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终身教育的需要。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学习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自主;能力;习惯;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劝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劝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学习的作用、态度和方法,与题目什么联系?”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徑。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的提出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遇到一篇新课文,须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读不准,查一查字典、辞典。预习中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查资料寻求解决,还理解不了,不明白,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课上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读书、思考、讨论、质疑,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始终让自己处于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疑难问题别人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思考的。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自制头饰、道具,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小组间再展开比赛。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小组。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思维应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实践中,我也感到如果不把握好学习中“自主”的度,一味追求“自主”,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反而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无论如何,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不讲或只用很少时间去讲解、点拨,意味着他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200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学教育学》叶瑞祥,沈晓良,1997年8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自主;能力;习惯;培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了。因为,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掌握语文基本技能,更重要是要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具有“点石成金”的指头,能够自己去获取知识,成为真正有用的新型人才。这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意义重大。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引导学生质疑,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创造性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鼓励他们敢于和善于质疑问难。中国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培养学生善于从无疑处生疑,从看似平常处见奇,这是发现问题的起点。如教学《劝学》时,学生问:“课题为什么以劝学为题?”在初读课文后学生又问:“课文写的是学习的作用、态度和方法,与题目什么联系?”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从“读”到“悟”的过程,实质是一个从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发现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徑。老师在备课时可以从课文本身和学生的理解出发设计好若干问题,但不要急于在学生整体感知教材之前就把问题塞给学生,这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是被剥夺了。老师所设计的问题的提出要等到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并有了心得体会之后才提出来,而且最好是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课堂教学是属于学生的,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需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质疑释疑,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二、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生物学家达尔文曾留下这样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可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为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去实践运用。比如,遇到一篇新课文,须要求学生先读一读,读不准,查一查字典、辞典。预习中理解不了的问题,可以查资料寻求解决,还理解不了,不明白,可以带着问题进行课堂学习。课上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读书、思考、讨论、质疑,每一个学习环节中都始终让自己处于主体地位,积极地参与,疑难问题别人是怎样理解的,教师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思考的。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把课内的学习主动迁移到课外去,并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用来解决新问题,加以创造性的发挥。长此以往,必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就可由被动地听讲与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促进自身发展。
三、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促进自主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例如在教学《雷雨》一课时,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自制头饰、道具,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小组间再展开比赛。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最佳创意小组。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从而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在提高,思维应变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也从中得到了锻炼。
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实践中,我也感到如果不把握好学习中“自主”的度,一味追求“自主”,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反而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无论如何,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语文学习中的自主学习对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上课不讲或只用很少时间去讲解、点拨,意味着他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不断被激励去主动地探究。学生的学习不再被限制于教师所讲的范围,而是不断地发现、不断地创新。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2002年5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中学教育学》叶瑞祥,沈晓良,1997年8月,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