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创新策略研究

来源 :教师·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wu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强调实践教学和情境教学,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二者的融合有利于礼仪文化的传播,互联网思维、技术、方法的发展和推广能够为礼仪文化类课程的教学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因此,可利用网络教育、社群学习、微课、VR等技术改进和提升礼仪文化类课程。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方法;礼仪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运用,传统教育正在经历一轮新的变革和挑战,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带来了教育技术的革新,而且引起了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文化等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对于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而言,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方法改进教学内容和方式,对于提升课程效果,提高学生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对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影响
  1.互联网技术为开展情境教学提供新的手段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是一门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时不能脱离具体的环境而孤立地存在,学生只有在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中才能加深对所学礼仪知识的理解,也才能学会在不同场合下灵活、变通地运用礼仪知识。否则,仅凭常规教学法,特导致学生只会理论而不会实际运用。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使用,互联网终端能够营造传统课堂所不能营造的氛围,互联网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和超现实性能够为礼仪教学提供不一样的教学体验。
  2.互联网方法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指导
  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這门课程集理论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它不同于一些纯知识性或研讨性的学科,它需要理论知识的讲解、传授,更需要技能的训练。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地提高实践能力是需要该课程创新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方法倡导“连接”,互联网教育所提倡的“线上 线下”学习、“社群”学习等模式为中西文化礼仪比较课程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方法指导,能够为学生加强课后的交流,尤其是实践交流提供新的途径和方式。
  二、互联网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具体运用
  1.网络教育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慕课(MOOC)成为最主要的网络化教育载体。这样的教育形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知识真正具备广泛的“共享”性。在我国当前的高校教育中,中国大学慕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网易公开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网络课程资源为学生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学习资源。
  对于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而言,笔者在中国大学慕课中以“礼仪”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共有16门课程、50个视频、3个公开课资源可供选择,在精品课程网里以“礼仪”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共有46个视频信息,这就为学习该门课程的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
  2.社群学习
  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使教师社群学习形式不断涌现,如教师博客社群、教师论坛社群和主题网站社群等。本质上,这些教师社群均基于现有的网络通信技术,旨在为教师的知识分享、共同成长提供交流构建而形成。它弥补了教师进行传统实地研习而时空受限的不足,现已成为教师学习形式的有益补充。社群学习强调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能够在课堂之外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中,开展社群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堂之外继续交流和讨论,尤其是和外部群体开展交流和学习,拓展对外部世界礼仪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3.微课
  微课本质是一种支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新型课程资源。微课与其相匹配的“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课程要素共同构成微课程,它属于课程论的范畴;当学习者通过微课开展学习时,学习者就以微课为介质与教师之间产生间接的交互,通过在线讨论、面对面辅导等不同形式进行直接交互,从而产生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即微课。
  通过微课形式,学生能够在网络平台中自由地交流和讨论,教师只需在微信公众号、YY课堂中直播相关课程,学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实时收听,而且可以反复收听。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微课的推广和普及能够为学生掌握知识提供更多的途径。
  4.VR教学
  VR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的简称,也称人工环境。VR最大的特点在于沉浸感,而结合到教育上,能够展现出的新优势就是参与感,这无疑给学生接受教育的体验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
  通过VR技术在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中的运用,教师和学生能够在礼仪文化类课程的实践教学中得到一种真实的体验感,并且更容易进行多元化的体验,在这样的一种体验中,学生完全可以模拟礼仪发生的真实场景。
  三、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的创新策略
  1.利用网络教育将课堂教学前移
  所谓“课堂教学前移”就是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课程资源,学生可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对中西文化礼仪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尤其是中西文化礼仪的、发展历程、具体的礼仪规范等内容。
  此外,对于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存在的疑问,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论坛、贴吧等公众平台进行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问题以及真实的学习需求,从而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
  如上文所言,中西礼仪文化比较课程讲究情境性和实践性,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水平,互联网技术为礼仪文化类课程开展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提供了多元化的途径。通过利用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以及众多App软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详细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通过公众号,学生能够同不同的人群进行交流,在生活的场景中开展实践学习。
  此外,随着网络直播技术和VR技术的发展,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地结合自己所处的环境进行具体的礼仪文化实践。
  3.利用互联网工具增强教学的体验感
  互联网正在实现着“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多个场景和情境的整合,提高教学活动的体验感。通过微课、社群学习等方法和工具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体验感,营造出共享式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真实或者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实现学习体验感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艳辉.高职交际礼仪教学中应强调的几个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4(2).
  [2]周雨青,万书玉.“互联网 ”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基于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6(2).
  [3]丁继红,熊才平,刘 静,等.PST视域下教师社群学习模式的分析与重构[J].远程教育杂志,2015(3).
  [4]苏小兵,管珏琪,钱冬明,等.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7).
  [5]VR教学带来的机会与挑战[EB/OL].http://mt.sohu.com/20161106/n472448820.shtml.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一、校企合作的概念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的简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在推进校企合作上都已经有很多大胆的探索及成功的尝试。校企合作在实际的执行情况中存在着多种形式,合作形式越来越多样,合作主体也越来越多元,合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其中主要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训练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文章以《太阳是大家》教学实践为例,发现要落实核心素养,关键在于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地,并从学生、文本、对话三个角度,阐释如何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高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训练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最终还是要看是否将语言文字训练落了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摘要:体育是民族素质教育的基础组成部分,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与针对性。本文通过对体育教师专业化内涵的界定,以丰富本专业与教育专业知识和端正教学态度为基础,以提高解答运动本质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促进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体育教师;专业化;运动本质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作为社会职业人的专业成长过程。它是一个终身学习
摘 要:文章以语文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为出发点,运用词义释源、改词换句、同类比对、条分缕析等方法,对《伶官传序》的论点及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旨在立足文本,回归文本,使语文核心素养扎实落地。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6-16 文章编号:1674-120X(2019)35-0044-02  一、引言  “
摘 要:随着国家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越来越多的家庭迎来了“老二”。随之而来的“老大”的嫉妒心变强、安全感降低、沉默寡言等心理问题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访谈十几位家有“老二”的父母、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文章分析在“老二”到来之后“老大”的相关表现等内容,主要从家长角度提出了对“老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解决策略,以促进“老大”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老大”;“老二”;表现;心理健康教育  中
2015年是我进入教师队伍的第十一个年头了,也是我进入吉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第二个学年。虽然对于教学我不再有最初的彷徨和不知所措,但是对于新的教学环境,特别是新的教学对象,我又觉得自己重新在一点一滴地成长了。以前我主要的教学对象是高中和大学的专业学生,他们的学习目的明确,基础较好,所以我关心的只是怎么上好课。而现在的学生,大部分学习基础不好,条件一般,学习目标不明确,甚至有很多是问题学生。因而很
摘 要:成长为“名师”,“名师”的重要工作是什么?是“专业引领”。这就要求我们省级骨干教师们,未来的广东省基础教育学科的领军人才,对学科的本质要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要加强学科发展的持续性,要有精湛的学科专业水平。当然,我们每个人的长处不一样,短板也不一样,发展的模式恐怕也会不一样,因此,更需要自己寻找自己的不足,进行思考并加以研修。  关键词:名师;课堂;教师执教能力  一、引言  我们骨干教师的成
摘 要:教学秘书是党校教学工作的中枢环节,在党校教学工作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受教研部主任用人习惯和岗位属性影响,职称申报几乎是教学秘书获取职业晋升的唯一途径。文章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为视角,调查分析教学秘书群体基本职称情况和职称申报困境,并结合党校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以此来引发大家对教学秘书群体和整个党校系统职称申报难问题的关注,从而促进党校系统职称评审工作改革。  关键词:教学秘书;党校
摘要:告状行为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性发展的表现,教师采用的教育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会不同。研究发现,教师采用的回应方式有:应付敷衍幼儿、能积极处理但效果甚微、以成人态度直接干涉且情绪烦躁、对前来告状的幼儿均给予表扬、正确利用告状契机积极引导,应对方式的不同对儿童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告状行为;教师的回应;影响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摘 要:攻击性行为是小学生问题行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不仅对行为者自身的身心发展有着很大的消极影响,对家庭、社会更是有不可小觑的危害。文章针对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的现状,从家长、教师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力求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教育对策  中圖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7-24 文章编号:1674-120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