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共育·行动——场域视野下儿童品格提升的实践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n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市青年路小学面对学校、家庭和社会等不同场域之间教育价值割裂的现象,通过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和虚拟四大场域,搭建促进儿童品格发展的共育平台,探索出“星爸在场、阅读银行、研学体验”等融合联动的十大共育行动,形成全员育人的格局,明晰了促进儿童品格培育和提升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西安财经学院是中央与陕西省共建的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以经济和管理类学科为主、经、管、理、工、文、法互相支撑、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的普通高等学校。
在教学中,读与写的效果常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是没有把握文本的特点,“读”与“写”的契合点找不准。其实,契合点的合理性是“读”与“写”的有效性的重要前提与保证。那么,如何找
随着无线移动网络3G、4G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利用无线数据传输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已经成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数据传输终端通信模块消耗的能量是终端各模块消耗的总能量
高校学生干部群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组织对于学生干部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学生干部创造性心理品质的对策。
校园文化,即由校园文化教育、校园文化生活、校园文化环境、校园文化队伍、校园文化制度、文化政策以及校园文化组织和设施等构成的复合体,即通过学生的直接参与,在建立健全完善
“隐性课程”一词于1968年首次出现在美国学者杰克逊的《教室生活》一书中,80年代中期引入我同,国内又有人把它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潜课程”、“第三类课程”等
长期以来,高校校园文化结构失衡、重心偏移,过分注重功利性目的,注重制度文化、器物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因此,必须重构高校校园文化,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推进,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2004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不仅在理论基础、学科范畴等方面的研究上得到进一步深化,而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