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老了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父亲的工资卡出了问题,需要去银行办理。
  因特殊时期,父亲知道银行还没有正常营业,便先跑到银行门口把营业时间记下来后,才跟我联系。他的电话很长,因为他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叙说一遍,有的重点内容,他还会说上两遍,一边说一边解释,唯恐我理解不了。最后,在他自认为叙述清楚后,转而问我是不是有时间跟他一起去。我说可以。他又问,工作能安排得开吗,孩子需要照顾吗……确认没有别的事情吧?为了让他彻底安心,我肯定地跟他说什么事情都没有,完全有时间。说到这儿,父亲才放心地挂了电话。
  这是父亲现在常有的状态,老了。我不禁又开始伤感,因为我的父亲曾经是那样一个能干的人,在单位里,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是被人称赞的,以至于退休时,单位又极力挽留返聘了他几年。那时我就觉得没有父亲解决不了的问题,我的职场迷惑只要跟他一说,立刻就能给出精准的指导。虽然他当时也60多岁了,但头脑依然清晰,处理解决事情的能力一点儿不比年轻人差。可现在,他的能力却日渐减弱,开始什么事都找我问建议了,而且一件事总是说好几遍。
  我回顾父亲的变化,细细想来,是10年前离开工作后开始的。第一次让我感到他衰老的,是放在楼下的自行车被偷走的那件事。当时他一下子就急了,因为那是家里最好的一辆自行车,他还亲自把小链轮换成大链轮,提高了速度。那些年经常有丢自行车的,我并没有当回事儿,然而,父亲却没有将此事放下,而是独自去派出所报了案,恳求人家帮他寻找。也是直到我回家,聽他讲述后,我才突然意识到父亲老了,尤其面对他一遍又一遍充满后悔的讲述。
  我分析他的状态是不工作后突然放松导致的,便开始有意给他安排事情:每天去学校接孩子、搞活动时拿摄像机给孩子录像、读书写毛笔字……他很乐意,每天都拿着笔和纸把孩子的作业记下来,还很认真地分析孩子的成绩。那段时间,我感觉他又回到了从前,便感叹人要“忙”着,就不会变老。但是,这个结论后来被推翻了。先是照顾了几年90多岁生病的奶奶,又经历了两次母亲住院,最后自己也做了一次手术后,年逾古稀的父亲明显衰老了。为了不让自己快速衰老,他和母亲在市郊租了一块菜园子,开始种菜。那块菜园子真的是延缓衰老的宝地,经过两年的田间劳作,他们的精神和身体都恢复了不少。
  我高兴,觉得父母又年轻了。但是,年轻并没有带他们赶上这个时代,“一部手机走天下”的高科技困住了他们。处处都是扫码,母亲看看就摇头,全部转手给父亲。为此,我写了操作步骤给他,可他却不想学。我知道,对他阻碍最大的是不放心,总怕钱不知不觉被划走了。
  而这次去银行,因为业务需要,他的卡要开通手机银行。对此,他依然是先想到了安全,又想到了用不来。我看他实在放不开,便说要不就留我的电话,我来操作。他一下子就高兴了,说可以。
  就这样,我在他的卡上绑定了我的电话,以后他的存取转账皆由我来做。那天离开银行时,正好一对老夫妻来办业务,也是退休卡出了问题。他们说孩子不在身边,自己也不会操作,很着急。银行人员安慰他们,并热情地给予帮助。我们离开时,他们跟父亲说:“你看孩子守着你多好,不用麻烦别人。”父亲点点头,一脸笑容地走了出去。
  站在门口,沐浴着春日阳光,父亲从包里掏出一盒饺子递给我:“这是你妈刚包的,是你爱吃的茴香鸡蛋馅儿。”我接过去,忽然像回到了儿时,从爸爸手里接过巧克力时的感觉。那时,爸爸很年轻,给我撑着一把大伞。
  选自《三联生活周刊》
其他文献
一个人。上海。微雨的黄昏。坐在“上海风情”的小饭店里。一条秋刀鱼。想起日本来,总喜欢吃秋刀鱼的民族。秋刀鱼,喜欢这个名字。一种遥远的远意。凉凉的三个字。组合起来,分外禅意。细长的鱼,烤了一条。鱼腥草。崇明香草干。热而且甜。有草的腥和嚼头。藕饼。夹着肉丝。金黄而脆———像吃一场过分缠腻的爱情。店员在聊天。在二楼,看着窗外落着雨,吃着眼前的四个小菜。要了一杯凉啤酒。一个人的上海。音箱放着歌:人家都在你
一位精明、干练的职场丽人,因为业绩突出,短短几年间,便从普通职员升为公司高管。我问她平时喜欢做什么?她不加思索地回答:“做饭。”见我一脸愕然,她坦然补充说:“真的,做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我特别喜欢。”问她拿手的一道菜是什么?她笑着回答———小白菜肉汤。随即,她饶有兴致地讲解具体做法:一定要亲自去超市,精选最新鲜的猪脊骨,洗净,焯水,置于铁锅中,小火慢慢炖煮;煮好了,挑出骨棒,留少许的肉;然后在熬了
家居市区的边缘,除却购物的不便,剩下的几乎全是方便。我们的楼房前边不再有房子了,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我们也不必担心窗外的菜地被人买去制造新楼,不必担心新楼会遮挡我们抛向远天远地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规划了菜地,这片菜地将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因为公园对
读过点儿书的人总是忘不了旧书摊。曾几何时,在城市街头巷尾,旧书摊的身影并不难觅。一摞摞各式各样的旧书在地上摆开,立时就能吸引爱书人的目光。印象里,我最早接触到旧书摊,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当时涵江顶铺、豆芽巷、城隍庙有各色各样的旧书摊位,有四大名著的插图本、小人书、旧杂志、小说等。  少年时,我最喜欢逛旧书摊,最爱看《儿童文学》《少年文艺》《故事会》《人民文学》以及连环画等,这些书摊上书的特点就是价格
病毒听起来很吓人,但实际上,从人类起源开始,病毒与人类之间一直是协同进化的关系。病毒与人类宿主之间的持久斗争是人类演化的关键推动力,甚至于可以说,没有病毒,就不会有人类!  在大约6600百万年前生命史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中,恐龙以及许多物种都灭绝了。但是有一类长得跟现在的鼩鼱差不多大小的毛绒绒的“夜行者”们,因为住在地下洞穴里面,却侥幸地生存了下来。这些小动物跟恐龙曾同时生存了大约一亿年左右,它
我们刚来的时候,小区里狗还很少,体型小,品种单调,最常见的就是“丑”得惊人的京巴和博美。这些狗大多是买来给家里老人作伴的,特别是那些因为年事已高不太能出门的老人。它们对空间需求不高,可以梳各种发型———老人很热衷这个,她们还热衷给狗打各种颜色和款式的毛线背心,甚至做鞋。这之中爱与虐是很难分清的。大狗很少。一条毛色黑白分明的边牧,好奇心强,活泼好动,是小区里绝对的明星。有家人在一楼养一条黑背金毛的大
我出生农家,对种子是极其偏爱的,那是对未来生活所有的憧憬和希冀。虽然未成年时跟着父母干过不少农活,回想起来不过只是为父母打了下手,真正经过自己的手把一粒种子种到地里亲手照顾到最后收获,却几乎是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对于生于农村长于农家并自称为读过几天书的农民的我来讲,着实是件很难启齿的事情。可我总牵挂着种子,体格微小却藏着巨大能量的种子,一直都是我心中永恒的神。只要遇到了合适的温度、合适的阳光以及
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前屋后,要是能随我的心愿种点什么,我就种两棵树。一棵合欢,纪念母亲。一棵海棠,纪念我的奶奶。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
“米格”如同“卡拉”,也是一条狗。二十年前的初夏,我逛离宫,在宫墙根下的花鸟鱼虫市场,见到卖大小狗的,一时喜欢,花二百元买了一只。我怕小狗难养,买的是只半大狗,应该是被人养过的。卖者说这是俄罗斯的,叫米格。往下,我也就喊它米格了。米格短毛,通体纯白,短耳耸立,体格健壮,极其好动。只是一开始没理会,后来看别的狗摇尾巴,说米格怎么不摇?仔细一看,天哪!米格没尾巴!或者说也有,但只有个小尾锥,跟没有也差
那天深夜,大雪纷飞。改日转晴,天空居然蓝得那么透彻。上午接到快递小哥通知,让到小区大门外取件。北京城疫情渐紧后,所有小区管理加急加严。凡是有几个出入口的都只留下一个口子供住户进出。其余的全封闭。外卖、快递人员更是一律不许进小区。物件只能存放在小区大門外,由业主去自取。业主本人也只能凭盖了红章子的出入证才得以进出。  已经记不得那天到底是谁寄了什么来———那一阵,小区里家家户户几乎都靠快递、外卖过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