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胃肠病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85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患者女,49岁,因“食欲不振半年余,间断腹胀10余天”于2020年1月8日收治入院.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食欲不振、腹胀,无其他消化道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未见阳性体征.生化检查:乳酸脱氢酶( LDH) 471 U/L,血、粪常规检查无异常.胃镜检查: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降部可见多发大小不等的黑色素瘤形成,中央凹陷,周边黏膜糜烂隆起(图1).超声胃镜检查:胃窦部黑色素瘤处胃壁结构存在,黏膜肌层略有增厚.胃底黑色素瘤处胃壁前三层结构消失融合,呈略低回声改变(图2).病理结果:胃黏膜中见成片黑色素细胞,大部分细胞被黑色素覆盖,少数细胞见大核仁,有深染,异型(图3).免疫组化染色:CK-p ( +) , Vimentin ( +) , S100 ( +) , HMB-45 ( +) , Melan A ( +) , SOX10 ( +) , Syn ( -) , CD117 ( -) , Dog1( -),CD34( -),CD30( -),Ki-67 阳性细胞数65%.结肠镜检查: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可见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黑色素瘤形成(图4).胸腹部增强CT:1. 双肺多发结节影,纵隔内淋巴结肿大,考虑转移.2. 胃腔充盈尚可,胃壁未见明显肿块影;肝内多发占位,胃窦旁和肝门部软组织肿块,双侧肾上腺占位,腹膜后肿块,考虑转移.3. 右侧肩胛骨骨质破坏,考虑转移(图5 ).头颅MRI:双侧大脑半球、小脑半球、左侧丘脑、桥脑可见多发异常强化影,考虑转移(图6).SPECT:双侧肩胛骨、肱骨头、部分胸腰椎示踪剂异常浓聚(图7).患者无皮肤、眼部等处恶性黑色素瘤病史,考虑为原发性胃肠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已发生双肺、纵隔、肝脏、双侧肾上腺、腹膜、脑、骨转移,为晚期恶性黑色素瘤, TNM分期为Ⅳ期.
其他文献
微RNAs(miRNAs)是一组由基因组编码的长度约22个核苷酸残基的短链非编码RNA,可与目标mRNA的3'-非翻译区(3'-UTR)结合,在转录后水平上抑制目标基因的表达.随着对miRNAs研究的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11月收治的经影像学检查确诊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0例纳入脑卒中组,依据脑卒中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5分)36例、中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5~15分)35例、重度组(脑卒中量表评分>15分)29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志愿者10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肘静脉血,离心处理后留取上层血清,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同型半胱氨酸及脂蛋白(a)水平。对比脑卒中组与对照
胃肠动力紊乱是功能性胃肠病(FGIDs)症状产生的关键病理生理学机制之一.胃肠动力调节药物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在FGIDs的临床处置中广泛应用,然而其在适应证、疗效、安全性等方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类广泛定植于胃黏膜的微需氧革兰阴性杆菌.Hp定植后,其自身表达的尿素酶(HPU)、中性粒细胞激活蛋白(NAP)、外膜蛋白(OM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agA)、
背景:中枢介导的腹痛综合征(CAPS)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种常见疾病.抗抑郁类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CAPS,但CAPS的治疗仍缺乏典型的代表药物和足够的临床数据.目的:评估度
背景: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仍是一个主要的健康负担.目的:探讨近年消化性溃疡的变化趋势,特别是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变化特点,为消化性溃
结节病是一种可累及多个器官的罕见疾病,孤立的腹膜结节病更为罕见.由于发病率低、相关研究少,临床医师对腹膜结节病的认知有限,导致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杭州
背景:随着内镜诊断技术的进步,多原发胃癌的检出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同时性多原发早期胃癌(SMPEGC)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
背景:氧化应激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近年研究表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具有抗炎、抗氧化活性.目的:探讨PPARγ激动剂罗格列
20世纪90年代,我国发展进入初级小康,解决了温饱这个首要的营养问题,但也凸显了微量营养素缺乏导致营养不良问题.从能吃饱到要吃好的生活转变,深刻地影响到我国营养政策和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