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十年反思与建议

来源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00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苏省金湖县从2009年起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为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淮安市电教馆对金湖县2004年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和反思,总结成果与不足,提出在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已经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
  关键词:教育技术素养;培养;反思;建议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16-0076-03
  一、引言
  江苏省金湖县从2009年起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以“省内有名、苏北领先、全市一流”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全县教育发展由“全面普及、全面合格”向“全面优质、全面满足”推进。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大量投入,全县各校专用教室齐全,信息化装备配置到位,全县中小学“省合格学校”比率、现代教育技术覆盖率、校园网建设完成率均达100%,“三新一亮”、“六有”、“四配套”、“两项工程”等均通过省级验收。为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绩效,促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在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全面提升,淮安市电教馆以金湖县为重点,对全市2004年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进行调研和反思,总结成果与不足,提出在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落实“十二五”“三通两平台”的核心目标和应用绩效,实现“十二五”教育现代化的整体目标。
  二、调查过程与方法
  本次调查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中小学教学人员能力标准为依据,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和认证体系为标准,以“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维度为指标,以金湖县为重点,考察全市2004年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总结成果与不足,为制定创建教育现代化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规划提供指导。2013年8月,向淮安市辖四县四区县电教中心发放《2004年以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统计表》,同年10月至11月,抽取金湖县农村小学7所,乡(镇)初中2所,城区小学2所,城区初中、高中各1所,由县电教中心组织各学校电教中心通过问卷星填写《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绩效及建议》调查问卷482份,回收有效问卷466份;从每个学校按不同学科年级随机抽取16人、分管信息技术校长1人、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信息技术教师)2人进行访谈。
  三、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十年概况
  金湖县共有中小学教师3083人,其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始于2004年,十年来,金湖县共组织教育技术相关培训55次,接受培训教师共10560人次。其中,镇、校“信息技术能力校本培训”5027人次;县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初级培训298人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用培训3123人次,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396人次,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243人次;市教育局(电教馆)组织校园电视节目制作98人次,中小学网站建设与管理232人次,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培训174人次,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98人次;省级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124人次;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信息技术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228人次,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340人次,其他教育技术相关培训179人次。金湖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训以镇、校组织的校本培训为主,县级培训为辅,分别占培训总人次的47.6%、38.5%;培训内容在2010年前主要以信息技术基本技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运用为主,2010年后增加网络技术、电子白板、教育电视等方面内容;通过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 英特尔未来教育、省市信息技术教育运用培训,培养一批信息技术骨干教师,市、县电教馆(中心)组织信息技术送陪到乡、送陪到校67次,带动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全员培训。
  四、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培训十年调查与分析
  1.实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培训仍需努力
  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教师〔2005〕5号)的要求,金湖县2007年起开展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为主要内容,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为目标的培训,包括多媒体教室使用、课件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检索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评价等内容。2007年度市、县两级共培训213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自2008年始,启动镇、校组织的校本培训;2009年起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后,根据验收指标要求,开展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全员培训。虽然接受培训教师共10560人次,人均3.43次,但仍有31.6%的教师没接受过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由于许多学校派相同教师参加不同时间、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参训教师因多次重复培训有怨言,没参加过培训的教师感到不平衡,基层学校对这一轮国家要求的、强制性并涉及每一个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全员培训理解不全面。
  2.培训有效提高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在金湖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满意度调查中, 在“以往参加过的培训中,您认为什么类型的培训方式最有效”中,回答“面对面的课堂讲授”的占35.19%,“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培训”的占18.67%,“面授和网络培训相结合”的占44.42%;在“您认为参加的培训对您开展信息化教学有作用吗”中,回答“作用很大”的占53.65%,“作用一般”的占44.42%,“没作用”的占1.93%。金湖县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化培训在起步阶段(2004-2008年)采用面对面的“讲授 操作 自主研修”形式,讲授讲义和案例上网共享,2009年起启动教育现代化创建工作后,启动全员校本培训,特别是2010年淮安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公共平台开通后,采用“讲授 操作 网络研修”模式,在提供大量培训资源基础上,提供专家咨询与答疑,开展网络研讨和交流,提升了培训效果。   3.经费不足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积极性
  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教育经费是按规定项目拨付的,因没有教师培训方面规定项目,往往需要培训时申请专项资金,虽然有的地方建议按中小学校教师工资总额2.5%的标准安排教师培训费用,但挤占、挪用现象严重。金湖县教师培训经费主要靠学校在公用经费中支出,部分学校特别是农村学校,近年来生源减少,学校规模变小,公用经费少,有43.8%的教师是自费参与培训,学校承担培训经费的有49.36%,一般只承担培训学费和交通费,教师自身还要承担部分费用。近五年来,金湖县虽然实施了校际交流、校本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师培养工程,但由于没有专项资金参加全国、省级培训,教师无法接受高一级培训教育,滞缓了名师、骨干教师的成长。
  4.培训内容关注信息化教学需求和发展
  金湖县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从培训内容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7年前为第一阶段,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多媒体教学设备运用和课件制作三个模块,关注技术层面,注重信息技术普及与推广;2008年起,按《关于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要求,增加“意识与态度”“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等方面内容,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但这部分内容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成功案例的引入,授课形式简单,加上教师对这部分内容重视不足,培训效果不佳。
  五、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后续培训的建议
  1.要注重教育技术素养的全面培养与创新应用
  信息技术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把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等同起来,以信息技术培训取代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使《标准》中“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能力变成信息技术一个能力,导致“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的目的、意义落空,[1]也是导致金湖出现有的教师参加过四五次培训,而有的教师师没培训机会的主要原因,因为有的校领导认为教育技术培训就是要学新的技术,而教学中不断引入新技术新设备,就反复派同一批教师参加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应以学习、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活动为目标,信息技术能力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一部分,即使这部分也应围绕数字化教学课件开发、教学软件利用和数字化教学评价等教学应用内容展开。[2]
  2.注重培训效果调查,不断改进培训绩效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素养应体现在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活动的能力提高上,体现在运用教育技术的技能与道德并创新教学运用的意识上,培训应关注受训教师的体验和感受,才能不断提高培训绩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许多教师建议:要加强培训工作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培训;精选水平较高教育技术专家担任授课教师,加强案例教学;搭建网络培训平台,制作基于网络的微视频课程,便于教师网上学习,重实际、勤交流、多推广,既要注重培训内容与教师教学实际的关联度,还要有后期的支持,建议建设远程教育辅助教学系统,组织教育技术专家、中小学教育技术人员和有丰富经验的学科教师共同组成培训后的远程支援团队,解决运用中的问题。
  3.分学科分层次,构建学习共同体
  目前的各种培训模式,大多以“理论 操作”,或辅以网络平台,或辅以虚拟实验,在大规模普及阶段有其优势,但由于漠视学员的主体地位,加上学员不分学科、不分年级,难以引入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学实践的应用案例,虽然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却不利于学员之间的情感分享和能力培养,不利于素养的后续培养。在中小学已经实现“三通两平台”的基础上,构建“教育技术学习共同体”,形成特定的学习环境和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尊重、民主的交流氛围。在资源共享和同侪相长基础上,通过交流、协作、反思等远程头脑风暴,[3]例如根据学员的学科知识或所教学科,分为语文组、数学组和物理组等,再分为不同年级,类似学校的年级组一样,每组20-30人,并推选1名组长,组长可轮流担任,受训学员、授课教师和小组负责人为共同体的领导者,负责“共同活动”的组织、监督和指导。
  4.借鉴英特尔未来教育等成功经验
  英特尔公司早在1990年代就设立了教育创新项目(2010年起更名为“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项面向中小学教师(含部分职前师范生)的全球性教师培训计划,2000年在中国实施。[4]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已经形成了一个满足我国教育现代化多元化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既有面对不同水平对象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有适合一般教师、技术人员参加的培训课程,也有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参加的领导力论坛,既有传统的面对面的课程,也有基于网络远程学习和面对面混合教学的课程,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多元化课程体系,项目采取教师对教师的方式,以研究性课程和问题导向式学习为主要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素养、数字化教学观念以及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文继奎,杜杉杉,黄警钟.教育生态观视域下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与实践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研究,2013(6):71-72.
  [2]荣亮,沈书生.有效沟通——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新视点[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6):74-76.
  [3]周效章.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0(6):144-146.
  [4]黎加厚.中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国际化项目回顾[J].电化教育研究,2010(12):88-90.
  (编辑:鲁利瑞)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校信息化进程的全面、深入推进,除了必要的硬件外,必须通过校本研修转变教师观念、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重庆七中长期坚持开展信息技术校本研修,通过观念转变、技术培训、课堂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推进、课题研究等系列方式,打造教师团队、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形成了信息技术校本研修的有效、常态机制。  关键词:中学教师;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校本研修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3月24日,全球电源与散热管理领导厂商台达于北京举办台达数据中心展车全国巡展首站启航仪式,以“极致能效 智享未来”为巡展主题,在未来6个月的时间里,台达展车将陆续走入全国40多个城市,总行程超过3万公里,以更加灵活和便捷的方式贴近市场、聆听需求,让客户能够零距离体验台达领先的绿色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台达副总裁暨电源系统事业群总经理郑安表示:“台达以“环保、节能、爱地球”为经营使命,致力于
教育部与中国移动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9月15日,教育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在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本着“政企联动,优势互补,支持教育,战略共赢”的原则,明确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奚国华、中国移动副总裁沙跃家等出席签字仪式。   根据协议,今后5年,教育部和中国移动将以教育规划纲要为指导,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学校未来主要核心竞争力。激烈的社会竞争使现代人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更加严格。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将会改变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是促进教育公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由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育,信息化是最终让教育更加完善的途径方法。作为源于中国、根植中
如今是一个鼓励分享、平台崛起的互联网时代。如何铸造一个供更多学校和教师共同创造、供用户自由选择的平台,让每个用户能贡献知识、分享内容,是教育信息化平台赖以成功、赖以繁荣的重要保障。这也带来教学方式的转变,据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采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教学。  在這样的背景下,福建省打破地区、学校独立、分散、重复建设资源的模式,实行集中、统一、规范、系统建设优质资源,实现城
摘 要:云计算的出现为用户降低了信息处理成本、提供了海量的数据存储和高性能的应用服务能力,实现了效益最大化。对应教育资源配置存在建设与需求不匹配、资源不均衡、建设重复等问题,云计算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的问题,结合云计算的特点,探讨了基于区域教育云的教育信息资源配置策略。  关键词:教育信息资源;云服务;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中职专业学生完成复杂的技能任务时,教师采用既有的评价方法无法观察检验学生的认知过程,文章尝试建立"RS-ACTA模型",以电子商务网站技能评价为例,探索技能水平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摘 要:本文从课件制作的主要理论依据、课件制作平台的选择、课件制作的流程和课件的形式等方面探讨如何制作出有生命力的教学课件。从理论到实践再到案例,多层面上分析生命力教学课件制作的依据和方法。  关键词:生命力;CAI;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8)06-0042-03    一、课件制作的主要理论依据    掌握一定的理论依据,要有制作多
7月12日,由《中国教师报》主办,网龙华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四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在福建长乐市召开。本次峰会以“从0开始 由1而生——‘互联网 ’时代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邀请了近500名国内外知名教育专家及全国各省市教育局长出席,共同探讨在线教育的发展困境与前景。  本次峰会主题继续关注区域教育改革,此外重点强调了“互联网 ”理念在课改中的应用价值与促进作用。围绕主题,教育部科技发展中
摘 要:一些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往往缺乏情感、趣味以及有质地的智慧光芒。置身于这样一种缺少美感的课堂里,教师和学生也就无法培养起对课程的亲近之感,信息技术课便不可避免地被贴上枯燥、乏味、肤浅的标签。文章从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和教学目标三个方面,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增强课堂美感进行了探索性阐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美感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