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处理对土壤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

来源 :应用生态学报 | 被引量 : 23次 | 上传用户:qiujun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稀释平皿分离测数及琼脂块法研究了微波预处理对土壤放线菌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微波处理能显著增加可培养放线菌数量.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高有机质土壤放线菌总数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处理3~15min,GA及HA培养基上放线菌总数分别较对照提高8.3%~92.6%及24.4%~108.5%;处理18~24min,放线菌总数分别较对照降低了62.1%~78.8%及41.4%~79.8%.微波处理对低有机质土壤放线菌数量无明显影响.2)微波处理对可培养放线菌种类有明显影响.随着微波处理时间的增加,
其他文献
基于多层线性模型,从田块、单户和村庄3个尺度分析了科尔沁沙地西部半干旱草原牧区村庄的农田扩张机制.结果表明:在选择优质土地用于发展农业上,各住户间没有显著差异;家庭劳动力
于2005—2006年在南京农业大学卫岗试验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花铃期土壤干旱及复水后棉花光合与蒸腾特性及水分利用率对氮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与正常灌水处理(CK)相比,干旱处理棉
为寻找土壤低浓度多环芳烃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采用了抑制消减双杂交的方法构建了赤子爱胜蚓在苯并[a]芘(BaP)人工土壤污染胁迫下的差异表达cDNA文库,经测序和基因比对分析后,在上
采用温室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氨挥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水稻开花后地上部日氨挥发量和开花至成熟期的氨挥发总量均随施氮量的增加
运用能值分析方法,对辽宁省生态经济系统1990—2005年的能值流量和由于资源输入、产出、消耗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辽宁省总能值用量
从生态要素、生态过程、生态功能和生态问题4个主题出发,构建了包含16个指标的北京城市生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熵权法、最差状态法和最佳状态法对指标进行赋权,通过
比较了广东横石水河流域二条相邻的3级溪流大型底栖动物的漂流种类组成及昼夜节律,其中一条溪流受广东大宝山矿外排的酸性矿山废水严重污染,水体pH值仅为3.45且重金属严重超
对东北玉米带农田土壤全磷及有机磷在0~100cm剖面中的垂直分布及纬向分异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伦、哈尔滨、公主岭和大石桥点的土壤全磷含量随深度增加而下降,0~40cm土层全磷含量显著高于40~100cm土层(P<0.01);德惠、昌图和沈阳点40~60cm土层土壤全磷含量相对较低,但各土层之间差异不大;0~20cm土层有机磷含量显著高于20cm以下各土层(P<0.05).土壤全磷和有机磷含量随着纬度
选用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以四环的多环芳烃(PAHs)荧蒽为研究对象,从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紧密相关的抗氧化酶及膜保护系统的变化入手,研究了植物对多环芳烃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
在两种水分条件下(W1:非淹水,W2:淹水)分4个氮处理(分别相当于氮沉降率0、1、3、5gN&#183;m^-2&#183;a^-1)模拟了三江平原典型湿地植物湿草甸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植株及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