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观念,以美启真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co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5-02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实践证明,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缺乏美术教育的人可能导致迂腐、僵化、缺乏创造性,更缺乏情感和活力。美术教育的过程是引导学生研究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深切的审美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与美术作品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是为学生铺向理解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形式美和艺术美的一条通道。然而,以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用喂鸟填鸭的教学方式却扼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永远地失去了自我探究的动力和习惯,严重地压抑了学生的潜能发展。因此,作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美术教育面临着严重的挑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美术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发展思维和能力放在首位。
  
  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创造思维能力
  
  很多美术教师只注意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把重点都放在基本功的训练上,而忽略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头脑中评价一幅画“好”与“不好”就是看画得“像”还是“不像”。学生也习惯了课本——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课本上的样板画下来的这种训练模式。由于没有用“心”去参与,这只能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体现不出个性,更谈不上创造性。然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
  美术教学中,学生完成作业大部分是靠临摹,这样一两年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学生创作时,学生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还是照抄课本上的吧”。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想象,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在美术课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这个物体应该这样画,不应该那样画,苹果是圆的,画成方的就错了,天是蓝的,涂成绿的就打个大“×”。故在教学中,教师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指导学生在绘画中用发散性思维的方式去想象。如:我在上综合?探索《校园艺术节》单元中的《制作道具、表演》课时,以圣诞节为例,先让学生想象:你所知道的圣诞节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圣诞节到来时,有雪、有圣诞老爷爷、有圣诞礼物、有……。然后,再问学生知道哪些有关圣诞节的来历及神话故事,甚至请学生表演自编的短剧等等,孩子们的想象力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主动思维。又如:在上造型?表现《春天的畅想》时,可先引导学生思索: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蓝树、黑树呢?在授课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从光的角度去看,从装饰寓意手法表现,学生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学生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这样有利于使学生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培养发散性思维的能力。
  
  二、创设体验学习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使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活起来;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使教学内容成为开放的,具有趣味的,充满活力的各种学习活动,并让学生真正感到美的指引与熏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实践性强是美术学科教学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创作的源泉,学生新奇的想法来源于实践,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学生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如在指导学生画《多彩的校园》中,我让学生来写生校园内极普通厨房,屋前堆放许多木头,如完全写实照搬画面肯定不好看,因此,在写生中引导学生观察的是自然中的结构、形状,要求学生用减法方式,减去不入画的部分,用加法方式,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要求学生用夸张变形手法表现高的更高,矮的更矮,根据主观感受,表现情趣,加强艺术感染力,这样的效果是,全班几十人的作业,一人一模样,共性中有个性。看学生的写生作业:有的是一棵大树下的一间小屋,有的是一笔一划的勾房瓦,有的屋前一条小路,引起人的遐想。写生提供了创作的源泉,经过艺术概括,去粗取精,创造出的是比现实景物更有个性,更为鲜明的形象。
  
  三、提供选择途径,强调个性发展
  
  美术活动和其他学科活动不同的地方就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速度进行创作,他们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不大,以他们自己的语言和个人方式完成美术作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改变美术中评定好差的衡量标准,提出美术是“无错误学科”,这样能使儿童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并且可以从儿童的创造中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类型和成熟水平,然后在提出作业要求是就应区别对待,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选择途径,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最佳途径。
  1、供难易不同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我在准备每一节美术课时,都要为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及水平选择作业。比如在布置《我的故事》这一节课的作业时,我先后给了他们4个作业选择,分别是;(1)根据生活中的趣事画一张漫画;(2)为理想中的自己画一张漫画;(3)为喜爱的卡通动物或者人物设计一个完整的故事。(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卡通画并且临摹一张。学生不用再为一道不愿做的作业烦心,他们可以自由选择难度大还是难度小的作业,心情肯定愉快而又轻松。
  2、给学生选择“无标准答案”的作业。在《我的故事》中的活动二──用卡通形式表现自己生活中一个有趣的故事这一课中,学生做练习既快又好,就是因为作业是"无标准答案"的作业。学生没有任何的束缚,可以抛开所有的负担任意想象,任意驰骋,每张作业都是答案,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思维,有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3、美术课的课型和内容不要一成不变,可以和其他学科联系上,让学生充满好奇和期待。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中得到有效地发展,才能真正地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会有活力。教师要灵活掌握课的内容,不一定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有时我就没有完全按照课本上的内容上,添加了音乐和语文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明白:美术课上讲述的“美”其实是充满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上综合?探索《校园艺术节》活动三制作道具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芭蕾舞《天鹅湖》片段,当然,我事先讲述了舞蹈中的故事,并且在观看的同时我充当了讲解员的任务。看完后,我首先请学生写出观后感,要求语言简短、精练,然后请学生想像一下“天鹅湖”的环境,白天怎样,晚上又是怎样的,学生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后,我的作业也随之出来了:(1)画出天鹅湖的场景——白天、晚上都可以。(2)为剧中的王子或公主设计一套衣服,可以是古代,也可以是现代。作业任选其一。
  
  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创造需要勇气,需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孩子因家庭、社会环境及自身的遗传因素,都会引起不同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行为表现及操作中会参差不齐,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作為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要老师敢于表扬标新立异的同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即使作业画得不好,教师也要找出其闪光点。在辅导学生过程中,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不能用“干净整齐”、“像不像”作为衡量的标准,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那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迪斯尼小时的经历就值得我们美术教师深思。他上小学时,曾把老师留的画盆花的花朵画成人脸,叶子画成手,这神奇的幻想非但没有得到称赞,小画家反而得到的是老师的一顿责骂。庆幸的是这并未让迪斯尼的画家梦夭折。今天,这样的事不该再发生了。要力争让学生明白:线与线的交错就会产生一种形式的美感,原色与原色的融合会产生自然、柔和的原色之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恰逢新一轮美术课程改革,美术教学的艺海千帆竞发,百舸争先,作为教育者应该更加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走出过去美术教学的传统模式,开展全新的科学、民主、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我也将奋力扬起生命的风帆,让每一堂美术课都有精彩的体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1-01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即将离开教育岗位,有着三十多年教育生涯,从中担任了二十年之久的班主任的我,回顾自己走过的教书匠的历程,林林总总,一句话:教师必须“终生学习,为人师表”。特别是班主任更应以身立教,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就这方面,本人有四个方面的体会,与教师们共斟酌
摘 要:本文针对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案例,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切实树立新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丰富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逐渐培养灵活多变的应变能力和教学机智;细心养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  关键词:课堂意外 新课改 教学机智  中图分类号:G6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2-01     新课标的提出,让教师们越来越关注“课堂预设”这个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4-01     妻子每每抱怨:“别人都说家里有个当老师的爸爸,你的孩子一定不用你管吧。你自己说说,你管过孩子几次呢?”对此,我总是以我工作忙为借口来搪塞,内心有愧没有什么好辩解的。女儿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是该关注一下她的学习了。今天闲下来抽查孩子的作业,发现了女儿的一篇作文,对我感触颇深。原文如下:  敬爱的s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以9.7%的年均速度快速增长,被西方称为“中国奇迹”。这种快速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其前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个年,步子匆忙,却感觉从未有过的漫长.每天看着起起伏伏的疫情数字,心就在半空悬着,不知在哪里落地.rn2020年2月13日晚,小弟在湖北省咸宁市抗疫医疗专家组援助的第20天,我
期刊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BIM技术在当今的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施工阶段运用BIM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和一体
农地流转与农民收入问题一直是政府与学术界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了新阶段,政府也在不断探索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实践。农村经济特征与社会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上,本文通过探究农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结构的影响,从农户微观收入视角,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效应。首先,本文梳理了农地流转相关理论基础,包括产权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地租理论以及制度变迁理论等
摘 要:校本课程开发要针对学校自身办学特点、条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特色,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具有针对性、独特性、适切性,是学校的一个品牌,是校园里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校本课程 地方 传统 兴趣 品牌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
为了满足电子电器市场对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的需求,本工作通过自模板法利用水热反应和阴离子交换反应制备Zn-Co2V2O7(OH)2·2H2O纳米片材料.该材料具有独特的纳米片形貌和优异
中图分类号:G6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1-163-01     如火如荼的课程改革又掀起了素质教育的新高潮。在领导的重视和广大教师及家长的积极努力下,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学校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三年来的课改实践,使我不由地感叹新教材、新理念、新教法的魅力所在。在这三年中,也饱尝了甘甜与艰辛,艰辛的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曾经有那么多的茫然和困惑;甘甜的是我们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