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与成人对外汉语教学相比,还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少儿对外汉语教学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的成人化;与中国语文教学的一体化;不注重有效突出汉语特点的教学盲目化等。本文主要解析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对少儿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启示与运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少儿对外汉语;游戏教学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108-01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种认知理论,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我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观关注的是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自己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在现今少儿语言类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儿童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学者批评传统教育缺乏情境的连续性,因而造成了学习者不能在相似情境中迁移知识的缺陷,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种比较真实的情境,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创设好的环境中展开学习任务,由此促进他们在相似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转移;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会对受教育者激发出不同的学习潜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儿童与环境中的人们以及同伴相互作用时,学习才能起作用从而激发出各种各样的内部发展过程。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量变的一个过程,顺应是认知结构质变的一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在学习中交织进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动态平衡循环往复的交替中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经验之间的意义联结过程。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意义冲突,和随之而来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少儿对外汉语教育的启示
(一)关注和重视少年儿童先前的语言经验积累。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在少儿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师应正确地了解并判断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为现有语言经验和新语言经验搭建桥梁;以此使得少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新旧经验进行反复的意义建构。
(二)促使少年儿童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学习汉语知识。建构主义者强调动作、活动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在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为少儿汉语学习创设丰富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讲,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语言教育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少年儿童主动参与到会话交流的活动中,还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创设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们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掌握汉语。
(三)正确看待少儿在汉语学习中的错误。建构主义学者认为: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习的本身就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相互交替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年儿童不断地产生错误、消除错误,然后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教师对待少儿学习汉语中出现的错误时应该做到:允许错误存在,并且通过这些错误及时发现孩子们真实的认知水平,进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既是对少年儿童的保护,也是教师自身经验建构的一个过程。
(四)创设开放性、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少儿语言的学习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发、支持、鼓励和指导。在汉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较为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ener)根据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研究,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以下七种能力:(1)语言能力: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2)数理能力: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3)空间能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4)音乐能力: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运动能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社交能力即: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7)自知能力是认识自己并能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智能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是一种强调和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智能理论。它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有两个核心的教育教学观点:一是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也就是对同一知识内容,学生可以运用多元的学习路径,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智能特点,利用多元智能路径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最优发展。二是为了多元智能而教与学,即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智能特点,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授课过程中,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每种活动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不同的优势进行学习。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少儿对外汉语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它告诉我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千篇一律;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智能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少年儿童不同的国籍、性格、特长来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学习汉语。教师跟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互助的关系,才能使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同时汉语水平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提升。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有助于我们转换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能有进行客观评价。智能的多元化告诉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智力发展领域,应全面地认识学生,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强项、改进自己的弱项,其它智能类型与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应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不是消除人与人的差异,消除差异不是教育的目的。个性的差异正是由于人的多种不同智能组合造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种才能的人,需要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做的应是根据学生天赋、智能组合的不同,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智力倾向,提高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观察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智能发达的学生喜欢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学生钟爱涂涂画画;人际关系智能发达的学生乐于和人交往;身体运动智能发达的学生则经常做小动作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对外汉语的游戏教学设计。针对人自身存在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充分证明了教育对不同智能允许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教育要力求能实现对各种智力潜能最大化的开发。
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汉语启蒙,是对孩子们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种儿童素质培养。然而成人化教学则违背了少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忽略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对新知获得的制约和影响,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这将为整个汉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少儿对外汉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少年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将游戏教学融入少儿对外汉语课堂,寓教于乐,使外国小朋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汉语。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少儿对外汉语;游戏教学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108-01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概念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种认知理论,它代表的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或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自我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建构主义学习观关注的是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自己主动建构学习意义的过程。在现今少儿语言类教育活动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导致儿童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建构主义学习观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学习具有情境性和社会性。建构主义学者批评传统教育缺乏情境的连续性,因而造成了学习者不能在相似情境中迁移知识的缺陷,他们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设计一种比较真实的情境,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创设好的环境中展开学习任务,由此促进他们在相似情境中对知识进行转移;不同类型的教学环境会对受教育者激发出不同的学习潜力。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只有当儿童与环境中的人们以及同伴相互作用时,学习才能起作用从而激发出各种各样的内部发展过程。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个同化、顺应、再同化、再顺应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量变的一个过程,顺应是认知结构质变的一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在学习中交织进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在动态平衡循环往复的交替中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重视原有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经验之间的意义联结过程。学习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积累,而是新旧知识经验的意义冲突,和随之而来的认知结构的重组。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少儿对外汉语教育的启示
(一)关注和重视少年儿童先前的语言经验积累。建构主义的观点认为,在少儿对外汉语教育中,教师应正确地了解并判断学生现有的语言水平,为现有语言经验和新语言经验搭建桥梁;以此使得少儿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新旧经验进行反复的意义建构。
(二)促使少年儿童积极主动地在活动中学习汉语知识。建构主义者强调动作、活动是知识的源泉,因此我们在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中应该采用多种活动形式,为少儿汉语学习创设丰富的环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讲,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语言教育活动对教师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少年儿童主动参与到会话交流的活动中,还需要通过教学设计创设一种更贴近生活的情境,使学生们能够在自然状态下掌握汉语。
(三)正确看待少儿在汉语学习中的错误。建构主义学者认为:错误在学习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学习的本身就是一个同化和顺应相互交替进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少年儿童不断地产生错误、消除错误,然后建立起正确的认识。教师对待少儿学习汉语中出现的错误时应该做到:允许错误存在,并且通过这些错误及时发现孩子们真实的认知水平,进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这既是对少年儿童的保护,也是教师自身经验建构的一个过程。
(四)创设开放性、支持性的学习环境。少儿语言的学习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引发、支持、鼓励和指导。在汉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应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较为自由、宽松的语言环境,让他们想说、敢说、有机会说。
第二节 多元智能理论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论是哈佛大学教授、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ener)根据多年来对人类潜能的研究,提出的一种完整的独特的智力理论。加德纳认为智力的构成包括以下七种能力:(1)语言能力:说话、阅读、书写的能力(2)数理能力:数字运算与逻辑思考的能力(3)空间能力: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4)音乐能力:对声音的辨识与韵律表达的能力(5)运动能力即支配肢体以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6)社交能力即: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7)自知能力是认识自己并能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的诞生在美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对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观念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多元智能理论倡导智能的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是一种强调和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智能理论。它所体现的教学理念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将多元智能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对开发学生潜能、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多元智能理论有两个核心的教育教学观点:一是利用多元智能来教与学,也就是对同一知识内容,学生可以运用多元的学习路径,教学设计要注重学生的智能特点,利用多元智能路径让每个学生能够得到最优发展。二是为了多元智能而教与学,即教学的设计应注重学生的智能特点,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个性差异,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授课过程中,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每种活动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运用不同的优势进行学习。
二、多元智能理论对少儿对外汉语教育的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有助于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它告诉我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不能搞一刀切、千篇一律;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智能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因材施教。针对少年儿童不同的国籍、性格、特长来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学习汉语。教师跟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合作、互助的关系,才能使孩子们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同时汉语水平在互动交流中得到提升。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有助于我们转换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能有进行客观评价。智能的多元化告诉我们,每个人拥有不同的智力发展领域,应全面地认识学生,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强项、改进自己的弱项,其它智能类型与数学逻辑智能、语言智能应处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不是消除人与人的差异,消除差异不是教育的目的。个性的差异正是由于人的多种不同智能组合造成的,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多种才能的人,需要丰富多彩。因此我们做的应是根据学生天赋、智能组合的不同,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三)多元智能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发现学生的智力倾向,提高教学内容及方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过观察学生个性化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语言智能发达的学生喜欢说话;空间智能发达的学生钟爱涂涂画画;人际关系智能发达的学生乐于和人交往;身体运动智能发达的学生则经常做小动作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对外汉语的游戏教学设计。针对人自身存在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充分证明了教育对不同智能允许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教育要力求能实现对各种智力潜能最大化的开发。
少儿对外汉语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汉语启蒙,是对孩子们中国文化的熏陶,也是一种儿童素质培养。然而成人化教学则违背了少儿生理与心理的发展规律,忽略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对新知获得的制约和影响,违背了语言教学的规律,这将为整个汉语学习带来负面影响,还会影响少儿对外汉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少年儿童的对外汉语教学形式,将游戏教学融入少儿对外汉语课堂,寓教于乐,使外国小朋友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