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得千峰翠色来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东临广西百色,南与越南接壤,国土面积31456平方公里,辖文山、砚山、西畴、麻栗坡、马关、丘北、广南和富宁8个县。这里是我国典型的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将近10099.96平方公里,占全州面积的31.77%。
  4月14日一早,出席全国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第三次省部联席会暨现场会的代表们首先来到了距文山市区50公里的西畴县磨合村考察。
  磨合村位于西畴县西南部,距文山市区50公里,距西畴县城39公里,属西畴县兴街镇,全村国土面积31.75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彝、苗等民族846户3646人,有耕地2734亩,人均耕地0.75亩。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劳务输出为主。2010年末,农民人均产粮270公斤,人均纯收入2060元,远远低于全县平均水平。
  喀斯特地形地貌非常突出的磨合村,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影响,森林资源急剧衰减,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越种越少,石头越种越多,人越种越穷,森林植被覆盖率仅为28%,人畜饮水困难,严重制约了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
  为改善磨合村的生态环境,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西畴县将磨合片区列为近期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按照“六子登科”模式,计划治理面积30平方公里。一是山顶戴帽子:采取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措施修复森林植被,改善生态环境。规划实施封山育林23030亩。二是山腰系带子:按照“尊重民意,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山坡上耕作条件差的石旮旯地进行退耕还林。规划发展核桃、香椿等经济林果5945亩,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三是山脚搭台子:将山脚部分有改造条件的缓坡地和石旮旯地建成“三保”(保土、保水、保肥)台地。规划实施2220亩,配套建设旱地水窖110件,灌溉沟渠3条5.5公里。四是平地铺毯子:在已改造的“三保”台地里,大力实施高产创建及间套种等科技增产增收措施,积极发展粮经作物,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祖祖辈辈的口粮和增收问题。五是入户建池子:为解决群众的安全饮水及能源问题,在原有基础上,规划新建沼气池65口,并实施节能改灶128眼,安装太阳能1100平方米;新建人饮小水窖104件,新增解决396人142头大牲畜饮水困难,使户均拥有1口以上的沼气池和小水窖。六是村庄移位子:对居住条件极其恶劣的村子和农户,结合村镇规划,争取实施易地扶贫项目,就近就地逐步搬迁,并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达到生态修复和改善居住条件有机结合。规划实施易地搬迁35户148人,引导输出富余劳动力1050人。
  通过在磨合村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5年后,磨合村预计可实现森林覆盖率38%以上、农民人均产粮340公斤、人均纯收入3680元的目标;十年后,磨合村预计可实现森林覆盖率50%以上、农民人均产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目标,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文山市追栗街镇大水井片区,代表们参观了文山市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2008年,文山市被列为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市),并及时启动了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文山市追栗街镇大水井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区位于文山市东南部,距市区18公里,项目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岩溶地区,其中:项目区岩溶面积15.7平方公里,占项目区总面积的98%;项目区石漠化面积10.7平方公里,占项目区总面积的67%。项目区涉及2个村委会5个自然村1042户4963人,石漠化程度深,水土流失严重,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土地贫瘠,农业基础条件差,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10年该片区农民人均纯收入3800余元。
  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加农民收入,按照“生物措施保生态、工程措施保水土、良种良法增效益、劳务输出减压力”的总体思路,坚持“规划整合项目,项目整合资金,资金渠道不乱,统筹协调推进,成果各记其功”的原则,形成“政府领导、发改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注重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经济、社会效益,长期利益与近期利益,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治理目标与群众意愿”的关系,集中整合农业、林业、水务、中低产田地改造等相关项目资金参与建设,于2009年启动了大水井片区2万亩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目前共完成投资1887万元,其中:整合资金1671万元,包括中央补助743万元、省级768万元、市级财力配套160万元,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16万元。生物措施主要实施封山育林12600亩,种植核桃近5000亩,建设沼气池325口;工程措施主要实施了坡改梯5610亩,炸石垒台造地1900亩,建设旱地水窖820口、拦沙坝9座、谷坊坝5座,新修农耕道路3公里;良种良法方面主要是实施林下套种辣椒1200亩,种植甘蔗1500亩,花生、生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1100亩,劳务输出方面主要是劳动力技能培训,组织劳务输出2000多人次,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压力,切实增加劳务收入。
  大水井片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380亩,补充灌溉近1万亩,预计年均可增加粮食产量10万公斤以上、经济作物收入170万元以上、劳务输出175万元以上、当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752元以上;到“十二五”末,预计人均纯收入可达9300元,森林覆盖率将由目前的31%提高到40%以上,项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得到较大改善,石漠化侵蚀得到有效遏制,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良种良法推广创造了条件,为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同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大目标。
  在文山州(砚山)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中心,代表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油茶育种科技示范基地项目。
  文山州具有发展油茶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州境内年平均气温15.8—19.3℃,年平均降雨量992—1329毫米,海拔、气候、土壤适宜油茶生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茶油一直是全州民间主要食用油。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制定出台的《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和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业发展要求,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抢抓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和省产业发展导向,结合文山气候特点、土地资源条件和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将油茶种植作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出台了《关于实施30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的意见》,决定从2008年起至2015年,举全州之力建设油茶基地300万亩。截止2010年底,全州共有油茶基地面积75万亩,其中新植43万亩;油茶投产面积32万亩,茶籽总产量635万公斤,产值1.5亿元;累计投入资金2亿元。300万亩油茶基地建成后,全州可提高森林覆盖率6.3个百分点,到2015年,实现产值1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610元;2020年实现产值47亿元,农民人均增收可达1000元以上。
  为适应文山州发展油茶产业的需要,云南省林科院广南油茶研究所在文山州经过多年的培育、筛选,培育出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5个优良油茶品种并获得云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全州已选优标识油茶优良单株48.4万株,年产穗条8000万余株。为保障全州300万亩油茶基地建设苗木供给,文山州已建立定点生产油茶良种苗圃14个,育苗面积2000多亩,年可培育油茶优质嫁接苗8000多万株。“文山州(砚山)油茶轻基质网袋育苗中心”作为全州油茶种苗科技示范基地,聘请中国林科院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是目前文山州最先进的油茶芽砧嫁接和轻基质容器网袋育苗中心。该育苗中心占地面积257亩,总投资1260万元,现有员工56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专业技术人员10人),年可生产优质油茶轻基质网袋嫁接苗1500万株,产值3750万元。同时,根据育苗中心用工需求,每年可解决周边村寨3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当地群众增收创造了条件。
  通过一天的参观考察,与会代表深深地感到,3年来石漠化治理改善了石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了岩溶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代表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组织、实施好新一轮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为推进岩溶地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做出更大贡献。
其他文献
大鲵,俗称“娃娃鱼”,属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陕西汉中就有群众自发驯养繁殖大鲵。2006年开始,汉中市按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地保护”的思路,采取成立协会、建立保护区、开展技术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加大了对大鲵的保护和发展力度,极大地推动了大鲵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鲵驯养繁殖基地,被全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分会授予“中国大鲵之乡”称号。  
期刊
系统分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历史、现状及其特点,可以发现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是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兼顾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乡差距由先缩小后扩大转向稳定中略有下降;20%的高收入群体与20%低收入群体占有社会财富的比例在缩小;群体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不仅低于美、英等发达国家,也低于拉美和非洲的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在“适度”的区间值范围之内
期刊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国际经济环境的好转,美国、欧盟等主要出口市场回暖,我国进出口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从下半年趋势看,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很多,国际贸易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更加严峻,外贸增速可能明显低于上半年。下半年外贸调控重点是,按照“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的要求,继续落实和完善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开拓国际
期刊
上海市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十一五”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左右的目标顺利实现;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削减30.2%和27.71%,降幅分别列全国第二位和第一位。虽然“十一五”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十二五”期间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矛盾。“十二五”期间,上海围绕国家拟下达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8%、碳排放强度下降19%,以及污染物排放继续大幅削减”的节能
期刊
摘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是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城乡一体化将经历战略转型阶段、以城带乡阶段、城乡融合发展阶段。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 农村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模式    农村公共产品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为农村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长期
期刊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稳价安民的重要决策部署,去年以来,广东省率先探索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蔬菜大棚、冷藏设施、平价商店等“三项建设”,构筑稳定农副产品价格的长效机制,受到社会高度关注。4月14—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广东省召开推进“三项建设”稳定“菜篮子”价格现场会。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充分肯定了广东的经验,认为广东稳定物价的模式值得各地学习和借鉴。  广东运用价格调节基金,扶持“三项建设
期刊
为破解节能减排瓶颈制约,确保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河北省提出了“突出四个注重、强化三大抓手”的工作思路,力争使全省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水平,到2015年,全省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全省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比2010年减少9.8%、12.7%和12.8%、14.1%,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一、找准突破点,突出四个更加注重  (一)更加注重合
期刊
国家统计局6月14日发布数据,2011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5.5%,同比涨幅创下近34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对CPI上涨的“贡献”达到63.6%;猪肉价格涨幅达到40.4%,对CPI的“贡献”将近20%。生猪及猪肉价格再次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源头。    一、生猪及猪肉价格淡季不淡    从历年波动规律来看,春节过后天气转暖,生猪及猪肉价格会出现下
期刊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扩大内需、促进外贸稳定增长政策的逐步落实,以及全球经济回暖、主要出口市场经济复苏,我国进出口呈现较快增长势头。    一、一季度外经贸运行情况  (一)进出口快速增长,但外贸出现少量逆差  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同比增长32.6%。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大宗商品价
期刊
2001年经过艰苦谈判,中国终于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由于当时世贸组织为中国设定了极高的门槛,中国政府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广泛和深入的承诺。10年过去了,金融业的发展让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再怀疑当初决策者的果敢决断,这10年是中国金融业发展最好的10年之一。  一、成长表现  (一)金融法制环境  2002年12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中国资本市场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