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浅谈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309553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角度出发,探究了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引导
  一、从说、看、读、想四个方面出发,进行引导教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要求一般而言是在两百字以内,要将学生平时语言表达、口语交际的内容转换为实际的语言描写,需要从学生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去引导,让学生学会将聆听到的、观察到的、在语文学习中所积累的内容运用到写作中去,进而展开自己的想象,丰富写作的内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第六单元口语交际《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例,一般而言,大部分学生的写作思路基本上是:在某天,“我”和哪些人去了某个地方,那个地方很美丽、很吸引“我”,我们玩得很快乐,然后回家了。这种写作方式基本上是一种陈述事实,没有突出文章的主题。因此,老师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在“说”方面的指导具体表现在让学生利用语言表达充分地针对作文中心进行描写。如针对《风景优美的地方》的作文教学,老师可以鼓励学生敢于用语言表达,与学生进行交流、提问:在你心中这个美丽的地方是哪里?你和谁去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最让你难以忘怀的景象是什么?……通过提问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看”的方面,主要是指针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将独立的思维运用到写作中去。如在指導学生写作《风景优美的地方》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该地方所观察到的美丽的东西,发现与平常生活场景中不同的地方,从而多角度地进行描写。
  在“读”的方面,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平常学习到的文章中总结写作经验,将所学文章中的重点句子进行积累,仿照其描写的手法,活学活用,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
  在“想”的方面,即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在写作前先思考写作的具体思路是什么、要突出什么重点、怎样才能感染读者,让学生理清写作的方向,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作文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二、将学生的写作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写作源于生活,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让学生将写作融入生活,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小学生认识世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利用自我的观察,形成思维认知。在写作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物可写、言之有物,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口语交际《夸夸我的同学》为例,学生要对同学进行深入的刻画,找寻到该同学值得夸赞的地方,必须建立在对同学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学生对同学的了解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过程,这就要求学生将写作与生活联系起来,多角度地在生活中观察该同学,发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对同学的日常行为习惯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展开描述,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三、展开相关的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初始阶段,需要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语言的良好表达是写作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连一句话都不能完整地表达,那么便无法写出一篇结构完备的作文。首先要从句子开始,作文是由许多段落组成的,而句子又是段落的组成成分,学生掌握了句子的写作方法,便能更好地服务于段落的写作,从整体上提高表达水平,从而完成作文的写作。针对不同的学生可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因材施教。同时可总结学生写作中的一些明显的语法错误,给学生灌输必要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语言表达得更加流畅、通顺。
  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中的口语交际《动脑筋解决问题》时,首先从仿写入手。由于是小学生的第一次写作,因此需要详细地向学生讲述从标题到行文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参照已经学过的课文格式来进行写作。其次,要告诉学生把一件事写具体必须保证语句的通顺性。此时,可将错误表达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修改,从而向学生讲解具体句子的构成要素,让学生在把握理论知识后,不会再出现语言表达的失误,从而提高写作技能。
  结束语: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思维方式等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而小学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作文表达的初始阶段,它并不同于一年级的写话,也与二年级的小短文写作有别,是学生开始简单作文及散文写作的开始,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提升了,到了相对一、二年级的更高层次,需要学生去理解作文的含义,通过观察生活的事物来激发写作灵感。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的初始学习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因此老师在作文教学中也需要掌握教育的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燕萍 硬“堵”不如巧“疏”——谈网络语言对小学作文教学的冲击和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12,(01)。
  [2]杨宏芳 解决好“五大问题”,实现小学作文教学的高效[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
  [3]曾红梅 小学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改变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48)。
  [4]王爱琴 引得源头活水来——小学作文教学中写作资源的开发策略[J].小学时代:教师,2012,(02)。
其他文献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提出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中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中小学语文教学领域的改革。  二、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在处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创设和谐健康的课堂心理气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使沉闷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教学操
期刊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通过近几年来的培训、实践、探索、教研,我们对小学品社课在关注学生素质发展和如何实现培养目标方面取得了共识。但是,在涉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实施步骤、评价方式等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过程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却不断遇到各种前所未有的困惑和挑战,矛盾的焦点主要表现为——新课程的理念究竟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实践。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课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效益的提高,主要从管理上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激发学生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达到最佳效益。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益 立足课堂 营造氛围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
期刊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教学的方式,即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注重师生情感交流
期刊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气氛更加和谐、融洽。这一切变化都让我们万分欣喜,然而,在这喧哗背后却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冷静下来思考:什么样的课堂是我们想要的?什么样的课堂是学生需要的?我认为:无论怎样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出一节自己满意、学生叫好的数学课是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追求。教师只要把握好备课、上课
期刊
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要求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准则,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只要学生扎实地掌握了知识,并做到学以致用,何愁语文教学效益不高呢?而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课堂管理,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管理出效益。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探究:  一、采取有效措施出效益  1.在时间管理上,要探索教与学的科学比例。到底是“教”需要时间长,还是“学”需要时间长
期刊
摘 要:体验教学与传统“纸上谈兵”的教学形式不同,它主要是利用学生的感官刺激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属于实践性学习方法中的一种。本文将从体验性教学的重要性出发,谈一谈如何加强小学数学的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体验性学习 重要性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体验性学习。而要想把体验性教学恰当地融入小学教育中,教师首先要把体验性学习的要诀弄明白,理解体验性学习的真谛;其
期刊
每当看到自己不到七岁的孩子能捧着书津津有味地读,听到孩子情不自禁地发出笑声,我不禁欣喜万分。回顾孩子在入学之前我付出的心血,看到孩子现在的表现,我不禁想将自己在学龄前教孩子阅读的做法和众多的父母分享。  认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认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孩子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强弱。孩子只有具有一定的认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认字成了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一个鲜明的教学理念——“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定位于学生学先于教师教,即以学生的预习活动启动教师的教学活动。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是从学生的自学开始的,教师必须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施教,并力争变“学生被动学习”为“学生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教师启发式教学”,即有学才有教,不学则无教。  那么,怎样才能教会学生预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精彩的展示呢?  一、教师
期刊
为了适应新课程的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動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