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针对矿区基准点布设时间较早,容易发生位移的特点,为确保高精度GPS控制网坐标系统转换后的质量,克服基准点位移对转换成果的影响,提出顾及基准点位移的高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理论,建立坐标转换参数的估计模型和转换后GPS网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兖州某矿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选择分布合理且稳定的基准点,很好地保留了GPS技术高精度的特点,并为矿区建立高精度的坐标基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矿区基准点布设时间较早,容易发生位移的特点,为确保高精度GPS控制网坐标系统转换后的质量,克服基准点位移对转换成果的影响,提出顾及基准点位移的高崩溃污染率抗差估计理论,建立坐标转换参数的估计模型和转换后GPS网的质量评价体系。以兖州某矿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选择分布合理且稳定的基准点,很好地保留了GPS技术高精度的特点,并为矿区建立高精度的坐标基准。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GPS/SINS组合导航系统算法。GPS信号可用时,该算法分别将惯性传感器的输出以及卡尔曼滤波器的输出信息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及理想输出信息,并进行在线训练;当GPS信息失锁时,利用已经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各导航参数误差,并校正SINS。地面静态实验与动态跑车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研究了基于GOCE卫星轨迹交叉点不符值的SGG数据精度评定方法,针对经典评定公式评价精度偏低的不足,提出了修正的精度评定公式;分析了系统误差对上述评定方法的影响,针对尺度因子会同比例放大或缩小精度评定结果,建议利用现有的重力场模型对尺度因子进行预先标定。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无系统误差情况下,经典评定公式评价出的数据精度比实际精度偏低,相对误差约13%,而利用本文提出的修正公式可较准确地估计数据精度,
GPS水准大地水准面与重力大地水准面之差不仅由基准不同引起,而且也包含重力与GPS水准观测值的误差。建立了这两个水准面之差与基准转换参数、重力和GPS水准观测值的残差之间的关系,并基于最小二乘准则解算了基准转换参数和重力与GPS水准观测值的残差,即计算转换参数及重力与GPS观测值的改正。尤其当GPS水准精度远高于重力水准面时,联合解算模型可固定GPS水准大地水准面,只对重力观测值进行改正。
为了削弱各类误差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两阶段误差综合补偿方法:第一阶段采用相关分析法对仪器厂家标定的交叉耦合改正(CC改正)的不足进行修正;第二阶段采用测线网平差对各类剩余误差的综合影响进行补偿。实际观测数据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GPS实时姿态测量的核心问题是整周模糊度的解算。提出一种适合实时姿态测量的模糊度解算方法,它利用单差平滑伪距进行解算,与传统的模糊度解算方法相比具有许多优点。通过仿真试验对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了验证。
基于CORS技术对高精度的CORS系统导航进行探讨,提出以卡尔曼滤波来解决短时间GPS信号丢失情况下的导航定位问题,并推导相应的公式。以上海市CORS系统导航服务为例,经该算法计算得到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模型正确可靠。
介绍几种常用的电离层VTEC模型。通过利用哈尔滨市CORS观测网络的单基站GPS双频观测数据建立多种电离层VTEC模型,并对建模成果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模型选择和GPS卫星空间分布对建模有较大影响。
详细介绍广东省省级公共地理框架数据生产的内容及技术方法,总结经验并提出今后改进的方向,为同行提供参考。
采用ALOS PALSAR数据获取2010年4月14日玉树MS7.1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针对PALSAR轨道残差相位,采用最小二乘方法去除。对同震形变图和形变剖面图的分析表明,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区域位于震中东南方20~30km至玉树城区附近,推测出露地表破裂带长度约30km,发震断层东北盘表现为抬升盘,西南盘为下降盘。最大相对卫星视线向形变量高达0.44m,观测结果与野外调查基本一致。
水汽尽管在大气中的含量很少,但是其在大气中的变化却十分剧烈。其空间分布极不均匀,时间变化也极其迅速。它不仅是天气、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也是灾害性天气形成和演变中的重要因子。鉴于水汽信息在数值模式、气候监测、人工影响天气、空中水资源开发等一系列业务领域中的重要性,建立局地或者区域的GPS监测系统已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GPS水汽监测系统由数据服务器、解算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3部分组成。首先,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