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秋拍书画重“情趣”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ma5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月14日至17日,西泠印社2013年秋季拍卖会将在杭州浙江世界贸易中心举槌,提前3天预展。西泠拍卖素有“江南第一槌”之称,而其在书画拍卖方面尤为出彩。在即将举槌的秋拍中,有两件书画作品尤其值得一提。
  吴冠中国画忆恩师
  荼,是吴冠中在20岁时为自己起的笔名,那时他还是潘天寿的学生。荼,也是后来吴冠中很多作品的落款。吴冠中曾说,“荼”的意思是毒草、苦菜、猛烈,和自己的性格很像,如火如荼的。画上写一个“荼”字,简单。
  1966年“文革”爆发,学成归国的吴冠中当时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从法国留学带回来的艺术观点,因为不合时宜,使他被扣上了“毒害青年”的帽子。
  1970年,吴冠中随工艺美院师生被下放到河北获鹿李村劳动。刚开始时每天种地不能画画,到了1972年,政策宽松一点,才偶尔可作画。由于生活条件限制,吴冠中只能把地头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当作画板,把粪筐架子拿来做画架,他也被学生们笑称为“粪筐画家”。在李村河边、小道、房下,吴冠中挖掘着这沉睡大地的艺术资源。
  此次首度现身西泠拍场的《李村图》正是吴冠中这一时期的创作,也是这时期惟一的国画作品。由于时局环境限制,当时吴冠中的作品大都是几十厘米见方的油画风景小品,而这样一件长81.5厘米、宽34.5厘米的设色纸本立轴水墨显得十分特殊。
  此作画面构图别致,下半部是李村风景,上半部有长达百余字的叙文:“少年时,求学杭州艺校。曾从潘天寿师学国画,受益匪浅。彩色引人。其后我专攻洋人之洋画,为求绘画之真谛,远渡重洋,寻古访今,悟道不多。而寿师之作,始终如明灯照我。玉军同学随我学彩绘,今又强我作国画,自离寿师数十年来未墨画,寿师新故,作画念之,不知是哀是痛。荼,七二,李村。”
  文末“七二”即绘作时间1972年。1971年,潘天寿终在冷寂黑暗中与世长辞。当时在河北农村劳动的吴冠中,一切与外界隔绝,消息闭塞时隔一年他才得悉噩耗。忆恩师,甚哀痛,学生姜玉军将其自备收藏的宣纸一张提供给吴冠中,希望他能作一幅纪念潘师的画相赠。尽管那时的吴冠中早已久不作水墨了,但他仍应姜玉军所求,照当年学生时代学潘师风格作了这幅《李村图》,并疾思感慨、哀然书写了追忆文字。
  《李村图》集风景画和忆恩师叙文为一体,是吴冠中水墨风格发端的特殊作品,更是吴冠中先生留世面世代表特殊历史年代的珍贵国画作品。低矮的松树、绿叶红花的荷塘,都是潘天寿喜画的题材,它们被两旁的栅栏隔开,一条小路直向前院。竹梯攀着高墙,墙下开着半扇门,似乎可以通向越过高墙看到的远山。远山用笔苍秀。看得出,吴冠中是以接近老师的作画风格来怀念老师的。画面清清爽爽,点、线、面的组合,不拖沓,不啰唆。右上角钤印朱文“冠中写生”,左下角钤印白文“老吴作”。
  吴冠中曾回忆在李村的创作:“我的画都是从生活中剪裁重组的,东家后门的石榴花移植到西家门前盛开了。”所以在这幅作品里,景中物也是借物重组过的。画面中没有吴冠中画李村时,频繁涌现之后又经常重现的飞燕、石榴、高粱和瓜藤的“四件宝”,而是把老师喜作的题材和自己当初的环境结合、重组的一张作品。
  姜玉军、姜雷父子惜藏恩师吴冠中珍贵国画画作41年,此次这幅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李村图》国画作品首次走上拍场,回到其曾学习过、爱恋过的西子湖畔,更传颂吴冠中先生一生刚直不阿、德高望重的艺术情操,博学超人的艺术学养,以及光彩非凡的艺术人生。
  正如吴冠中先生对敬他爱他的亲人学子受众们在他离世前的留言:“你们想我就到我的画中来看我吧!”
  白石无量寿佛重意趣
  在中国画的各科中,人物画是由草创期到成熟期发展过程中最为发达的一科,并且始终发挥着“恶以戒世,善以示后”的教化功能。佛教人物作为具有宣教功能的道释人物画题材之一,向来备受欢迎。尤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画坛,掀起了一股佛教题材艺术创作的热潮,其中白石老人颇具特色。
  此件《无量寿佛图》为老人1936年所作,设色古雅,构图精简,画中身着红袍的无量寿佛端坐于蒲团之上,沉浸在自己的冥想中。无量寿佛为梵语阿弥陀佛音译之名。据鸠摩罗什所译《阿弥陀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佛陀身着的一袭红衣,首先令人想到的是绘画史上的一件同类题材的人物画作品——元代赵子昂的《红衣罗汉图》,因赵氏于京城多年为官,常与西域僧往来,“耳目相接”,故于西域人坐卧之态观察细致。身披朱红袈裟,表情凝重,高鼻深目的西域高僧在赵氏笔下呼之欲出。而白石老人所画的无量寿佛,温和可亲,憨态可掬。尤其在人物神态上,画家祛除了宗教的庄严感,代之以老人自身所有的幽默、天真;衣纹用笔以朴拙而沉实的行云流水描表现;设色上,画家将其在花鸟画实践中所创的“红花墨叶”法灵活运用于人物之中,全身施以朱红色,间用浓墨表现袖口、领口,令人物在天真的同时不失稳重;构图简约而不简单,全图虽只一人、一蒲团,但给人以无限生机的享受。人物左上方的空白处,以无量寿佛篆书四字点题,大气端庄,款识仍旧是以金农式的“漆书”书写。整体看来,与85岁后的作品相比稍显稚嫩、纤秀。
  也许在赵孟眼中,白石老人此作就如同他所批判的五代王齐翰的罗汉一样,与汉僧无异,西域人之情态无法尽善。对比两者之后,我们会发现,赵氏重“神情”,而白石重“意趣”。创作此画时,白石老人已是74岁,对于其他画家,古稀之年已是艺术家绘画生涯的晚期,但对于白石老人来说,他的绘画生命才刚开始不久。历经10年的“衰年变法”使其画风大变,日趋成熟,“齐家样”的面貌基本确立。
  其实,白石老人所着意的并非“似”与“不似”,而是立于两者之间,去寻找一个恰当的刻度。“似”与“不似”是两个极端,也是两套标准,亦即“形”与“意”,也是“俗”与“雅”,而两套标准背后所指称的其实是持有标准的“人”。而老人要做的便是在“形”与“意”、“俗”与“雅”的标准持有者之间找到使之平衡的砝码。
  由此作上款可知,作品是老人为一位叫治园的军人祝寿所作。这位治园军长,姓王,名缵绪(1885年至1960年),字治易,四川西充人,因其所居宅院名为治园,别号治园居士。王缵绪幼时受业于举人,考取秀才,后因时局所迫,弃笔从戎,进入军界,经过数十年的摸爬滚打,先后任国民革命军师长、军长,后来更是坐上了四川省政府主席之位。好文墨、喜收藏的他,对于当时已名震京师的画家齐白石十分仰慕。1931年,王缵绪托在京友人请白石老人为其刻印,二人因此成为“千里神交”。白石老人为王缵绪作画颇多,王氏对此报以重金,并赠一“女婢”,为老人磨墨理纸。对于两人相交始末在老人自述中稍有提及:
  “四川有个姓王的军人,托他住在北平的同乡,常来请我刻印,因此和他通过几回信,成了千里神交。春初,寄来快信,说:蜀中风景秀丽,物产丰富,不可不去玩玩。接着又来电报,欢迎我去。”
  王缵绪一再邀请,并许诺赠以丰厚润资,1936年5月,老人携继室胡宝珠入蜀,此次出游是他继1902年至1908年“五出五归”之后的又一次远游,也是他晚年惟一一次远游。老人在四川数月,为王刻印作画甚多,这张《无量寿佛图》正是其中之一。1932年时,白石老人即已赠王缵绪《山水十二屏》,也曾题诗曰:“百尺红素倦红鳞,一诺应酬知己恩。昨夜梦中偏识道,布衣长揖见将军。”而此画现于2013年西泠秋拍,犹如一台时光机器带领我们穿越到70多年前的民国画坛,将白石老人的一段神交往事呈现于观者面前,岂不快哉!
其他文献
宋 汝窑 天青釉三足樽承盘  高4厘米,口径18.5厘米,足距16.9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承盘圆口,浅腹,平底,下承以三足。里外施天青色釉,釉面开细碎纹片。外底满釉,有5个细小支烧钉痕。乾隆皇帝曾为其题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器物外底。诗曰:“紫土陶成铁足三,寓言得一此中函。易辞本契退藏理,宋诏胡夸切事谈。”后署“乾隆戊戌夏御题”。镌刻字体十分规整,字和诗融为一体,更为此三足樽承盘增添了
期刊
圆明园这样一处“有山林之致”的世外桃源,适合清帝在这里“展经史,阅书画,陈鼎彝”。圆明园中的文物收藏始于雍正,盛于乾隆。此时清朝国力强盛,园中不仅收藏有商周之铜器、唐宋元明之瓷玉书画等大量历代古董彝器,而且由于清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居住在这里,因此园中的每座宫殿都有华丽的家具陈设,库房里储藏了供皇室成员使用的各种精致器具。法国大文豪雨果曾说:“我们把欧洲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
期刊
骨雕鹰首  新石器时代,黑龙江省密山市新开流遗址出土,黑龙江省博物馆藏,在渔猎经济占重要地位的远古时期,猎鹰海东青在肃慎先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件骨雕鹰首为顺骨棒走势雕琢而成,长喙圆眼,似在引颈凌空飞翔,手法简练,生动传神。这件以海东青为艺术形象的艺术品,也是判定新开流文化为肃慎先民所创造的重要依据。  自远古时代,肃慎先民就生活在长白山、黑龙江之间。肃慎又称息慎、稷慎,传说舜、禹时代已与中原
期刊
人在天地间生存,天地在人眼中消长,千百年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讨论热烈。其实,早在汉代甚至更早,“天人合一”的理念就已被我们的祖先采纳并重视。作为代表着中国哲学的根本精神和最高境界的自然观,“天人合一”也被镌刻于铜镜之上,成为亘古永存的“证据”。  从远古直至清代的数千年华夏文明史可知,国家的重大活动之一就是祭天、祭地。在人文国学的角度看,这是古人爱戴天地、崇拜天地、敬畏天地、祈求天
期刊
法国五家重要博物馆的重要馆藏品、8位大师的10幅极具代表性的法国绘画杰作——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的“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阵容十分豪华。  此次特展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国家博物馆联合会—大皇宫共同主办,展品来源于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凡尔赛宫博物馆、奥赛博物馆、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和毕加索博物馆。  拉·图尔、弗拉戈纳尔、雷诺阿、毕加索、费尔南·莱热、苏拉热等8位大师的10
期刊
今天的中青年陶艺家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方面存在哪些不足?艺术家能否触类旁通?艺术家应该如何利用工艺为主题思想服务……不久前,在江西景德镇举办的“中国收藏艺术陶瓷高峰论坛”上,来自工艺美术界、文博界以及专业院校的多位专家、学者和艺术家,就当代艺术陶瓷领域的发展及问题进行了对话。  此次论坛由中国收藏杂志社主办,与“中国收藏十大艺术陶瓷名品”颁奖典礼同期举行。这样一场以当代艺术陶瓷为主题的深入探讨,
期刊
秋风起兮云飞扬,又到了鸣锣旗鼓,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秋拍时节。朵云轩2013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即将于12月22日至25日在上海四季酒店敲响拍槌,提前两天预展。本次拍卖会共设22个专场,再创朵云轩拍卖会拍品数量之最,不乏令人“眼前一亮”的生货绝品。  陈洪绶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位光彩熠熠的伟大画家。其作品存世极少,多藏于博物馆中,民间流传精品者寥寥。而本次朵云轩秋拍将重磅推出陈洪绶精品—《花鸟草虫册》与《水
期刊
今年秋拍,明代瓷器的市场行情颇受关注,多件明代瓷器均创出佳绩。日前,在北京东正本年度秋拍拍场上,一件备受关注的被誉为日本第一弘治御窑珍品的明弘治御窑青花“游享中和”龙行莲池图盘以897万元的佳绩夺魁,再次助推了明代瓷器的市场行情。  “皇家长物——宫廷艺术专场”作为东正拍卖的品牌专场,得到了众多藏家的认可,最终斩获了8427.2万元的总成交额,92%的拍品均槌下有音。本专场力推的明代官窑精品受到藏
期刊
在美国的一档介绍肌肉车改装的汽车栏目里,出现了这样的一辆改装车:一副“棺材”加了四个轮子。真看不出来这是从哪辆车改装而来,暂时把它列入艺术家的恶作剧作品吧,或者说叫万圣节概念车。  10月31日是西方万圣节前夕,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节前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用来赞美秋光,而是让它变成神怪、巫婆和鬼魂的节日。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色彩,它成了
期刊
圆明园是在平地上由人工创造的规模宏大、景色秀丽的大型山水园林。它集我国几千年园林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登峰造极之作,在世界园林史上同样享有很高的声誉,被冠以“万园之园”、“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东方凡尔赛宫”等诸多美名。  圆明园其整体布局采取大分散、小集中,大空间开敞、小空间封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园中有园的方式,将全园分成若干景区,圆明三园景点共计100余处。景点之间多用山石、树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