2月最后一期《军事报道》讲述了新疆军区某旅军事职业教育的先进事迹。从报道中该旅战士的臂章来看,该旅是解放军中非常神秘的一支部队——“金猎隼”。从演兵场掌握的资料来看,该旅组建于2017年,是在当年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浪潮中诞生新质作战力量,极少见诸于官方报道,高度神秘。从现有的官方报道中拼凑出这支部队的“一鳞半爪”,有几个关键词绕不开:无人机、技术主导、装备精尖。   这期《军事报道》透露
期刊
一只云雀在稻田里筑巢,在日渐成熟的稻谷下抚育一窝小鸟。   有一天,在小鸟们的羽翼还没有完全丰满之前,农夫前来察看庄稼,发现稻谷成熟得很快,他说:“我得传话给邻居,让他们到田里来帮我收割。”   一只小云雀无意中听到了农夫说的话,它非常害怕,就去问妈妈是否立即搬家比较好。   “不用着急,”云雀妈妈说,“一个人指望朋友来帮忙,就意味着这件事可以慢慢来。”   過了几天,农夫又来了,看到稻谷熟透了,
期刊
低调的钢琴家朱晓玫漂泊海外30多年,当过保姆和清洁工,一直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一次在巴黎的家庭音乐会上,朱晓玫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听后,为之陶醉和感动,并和她攀谈了起来。原来对方是伊朗王室的后裔,聊天中得知朱晓玫没有固定的住所,就一定要把自己在塞纳河边的公寓,以极低的租金租给她,还主动带她到卢浮官去观赏。   在卢浮宫,老太太指着创作于公元前190年的《萨莫色雷斯的胜
期刊
1936年6月,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长篇小说《飘》在美国正式出版。1939年12月,由《飘》改编的电影《乱世佳人》在亚特兰大市上映。1940年夏初,这部电影在上海放映了40多天。原本上海电影院的译名为《随风而去》,后来才改为《乱世佳人》。这部小说的第一位中文译者傅东华为与电影名称区别开来,把小说的译名改为《飘》。   这部小说直到1979年才获得再版的机会,并且再版之初就遭受了质疑,大体因
期刊
村上春树从30岁开始跑步,从此就喜欢上跑步。每天不跑够10公里他绝不打道回府,并给自己规定哪天只跑步,而哪天又跑步又游泳(游泳一定游够1.5公里)。他参加了许多重要的马拉松比赛。如果感觉身体不错,他就跑“全马”;感觉一般,就跑“半马”。他成为跑步里程最长的作家。   村上春树还是著名品酒师,他喜欢喝有年份的红酒。有统计表明,红酒、威士忌以及小黄瓜沙拉在他作品中出现最多。苏格兰人显然要感谢村上春树,
期刊
53年前,24岁的北京姑娘路生梅第一次来到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时,没有人认为这个城里姑娘会待很久。黄土高原与毛乌素沙漠在此交汇,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她自己也不曾想到,这里将成为她未来50多年眷恋不走的“家乡”。  凌凌独西行   1968年,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她憧憬着自己的未来,去北京一家知名医院工作,努力成为一名儿科专家。   然而,学校的一则通知,改变了她的命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