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早记述中国与印度之间联系的故事,莫过于汉明帝建洛阳白马寺。
  公元64年,汉明帝梦见神灵。大臣解释说,西方天竺国有被称为“佛”的得道者,如汉明帝所梦一样在空中飞行、身有日光。
  汉明帝于是派遣两位使者前往天竺取经。使者与印度僧人一起携带佛经和佛像回到洛阳,汉明帝因此造白马寺,供养佛像与高僧,并译出了第一部佛经《四十二章经》。
  佛教因为汉明帝一梦而传入中国,从此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也开启了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的大门。
  往事越千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印度,在参加印度总理莫迪为其所设的宴会后,还将参观由圣雄甘地创立的高僧修行所。
  文化,是这两个国家永难割断的联系。
  文明的交流与碰撞
  在文明发展史上,很多国家之间的交流始于贸易,而中印之间却始于佛教。
  “与其说是佛教的交流,不如说是两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佛教之所以能从古印度向外传播,有那么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浓缩了古印度的文化,成为印度文明的主流。印度当时是世界文明的高峰之一。”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净因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公元前3世纪,印度佛教开始向域外传播。其中经南印度传往斯里兰卡,称为“南传佛教”。这一术语在中国指经由泰国、缅甸等国传入,流传在云南少数民族边陲地区的“云南上座部佛教”。
  自北印度经中亚等地最终传往中国的是“北传佛教”。它在中国形成了两大系统:主要流行在汉族地区的汉地佛教,流行在青藏、内蒙古等地的藏传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后,与原有的儒道文化互补,得以兴盛。
  一个例子是,佛教传入后,中国人对人生与生命的思考更加深刻和细致。
  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也是通过佛教僧人完成的。他们随商队行进在丝绸之路上,自汉代到明代的1000多年里,东去西来的僧侣超过千人。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唐玄奘。
  中国僧人对印度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限于宗教,还包括历史、哲学等,全面而深入。除了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僧人们还著有《中天竺行记》、《唐西域图志》、《西域志》等印度学著作。
  这一时期,也有很多印度僧侣来到中国。如菩提达摩,被视为中国禅宗的开创者。
  古代中印之间的文化交流虽然以印度输入中国为主,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也进入过印度。
  玄奘就曾受印度戒日王的请求,将中国的《大乘起信论》和《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古代印度人也是从中国僧人那里了解中国。
  “玄奘被写进了印度的小学课本,提起玄奘,印度的大人小孩都知道。”净因对本刊记者说,他曾多次到印度参访,“现在到那烂陀遗址参观,印度导游会说,哪里的房间有可能是玄奘住过的。”
  “一般人认为,玄奘的影响仅限于宗教,但是在印度,玄奘影响的不仅是佛教徒,而是全部的印度人。”净因说,因为在古印度,寺院是主要的教育场所,不仅传播宗教,同时也教授各种知识和人生智慧。
  “玄奘留学的那烂陀,不仅研究佛教,还研究天文历算、建筑学、农工学、逻辑学、医学等。了解这些才能真正理解玄奘取经的含义。”他说。
  那烂陀是古印度闻名于世的学术中心,“玄奘是印度历史上最优秀的中国留学生,在印度享有极高美誉,因为他曾在无遮大会上获得‘大乘天’称号。”净因说。这个称号是古印度对最高学问者的尊称,无遮大会是古印度最大的法会,每5年举行一次。
  印度历史不能没有玄奘
  就在玄奘参加无遮大会的这一年,戒日王向中国派出了使节,唐帝国的使节也抵达印度,受到了戒日王热情召见。
  在交流之间,中国人从印度学会了熬制白糖的方法,印度医学、尤其是独特的眼病治疗技术也进入中国。
  后来印度的国王还专门建造寺庙,并划出24个大村庄供养中国僧人。
  “印度的历史不像中国的历史有详细纪年,他们不太关注世俗生活,历史写得很抽象,常常以百年为单位。所以《大唐西域记》中的详细记载,成为还原印度历史的重要资料。比如,释迦牟尼出生地蓝毗尼的考古挖掘,就是依据玄奘的记载。”净因说。
  印度历史学家也承认,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
  现在,印度华人最多的加尔各答还有一座1971年由华人出资建造的“玄奘寺”。
  1861年,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姆根据玄奘的记载发现了那烂陀遗址,使其在沉睡600多年后重见天日。
  这座鼎盛时期拥有一万多师生的古代大学,在13世纪因为宗教问题被焚毁。
  近期,那烂陀重建的消息又从印度传来。早在2007年,时任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就在东亚峰会上倡议亚洲各国携手重建那烂陀大学。
  他的提议得到中国、新加坡和泰国等国家的积极响应。2010年,中国政府向重建项目捐款100万美元。
  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不可回避的事实是,中国一直处于“入超”状态。正如中国著名佛教人士太虚法师在印度演讲时所说:“中国古代,因佛教的关系传入了印度文化,但中国周秦间,孔、墨、老、庄等学说却很少传到印度。”
  如今,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那烂陀重建是否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反哺的开端?
  (感谢中国社学院黄夏年教授提供宝贵资料)
其他文献
在2011年以前,海外置业的主力是高净值人群和子女有留学意向的普通家庭,而2012年下半年之后,大量普通家庭加入这个行列,他们的家庭资产大多在几百万到一千万元之间,对移民和留学的愿望不是很迫切,但对投资回报率更加看重  “很多人以为,只有买不起房子的年轻人才会反对来自中国的买家,大部分有房子的本地人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因为他们的资产也在增值。所以当地报纸和政客的抱怨不会有什么意义。”走过全球很多城
1月6日深夜,半昏迷的袁厉害逐渐恢复清醒,她喝了一碗粥,很晚才入睡。次日一早,她拖着病体到乡下接回了自己收养的最后一名婴儿,她原本想亲自将孩子送往开封福利院,但终因身体不适,不得不由他人代劳。  在媒体面前,袁厉害流着泪说:自己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以后要把低保也还给政府,不再收养孩子。  两天前的那个早晨,一场火灾突然降临,袁厉害收养的孩子,7死1伤。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    发生火灾时,袁厉害
根据《全球智库发展报告2013》,在排名前100的智库中,中国占据6家,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其中4家都是国际问题研究智库。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智库中,也有不少都将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作为主要研究领域。  例如,布鲁金斯不仅致力于外交事务的研究,而且尤其重视中国问题和对华政策的研究,集
临近春节,小偷猖獗。本来我的防盗意识是挺强的,但百密一疏,在我坐公交车上班时,毫无知觉地,手机被偷了。来到单位,同事出主意说,你先不要急着挂失,如果偷者用你的手机打电话,则可以顺藤摸瓜,抓住窃贼。我依计照办。  次日,去营业厅一查,小偷果然用我的那部手机拨打了电话,且全是长途。我选择其中的一个号码拨过去,对方说那是一个朋友打的,见我问得仔细,警觉起来,竟矢口否认,又改口说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打来的。随
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公款高档消费受限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中国印刷业遭遇较大困难。2014年1季度,印刷设备龙头企业长荣股份(股票代码:300195)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35.87%、-78.68%。  尽管如此,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兴全基金等众多机构依然对长荣股份保持强烈兴趣,集体调研频率不断提高。这是为什么呢?  “截至目前,云印刷的设备投资计划为1.2亿,实际已投入8000多万。”5月
“我十多年前到石家庄来上中学的时候,还能看见星星,后来就慢慢看不到了。”石家庄的出租车司机杜荣才对《瞭望东方周刊》说,“霾一直就有,就像现在这样,但去年冬天尤其厉害,和雾一起来的时候,车都不敢开。”  在一个“路灯都看不见”的夜晚,杜荣才开着出租车送人往西走了三四十公里。上了太行山之后,顿时豁然开朗---又能看见满天的星星了。  从北京西站坐火车往石家庄走,未到保定,“白内障”的感觉就开始明显。这
作为公共安全的重要部分,从现实生活到网络空间,每个人都在讨论自来水。但是却少有人知道自来水在哪些环节会出现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就此,《瞭望东方周刊》采访了清华大学教授、饮用水安全研究所所长刘文君。相比民众的担忧,刘文君对自来水的安全充满信心。  《瞭望东方周刊》:民众对于水质的担忧日益加剧,你觉得这种担忧必要吗?  刘文君:一方面,环境污染在加剧,这是个不可回避的现实,供水的安
李克强总理于10月9日至17日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米兰召开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这是今年我国重要的多边外交活动之一。  亚欧会议创立于1996年,首脑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在亚洲成员和欧洲成员之间轮番举办。中国作为亚欧会议的创始会员国,一贯重视和支持亚欧会议,不仅是各成员中首倡部长级会议最多的国家,而且每届首脑会议均由总理出席。这次亚欧会议是李克强担任总理以来首次出席。 
2014 年11 月15 日,浙江大学利用先进数字技术成功“克隆”敦煌石窟。图为浙江大学副教授刁常宇在解说敦煌220 窟复制窟上的佛像壁画  “呼啦”,这是侯卫东形容当下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措辞。他的身份是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  “中国拥有的三维扫描仪可能是全世界最多的。大学、研究机构、公司都在买,升级太快,还没吃透上一代,下一代就出来了,赶紧再去买。”侯卫东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日
在英国首都伦敦的市中心,宫殿、公园、博物馆、购物中心等星罗棋布。在市中心出行的话,走路太远,开车得缴纳高额的拥堵费,坐地铁又像在体验《鼹鼠的故事》一样压抑。  于是,骑自行车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伦敦,鲜有“烈日炎炎似火烧”的天气,云层笼罩、阳光“内敛”,再加上怡人气温和惬意微风,只要不下雨,伦敦的天气很适合骑车。  近年来,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出行的伦敦人越来越多。每天早晨的上班路上,你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