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调查性报道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3537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闻调查报道具有新闻时效性和评论价值性,在选题立意、表达形式、处理手法上都与普通新闻类节目有所不同。本文以天津电视台《视实》节目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新闻调查性报道。
  【关键词】新闻调查性报道;实例分析
  2010年8月1日,天津电视台推出《视实》栏目,节目秉承“眼见为实、以正视听”的宗旨,提出新闻性、调查性、贴近性和故事性的定位目标。目前,《视实》共分三个板块,其中第一部分为“热点”,每期一个主题,主题来自于当下最具时效的社会热点问题,以记者调查的方式,在还原事件的同时,剖析其背后的本质,片长约13分钟。在此,我们以《视实》热点板块为样本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做好新闻调查性报道。
  一、 选题与表达
  1、选题
  对于新闻来说,选题是第一步,其好与坏,决定着整个新闻的质量。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选题更为重要。以《视实》热点板块为例,在选题中,始终以重要性、贴近性、客观性为准绳。所谓重要性,除了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比如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人民币升值、CPI物价指数、楼市调控等,一些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小事,但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同样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比如公园门口停车难问题、小区私家车被故意划伤问题等等。而贴近性和客观性是指选题要接地气,要真实客观反映老百姓身边的问题,得到百姓的共鸣。
  2、表达
  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其表达同样也离不开“人物、事件、环境”这几个要素。
  人物:报道中,除了当事人等几个特定的人物以外,在《视实》热点中,还设置了一个事件之外的人物,即专家或学者,他们在节目中发表观点,对事件进行评论或解读。
  事件:事件对于调查性报道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事件发展是有潜在规律的,其特点可以总结为,矛盾产生——矛盾激发——矛盾被打破——新平衡建立。好的表达要突出事件发展过程中的冲突和矛盾,要突出其戏剧性。而这其中,悬念的设置又是强化这一戏剧性的关键,在节目表达中,不急于告诉观众结果,而是通过悬念,将事件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全部呈现出来,让观众在心中先打个问号,并带着这个问号,期待在节目中找到答案,从而关注事件的发展进程。在《视实》热点《公租房,看你的》中,天津市出台新的公租房政策,这让住房困难,但论条件既不符合廉租房申请标准,又买不起经济适用房的夹心层——贾世意,看到了改善住房的希望。但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只是第一步,还需要条件审核、摇号选房等步骤。贾世意能否通过审核,最终选上一套房子,实现自己的住房梦?贾世意一家的期待和命运推动着故事发展,一直到天津市首批公租房摇号现场,贾世意幸运在一百多名申请者中,摇到了第16号,自己的住房梦终于实现了,到此悬念才被解开。
  环境:新闻调查性报道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观众看到事件的本身,还要引导观众通过事件看到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并引发思考,这也是新闻调查性报道所担负的社会责任。还以热点《公租房,看你的》为例,节目通过关注“夹心层贾世意一家的住房梦”,反映的是在房价不断攀升的背景下,我国政府大力发展保障房建设,保障中低收入夹心层住房问题的现实。
  二、立场
  对于新闻调查性报道来说,真实性和客观性是其本源,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中,要始终保持着对事件真相的质疑,对于事件中每一个相关人的质疑,立场上不能有所倾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件最终的客观公正。对于事件中的每个当事人,都要听取他们的声音,节目才不会成为“一言堂”,才能体现客观。
  三、如何做得更好
  1、学会寻找新闻事件中的故事元素
  新闻调查性报道就像剥洋葱那样,通过调查,将事件的本质一层层的剥开。因此,在确定选题时,就要考虑如何将事件调查通过层层深入的方式向观众展现,在哪个环节设置悬念,才能聚焦观众的视线。同时,为了引人入胜,还要不断提高讲故事的水平,要有冲突,有曲折,不能平铺直叙。
  2、怎么把故事讲好
  (1)悬念。悬念源于对好奇心的满足。在新闻调查性报道中,记者通过调查,将原本被掩盖的信息收集起来,在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重新构建上,通过悬念的设置,引发观众的探究心理。
  (2)细节。细节对于新闻调查性报道来说,可以增强节目的感染力,让观众记忆深刻。在调查性报道中,对于事件发展的一些关键环节或是深层剖析的关键点,可以将其细节进行放大,不仅可以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同样也能聚焦观众的目光,留下深刻印象。
  (3)制作。形象、直观是电视节目的优势和特点。运用画面和画面不同的组接方式可以增强新闻调查性报道的表达。比如,特写镜头可以突出细节,刻画当事人心情变化,而在事件表达中,融入情感变化,可以增强故事的曲折和冲突。而运动镜头可以突出调查性报道的新闻性,展现真实记录的过程,推、拉、摇、移等运动的拍摄手法,可以将观众带到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中,让观众觉得身临其境,并从心理上加入到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同时,运用蒙太奇和音乐,可以让观众达到感同身受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闻调查性报道来说,真实是第一要素,不能因为一味追求故事化而忽略真实,这是媒体社会责任的缺失。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新闻部)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Trick or treat.不给糖就捣蛋。  Smell my feet.闻闻我的脚,  Give me something good to eat.给我好吃的东西,  Ghosts, witches, and goblins, too.鬼、巫婆、小精灵  Are waiting in the dark for you.正在黑暗中等着你。  The witch is riding on a br
用眼神操纵电脑  如今计算机已经步入千家万户,且与人们的生活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但计算机鼠标 键盘的操作模式却不一定适合所有人。葛韵枫、陈舒扬和迟迅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他们关注到一部分手部有疾病,甚至无法在日常使用双手的人在操控电脑时常常会遇到困难,于是联想到,或许能用双眼代替双手来实现相同的操作过程。三位同学现场展示了他们的设计“基于OpenCV的眼控鼠标”,包括起固定作用的透明镜框和镜
在有些评价体系中,绿豆甚至是“不良食品”。考虑到人体的健康状况常常与炎症反应有关,所以食物成分对炎症的影响就成了现代食品营养研究中的重要领域。有人据此设计了一个“炎症因子”(IF)系统,当IF是负值,表示这种食物有助发炎,负得越大越不利于健康。按照这个指标,100克绿豆的IF值是-78,恰恰属于“不好”的范围。    要说时下什么食物最受争议,恐怕非绿豆汤、长茄子、生萝卜莫属。这些食物的推崇者张悟
槐树上一片叶,槐树下一扌不泥。  泥与叶是同时孕育的。当她还是一寸芽时,他就被人运到树下。  当泥看见芽时,他就被这自然的精灵震撼了。从此他的生存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就是每天守望着这寸芽。泥痴痴地看着芽,看着那在阳光的祥瑞下勃发的生机,看着那在风中灵动的韵律。他身上的养分都为了她而流淌,叶在他的细心滋润下越发可人了。  一天又一天。泥还是泥,只不过更消瘦了;芽成了叶,更青春漂亮了。  叶浑身晶莹剔透
为了老年人能健健康康欢度春节,现为大家介绍医生们的小提醒。  不随意加餐  老年人胃肠功能比较弱,对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因此不要随意加餐,生冷水果要少吃。  拒绝烟酒  患有肝病及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在好烟、好酒面前,不要心动,不要嘴馋。  按时吃药  春节期间老年人容易把吃药的事忘掉,这种不按时服药的“破例”,对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控制,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按时作息  老年人若改变以前早睡的习惯,
摩根大通亏损20亿美元,关于金融业监管争论的天平瞬间倾斜。“伦敦鲸鱼”让支持自由市场的一方都傻了眼。  这是“茶杯里的风暴”。  今年4月,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分析师会议上,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面对外界关于绰号“伦敦鲸鱼”的交易员布鲁诺?伊克希尔(Bruno Iksil)的操作导致巨额亏损的质疑时,以这样的言论进行了公开回应。 
【摘要】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地方党报发展的现实需要和追求。本文以亳州晚报在今年二月份推出的“‘唱响亳州’大家谈”专栏为例,谈谈亳州晚报精心设计载体、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方面的经验体会。  【关键词】地方党报;专栏策划;舆论引导  胡锦涛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社时着重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既是党和人民的殷切期盼,也是地方党报发展的现实需
雷锋是望城人,望城是雷锋的故乡。望城人人学雷锋,学了雷锋出雷锋。眼下雷锋出得最多的,就是望城的茶亭。有幸来到湖南长沙望城区茶亭镇,同行人告诉我,你脚下的土地就是出产雷锋的“雷锋窝子”。  茶亭遍地雷锋,这里出了一名全国道德模范、两名中国好人和一名湖南好人,涌现出两万多名学雷锋志愿者,占到全镇总人口的40%。难怪茶亭被叫做“雷锋窝子”,出了这样多的雷锋,这里世风、民风其纯、其善自不必说。学雷锋做好事
【摘要】新技术层出不穷,或催生出新媒介,或推动已有媒介的新变化,而这些变化的结果都会深切地影响我们的生活,电视媒介走到了数字互动电视这一站,那么数字互动电视,到底改变了我们的什么?是对以往推出式播放方式的改变,还是内容的更加变换多彩……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介究竟能否继续整装前行,这就是本文将试图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数字互动电视;迷思;售卖  一、媒介融合的大趋势  1、纸媒演化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陈先达先生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数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教学,尤其重视马克思主义对青年的教育引领作用。近日,围绕马克思主义与青年教育的相关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晓萌与陈先达先生进行了对谈,后辈学者切中当下青年关心的提问,前辈学人耐心细致、生动鲜活、意蕴深邃的解答,不仅为新时代青年的成长保驾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