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标准推动出版产业的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d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出版企业顺应数字和网路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在创新技术与产品、改造出版流程、构建赢利模式、拓宽传播领域等各个方面,进行着积极探索。本文拟以 “标准推动出版产业的科技创新,标准推动出版产业数字化转型”为题谈几点思考。
  一、科技创新与标准化推动出版产业
  升级转型
  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科技始终是生产力范畴内最为活跃的要素。任何产业发展史的背后都会有相关技术的发展轨迹。从历史、现状与发展趋势看,作为承载信息内容传播功能的新闻出版业,始终、也必将继续与信息传播技术紧密相关。
  在印刷术诞生之前,受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的限制,信息与知识的传播一直维持在高成本、低效率的状态。印刷术出现以后,信息与知识的低成本、高效率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出版产业逐渐形成。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升级,随着录音技术、影像技术的出现,出版产业的传播手段与传播方式不断丰富,出版产业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具体的产品形态与宏观的产业模式也在不断扩展。上世纪末以来,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出版业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革与升级,科技创新推动出版产业升级转型是基本的经济发展规律。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标准既是科技创新成果在实践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总结,更是新一轮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标准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总结,当某一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市场实践时,市场将产生对新标准的需求,通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产业形成共识,标准得以制定发布。在出版业的发展进程中,基于印刷技术形成的市场模式下,针对出版产业链的各个重要环节,各国出版业达成了诸多共识,并形成了一系列国际标准,包括我国已经采用的国际书号标准、连续出版物号标准、录音制品编码标准、书号条码标准等。这些标准在保证出版产品统一规格与统一管理、规范生产流程、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出版产业实现了秩序化发展,实现整体产能与整体效益最大化。
  标准与科技创新之间还将产生互动力,交替更新、不断前进。标准是对科技创新成果开放性的、基于实践应用的抽象归纳。当一项科技创新成果上升为出版领域的标准时,将不限于某种特定技术的支持,并且鼓励不断发明出新技术,从而不断推动标准的更新与升级。
  近年来,我国新闻出版科技创新工作与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本世纪初,当数字技术的优势还未充分显现之时,从国家层面已经意识到一场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即将到来。为使我国新闻出版业在新的技术变革时代依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总署及时作出判断,提出“以重大科技项目带动产业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总体战略,并强调,在科技项目推进过程中坚持“标准先行”的基本原则,并在“十一五”时期提出了多项重大工程项目。目前,这些新闻出版重大工程项目中,数字复合出版工程的立项工作已经完成,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已经进入研发实施阶段。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发挥了良好的带动作用,为出版企业自发的科技创新活动以及在出版产业领域的投资活动提供了方向。
  同时,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驶入了快车道。我们已初步建立了一系列标准化工作规章制度;标准化组织机构建设不断加强;标准制定工作紧扣产业发展新趋势,标准制定的工作面更为开阔,出台了一批服务于产业升级转型的标准,横跨传统技术到数字技术时代,覆盖了信息内容的生产加工、传播分发、终端呈现等各个产业链环节;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增强,以企业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为指导、国家标准为引领的多层级标准体系初步形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参与出版领域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我国新闻出版行业已经由国际标准制定的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并正在力争成为相关门类的主导者。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出版产业
  升级转型的主要任务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数字出版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调整思维方式,转变发展观念,深入开展调研,摸准产业特性,掌握行业特点,找准各自优势,努力推动出版产业的升级转型。
  从市场主体角度看,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印记。大批传统出版单位,为我国出版业的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这些出版单位的身份属性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身份的变化是外在的,多数出版产业主体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仍带有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如何将这种身份上的变化转化为内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的变化,是实现升级转型的前提基础。
  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在出版领域的研发与应用的迅猛发展,出版产业链的环节构成也在日趋复杂,产业角色不断增加,给传统出版单位的优势地位带来极大冲击,迫使我们的传统出版产业主体必须尽快完成转型升级任务。因此,转变思维方式,用市场经济的视角重新审视出版业,用技术的视角寻找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内省企业的资源优势,准确定位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战略,是当前传统出版主体面临的首要任务。
  从内容资源角度看,出版产业的价值体现在整合、编辑上游的内容资源并向终端消费者提供这些内容资源的过程中。对于传统出版主体而言,内容资源优势的存续与否,即资源价值的高低、版权交易的安全性与可控性等,决定着升级转型的成功与否。原有的“图形声像影”是对内容的不同呈现方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这些不同呈现方式之间基于介质限制所产生的割裂性在数字技术时代被打破,不同种类的内容资源之间经过整合后构成新的出版产品形态,从而实现内容资源的价值提升。而将这些不同呈现方式融为一体的根本,在于内容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因此,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相关内容资源之间的关联,实现多种内容资源的跨界、融合,成为新兴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的重要特征。通过关联,不但可以盘活传统出版主体的存量资源,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更可以实现增量资源产品形态的多样化,提高出版业的资源价值转换效率,促进出版业真正跨入数字出版时代。在提升内容资源价值的同时,保证版权交易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是确保内容交易模式不断创新的前提。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对资源的控制力,是出版业完成升级转型的有力保障。   今年文博会期间,总署通过相关主题展览以及本次论坛向大家推介的《MPR出版物》标准,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重视下,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支持与具体指导下,由总署全方位推动,企业积极参与,相关院校、研究机构多方配合,依靠“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结出的极为重要的一项标准化工作成果。这一标准的推广实施将极大地推动出版产业的升级转型。
  三、MPR标准化的有序推进将推动我国
  出版产业的升级转型与“走出去”
  我国提出的、以MPR标准为基础的“国际标准文档关联编码(ISDL)”国际标准已经获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正式立项,标志着我国新闻出版业标准化工作已经登上国际舞台,标志着我国出版产业将在标准的支撑下实现具有战略意义的“走出去”。
  自2008年起,以MPR技术为支撑的标准化工作开始积极推进。总署根据国内、国际标准化的原则和程序,指导新闻出版标委会坚持循序渐进、科学论证,分阶段推进标准化工作。第一阶段是完成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发布。2008年11月,总署组织成立了MPR行业标准专家工作组,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历时四个月完成了《MPR出版物》行业标准的制定。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 2009年4月总署发布了《MPR出版物》系列行业标准。第二阶段是完成国家标准的申报与发布。2009年启动国家标准申报工作,2011年12月,在国家标准委的大力支持下,《MPR出版物》国家标准发布,并已于今年3月1日起实施。第三阶段是国际标准的申报。可以将申报立项过程概括为在ISO/TC46/SC9年会上的三年三大步:2009年我们在肯尼亚年会上介绍MPR出版物技术,引起强烈反响;2010年在韩国年会上我们提出标准提案,成立协同工作组;2011年3月,ISDL立项提案获得投票通过。2011年5月悉尼年会上,SC9宣布ISDL国际标准正式立项,并成立由中国、法国、美国、德国、瑞典、俄罗斯、肯尼亚七个国家的10名专家组成的ISDL工作组,中国专家担任召集人。
  ISDL国际标准获得立项,标志着MPR技术为支撑的标准化工作到达了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热切的期望通过推动MPR国家标准的应用,实现以下几个层面的收效:
  第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的创新。MPR标准的创新点在于,从出版业利益角度出发,通过实现内容资源的多形态整合,实现跨呈现形式、跨传播渠道、跨载体形式的无障碍传播,使传统出版单位得以摆脱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存量内容资源无法再利用”的困境,降低转型成本,从而打通传统形态出版产品与数字形态出版产品之间的隔膜,使传统业态与新型业态之间不再互相排斥,呈现同生存、共发展的关系。
  第二,建立新业态标准、带动新形态文化产品的生产。技术的发展速度超出人类预想,人类对信息、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展,横向阅读、碎片化阅读、多媒体阅读、跨平台阅读的需求不断膨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各种文档之间建立关联关系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这正是MPR标准乃至ISDL国际标准的主要功能。因此,无论是标准注册与管理本身,还是标准底层技术的应用,都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第三,推动中国出版业在标准战略高度上实现“走出去”。基于MPR标准的ISDL国际标准已经立项,如能率先采用该标准,推出可以在不同内容资源之间进行关联的新形态的出版产品,我国出版业将占据先机,第一次从标准的高度在国际出版业发展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第一次占据国际竞争制高点。
  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与文化不断融合的时代,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关系愈加密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引擎作用,发挥标准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新闻出版业科技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业态,打造出版强国,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神圣使命。希望以MPR系列标准的推介为契机,以使更多的业内企业积极投入到新闻出版行业标准化工作中来,以科技创新推动出版产业升级转型,为实现建设出版强国目标,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各自的贡献。
其他文献
今年1至6月份.据我省各级消委(协)会统计。全省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9236件,比去年同期增长4.6%,其中商品房问题投诉773件,比去年同期增长13.11%,商品房投诉成为位居各类投诉之首的投诉热
关于李庆文,曾有人尊称他为“行业报”先锋,原因是在中国行业报的大家庭中,他主政的《中国汽车报》一直以来都堪称翘楚,更因为2011年12月27日,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有限公司成立,成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后成立的第一家国有产业经济类专业传播集团。因此,其掌门人李庆文自然站在了集团发展的最前沿,“先锋”一词也绝非浪得虚名。  1956年,李庆文出生在黑龙江省林口县,工作经历与“报人”一词少有关联,但在被
<正>~~
期刊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民生活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住进了大房子,房屋建设和房屋装修的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那就是房屋的抗震问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外语教学逐步得到重视,英语课堂互动也受到了相应的关注,关于外语课堂互动的文章让人眼花缭乱,几乎在每一本有关于教学方法和教育改革的书中对课堂互动都
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开始习惯于凭借经验来判断事物,世界在我们眼中变得不再新奇。纪录片人是一群幸运儿,他们眼中依旧充满着那份生命之被便被赋予的“好奇”。他们用这份好奇带我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伴随中国电视业的勃然兴起,广播电视报迅速发展,鼎盛时全国约有广播电视报300多家,每期总发行超过500075份,占同期全国所有报纸总发行数的1/7。然而,进入21世纪后,
习主席指出:“军队建设各项工作,如果离开战斗力标准,就失去其根本意义和根本价值。”旅团纪委作为最基层的党内监督专责机关,处在部队纪检工作的第一线.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进度往往决定着工程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竣工交接,而且对于建筑公司而言,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在规定时间甚至是提前完成建筑工程,那么便是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