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评价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a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观察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镇痛方案,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以及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床活动的时间,并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VAS评分、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多模式镇痛措施,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术后的康复锻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
  骨科患者在术后需要承受身体疼痛和心理压力,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都受到严重的影响,尤其是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急性疼痛的情况较为严重,如果不对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既会延长患者的卧床时间,又会增加患者并发血栓和褥疮的几率。本文对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实施了超前镇痛的措施,临床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4例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为28例,女性患者为36例,腰椎吉安帕突出症患者为28例,腰椎管狭窄症为12例,腰椎骨折为18例,退变性腰椎滑落为6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全麻措施,手术方式外i腰椎后路半开窗髓核摘除、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和减压,椎间或者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1.2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进行VAS评分,并记录评定结果,以10分为满分,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9分;剧痛:10分。两组患者在术前的VAS评分、年龄、性别和体重等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
  1.3.1观察组患者 采取多模式镇痛方法。患者在术前的3d需要口服塞来昔布,2次/d,200mg/次。手术当天停止服用,然后在术后持续服用14d。患者的切口周围需要注射0.75%罗哌卡因,术后需要对伤口进行冷敷处理,时间为24h。
  1.3.2对照组患者 采取传统镇痛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术后的伤口实施冷敷处理,时间为24h。护理人员依据患者病痛情况给药,中度疼痛时,口服验算曲马多100mg,重度疼痛和剧痛,将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50mg。
  1.4 观察指标 ①患者术后疼痛的改善情况,术前和术后的6h、3d和7d平卧时VAS评分情况;②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地活动的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均数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VA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结果如表1。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 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地时间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术后疼痛的生理学机制较为复杂,受到多个受体和感受器的不同影响,单一镇痛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而多模式镇痛以不同的手段,对患者术后的疼痛进行干预,如术前教育、术后冰敷和超前镇痛等方法,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身体疼痛。
  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了多模式镇痛方法,如超前镇痛、术中切口浸润镇痛和术后冰敷等,在VAS评分、第一次平卧翻身和下地活动时间等指标的比较中,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表明对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实施多模式镇痛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宋进良,黃明辉,赵爱玲,等.腰椎后路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29:50-52.
  [2]翁文杰,陆曌,邱旭升,等.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疗效评价[J].骨科,2011,02:79-81.
  [3]翁文杰,陆曌,李剑,等.围手术期个体化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1,06:464-466.
  [4]张伟,张卫,刘宏建,等.腰椎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0,10:34-3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分析氟尿嘧啶类、紫杉类、铂类药物的不同组合化疗方法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5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98例晚期或复发转移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这些患者的化疗方案进行分组,氟尿嘧啶联合铂类、氟尿嘧啶类联合紫杉类、紫杉类联合铂类以及三药联合方案治疗患者,分别为A、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及β2 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三组,检测胱抑素C(cys-c),β2 微球蛋白(β2-MG),尿素氮(urea),肌酐(crea)水平,先对各组检测结果比较,再将各检测指标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胱抑素及β2微球蛋白在各组水平有显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1月我科住院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按照椎体压缩程度分为四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住院病因等3项基本资料;观察并记录患者入院即刻、入院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的腹胀程度、便秘程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腹胀程度及便秘程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convulsion ,FC)是儿童时期较常见急症 ,尤其见于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在儿童时期,患病率大约为3%-5%。初次发作年龄多见于6个月—6岁。在小儿患有呼吸道感染或其他伴有发热的感染性疾病时,在发病初期,大多见于发热24小时以内,在一次发热过程的体温上升阶段,当体温升至38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分析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在放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放射科的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次试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7),对照组采取常规的X线诊断,研究组采取环枕关节近距离投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投照图像合格率以及准确率。结果:对照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1.心房颤动的形成机制  心房颤动(AF)的发生机制一直是个医学之谜,心房颤动被称为心律失常研究领域的最后“堡垒”。人们很早就已开始对AF机制进行研究,但是至今也没有得到完全阐明。  1.1 钾“离子通道”“失控” 同济大学医学院陈义汉教授团队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发现,遗传性心房颤动患者是因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临床血液检验项目中,血常规检验属于比较基本的一项,其内容涉及到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红蛋白等多个方面,并且度它们进行计数检测分析。临床开展血常规检验不仅作用大,同时还可以为疾病的诊断以及鉴别提供依据。但是因为受到来自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造成当前临床血常规检验误差现象长期存在,影响疾病判断的准确率 [1]。我院近来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随着实验室检测能力与水平的提高,用于诊断心肌損伤和评价心脏功能的新的心肌标志物已被临床医学认可和用于临床诊断[1]。血清心肌标志物在外周血中出现的时间与半衰期各不相同,因此检测血液循环中不同心肌标志物的浓度,观察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不仅能反映心肌损伤时间,也能反映心肌损伤的程度,具有较大的实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解析血凝四项检测的应用价值及注意事项。方法:详细分析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的应用及注意点等。结果:掌握血凝四项检测的应用、检测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注意点,可提高血凝四项检测的质量控制。结论:血凝四项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增加责任意识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探讨与阑尾炎症状体征相似的疾病。方法:对我组10年来行阑尾切除术中、术后发现其它疾病30例总结分析。结果:28例治愈或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认真询问病史,完善相关辅助检查,能提高对疾病的诊治水平。  【关键词】阑尾切除术中、术后发现其它疾病。  本组于2004—01至2014—01共30例在阑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