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促写造就诗意语文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mccete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现代诗歌单元为例,探究如何基于语文课程意识来设计教学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学、从课本学,从而落实新课标对培养学生写作的要求,强调树立学生文学史观的意义;论述如何强化学生把握课本诗歌意象与情感的能力,以提升鉴赏诗歌的水平,全方位激发学生的“诗心”,以引导学生在“压力山大”时仍能“诗意栖居”,彰显个性,从而达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课程意识 诗歌 写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20-03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应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样的课程内容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有“整体意识”,要将所教内容置身于整个课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谋划,不能机械地“唯教材教参论”,更不能“唯考试中心论”。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中国新诗单元,它也是整个高中阶段必修教材中唯一的现代诗歌单元。编者把其置于高中阶段语文课程的开篇,是有其特别的意义的。现代社会中忙碌的人们普遍缺乏“诗心”,更难做到“诗意栖居”,高一的学生亦然。可是,十五六岁,这段人生最诗意的年华不应徒剩考试与网络游戏啊!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无论日子平淡或沉重,我始终希望我的学生依然葆有一颗发现美、感受爱的“诗心”,依然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因此我们得开好高中语文这第一扇门,让她尽可能开得大、开得深。如此,我们才能在高中语文课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诗心”,从而引领学生进入高中语文的广阔天地。
  课程意识要求教师将整体意识和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为此,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环节:
  一、尊重学生,生成体验
  预习作业一:请整体预习四首诗歌及了解其作者,之后请按照你的理解给这四首诗重新编排教学顺序。
  预习作业二:四首诗你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你觉得哪一首诗歌最难?难在什么地方?
  布置这些预习作业是为了了解学生最初也是最宝贵的个性化体验。此外,不希望拿老师预设的难点来强加于学生,希望问题从学生中来,又回到学生中去,在课堂上师生一起探讨文本,解决疑惑,上学生需要的语文课。
  二、指导学生,学史品诗
  此前,学生学习课本大都是一篇一篇地学,课文间缺乏必要的串联,很少把课文放在文学史的长河中去观照。学生得到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因此我认为有必要从高中第一节语文课起就培养学生运用文学史观研究对象的意识。为此,我在上课初始,布置了以下学习任务:“在异彩纷呈的中国现当代诗歌群体或流派中,如果你可以穿越,你更愿意加入哪个群体或流派?你觉得你能为该群体或流派带来哪些新东西?”
  设计这个任务是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鉴赏文学作品。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具有正確的价值观。”学生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和我一起梳理中国现当代诗歌史,同时思考所处时代的特征和价值。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根深才能叶茂。基于以上教学活动,学生底气足了,他们是带着宏大的视野来研究文本的。学生的积极性明显被调动起来了,为之后的深究文本和再创作奠定了基础。
  三、深究文本,体悟模仿
  根据学情反馈以及笔者对诗歌的个性化理解,教学四首诗歌时并没有平均用力,也没有采取整齐划一的鉴赏模式,大致教学过程如下。
  (一)确定课程顺序
  展示预习反馈,肯定学生整体研究的意识和思辨能力,并和学生商定选取之前编排方式中占比最大的作为正式上课的顺序。
  (二)教学设计
  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1.5 课时)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古诗词的“悲秋”传统和毛泽东这首雄浑开阔、积极向上的秋天之作进行比较阅读,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毛主席生平来炼字炼句,分析意象、意境、手法、语言风格;进而引导学生体会伟人的精神气质,着重培养学生亲近伟人进而学习伟人少年立志、敢于担当、英勇无畏的品质;最后拓展讨论,借鉴 2015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目“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设计如下:毛主席说“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心目中今朝的风流人物有哪些?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一位风流人物与他生活一天,你将怎样度过?
  2.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1 课时)
  这首诗语言质朴,内容简单。学生虽然能够理解诗歌大意,但对中国传统的勤劳、善良、隐忍的劳动妇女形象还是比较陌生的,觉得有距离感。基于此,我采取的方法是引导同学们赏析部分对比、排比、反复的片段,更直观更准确地感受大堰河的形象特点。再列举不同时代文学作品中中国劳动妇女的形象进行佐证,形成中国劳动妇女的群像图,让学生能够在大量同类形象的巡礼中对大堰河有着更全面的认识。接着再引导学生关注当下妇女形象,学生就会将眼光投向当下,列举出如“三八红旗手”等优秀女性楷模。此时,学生便可以领悟到时代虽然不一样了,但妇女的勤劳、善良、坚强的品格是一脉相承的。最后让学生仿写课本的第三第四节,刻画出一个勤劳、善良、坚强的妇女形象。
  3.徐志摩《再别康桥》(1.5 课时)
  这是学生最喜欢的诗歌,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因此上课时较活泼和开放,没有遵循一般上课的模式,也没有规范完整的预设教学设计,而是我和学生互相分享,互相激发。从“我眼中的徐志摩”到“本诗中最喜欢的词、句、段分享”再到“徐志摩其他诗歌、西方诗歌与本诗比较研究”再到“大咖眼中的徐志摩”再到“我与《再别康桥》的那些事儿”……一堂课上完,我们都意犹未尽,或许这就是教学相长最好的状态。最后让学生以“再别 ”为题写诗。
  4.戴望舒《雨巷》(1 课时)
  这是一首象征派的诗歌。意象的多义和朦胧就是它的特点,而这恰恰是学生阅读出现障碍的原因。在讲授本诗时,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将丁香、油纸伞、颓圮的篱墙等意象用照片具象化,加之列举含有这些意象的古诗词营造诗意氛围,学生慢慢地就体味出了意象的寓意。不求统一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会告诉学生学术界一般的理解。令人欣喜的是,学生在理解意象的基础上还可以现场创作出包含这些意象的三行诗。   四、自读群文,含英咀华
  为了巩固本单元的学习以及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得学生可以灵活运用阅读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我本着点面兼顾的整体性原则对读本资源进行了整合,要求学生通读读本《你的微笑》第一单元 13 首中外诗歌,并用圈点批注法记录自己的感触和思考,完成以下任務:
  请你写一篇读书报告。
  要求:(1)选取其中两三首为基础确定研究角度来展开阐述;(2)所选诗歌彼此之间要形成内在的逻辑关系;(3)不少于 800 字。
  本设计模仿了 2017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 2 的作文题目,旨在落实“文学阅读与写作”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两大学习任务。学生在阅读完纷繁多样的作品后能够将感性阅读上升到理性思考,从零散到整合,从中发现一些内外联系、规律或现象,着实锻炼了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以下是部分学生习作。
  沁园春·雨/李 炫(高一 5 班)
  我的奶奶/廖 珃(高一 5 班)
  奶奶,今天我看到斜阳使我想到了你
  你的在斜阳中等候我放学的身影
  你的一张张边角起了褶皱的老照片
  你的没有用完的绿瓶香水
  你的穿了许多年的心爱的皮拖鞋
  奶奶,今天我看到斜阳使我想到你
  你用你深邃的双眼注视着我,不曾远离
  在你做好鲈鱼和菜花之后
  在你拖着那双皮拖鞋下楼之后
  在你称呼年幼的我“大学生”之后
  在你点燃干枯的树叶之后
  在你卧在花园的躺椅上湛蓝的天空映入你双眸之后
  在你叼着烟斗看着围栏上的蔷薇之后
  在你将头探进我的书房慈祥的微笑之后
  在你站在遥远的地方默默地爱我之后
  你用你深邃的双眼注视着我,不曾远离
  再别故乡/王睿昆(高一 1 班)
  缓缓地我走了/不同我欢喜地来/我缓缓地抬眸/封住心底的波澜。
  再别家乡/郭静怡(高一 1 班)
  那田野的菜花/是春阳下的姑娘/淡笑间的清香/在我的心中流淌。
  再别母校/汪海涛(高一 1 班)
  回首绿波/稚嫩脸庞/红颊/挥舞的小手/清亮双眼/脆生生/笑/教室/一阵阵喧闹。
  再别盛夏/范昊能(高一 1 班)
  那自由飘荡的蒲公英/是你炙热下的温柔/那无常的狂风暴雨/是我人生路过的洪流。
  丁香(三行诗)/施惠佳(高一 5 班)
  霏霏烟雨中/闻到丁香花的清香 /你撑油纸伞走过我的身旁。
  高中作文训练目标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而且是为了满足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需要。“以学促写”的方式让语文课堂洋溢了隽永的趣味和深入的思考。学生主动学,其实就是增加了他们心中的那一点力量、一种风范、一道气势。无论现实多么不尽如人意,都不能彻底遮盖他们的“诗心”所酿造出的万丈光芒。
  【作者简介】钟 恺,广西优秀语文教师、南宁市教学骨干,主持南宁市“十二五”“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考作文三大题型探究》《高考作文黄金教程》《5年高考3年模拟》《考点深化60练》副主编,现就职于南宁市第二中学,从事语文教学研究。
  (责编 卢建龙)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梧州市卫生学校为例论述中職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提出通过培养机制、培训机制、交流机制、比赛机制、成长激励机制、“双师型”培养机制等“六位一体”长效机制,打造一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的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资队伍建设 长效机制 培养机制 培训机制 交流机制 “六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广西城市建设学校为例论述工程造价专业群课程体系设置,认为应遵循中高职贯通原则、依据学校自身特色原则、按照行业基础和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打造“平台+模块”开放共享的科学课程体系,并提出课程体系建设保障措施:强化教师综合能力培养,专兼结合,建设“专业化”的教学团队;构建教学资源库;整合实训资源,建设面向专业群的实训基地。  【关键词】中职学校 工程造价专业群 课程体系 设置  【中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中职茶艺人才培养的背景,阐明中职茶艺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广西商业技师学院茶艺人才培养为例,论述构建茶艺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路径、健全专业课程体系、营造校园氛围策略,以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适应生产、管理、营销和服务第一线的职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学校 茶艺人才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以“申请书写作”教学为例,论述从“教师创设情境,引出项目主题—学生分组,收集信息—合作探究,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解决问题—代表发言,展示成果—评价总结,考核任务”的步骤实施项目教学法,打破过去“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模式,营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课堂氛围。  【关键词】中职语文 项目教学法 教学实践 申请书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用探究式教学法开展《自由落体运动》教学的原因,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阐述《自由落体运动》这节课的设计流程,总结经验,反思得失,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自由落体运动 核心素养 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B-0107-03  探究式教学法从 2001 年开始推行进入国家课程教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打造普通高中人文特色育人环境的策略:从课程改革入手,营造良好的课程育人环境;实行科学管理,推行“四级立体网络管理”模式;打造优秀教师团队,为建设人文特色校园做好相关工作;狠抓社团建设,发挥学生的特长;依托校园环境,营造潜移默化的文化育人氛围;搞好硬件设施建设,让学生有良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关键词】普通高中 人文特色 育人环境 健康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人教版新教材《分子与细胞》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关“科学探究”素养中各素质能力培养内容出现的次数与比例,观察能力(6,13.63%)、提问题能力(6,13.63%)、制定方案能力(13,29.54%)、获取数据能力(5,11.36%)、表达交流能力(14,31.81%),对应的水平层次占比分别为,水平 1(5,11.62%)、水平 2(21,48.83%)、水平 3(12,27.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当前中职学校车身修复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专业不对口、设备及实践教学的耗材投入高、课程体系不完善、办学定位不清晰等问题,提出校企协同育人推进车身修复专业建设的路径:内外兼修,加强师资培养;订单培养,解决设备投入、实践耗材开支等问题;校企联合,加强课程建设和开发校本教材;改革学生学业监控评价体系;强化校企文化协同育人。  【关键词】中职学校 车身修复专业 校企合作 协同育人 建设  【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公共基础课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为例,提出转变教学理念、创建公共基础课教师双元管理模式及班级管理模式、对应不同层次设置分层课程标准、开设各具特色的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等措施,开展“多层次、个性化”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学校 公共基础课 改革 多层次 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少数民族自治县高中教师团队建设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应补足师资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搞好思想保证和制度维护以建立一支好的教师团队,以骨干引领并利用目标把教师团队统一到一个方向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确保教师团队稳步向前发展。  【关键词】高中 教师团队 思想保证 制度维护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10B-000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