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作文批改;批改训练;
批改态度;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B)—0025—01
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近年来,笔者有意探寻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了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也抛开了学校的评价机制,尝试了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文体,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进而达到熟悉掌握各种文体的目的。笔者还根据近年来话题作文出现频率高的特点,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同一个话题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而得的观点,或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体验,进行写作。因为这种作文形式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学生拥有了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他们就有物可写,有情可抒了。
其次,在学生作文完成后,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批改。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批改形式。为了使学生在批改时有“法”可依,需采取灵活的批改形式: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有时让两人一组(即同桌)进行批改;还有的时候让四人一组(前后四人),进行互批互改……甚至教师可在学生作文中挑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给全班,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批阅。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激发了学生的批改兴趣,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批阅,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并应将之置于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上。
2.批改过程。学生把作文拿到手之前,教师应先提出批改要求:默读一遍文章,把你认为关键的字、词用“。”、错字用“×”、别字用“—”标记出来;再读文章,把佳句、总括句(中心句)用“_____” 划出,找出病句,用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换用号修改文章;用波浪线标出重要段落、发表感想的地方、引起注意的地方,用“?”划出有问题的地方;第三遍读文章,对文章的结构进行适当修改,修改应注意看全篇的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的衔接是否紧密,开头和结尾有没有照应,文章的详略处理够不够恰当,中心思想是否明确表达;进行眉批、总评,在总评中应针对文章的某一方面,也可以从多方面写出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写比较好”等问题。批改一开始时,教师就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把批改过程中发现写得好的评语进行当堂表扬,这样就达到了既表扬、鼓励,又提示其他学生应怎样修改作文的目标。
3.注重长期训练,端正学生的批改态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批改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细致的工作,切忌一蹴而就。教师应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指导。除此以外,关键还要端正学生的批改态度,要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就是对批改作文要有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批改文章,也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4.学生完成批改,教师进行点评。教师要从写作和批改两个方面着手对写得好的文章和评语进行表扬、鼓励,并希望其他学生能够仿效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使别人得到认可,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这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作文批改,有利于调动学生批改文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语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不批改学生的作文了。教师恰到好处地批改学生作文不仅有必要且是必须的。至于怎样才算“恰到好处”,关键是要看教师的批改是否对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有帮助,批改是否强化了学生的作文主体地位。
批改态度;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1(B)—0025—01
新课程标准强调,中学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修改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近年来,笔者有意探寻作文教学中教与学的关系,打破了以往的作文教学模式,也抛开了学校的评价机制,尝试了一种新的作文教学方法。
首先,针对教材中出现的各种文体,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训练,进而达到熟悉掌握各种文体的目的。笔者还根据近年来话题作文出现频率高的特点,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在同一个话题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思考而得的观点,或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体验,进行写作。因为这种作文形式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形式自由,带有学生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所以,学生拥有了一个广阔的写作空间,他们就有物可写,有情可抒了。
其次,在学生作文完成后,要注重学生自己的批改。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批改形式。为了使学生在批改时有“法”可依,需采取灵活的批改形式: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批改;有时让两人一组(即同桌)进行批改;还有的时候让四人一组(前后四人),进行互批互改……甚至教师可在学生作文中挑选一两篇具有代表性的作文,印发给全班,由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批阅。这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既激发了学生的批改兴趣,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当然,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批阅,教师的指导是不可缺少的,并应将之置于培养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上。
2.批改过程。学生把作文拿到手之前,教师应先提出批改要求:默读一遍文章,把你认为关键的字、词用“。”、错字用“×”、别字用“—”标记出来;再读文章,把佳句、总括句(中心句)用“_____” 划出,找出病句,用增补号、删除号、调位号、 换用号修改文章;用波浪线标出重要段落、发表感想的地方、引起注意的地方,用“?”划出有问题的地方;第三遍读文章,对文章的结构进行适当修改,修改应注意看全篇的层次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的衔接是否紧密,开头和结尾有没有照应,文章的详略处理够不够恰当,中心思想是否明确表达;进行眉批、总评,在总评中应针对文章的某一方面,也可以从多方面写出自己的观点,比如“你认为还可以怎样写比较好”等问题。批改一开始时,教师就要特别强调这一点,并把批改过程中发现写得好的评语进行当堂表扬,这样就达到了既表扬、鼓励,又提示其他学生应怎样修改作文的目标。
3.注重长期训练,端正学生的批改态度。对学生进行作文批改训练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细致的工作,切忌一蹴而就。教师应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指导。除此以外,关键还要端正学生的批改态度,要引起学生的重视,也就是对批改作文要有浓厚的兴趣。这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批改文章,也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4.学生完成批改,教师进行点评。教师要从写作和批改两个方面着手对写得好的文章和评语进行表扬、鼓励,并希望其他学生能够仿效学习,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劳动成果可以使别人得到认可,可以作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这有利于促使学生更加认真地对待作文批改,有利于调动学生批改文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也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评语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解决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问题。
当然,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意味着教师就可以完全不批改学生的作文了。教师恰到好处地批改学生作文不仅有必要且是必须的。至于怎样才算“恰到好处”,关键是要看教师的批改是否对提升学生的作文素养有帮助,批改是否强化了学生的作文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