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 融境 悟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是工具课,更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交流课。如何让美文直抵学生的心灵深处,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教师就要善于营造一种美文学习的氛围。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它不仅能展现文本固有的美,而且能发现、领悟、创造美。美文美教,根据文本的内容、特征和学生状况,精心创设一种能为学生感受、理解的特定的场景和氛围,然后引领学生融境、悟境,甚至再进一步创境,努力实现阅读教学中课堂之境、文本之境、思维之境三者的融通。
  
   一、入境激情:创设理想的课堂之境
  
  所谓课堂之境,是一种能促使学生学习、思索、探究、审美的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课堂意境,在最大限度上找到与文本意境的契合点。这种氛围的营造能很好地带动学生品味、创读文本,继而有效地形成师生思维上的情境。
  1.创设言语情境
  语言是最简捷的教学手段。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调、音量、节奏等处理,使语言富于变化、富有感染力。而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如果能够把言语情境和音乐语言沟通起来,使语言在特定的音乐氛围中流淌,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听觉、视觉等器官的综合调动,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在《葬礼进行曲》缓慢沉痛的音乐中,教师动情地讲述道:“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一颗巨星在祖国的上空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在祖国的怀抱中停止了跳动。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教师那低沉的语调、肃穆的表情、哀痛的眼神、缓慢的节奏无不传递着真切的情感;那声情并茂的描述,犹如有力的钟锤,撞击着学生的心灵,渲染了课堂气氛,促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2.再现文本情境
  充分运用视觉的刺激,再现作者所见,不仅能省去教师由于无法尽情表达而产生的教学困难,而且能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帮助学生进入课文特定的情境,尽快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庐山云雾》时,课件依次出现山头、山腰和山谷里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如白色绒帽;如玉带;如茫茫的大海;如巨大的天幕……学生看了不禁惊叹:“啊!太美了!”“太神奇了!”“难怪游人会流连忘返!”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这类写景文章时,教师的语言反而破坏了文本的美感。无论是“为文造境”,还是“为情造境”,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受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
  3.创设矛盾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创设出矛盾情境,能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时,先出示战象英勇杀敌的句子和图片,体会战象嘎羧威风凛凛、排山倒海的气势,再出示嘎羧年老时在寨子里的样子,让学生比较,教师提问:“这还是一头战象吗?课文为什么说这是最后一头战象呢?”在强烈的视觉冲突中,学生思潮奔涌,掀起了课文学习的高潮。
  教师于无疑处生疑,把教学活动内化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智力活动,学生不但获得了新知,而且学会了探索发现知识的方法,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融境动情:呈现立体的文本之境
  
  文本是个意境体系,它由言语、结构、技法等有机构成,又由知识、情感、思想、精神立体地支撑起来。品味言语的方法是多样的,但要立体地品出言语之味,一定得用心呈现出立体的文本之境。
  在学生已读懂课文、对课文内容有了较深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鉴赏和感悟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绘画展示、表演等活动,来再现与课文相关的情境,并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尝试、去发现、去感悟、去动情。
  1.想象与情感齐飞
  将学生的心理位置换成课文中人物的位置,不仅能将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还能帮助学生很快地进行理解。
  如在教学《镇定的女主人》时,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把这个句子说完整:“忽然,女主人发现……”
  课文中对女主人发现眼镜蛇盘在自己脚上以及紧随其后的一系列反应都没有作详细的描述,而是在后文的对话中才补述清楚。教师在此处巧妙地设计了一个导读训练点,让学生热烈地、有创见地说,再现当时女主人遇事不慌乱的情境。这样既训练了说,又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了女主人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天光云影共徘徊
  让学生以特定的角色去学习教材内容,或吟哦咏叹,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绘表演,或主持裁决……而角色所特有的新异感和情感体验,会使教材中原本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真切。借助这种角色效应和移情作用,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按自己所扮角色的身份、处境去思维,根据大家对角色的期待合情合理地表现出一系列行为,并利用恰当的语言进行表述。
  教学《游园不值》,在“熟读古诗、大致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教师先请学生用现代的语言把这首诗的内容描述出来,再请学生来采访现代的叶绍翁:“你的内心感受是怎样的?”通过对诗人的采访,学生不仅真切地感受和理解了课文,其内心的情感也得以深化。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 ,印象深刻是必然的。
  3.为有源头活水来
  学习课文前,可鼓励学生阅读与课文有关的课外书籍,如学习林海音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时,让学生读《城南旧事》;学了《祖父的园子》,读读萧红的《呼兰河传》等;学习沈石溪的《最后一头战象》,阅读作者的系列动物小说等,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会对课内的选文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
  新课程背景下,课外积累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教师在课堂上提供丰富的知识信息、背景资料,无疑会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引导。因此,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他们到图书馆、阅览室、书店等场所寻找更多的相关资料,加深对客观世界、文本世界的认识。
  
  三、入境悟道:创设思维之境
  
  入境悟道,需要聚焦学生的思考力,而教师就要努力创设思维之境。在这种情境的刺激下,师生多边的智力活动就会处于持续状态,处于不断的交汇、回旋、碰撞之中,以溅起异彩纷呈的智慧浪花。
  1.学生质疑,顺势造境
  良好的思维之境是由那些充满矛盾和疑惑、值得思索和探究的张力点巧妙组合而成的,它能驱动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主动性和探索激情。
  教学《赤壁之战》,教师提问:“东吴获胜的原因除了周瑜的周密安排与曹操的骄傲自大,还有什么原因吗?”一生突然问:“东南风有关系吗?”教师忙说:“谢谢你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点。”随即补充了《三国演义》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历史故事,并请学生再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与风有关的句子,细细研究一下。 学生迫不及待地默读课文,圈划批注。
  教师深入浅出地引发了学生的心智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知识的内化,在不经意间,把学生逐步引向语言学习的美妙境界。学生的质疑不仅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而且成了深读课文的切入点,还有效地培养了探究意识,真可谓一举三得。
  2.教师反诘,主动塑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和创新的奠基石。学生在上课时,对教师提出的质疑情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根据这一特点,当学生出现分析障碍、认知偏差时,故意以反面形式反诘塑境,有意识地制造悬念,可完善他们对问题分析、发现、创造的过程, 使课堂向纵深发展。
  在教学《挑山工》时,出示这么一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教师问:“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生答:“我”需要挑山工的坚持精神,它是我的精神动力。教师故意问:“每一个挑山工都可以成为我的精神动力吗?”学生听了,不由得笑了,他们明白“我”需要的是挑山工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的精神;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此时,教师再让学生据此说说各自的座右铭,学生们妙语如珠,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异常热烈。
  在关注课文深厚人文内涵的同时,为避免把课文上成空洞的说教课,采用反嗟法,促使学生从批判的角度去重新审视,或从事物的对立面去思考,既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又把思考的时间最大限度地交给学生,使整个教学流程自然流畅,没有斧凿的痕迹。
  3.个性解读,揣摩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阅读目标特别强调阅读者的个性体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视野”“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作出自己的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教学《晏子使楚》时出示句子:“楚国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教师提问: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真奇怪,明明晏子就代表齐国,按理应该是楚王不敢不尊重齐国了,为什么楚王说的是尊重晏子这个人呢?”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作出了各自不同的评价……
  学生在质疑、析疑、解疑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个性的差异,做出了独特的评价,语文学习的能力也得以提高。我想,要让每一次语文教学在学生心灵中真正留下痕迹,甚至成为孩子们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创设理想的课堂之境,让情感去感染情感,让心灵去点燃心灵,让生命去感动生命。
  (浙江省杭州市大关小学310014)
其他文献
新华社杭州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2017年9月3日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大力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培养堪当重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延东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体育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促进青少年
“语文课堂竟能如此美丽!”这是上海《小学语文教师》资深编辑杨文华采访孙双金后发出的由衷赞叹!孙双金老师的课堂到底美丽在何处?就让我们从他在课堂上的教学评价语来领略一番吧!  一、真诚美  浙江省特级教师章师亚曾这样说过:“进入课堂,我们应改满脑子的教案为满脑子的学生。”孙双金老师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课堂上,孙老师对学生的爱无微不至,尤其是他对学生的赞美、赏识总是发自内心的,显得如此真诚。如《天游峰
在课堂中,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台上慷慨激昂,学生却在下面开小差:教师讲得筋疲力尽,学生却听得无精打采;某些知识点教师虽反复强调,但学生在作业、考试中仍然屡屡出错,为什么?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教师应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巧设“陷阱”,让学生充分暴露易犯的错误,然后再据此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让学生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怎样认识
摘 要:本文由两节“同课异构”课的对比,提出“注重主教材的练习密度”的观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四点要求。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课;主教材;练习密度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2-0032-02  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一个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学内容是《双杠支撑摆动后摆挺身下》。两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教学步骤逻辑清晰,课堂精彩
统计与概率这个板块的内容可以说是新教材中的一大亮点,在每一册数学教材中都有涉及。《众数》这节课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习了平均数和五年级上册学习了中位数的基础上,继续研究数据集中情况的统计量。所以,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与拓展,又是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和能力的很好素材。  一、注重比较,联系实际  [教学设想]  众数,在学生的眼
二十多年前,课课练曾作为一种增强学生体能素质的有效形式在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上广泛流行。后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课课练一度淡出了体育课堂,只在体育教师心中留下一段难忘的记忆。当前,在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持续多年下滑的时代背景下,课课练再次引起专家和体育教师的高度关注,再次作为重要的健身手段和教学内容重新登上体育课堂的舞台。课课练是一种有效的锻炼手段和增强体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基本性
2010年9月10日是第26个教师节。上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周一贯老师从教60周年纪念活动暨语文教育思想报告会”。作为先生的入室弟子,端详着台上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心里感觉很羡慕,也很幸福。   一个平凡的生命,为了一个普通的事业,能工作60年而不知疲倦,这是何等幸福的人生呀!  一   1950年3月,先生时年13岁,虽然还是个娃娃兵,但在部队就当上了文化教员。大概正如我们中师毕业前夕的实习
“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错误是很好的教学资源”,这是数学专家对我上完《图形中的规律》这节课后最好的肯定,我感到莫大的欣慰,这两句话点明了我上课的用意。我对此节课曾作了几番修改,为了教学价值的有效体现,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生成,把错误当做教学的资源,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是我对《图形中的规律》整个磨课过程的回顾与反思,把它作为一个案例与同仁共同讨论,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初构“庐山
默读,是阅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文本对话的一种独特形式。当前,在小学中高年级阅读训练中,默读被有意或无意地“自然淡化”。语文教学中默读“屡屡缺席”的失衡现象亟待匡正。针对当前语文课堂上默读被弱化的倾向,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默读自身独特的价值,夯实默读基础,提升默读技巧,抓准默读时机,以提高默读的有效性。    一、失衡:透视全国一等奖课例,分析当前语文教学“默读缺失”现状    前不久看到第六届青年教
“为学日增,为道日减”。随着学识的丰富,人格的完善,境界的提高,教学的自主行为也会随之改变。张化万老师曾说过:“教学过程中你的自主行为跟你的实力是成正比的。”确实张老师本人就是如此,他是一位学识高深、人格高尚的学者,他更是一位简单朴素、可亲可近的老师。他的习作指导课也是如此,用最简洁的线条牵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丰厚的收成。  虽然张老师已经离开教学一线,但课堂始终是他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