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

来源 :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j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德育不是大而空的概念,必须落到实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激不起学生的兴趣,最终使得现今的学生缺失一些作为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甚至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本文主要是分析和探讨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并且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道德教育;缺失;建议
  
  人之初,如玉璞,性与情,俱可塑,若不教,行乃偏,教之道,德为先……《新三字经》中的几句话,揭示了一个教育孩子的道理,也说出了道德对于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作用。道德就像一缕清风,能够荡涤孩子心中的尘滓;道德就像一泓清水,能够照亮孩子的心灵;道德就像一个航标,能够指引孩子一生的航程。
  现今孩子的道德行为出现了问题:辱师事件、学生杀父母事件层出不穷,而近期的药家鑫事件,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八刀致其死亡,此后驾车逃逸至郭杜十字路口时再次撞伤行人,逃逸时被附近群众抓获。让大家又一次深思咱们的教育出现了很大的问题,道德教育的是失败的。我们需要正视这一问题,并对我们的道德教育进行反思。
  一、道德教育
  据《中学德育大纲》(1995)界定:"德育即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 不过,我国现行"德育"已经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它是超越"道德教育"范围的"大德育"。道德教育须指向学生的行为,主要是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衡量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和学生组织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分析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健康的舆论和个人自律;引导学生自觉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纠正不道德的恶习,形成良好的品德。
  二、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表现
  (一)道德教育的模式
  1、主体定位方面:道德规范、道德概念成为主体,受教育者处于客体地位。
  (1)活动对象的"参加"而未"参与"
  现行德育体系中的不少德育活动,是在教师、社会的"要求"下,整体对学生个体、从下而上、自外而内的单向地"组织"或"发起",并要求学生参加的。这种"参加"在很多情况下是被动的,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
  (2)全体而非主体--德育活动目标的划一性
  在实际中,往往比较重视全体性,强调活动目标的一致性,追求轰轰烈烈的活动场面,而忽视活动的实际效果。
  德育本来充满了人性,但现在许多富有人性的东西被抽取掉了。这些道德规范、道德概念一旦被抽去了它的本性内涵,就成为一种空洞的、抽象的行为规定。("禁止……,不许……")学生遵守道德规范,也得不到幸福的体验,也就是无法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德育带给大家的享用性影响。道德教育就成了抽象的教条,内容上假、大、空,缺少人文关怀。
  (二)教材内容
  1、缺乏针对性
  一方面学校德育用道德理想或者是离实际太远的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如:小学生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要见义勇为。
  另一方面学校德育忽视了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一些违背简单的诸如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等道德规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
  2、脱离现实生活
  第一,德育内容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翻开教材,看其内容,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很少甚至是没有涉及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第二,德育内容相对陈旧。如果不依据社会变迁选择适当的德育内容,而一味地去宣传原有的道德规范,那么学校德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3、德育过程的认识方面:把德育的"理解"过程同智育的"认识"过程等同起来。德育过程,既是德育者传达社会要求的过程,又是德育对象内化和生成新的思想道德的过程,是内化与生成相统一的复杂过程。学生的品德只能在现实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养成。
  三、学校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
  在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往往只是素质教育的点缀而已。只有当上级部门考察所谓素质教育的成果时,道德教育才被拿出来作为"锦上之花"。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的外包装,常常无条件地让位于分数、竞争与考试。这种虚假道德教育的一个明显体现就是道德教育口号化。
  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对道德教育的本身的困惑。很多学校虽然高喊道德教育,但对于什么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要性、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怎样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合宜的等问题不甚理解。所以,对道德教育的实践不知从何切入,这就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的实施。二是很多学校虽然对道德教育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也深知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正是因为这种"热情的口号"与"落寞的实践"的悬殊,使得道德教育"悬吊"在整个学校教育中而不知该上该下:学校到底要不要道德教育,如何处理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关系,两者是此消彼长、还是相互渗透,谁来教合适,教什么,怎么教,等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依旧深陷迷雾之中。
  四、建议
  (一)道德教育教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道德教育课程要切戒空谈,不宜讲过多的大道理,要用现实生活中生动感人的事例进行教育,针锋相对的观点不应回避,应大胆地将他们暴露出来,让学生去认识,并弄清他们的本质和危害。
  (二)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体,以学校道德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全面渗透的四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才能提高道德教育整体效益,从全局上根本改变道德教育薄弱的现状。
  (三)借鉴国外的道德教育模式。英国的道德教育模式采取的是体谅教育。体谅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多关心、少评价,认为道德教育不应仅仅分析规则和禁令。以麦克费尔为首的英国道德研究机构在对中小学在校生、毕业生及社会各界进行了大规模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编写出中小学德育教材《生命线》,该书为学生设计出循序渐进的复杂的社会情景,让学生参与表演、评比,通过活动让学生学习,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在道德判断、推理以及虚拟的实践情景中不断得到提升。
  五、结语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一言简意赅的话反映的是中华文明伟大的传统和智慧。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育人不仅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知识、技能的培育,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人之为人应该遵守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也不是用"摆形式"、"走过场"所能完成的,更不是伴随着知识的增多而进行的自然增长。它需要学校行政管理者,从内心深处重视这项工作,肩负起学校的历史使命。通过真抓实干,出主意想办法,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的道德教育,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的目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檀传宝等著《问题与出路--若干德育问题的调查与专题研究》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3)
  [2]王慧.《信仰缺失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教学与管理》2009,(1)
  [3]赵秀文.《当前我国道德教育的困境分析》.中国教育学刊2009,(8)
  [4]郑宝霞.《走出学校道德教育的四个误区》.《教学与管理》2009,(1)
  [5]陈莉.《从知行分离看道德教育的缺失》.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7)
  [6]纪翠荣 王立英 《国外的道德教育及其启示》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9)
   作者简介:曾维(1982-),女,苗族,湖南湘西人,中央民族大学2009级教育学原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幼儿教育。
其他文献
<正>引体向上是评价学生上肢肌力和耐力的有效手段之一,然而在教学中,多数学生的成绩不理想,尤其"小胖墩"更是望而生畏。因此,笔者认为应掌握引体向上的动作原理,通过有针对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1805年4月2日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幼年生活坎坷,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但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
生命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勇往直前,一路欢歌;生命是一首隽永的诗,展示出人性的美丽与执著;生命是一支永恒的歌,吟唱出人生的进取与拼搏。——题记关注生命,进行生命教育是学
农业的发展情况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我国经过相当长时期的产业转型,已经成功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国家的转变,但是这依然没有改变我国庞大的农业基础形势。农业的发展
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属长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土地总面积1.66万km2,总人口686万人,有水土流失面积1.06万km’,年均土壤侵蚀量6 209万t,严重的水土流失长期困扰着
本刊讯近日,农业部在北京举行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会议,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加快选育推广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突破性新品种,争取5
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教学的关键所在。我们通过帮助学生制定
近年来,视力不良成为中学生常见病之一,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为全面了解苏州市中学生视力不良情况,以便为制定有效的近视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2009年度苏州市区中学
从语文阅读中发现语文的美,在语文的阅读中咬文嚼字,去揣摩文中的词句,去悟出美,在形象中体会出人美,在环境中感受到景美,在情感上领悟到情美;从阅读中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中学语文教材体现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为语文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么,如何把我们优秀作品中各种美阐释出来,从而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又能达到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