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馆藏文物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教育价值和交流价值进行阐述,进一步增强人们对民俗文化的传承、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物价值;科学保护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物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而无形的民俗文化附载于文物实体本身,赋予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也展现出民俗文化真正的魅力和价值。民俗文物以文化价值展示为标准,离不开对民俗文物之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文物的文化意义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层面来挖掘。在研究民俗文物中要做好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坚持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重要的自信。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并坚持民族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才有更强的竞争耐力和精神定力。与此同时,民俗文物的展示除了要尽量打造文物本身独特的原生态环境,更要维系文物与其他各领域文化元素间的有机联系,以建立文物展品与自然本源、文物文化和国内外观众三者间和谐关系为目标,努力实现“论物以文化、透物见人、让民俗文物说话”。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仅限于有形的实物本身,而在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及人类智慧。民俗文物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其魅力和真正价值体现在其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所还原的不同历史背景下一系列的人类活动和各方面的人类智慧。
首先要从文化的三大子系统说起。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庞大的社群维持系统,可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物质民俗,二是制度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风俗民俗,三是精神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口头民俗。
一、物质民俗学的文化价值
地区文化民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衍生出丰富的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故而,在岭南地区建设民俗博物馆,就必须以反映本地民间的原生态的活动和文化为宗旨,挖掘岭南地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区民俗的独特性,牢牢抓住民俗文化的根源,以此破题。
物质民俗学主要研究的是大众衣食住行的物质基础,如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及艺术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物质文化是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的活动,人造实物自身决不是物质文化的全部,文物的制作行为才是物质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文物的制作工艺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灰塑”;另一方面,文物的制作过程也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制作过程即人们创作一件作品的全过程,上述的灰塑、珐琅为例,从制作珐琅的目的、工匠选定、材料选定、形制选定、图案选定、工期选定、工场选定、工具使用等,一直到做好的灰塑、珐琅摆在宅院的规定位置。物质文化是文化当中最基础的一个层面,也是文物陈列展览工作的重点,但该层面还局限在机械的“就物论物”的水平,如果要进一步开发文物的文化民俗内涵,就需要将其纳入更广阔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背景下。
文化中的法律、道德、习俗等规范化的成分都属于制度文化,它与风俗民俗范畴基本重合。民俗文物总是与各种文化规范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不管这些规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文物所在的制度背景下不仅规定了物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规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比如一件传统服装,通过颜色、纹样、布料、款式的不同就区分了神圣与风俗、正式與休闲等,更处理了男女、老幼、官民、尊卑等诸多人伦关系,特定的服饰总是与特定的人群、场合、事件联系在一起。此外,服饰也与冠礼、笄礼、婚礼、葬礼、节庆等仪式密不可分。在这里,有形的文物背后是无形的文化元素符号,相关的制度文化成了一种交流的工具。
二、民俗制度文化的范畴
民俗物品的创制需要思想动机,制度的设立也必有指导思想,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的最高层面。只是把物与人简单联系起来还不够,最有意义的文化信息还存在于人心深处,即民俗文物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的智慧、信仰和情感。只有提炼出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一件民俗文物才有生气、有魅力、有灵魂。一把宝剑背后的传说;一双草鞋背后的故事;一支毛笔与写意山水画;一把马头琴与民歌;竹子与婚俗;火盆边的禁忌;项链上的崇拜;剪纸图案中的审美意识;民居格局中的宇宙观等,都是民俗文物中蕴藏的精神文化。与文物相关的口头民俗均在精神文化之列,民俗包括神话、谚语、民歌、民谣等。在这里,有形的文化民俗文物承载着无形的思想观念。
三、文化民俗的征集和展示
1.确立民俗文物的征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物种类繁多,内容宽泛,远远超过历史文物。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因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以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源远流长。纵观历史,更应仔细斟酌藏品征集事项,突出地方性、专业性、独特性。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业务方向和宗旨,最大限度地利用馆内的库房容量、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展现收藏展品的文化价值,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
博物馆要追求藏品征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保存和记录一段文化民俗活动。民俗文物种类繁多,藏品征集不可一蹴而就。在完成基础内容征集时,应该努力追求有形证物的补缺和保存无形文化遗产记录的完整。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理解民俗文化遗产的意义,关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记录、收集、保护、研究。
对于民俗博物馆而言,不必过多在意建筑规模,而一定要在收藏品上精心挑选,多收藏各类文物,多创新展览形式,使观者对某一类或某一地区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百看不厌。例如一个地区民族的衣食住行,劳动生产等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的风俗礼仪;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等,结合当地特色风俗进行展示,贴近生活且生动活泼。
2.民俗文物藏品的展示
论民俗如果充分注意到文化的三大层面,对文物文化意义的全面开发和深入挖掘将大有助益。然而,即使系统地知道了这些文化价值,也不能保证我们最终一定能充分地将其展示出来。由于文物包含的一些文化元素是无形的,或者难以单独存在,使其文化价值的展示受到了较大限制。面对这些障碍,又如何让非专业观众能更好地知悉和感受文物的文化意义呢? 民俗就是我们生活中不能脱离机体一样,文化要素也属于整个的文化系统,不能独立存在。这并非说民俗文物的实物本体一旦从文化系统中剥离出来就会立即毁灭,而是说其隐含的文化意义丧失了。这就要求在博物馆空间、人力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合展示优先于单独展示,原件展示优先于模型展示,动态展示优先于静态展示,双向互动式展示优先于单向灌输式展示,尽量让展览复原民俗文物所处的原生态场景,使观者在空间、时间和人三个维度上对民俗文物获得连贯性认识,传达更多文化信息,让普通观众在生动且系统的参观后收获更多完整信息、印象更为深刻。显然,这超出了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要求,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状况,但即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最好能通过图文尽量交待文物的文化背景,解读其文化内涵。
四、民俗文物的保护
(一)文化民俗的传承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遗存。民俗文物的保护以传承为第一要义。传承的关键在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相关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身于相关民俗文物的学习和制作中。其中博物馆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尋找和联系相关民俗文物的传承人和所有人,收集相关文物藏品、陈列展示民俗文物的文化内涵以及保存和修复相关文物。与此同时,文物中的文化传承需要社会各类机构的辅佐帮助,在网络中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中吸引志愿者、各类投资和专业人士加入文化传承,活跃民俗文化研究氛围。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区历史,以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
(二)科学保护
民俗文物的科学保护需要同时与自然、文化和观众三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通常文物的保护需要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成分等来营造妥善保存藏品的外部条件,此时博物馆处理的是文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研究文物的民俗文化内涵、挖掘文物的文化信息、复原文物于其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此时妥善处理的是文物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通过红外线、声光技术、组合搭配、动态表演、立体塑像、三维动画等来更好地展现文物的文化信息、增强文物的展示效果,它就在建立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三)开发利用
民俗博物馆需要生动活泼的氛围,对待传统民俗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开发、借鉴、弘扬。民俗文化是动态的,是从人们生活中凝结的智慧结晶,面对时代发展和文化的消失,博物馆应做好记忆工程,研究民俗活动和文化,借鉴优良文化,开发新文化,弘扬民俗历史和精神。如,研究民俗文物,借鉴优秀文化用于设计和创新文化创意产品;将民俗文物与现代工艺结合,制作一系列主题特色的工艺品展;在特定节日举办传统特色项目,形成系列的民俗节日展;将民间工艺带入博物馆现场,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工艺制作,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活动。
作者简介:聂景爱(1969-),男,土家族,湖南省怀化市,法学学士学位,文物博物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专业。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物价值;科学保护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民俗文物是民俗文化的载体,而无形的民俗文化附载于文物实体本身,赋予其独特的文化价值,也展现出民俗文化真正的魅力和价值。民俗文物以文化价值展示为标准,离不开对民俗文物之文化价值的深入挖掘和全面展示。文物的文化意义需要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层面来挖掘。在研究民俗文物中要做好保护、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坚持民族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更重要的自信。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并坚持民族自信的国家和民族在风云激荡的国际环境中才有更强的竞争耐力和精神定力。与此同时,民俗文物的展示除了要尽量打造文物本身独特的原生态环境,更要维系文物与其他各领域文化元素间的有机联系,以建立文物展品与自然本源、文物文化和国内外观众三者间和谐关系为目标,努力实现“论物以文化、透物见人、让民俗文物说话”。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社会文化的载体。文物的真正价值并不是仅限于有形的实物本身,而在于与之相涉的一系列人类活动及人类智慧。民俗文物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其魅力和真正价值体现在其所承载的民俗文化所还原的不同历史背景下一系列的人类活动和各方面的人类智慧。
首先要从文化的三大子系统说起。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庞大的社群维持系统,可细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物质民俗,二是制度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风俗民俗,三是精神文化即民俗学研究的口头民俗。
一、物质民俗学的文化价值
地区文化民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衍生出丰富的极具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故而,在岭南地区建设民俗博物馆,就必须以反映本地民间的原生态的活动和文化为宗旨,挖掘岭南地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地区民俗的独特性,牢牢抓住民俗文化的根源,以此破题。
物质民俗学主要研究的是大众衣食住行的物质基础,如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及艺术品等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物质文化是人类把自然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的活动,人造实物自身决不是物质文化的全部,文物的制作行为才是物质文化价值的集中体现。一方面,文物的制作工艺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灰塑”;另一方面,文物的制作过程也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制作过程即人们创作一件作品的全过程,上述的灰塑、珐琅为例,从制作珐琅的目的、工匠选定、材料选定、形制选定、图案选定、工期选定、工场选定、工具使用等,一直到做好的灰塑、珐琅摆在宅院的规定位置。物质文化是文化当中最基础的一个层面,也是文物陈列展览工作的重点,但该层面还局限在机械的“就物论物”的水平,如果要进一步开发文物的文化民俗内涵,就需要将其纳入更广阔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背景下。
文化中的法律、道德、习俗等规范化的成分都属于制度文化,它与风俗民俗范畴基本重合。民俗文物总是与各种文化规范发生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不管这些规范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都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反映。或者说,文物所在的制度背景下不仅规定了物与人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规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比如一件传统服装,通过颜色、纹样、布料、款式的不同就区分了神圣与风俗、正式與休闲等,更处理了男女、老幼、官民、尊卑等诸多人伦关系,特定的服饰总是与特定的人群、场合、事件联系在一起。此外,服饰也与冠礼、笄礼、婚礼、葬礼、节庆等仪式密不可分。在这里,有形的文物背后是无形的文化元素符号,相关的制度文化成了一种交流的工具。
二、民俗制度文化的范畴
民俗物品的创制需要思想动机,制度的设立也必有指导思想,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的最高层面。只是把物与人简单联系起来还不够,最有意义的文化信息还存在于人心深处,即民俗文物创造者、享用者和传承者的智慧、信仰和情感。只有提炼出精神层面的文化元素,一件民俗文物才有生气、有魅力、有灵魂。一把宝剑背后的传说;一双草鞋背后的故事;一支毛笔与写意山水画;一把马头琴与民歌;竹子与婚俗;火盆边的禁忌;项链上的崇拜;剪纸图案中的审美意识;民居格局中的宇宙观等,都是民俗文物中蕴藏的精神文化。与文物相关的口头民俗均在精神文化之列,民俗包括神话、谚语、民歌、民谣等。在这里,有形的文化民俗文物承载着无形的思想观念。
三、文化民俗的征集和展示
1.确立民俗文物的征集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物种类繁多,内容宽泛,远远超过历史文物。民俗博物馆作为主题博物馆,因民俗文化的内涵丰富以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源远流长。纵观历史,更应仔细斟酌藏品征集事项,突出地方性、专业性、独特性。紧紧围绕博物馆的业务方向和宗旨,最大限度地利用馆内的库房容量、资金、人力等有限资源展现收藏展品的文化价值,凸显博物馆自身特色。
博物馆要追求藏品征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保存和记录一段文化民俗活动。民俗文物种类繁多,藏品征集不可一蹴而就。在完成基础内容征集时,应该努力追求有形证物的补缺和保存无形文化遗产记录的完整。对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理解民俗文化遗产的意义,关注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民俗文化遗产的记录、收集、保护、研究。
对于民俗博物馆而言,不必过多在意建筑规模,而一定要在收藏品上精心挑选,多收藏各类文物,多创新展览形式,使观者对某一类或某一地区有更生动形象的认识,百看不厌。例如一个地区民族的衣食住行,劳动生产等日常生活;婚丧嫁娶、岁时节令的风俗礼仪;民间音乐、民间工艺的表现形式等,结合当地特色风俗进行展示,贴近生活且生动活泼。
2.民俗文物藏品的展示
论民俗如果充分注意到文化的三大层面,对文物文化意义的全面开发和深入挖掘将大有助益。然而,即使系统地知道了这些文化价值,也不能保证我们最终一定能充分地将其展示出来。由于文物包含的一些文化元素是无形的,或者难以单独存在,使其文化价值的展示受到了较大限制。面对这些障碍,又如何让非专业观众能更好地知悉和感受文物的文化意义呢? 民俗就是我们生活中不能脱离机体一样,文化要素也属于整个的文化系统,不能独立存在。这并非说民俗文物的实物本体一旦从文化系统中剥离出来就会立即毁灭,而是说其隐含的文化意义丧失了。这就要求在博物馆空间、人力和经费允许的情况下,组合展示优先于单独展示,原件展示优先于模型展示,动态展示优先于静态展示,双向互动式展示优先于单向灌输式展示,尽量让展览复原民俗文物所处的原生态场景,使观者在空间、时间和人三个维度上对民俗文物获得连贯性认识,传达更多文化信息,让普通观众在生动且系统的参观后收获更多完整信息、印象更为深刻。显然,这超出了文博机构的日常工作要求,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状况,但即便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最好能通过图文尽量交待文物的文化背景,解读其文化内涵。
四、民俗文物的保护
(一)文化民俗的传承
民俗文物,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遗存。民俗文物的保护以传承为第一要义。传承的关键在于鼓励、支持和引导相关民俗文化传承人投身于相关民俗文物的学习和制作中。其中博物馆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包括尋找和联系相关民俗文物的传承人和所有人,收集相关文物藏品、陈列展示民俗文物的文化内涵以及保存和修复相关文物。与此同时,文物中的文化传承需要社会各类机构的辅佐帮助,在网络中加强宣传力度,在宣传中吸引志愿者、各类投资和专业人士加入文化传承,活跃民俗文化研究氛围。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帮助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区历史,以进一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
(二)科学保护
民俗文物的科学保护需要同时与自然、文化和观众三者建立起和谐的关系。通常文物的保护需要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光照及空气成分等来营造妥善保存藏品的外部条件,此时博物馆处理的是文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研究文物的民俗文化内涵、挖掘文物的文化信息、复原文物于其文化系统中的位置等,此时妥善处理的是文物与民俗文化之间的关系;当博物馆通过红外线、声光技术、组合搭配、动态表演、立体塑像、三维动画等来更好地展现文物的文化信息、增强文物的展示效果,它就在建立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良好关系。
(三)开发利用
民俗博物馆需要生动活泼的氛围,对待传统民俗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进行研究、开发、借鉴、弘扬。民俗文化是动态的,是从人们生活中凝结的智慧结晶,面对时代发展和文化的消失,博物馆应做好记忆工程,研究民俗活动和文化,借鉴优良文化,开发新文化,弘扬民俗历史和精神。如,研究民俗文物,借鉴优秀文化用于设计和创新文化创意产品;将民俗文物与现代工艺结合,制作一系列主题特色的工艺品展;在特定节日举办传统特色项目,形成系列的民俗节日展;将民间工艺带入博物馆现场,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工艺制作,深入了解民俗文化传承等特色活动。
作者简介:聂景爱(1969-),男,土家族,湖南省怀化市,法学学士学位,文物博物馆员,研究方向:文物博物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