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美术的当代化发展

来源 :剧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m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锋艺术指在艺术前沿比较另类、激进和边缘的探索性艺术。这个概念起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他的追随者发展了这一学说,在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中都有着积极的探索和创造。中国美术的当代化发展不限指时间概念,而是指美术发展的新题材、新观念、新材料、新媒介等等。之所以用这种提法是因为中国先锋美术从世界艺术史的角度来看还不够先锋和另类,总带有因循和模仿的痕迹。但是中国美术的先锋化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各个历史时期美术创作和理论的多元化探索完成了历史使命,并且使得中国艺术史产生了转折性的发展。
  中国美术先锋化贯穿现、当代美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发展于八九十年代,历经几次文化背景的重大转换,对美术创作主体的观念、创作手段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兴起初期先锋艺术家的作品和行为是不为人所接受甚至是不合法的。比如1979年露天展出的“星星美展”,该项展览无主题、无赞助、无出售,但是其展出150余件美术作品的创新性和突破性成为点燃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大众思想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先锋艺术家更多的走出国门,将自身的思想与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更加多元化的作品,但都无法真正解构传统和当代的问题。一方面为获得文化认同感使得当代艺术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比如政治波普;另一方面是急功近利简单的模仿和挪用,比如后现代的拼接,耗尽了审美趣味。一部分先锋艺术家也开始反思,创作出反映生存状态和生命境遇的作品。
  所有艺术思潮都代表着那个时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时至今日,中国美术呈现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首先是當代观念艺术兴起,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等拓宽了人们的艺术视野。其次,实验艺术兴起,前沿性美术与多种材料的结合隐蔽了主体,丰富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最后,强调精工细作的图像叙事类的作品大受追捧,但囿于技术而忽略了对于人性和现实生活的关注。中国先锋美术在这一时期凭借着各类“双年展”增进了国际化的交流,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屈从、反思、觉醒与蜕变。最早的诞生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已举办了八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亚洲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平台大多旨在鼓励创新性思维和实验性艺术。尤其近几年作品数量和涵盖范围逐年地增加与扩大,这一平台既是先锋艺术成长的温床,也是发展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展览的作品使世界看到一个充满活力的、富有现代化意识的中国。
  新时期的先锋美术虽然还无法摆脱原有的政治化、幼稚化、模仿性的特点,但是法国哲学家布尔迪厄说过:“一代人通过反叛获得代表一个时代文化姿态的资格,成为那一代人的形象符号。”这些作品具有时代特点和历史意义,其实验性、前沿性、探索性的表现方式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虽然这些艺术家文化资本还不算雄厚,但是他们异于传统的个性化艺术表达展示并传播了个人的思想,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引发了社会的关注与争议,为文化艺术增加了活力。
  时代潮流推动中国美术的当代化、先锋化发展,不断增强的中国国力和宽松的政治文化语境为先锋艺术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在争议中茁壮成长的当代先锋美术日益完善着创作艺术思想、艺术理念和艺术手段,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文化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当代先锋美术也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没高峰、有个性表达缺核心价值、对新技术手段的运用尚待提高、迎合国际口味而弱化审美价值等方面的问题。任何创作都是精神产品,需要艺术家殚精竭虑、精益求精、不计利益的付出与探索,需要克服浮躁趋利的心态。相信今后在市场日益规范化、理性化,经营模式日益专业化、多元化的基础上,中国先锋美术会更加繁荣强大!
  责任编辑 李蕊
其他文献
分析我国公众对急救知识了解的现状,发现公众对急救知识重要性认识不够,急救意识淡漠。欲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需先普及民众的急救意识,并完善相关的急救培训体系,以提高公众参与自
这是一部声名远播的作品,几乎所有看过这部戏的朋友都向我推荐.起初我对这部戏是持怀疑态度的,因为仅从名字上来看,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部悲剧,即提到了“最后”那或许是一部
期刊
近年来,加压湿法冶金应用于处理重有色金属硫化矿发展迅速,在环境保护及强化金属提取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本文以加压湿法冶金处理含铂族铜镍硫化矿过程中铂族金属的行为
会议
日本导演冈田利规将其十四年前创作的《三月的5天间》重新调整,选用年轻—代的演员,在当下再度推上舞台.我们在今天的剧场里再次看到这幅日本戏剧创作者对伊拉克战争时期日本
期刊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独特的组成部分,中国戏曲同西方戏剧本质上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戏曲的抒情性强于叙事性,而西方戏剧的叙事性则显著优于中国的戏曲。也就是说,来源于西方的话剧艺术在编织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而传统的中国戏曲在抒情方面则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戏曲的抒情性究竟表现在哪里?显然,戏曲的抒情性来自于不同戏曲剧种中演员的精彩演唱。《毛诗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期刊
在广义的戏曲音乐中,一般可以分为文场音乐和武场音乐两大类。文场音乐是指由拉弦乐中的乐件(如京剧里的京胡、河北梆子和评剧中的板胡)、弹拨乐件(如月琴、大阮、中阮、三弦等)以及梆笛、笙等吹奏乐件组成。而武场音乐则是指由司鼓、大锣、小锣、铙钹等构成的打击乐。一般人对文场音乐相对比较重视,往往忽略了武场音乐在演出中的作用。其实同样作为戏曲音乐组成部分的武场音乐在戏曲演出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归纳起
期刊
在各种文艺演出中,无论是为了弥补室内自然混响的不足,以改善和美化音色,还是为了产生各种特殊的音响效果以增强音响艺术的感染力,都需要在扩声系统中加入混响器或延时器来产生各种不同特点的混响式延时效果,这是现代音响技术对音源加工处理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效果器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第一,不严重破坏音源的清晰度和明晰度效果。混响处理的清晰度和明晰度与混响声振的后部密度增长率关系最大。第二,不严重破
期刊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灵魂,是戏曲演出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难想象没有音乐构成(包括打击乐)的戏曲演出是一种怎样的景象。我们知道,舞台上的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了铺陈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这就是说戏曲演员通过唱腔铺陈剧情和塑造人物之外,戏曲音乐也同样承担着如上的任务。这样的任务不仅仅表现在伴奏唱腔上,戏曲音乐在曲牌、打击乐等诸多方面的展现和演奏中,还有辅助配合演员表演,借以烘托剧情和人物情感的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舞蹈起源于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模仿和探索。“舞”之古字从字形上来看像人执牛尾而舞之形,原始舞蹈记录了远古社会人类在图腾仪式上的表演。我国各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民族舞蹈承载了人类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和生活状貌,是一部记录人类历史发展和文化进程的珍贵的教科书。比如赫哲族的鱼鹰舞再现了赫哲族渔猎的生活场景,蒙古族的筷子舞展现了人民欢庆、娱乐的场面。民族舞蹈是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文化、历史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