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实效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有必要对农村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进行论证,以此作为改变现状的依据。本文从明确工作内涵、改变评价方式、校内外教育结合、加强家校联系、营造良好氛围五个方面作了叙述。
  关键词: 农村小学 德育教育 有效性提高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中央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学校工作也把德育放在首要的位置,广大教育工作者为培养青少年倾注大量心血,取得一些成效,但也出现一些新问题。我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冲突更激烈,而新的体系尚未建立,学生不再单纯,校园不再安宁,教师不再权威,尤其是在农村,大量的留守学生使中小学的德育工作面临更多更新的挑战。总体看来,当前各中小学德育出现了滑坡的趋势,究竟问题出在哪?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有该如何解决和应对?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分析。
  一、小学德育的内涵和意义
  1.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
  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包括政治教育、思想观点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包括热爱国家、热爱社会主义、树立远大志向等。思想教育是使学生具有对一切事物的正确的基本思想观点,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其他一些观点。道德品质教育是培养青少年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这些内容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的,渗透在德育的各个环节中。
  2.小学德育工作的意义。
  小学阶段正处于人的发展的基础阶段。儿童的品德行为处在“质”的变化过程中,正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塑性强,只要正确地引导,就能促进儿童的“质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在德育的某一环节上出现偏差,则将是儿童的“质变”向不良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是现代精神文明的体现,更决定着我国未来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所以德育具有重要的奠基意义。
  世界形势复杂多变,斗争激烈,一些国外腐朽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悄然渗入儿童的思想,国内的“法轮功”等组织宣扬邪教思想,社会上黄赌毒的泛滥都对小学生的思想构成严重的威胁。所以,抓好德育工作刻不容缓。人们常说:“体育不好出废品,智育不好出次品,德育不好出危险品。”这是大家总结出来的经验,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思想品德是灵魂,起着导向的作用,因此德育就起着导向作用的重要意义。
  二、农村小学德育的现状
  1.德育工作认识不足,处于应付状态。
  调查结果表明,某些学校特别是某些农村小学的领导,对新形势下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仍坚持重智育轻德育的做法。导致学校德育工作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其表现为:一是学校德育工作无计划,仅凭学校领导的感觉走、喜好来。兴趣来了,今天集中报告,明天主题班会;兴趣没了,说到哪儿干到哪儿,无章可循。二是有计划、有措施,不抓落实,以空对空。若遇上级检查,个别领导立即造假编假,目的在于应付了事。三是标准低,只求会上安排,课上布置,学校根本不求落实,常常以不出事为目的,整个工作单调乏味没有吸引力。
  2.德育工作是短期行为,没有持续性。
  某些学校淡化德育工作的渐近意识,承认功能,否定过程,只讲效应,不讲方法。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选择性教育,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旦期望未成,信心丧失殆尽,试图通过一两次纪律教育,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效果不明显时,就步步松弛,前功尽弃。对双优生重点培养,对落后生,不是积极转化,而是通过讽刺、挖苦、瓦解、打击其上进的信心,甚至有个别高校对差等生采取劝其退学或逐出校门的做法,把“包袱”推给社会,使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浪迹街头,成了社会上的“小混混”。虽然学校学籍划去了,但派出所却建档了,从而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秩序和社会安定团结。
  3.追求表面形式,满足于大声势。
  上级教育部门,内部机构繁杂,为显示其自身重要性,挖空心思搞评比,文山会海成了抓工作的主要形式。发文件,搞活动,周周不断,月月更新,只求订方案交总结,不求活动是否开展,落实是否到位,使下属学校特别是本来人员就紧缺的农村小学穷于应付,只好做表面文章,一味追求“形式”而已,在实际的教育规律上不下工夫。某些学校更善于适应上级口味,以赶浪潮的形式,搞所谓的大活动等。其实,这一切只是装门面而已,其只会削弱政治思想的有效性和长久性。
  4.德育队伍不健全,只是班主任说教。
  班主任由于繁重的教学任务,社会工作和家务劳动,使他们长期超负荷运转,体力、精力和时间都无法保证开展耐心细致的学生品德教育。某些教师不愿做班主任工作,认为太累、费时、费力、不讨好。某些科任教师认为学生思想工作只是班主任一人的职责,只重教书,不重育人,遇到学生的违纪事情,只埋怨班主任。再者农村小学思想品德课被认为是副课,由于教师缺编,只好用“圣(剩)贤(闲)”人员充数,造成德育队伍不健全,素质不高,水平不齐。
  5.德育课的内容与实际脱节。
  德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存在简单的重复和严重的脱离实际,有些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严重脱节,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课堂上讲的助人为乐、一心为公、爱国主义与学生亲眼目睹的上车抢座位、公车私用、表里不一等现象相矛盾,使学生感到很困惑。再者,学校对德育教师只使用不培养,加之个人努力不够,本身知识与观念老化,思想不稳定,从而削弱德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且教学方式单调呆板,照本宣科。有的干脆只是在课上勾勾画画,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导致学生更厌烦。试考完了,记忆的东西也就原原本本还给教师,从而影响德育效果。   三、提高农村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明确德育工作的内涵。
  教师要认清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明确学校德育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对发展教育事业起着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把自己定位于做高尚的人,无私奉献的人。
  2.改变过时的评价方法。
  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政治理论水平、育人效果、师德作为衡量教师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单一凭分数论高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把班主任单独评议改为和自评、互评、家长评议相结合;缩短评议时间,评议的时间由一学期一次改为几个星期一次,并及时反馈给家长。
  3.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
  认真组织好社会实践活动,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确定相应的基本实践时间,并把实践活动作为期末考评的依据之一。让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大队部在与解放军某连队的军民共建活动中,组织学生参观军营、观看战士队列表演、组织学生到连队进行军事夏令营活动。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增长了见识,而且得到了才干的锻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开展好这些假日“雏鹰”的少先队活动,可以有效避免学生在社会上接触社会不良分子或不良的影响。
  4.加强与家庭的联系。
  为避免5 2=0的现象出现,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除了班主任的家访工作之外,学校还应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庭发放各种宣传资料,学校少先队也应加大宣传力度,利用校外墙报、广播的宣传媒体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教育知识。
  5.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我们常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但学生对实际的意义不是很明确。因此,我们不但要从理论上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要教育学生以怎么样的行为才算是爱祖国、爱社会主义。要让学生知道要爱祖国、爱社会主义,首先要爱家乡、爱学校,让他们从小事做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为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出力。创设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校内的一草一木都成为教育的阵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提高素质。只有教育思想正确,把学校德育摆在重要位置,才能把学校真正办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基地。
  总之,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任重而道远。学校要矢志不渝地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与时俱进,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通过各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形式,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开展德育工作,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就会进入一个新阶段。德育的内容才会内化为学生终身受用的良好品质,才会以成人促成才。
  参考文献:
  [1]陈茂林.德育:素质教育的灵魂(二).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2]刘以林.德育的途径和方法.德育工作管理概述.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7.
  [3]郑向玲.我国学校德育:偏失、根源与改革思路.教育探索,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高校扩招政策的出台,当代大学生数量剧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加速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另一方面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大学生的直接管理者和组织者,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解读,并根据当代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对策分析。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当代大学生就业 角色解读 对策
在化探数据的采集中,常常会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既能体现采集参数的客观性又能真实反映地质演变的复杂性,本文以化探元素组合为预测矿床类型的依据,对这一预测过程
就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而言,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相比,案例讨论更有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学案例分析的根本目
针对P2P网络中交易的信任度量和推荐链问题,提出一个考虑交易时间间隔的信任管理模型。模型在基于声誉的信任管理模型的基础上对信任度的度量给出了一种以时间间隔为主要因子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指路灯”,不仅为当下人们思想的凝聚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开创了新的突破口。因而,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找准融合的路径,对开创中国特色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布局以及帮助当代高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时代重要意义。  [关键词]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DOI]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命体生命活动以及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医学院校所有专业必修的一门课程。课程特点是内容丰富有趣,但理论表述较为抽象、难于理解,造成老师难教、学生难
[目的]对瑶药扁担藤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成分预试验。[方法]分别以水、乙醇、石油醚为溶剂,对扁担藤药材化学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各类化学成分的定性试验,初步探索瑶药扁担藤可
《福建省海洋环境预报》节目是一档日播类公益性环境预报节目,以向公众提供科学的海洋预报数据,并进行海洋环境预报为目的。每天的电视节目制作中都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通过
摘 要: 本文分析信息素养教育内容与模式现状,提出规范教育内容和教材建设,并根据施教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运用现代化手段丰富教育方式推动信息素养教育向前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 内容 模式  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课程的教育工作者围绕信息素养能力进行了多方面的教育改革探索,然而教育效果并不显著,当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容乐观。本文试图对此门课程的教育
[目的]了解广西中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同理心现状。[方法]对随机抽取的医学硕士研究生386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80份,仅48名学生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