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复盛:与中国环保事业共成长

来源 :科学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3月16日下午,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201会议室一角,提前到会的魏复盛、姚建铨两位院士正在用心地交流,丝毫没有注意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在聆听。他们没有寒暄,直入主题,交流着彼此对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和想法。一位环境监测专家,一位信息遥感专家,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把环境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互联互通起来,更好、更精准、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
  突然,魏复盛院士停顿了下来,他可能是看到了一支伸到他面前的录音笔,然后抬头看了看记者,笑着说:“你这是要采访?”记者不住地点头,魏院士挺了挺身子,笑了笑。接下来,他的每一句发言都有意地对着录音笔……
  喜爱读书 考进中国科大
  1938年11月9日,魏复盛出生在四川省简阳县一家佃农家庭,上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随后又有两个妹妹相继出生。姐妹们都没有念多少书,就是大哥念了几年私塾,也是因为父亲不识字,每年向地主交租子时算不过账来,常常受骗,所以才咬紧牙让大哥念书,就是为了会认字、会记账,不受欺负。
  魏复盛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读书,村里有一个私塾,看到其他孩子读书,就特别羡慕。因为家中兄弟姊妹多,生活拮据,父母没有能力供魏复盛读书,爱书的魏复盛就总是抢大哥的书读,后来私塾老师知道了,就答应不收他学费,魏复盛才有机会进了学堂。“我现在的名字也是私塾老师给起的。”魏复盛说。
  1949年11月魏复盛的家乡解放了。1950年,私塾取消,魏复盛转入小学,插班读三年级。因为在私塾没有学过阿拉伯数字,所以算术的加减乘除也不会。尽管如此,聰明的魏复盛还是没怎么费劲,就赶上了大家。读到初中时,魏复盛已经是一名出类拔萃的学生了,几乎每年都是年级第一名。魏复盛尤其喜欢物理,那时他就常想:能否把天上的雷电收集储存起来,那该是多么有效的能源?
  魏复盛的高中生活过得一样“毫不费力”,当然是在学习方面,生活还是紧巴巴的。可是天不作美,在高考前两天,魏复盛患上了腮腺炎,进考场时,发着高烧,吃着退烧药和止痛片,所以数学、物理考得都不好,化学因为正常发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中国科大地球化学系录取了魏复盛。从此他和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国科大学习的5年,我有幸聆听了钱学森、钱三强、华罗庚、严济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教诲,他们鼓励青年学子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立志为国家的强盛勇攀科学高峰。”
  接触环保 从此乐此不疲
  “我是在1970年开始接触环保的。那一年,中国科大从北京迁到合肥,我们系到了马鞍山,我就在马鞍山二铜厂当了一名‘炉前工’。那时都提倡综合利用,还不是叫环保。当时在铜陵,有很多废渣、废气,污染非常严重。厂里提出找两个老师来帮助他们调查,工宣队就通知我去了。”魏复盛回忆说。
  铜厂里有含砷、硒的废渣,还有二氧化硫的严重污染,每年8月份工厂要停产一个月,以免二氧化硫影响稻花的成功授粉,否则周围水稻将颗粒无收。魏复盛进行这项调查,心里很高兴,他知道自己的知识可以派上用场了。“我们每天与工人师傅化验做调查,做十几个元素的分析方法,找原因,排除干扰,把我们的知识与工人师傅的经验结合起来。在这里我还了解到铜陵工人血小板都低,这是砷污染、二氧化硫污染还是附近磷肥厂的放射元素(铀、钍)污染引起的?卫生防疫站来调查,也找不出原因,当时也没有条件去研究。环境污染不仅影响生产,还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这些在当时都给了我深刻印象,就是说,污染是危害人的身体健康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后来做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研究的主要原因。”
  1973年,魏复盛到北京,在化学所进修,正巧赶上北京的官厅水库受到污染,周恩来总理批示,成立官厅水库水源保护领导小组,要求尽快查清污染情况。虽然,魏复盛当时进修的内容与此无关,但因为他在铜陵曾经遇到相似问题,所以对这个工作非常感兴趣。3个月后,魏复盛回到合肥,就开始做一些分析方法研究,比如汞、砷等。“我做什么事都爱总结,总结后就整理登载出去,或者投稿,或者参加相关方面的学术交流、学术活动,只要我知道,我就参加,把自己做的工作,刻成蜡版,油印几十份,发给大家。这样一来,大家就知道在合肥,有我这个人在做环保。”魏复盛说。
  后来,合肥的卫生防疫站就去找魏复盛,做合肥饮用水源汞污染调查,这是他做的第一件关于环保的事。再后来又研究了废渣和土壤中砷的测定方法。1975年,魏复盛应邀参加了卫生部卫生研究所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研究协作组。因为当时最需要环境污染物的测定方法,魏复盛在土壤固废方面作了较多的贡献,出版了一本书。1977年,中科院又组织了环境污染物分析方法的协作组,魏复盛也被邀请参加。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魏复盛扩大了知识视野。
  献身环保 擎起治污旌旗
  与那些搞尖端学科的科学家相比,魏复盛院士离人们的生活最近。近的是他的研究、他的领域都让大家触手可及。2008年,媒体将他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环保人物”,的确,他的环保科技研究与中国环保事业共同起步、共同成长。尤其是在他调任到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后的20余年中,他为中国的环保科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983年,魏复盛在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任分析研究室主任时,组织全国60余个环境监测站、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近千人,经过5年潜心研究,首次提出了中国41个土类、61种元素的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地区分布变化规律,为保护土壤环境安全、制定土壤质量标准、绿色食品基地的评估与建设、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1985年,魏复盛担任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分管业务。为研究建立我国统一的监测分析方法体系,他组织全国百余个监测站、科研院所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环境要素“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工业固体废物”“土壤”等研究建立统一的监测分析方法,并通过国家标准化程序制定了一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组织了全国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研究,对保证监测数据质量起了重要作用。
  1992年,魏复盛受国家环保总局委托负责接手中美科技合作课题“空气污染对儿童肺功能影响的研究”,该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5~2000年,魏复盛领导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为全国重点工业废水排放、重点工业锅炉窑炉烟尘烟气排放安装和运行在线连续自动监控系统提供了技术支持,此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
  2001~2005年,魏复盛团队承担了国家下达的“我国典型区域有毒有机物污染探索、安全评价与控制对策研究”,对我国一些重点城市空气和重点河流水中数百种有毒有害有机物监测分析方法、污染现状调查和初步评价进行了研究,对该领域研究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后来又与国外合作了四五个课题,2002~2007年又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在中国开展“硼污染对男性生殖健康影响的研究”,2003~2009年与美国癌症研究所在云南省曲靖地区(宣威市、富源县)合作研究,题目是“以医院为基础,女性肺癌对照——PAH’s暴露与易感基因交互影响的研究”。魏复盛带领十届全国人大环资委工作人员、课题组成员两次深入农村调查访问农民和肺癌病人。
  直到现在,大家仍能够从媒体上听到79岁高龄的魏复盛院士的声音,他说,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对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已经没有什么异议,污染问题已是“人人喊打”,但要打哪里,向哪里发力?科学分析和研究是先决条件,因此环境监测技术非常重要。
其他文献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宣布,中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试采成功能否改变能源市场的现有格局?又能否在不久的将来影响我们的生活?中国真的突破了这一技术吗?2030年,我们是否能够用上干净的可燃冰?在采访中笔者获知,以页岩气开采为代表,中国的钻勘技术确实有进步,但可燃冰的开采却另有关
期刊
职业教育常被人们视为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众所周知,德国高质量技工来自双元制职业教育。  与国内“万人争过独木桥”通过高考上大学的现象不同,德国不到一半的中学生选择上大学;而一半多的中学生会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其中不乏大量成绩优异、完全能被大学录取、却依然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的中学生。  据德国职业教育专家比尔申克(音译)透露,德國的职业教育之所以吸引人,在于德国技师收入可观,其社会地位也与学士相
期刊
5月18日,中乔大三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千亩富硒谷种植项目”在岗上村正式签约。  屯留县岗上村是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红色文化底蕴浓厚。如何利用革命老区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农业,实施传统产业改造升級,是当前岗上村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帮助老区脱贫致富,中乔大三农积极发挥科技优势,详细了解革命老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情况,发挥岗上村良好的农业种植基础,确定发展特色富硒谷种植项目,助
期刊
1°的误差在生活中很多人选择忽略不计,而火箭发射平台倾斜1°的误差,将会导致高50米的火箭顶部偏离发射中心872毫米,均布在3370毫米圆周上的最低点的支撑装置将产生20%的过载。这种误差的后果将直接导致火箭的发射无法准确入轨,这就是航天无小事、成败在毫厘的道理。  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活动发射平台体积庞大,四通均流阀体是长征七号发射平台液压装置的控制关键件,不足200毫米见方的工件上大大小小分
期刊
5月22日,在山西省贫困山区左权县麻田镇泽城村、郭家峪村和桐峪镇桐滩村、上武村落地的200亩渗水地膜谷子穴播技术示范基地里,研发专家、山西省农科院资源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山西农科110专家姚建民教授正指导当地农民开展今年的播种工作。据悉,此次姚建民教授下乡指导工作是由山西省科协、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扶贫办共同组织实施的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在全省各地全面有序推进的一个缩影。  渗水地膜是由姚建民教授带
期刊
“参加了养蜂技术培训后,我养的蜂越来越好了。”晋城市陵川县附城镇东下河村养蜂户韩天生说,2016年他养了12箱蜂,产了200多斤蜂蜜,收入3000多元。  2016年2月,晋城市慈善总会联合晋城市农委、晋城市扶貧办公室等多家单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募集善款的方式建立了100万元的蜂产业慈善扶贫基金,开展养蜂扶贫项目。晋城市慈善总会第一批对77个村320个贫困户进行了技术培训,每户扶持10个蜂箱,共发
期刊
山西省农科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科技项目优势,帮扶对口娄烦县整合资源,安排了200万元的科技示范推广项目6项,重点示范推广蔬菜水肥一体化、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谷子和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建立高标准示范田1000多亩,免费提供作物专用肥40吨,优良作物品种2000多公斤,实现了优良品种和专用肥全覆盖,并选派了8名优秀科技人员驻村帮扶,选派2名科技人员担任帮扶村第一书记,采用集中授课和田
期刊
在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有着一个叫南小张的典型农业村、贫困村。2015年8月,上级派了个省农科院的后生来当驻村“第一书记”后,各种质疑、猜测成了村里最热门的话题。  然而,一年多后,南小张村悄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集体收入“破零”,贫困户唱响翻身道情,村容村貌建设日新月异,村民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干群兴村拧成了一股绳……  省农科院的这个后生叫杨峰。由他一手导演的这场“振兴村庄”和“重拾人心”的乡
期刊
5月24日,记者从山西省科技厅获悉,为加快推进全省战略性新材料产业发展,尽快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和实现产业化示范,山西省科技厅围绕新材料领域开始组织实施2017年科技重大专项征集工作,专项锁定新型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5个方向。  新型金属材料方面:面向航空航天、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等产业发展急需的特殊钢、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和
期刊
近日,我国首部出版发行的包装史著作《中国古代包装艺术史》,在湖南工业大学首发。  业内专家介绍,千百年来,由于包装自身的演变,传统包装实物或荡然无存,或被历史淹没。相关史料的形式多样,包括文献、实物、图像,乃至口碑传说等,难知其详。因此,對于包装艺术而言,可借鉴的前期研究成果少,更缺乏相关的包装设计理论的支持。这种现状不仅造成了对某些艺术问题阐释的难度,也导致了传统包装艺术理论体系无模式可循。《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