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本身已经隐含了大量的德育信息,教师要做的就是如何将它们发掘出来,在结合课本知识的前提下,适当地进行一些德育渗透。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围绕着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和如何融入课堂展开论述。
关键词:德育;教师;学生
G633.8
第一届山东省德育优质课选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场活动,对德育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看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威力和未来!下面就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和如何融入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教学有三维目标,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老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往往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没有把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首先,将情感教育融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就指出了几点,主要概括为:(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积极参与化学科学活动,将化学知识与社会和生活相连;(3)关注化学的相关特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4)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等。总之,情感教育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以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学生要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化学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和操作,学生间和师生间彼此互帮互助,这种和谐、友爱、严肃、有序的情感气氛充溢整个教学过程。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二者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情感,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友好互助,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的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推动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化学教学过程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深刻、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化学教学过程中成为目前教育者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意识
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密切相连的,教学中可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切入点,介绍化学知识,如,在教学“氯气”时,教师可从生活中的自来水说起,阐述自来水消毒剂的变迁。总之,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其创新性、实践性、生活化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强化情感的倾向性,用理智来实现对情感的支配。教师更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厌学情绪,挖掘知识点,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心积极学习的情感,让学生从消极的学习情绪中解放出来,实现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例如,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想象、归纳、提炼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清楚地展示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攻克难点。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和学生关系,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化学教师可将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而学生间的团结友爱更利于他们的共同成长。一方面,化学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试验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知识,同时化学教师还要注重课下学生的生活问题,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要坚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包容学生等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间的关系进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化学教学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学教师就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在共同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使学生更有集体感和责任感。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在这一阶段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德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也是我国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巍,韩彦榕.教师如何在課堂上融入德育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4):103-104.
关键词:德育;教师;学生
G633.8
第一届山东省德育优质课选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笔者有幸参加了这场活动,对德育课堂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看到了德育融入课堂的威力和未来!下面就德育融入课堂的必要性和如何融入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新课标要求教学有三维目标,它是指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达到的三个目标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维的课程目标应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实际教学中,很多一线老师只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往往忽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既没有把德育教育有机的融入到课堂中去。
首先,将情感教育融于高中化学教学中是新课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新课程目标的必要手段。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高中化学的课程目标,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就指出了几点,主要概括为:(1)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积极参与化学科学活动,将化学知识与社会和生活相连;(3)关注化学的相关特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4)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等等。总之,情感教育成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中,教师需要以饱满的精神进行教学,学生要以端正的态度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在化学实验时要认真观察和操作,学生间和师生间彼此互帮互助,这种和谐、友爱、严肃、有序的情感气氛充溢整个教学过程。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情感教育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除此之外,在高中化学中加强情感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情感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二者本身就需要一定的情感,在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更有利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友好互助,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的认知和交往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利的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情感教育能够推动教学改革。在高中化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打下基础,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二、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化学教学过程中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立足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丰富的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学生深刻、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如何将情感教育融于化学教学过程中成为目前教育者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意识
情感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情境,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知识点,创设教学情境,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化学知识和科技发展是密切相连的,教学中可适当介绍化学研究中的新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为切入点,介绍化学知识,如,在教学“氯气”时,教师可从生活中的自来水说起,阐述自来水消毒剂的变迁。总之,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化学知识与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有利于其创新性、实践性、生活化能力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面对新课标的要求下,化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善于以知育情,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强化情感的倾向性,用理智来实现对情感的支配。教师更要针对学生存在的厌学情绪,挖掘知识点,提高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内心积极学习的情感,让学生从消极的学习情绪中解放出来,实现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例如,针对“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教师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比较、想象、归纳、提炼等教学方法为学生清楚地展示化学知识,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攻克难点。
(三)创建和谐的师生和学生关系,渗透情感教育
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主要产生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通过和谐的师生关系,化学教师可将积极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而学生间的团结友爱更利于他们的共同成长。一方面,化学教师要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师生关系的构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例如,在化学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创造试验机会,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知识,同时化学教师还要注重课下学生的生活问题,积极地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当然,教师对学生要坚持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个性,包容学生等基本职业素养。另一方面,通过学生间的关系进行情感教育也是必要的。化学教学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学教师就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在共同学习知识的同时又促进了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使学生更有集体感和责任感。总之,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是极其必要和重要的,在这一阶段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德育,有利于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全方位的人才,这也是我国新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巍,韩彦榕.教师如何在課堂上融入德育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11(0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