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亮点 力求出彩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ryboy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对苏科版初中《物理》“动能、势能、机械能”第一课时6节同课异构课的观察,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加以整合和再构,呈现更为顺畅、精彩的教学。
  【关键词】能量转化;初中物理;机械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8-0043-04
  【作者简介】张正太,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江苏泰州,225323)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2014年9月,靖江市第三中学举办了“泰州市优质课比赛”活动。来自泰州大市的12名选手分成两组,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对苏科版“动能、势能、机械能”第一课时进行教学。笔者随其一组观摩了六堂课,感受颇多。
  一、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
  【知识与技能】
  1.教学目标。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2)知道动能概念和动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运动速度的定性关系,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3)知道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的概念和决定因素,能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让学生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2)运用转换法、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性实验;运用比较归纳法进行科学探究;(3)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营造智慧课堂,激发探究意识;发扬团队精神,学会合作与交流;体验探究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及简单现象的解释。(2)教学难点:能量的初步概念;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2.学情分析。
  由于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在八年级的教学中已经出现,关于它们的一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这为学习机械能打下了基础;用做功来衡量物体动能、势能大小,这一转换法,以及设计探究实验所采用的控制变量法,学生已多次接触。这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铺平了道路。教师只需从生活中的动能势能做功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它们对外是否施加了力,做了功。在找出它们共同特点的基础上,认真贯彻好编者的意图,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建构物理知识;让学生运用研究成果回归日常生活,解释简单现象。上述“三维目标”定能达成。
  二、教学流程的整合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初步建构“能量”概念。
  方法1 播放“愤怒的小鸟”游戏,引入新课
  请学生到讲台上完成游戏,游戏的场景是:被拉长的弹弓,发生形变后的橡皮筋将小鸟弹出;飞行中的小鸟撞塌了小屋;高处坠落的屋顶将地面压陷一坑。
  (游戏场景,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眼球,活跃了课堂气氛。)
  接下来,引导学生抓住上述场景中的三个环节,进行施力与做功分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具体分析:被拉长的橡皮筋释放后对小鸟做功;飞行的小鸟撞击小屋,鸟对屋做功;高处坠落的屋顶落至地面,屋顶将地面压陷,屋顶对地面做功。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对外做功。再回味以前所学习的动能、势能,学生能自然感悟出能量的初步概念:(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该物体就具有能量;(2)物体对外做功越多,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多;(3)有能量不一定就对外做功(例:运动着的物体没有撞击到物块,举高的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没有释放,它们仍有能量储存在物体中,一旦释放出来就能做功)。其中的第(1)(2)两点正是本节课辨别物体是否有能量及能量大小的依据。
  (让学生学会了辨别物体是否有能量——是否做功,判断能量大小——转换法。这为学生自主探究奠定了基础,同时这里还包含着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这亦为下一课时的机械能相互转化埋下伏笔。)
  方法2 播放视频,呈现地震海啸
  汹涌的海水冲走了车辆、房屋;撑杆跳高,变形的撑杆能将运动员弹向空中;汶川大地震,山上的石块滚落,砸死砸伤了人群,阻塞了路道、河道,形成的堰塞湖提高了水位,严重威胁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流动的海水、变形的撑杆、高山上滚落的石块,都能对外做功。建构初步的能量概念。
  (播放的视频更具真实性,且体现“从生活走进物理”。由流动的海水冲走车辆,为设计探究动能大小实验时采用转换法服务;堰塞湖水位上涨对下游构成的威胁,就能让学生体会“物体有能量,就有做功的本领,但不一定就做功”;视频中的实例,也包含着机械能的转化问题,为下一课时埋下伏笔。)
  2.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紧扣运动的物体有做功本领,先定义动能。
  教师演示: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着的小车撞向木块,使被撞的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再让小车静止,且紧贴着木块,木块不能移动。
  学生:物体运动而所具有的能量叫作动能。
  教师:请同学们再列举利用动能做功的实例。
  (2)影响动能大小因素的探究。
  ①通过猜想:引出影响动能的因素。
  师:播放因车速过快而引发的追尾、撞车而酿成的车祸,并针对高速公路上为减少恶性交通事故发生,严控车辆的动能而挂出的“限速标志牌”,提出为什么要限速?不同车辆为何限速不一?你能猜想出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
  学生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速度、质量的大小有关。
  ②采用“问题链”导学,放手让学生猜想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探究获得相关结论。
  师: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应采用▲法。
  a.在探究动能大小与其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什么不变?▲;怎样使小车获得不同的速度?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业评价是基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评价。作为评价主体的学生,对照双向细目表所输出的聚类数据,通过自主查漏补缺,完成校本研制的学习自评表,借助教师和家长的补充评价与互动交流,逐步形成合理的自我认识,明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为学业改进和后续发展找到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学业评价;学习自评表;自我认识;发展;学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
【摘 要】在未来课堂环境下,教师依托先进的教学设备,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与技术互动的过程中,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去体验收获的喜悦。以高中信息技术“规划网站”一课为例,基于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未来课堂环境,对高中信息技术课例进行实践研究。  【关键词】未来课堂环境;信息技术;互动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
【摘要】分析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意义,并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索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校本课程的构建,以期对地方优秀文化融入高校英语课程的同类研究与实践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高职英语;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本课程  【作者简介】胡苑(1981-),女,浙江衢州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与英语教育。  
[摘要] 目的 評价远程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低血糖事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管理的效果。 方法 通过搜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 Medical Evidence Matters Archive,the E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我国越来越注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投入逐渐提高。但是在我国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受到培养者自身商务意识的影响,很难培养出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商务型人才,这就必须要重视商务意识养成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商务意识在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养成策略,希望能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商务意识养成提
【摘要】本文是关于英语母语教师关于对语法认知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对教学方法的影响。总体来说,个人的行为和决定总是被个体的认知所影响。从主观角度,教师在课堂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并决定如何去教。语法学习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是根本性的,本文采访了瓦尔帕莱索大学语言中心(美国印第安纳州)工作的四名ESL英语母语教师和八名国际学生。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语法在二语习得中拥有重要地位;四位教师在英语语言技能课
【摘要】本文对中英习语的文化差异进行分析,通过直译法、意译法、调整数词法、等效翻译四方面,对中英习语的翻译技巧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直译法;意译法;等效翻译  【作者简介】邓秋峰(1976.07-),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英语教育。  习语是各地区的一种文化产物,经过时间的流逝,各地区的社会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发展之后,习语形成
【摘要】英语是大部分小学生接触的第二门语言,是小学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门学科。但小学英语对于初次了解的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同时学科的特殊性与教学方法的传统老旧导致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迟迟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因此,小学英语教师使用游戏教学法,通过轻松、有趣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用
【摘要】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现代化教育环境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教师应当摒弃传统以讲授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为主的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所做的尝试,就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理念阐述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作者简介】席慧惠,安徽省蒙城县逍遥路小学。  前言  英语核心素养涉及到四个维度,分别
【摘要】2001年关于新课程改革的纲要正式提出,这标志着教学方法的创新开始走向正轨,关于创新的教学方法,教育工作人员所想到的也越来越多。导学练模式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被提出并运用到教学当中的。导学练模式需要在教师的辅导下、帮助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断的发展导学练模式。  【关键词】导学练模式;初中英语教学;课堂练习;学生主体  【作者简介】郑平云,福建省福安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