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的青年学者:2019年编辑出版学阅读书单

来源 :出版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生活中,人们总讲“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吃什么,你就是什么”。可学术活动中,人们关注更多的却是研究人员的科研“产出”,而不是他们的“输入”。学者们的论文、专利等科研“产出”当然应该被关注、被重视,但如果能够了解他们“吃的是什么”,了解他们的学术阅读,或许会有更进一步的学术或社会价值。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我们策划了“阅读中的青年学者”这样一年度栏目,定期刊发若干学科青年学者的年度阅读书单。青年学者是学术活动的生力军,是最活跃的学术群体,所以我们将阅读书单的主体定位于他们。“2019年编辑出版学阅读书单”征稿信息发布后,得到了编辑出版学界广大青年学者的积极响应,我们从中撷取了其中的21篇予以刊发,期待还原过去的一年中编辑出版学青年学者学术阅读的“样貌”,解构过去的一年中影响编辑出版学青年学者科研“产出”的学术阅读主题。这21种学术著作,或者直指出版、或者关乎出版、或者无关出版,或者社会、或者文化、或者技术,或者史、或者论、或者法,看似关系松散,甚至有些凌乱,但它们却深深影响着21位编辑出版学青年学者,或者还影响着编辑出版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一年的书单也许没有那么大的价值,那么,十年二十年呢?因此,期待大家关注这一栏目,关注青年学者的学术阅读。
  书 名:《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
  著 者:李金铨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阅读人:吴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为传播学知名学者李金铨先生新近出版的力作(该书繁体中文版2019年7月由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出版)。李金铨先生为台湾政治大学“玉山学者”,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国际传播学会会士(ICA Fellow),为国际传播学会(ICA)费雪导师奖、国际中华传播学会(CCA)终身成就奖、中国新闻史学会卓越学术奖获得者。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中研院客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讲座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传播、媒介政治经济学、媒介与社会、新闻史以及传播的社会理论。
  李金铨先生是当代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代表人物,在学术道路上孜孜求索四十年,穿梭传播学的时空脉络,远近纵横。该书是先生的传播研究论文集,其收录的论文,包括国际传播与新闻史两个领域,都是过去十年内陆续发表的。其中,全书除自序、 跋(题为《传播纵横:学术生涯五十年》)之外,还包括第一章《传播研究的时空坐标:兼释“横看成岭侧成峰”》,上篇《国际传播:中华与世界接轨》(第二~五章),下篇《民国报刊:新闻与历史的联系》(第六~十章),以及四篇以《附录》形式出现的文章(分别为《“媒介专业主义”的悖论》《海外中国传媒研究的知识地图》《民国报刊研究问题举隅》《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跨界”、“搭桥”与“交光互影”》)。作者在书中以纵横中西的学术生涯见证了半个世纪的传播研究,并从深刻反思中提供这一领域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全書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在上篇《国际传播:中华与世界接轨》中,作者试图联系在地经验与全球视野,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国际化”,赋之以丰富的“文化性”,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境界的交融”。作者在下篇《民国报刊:新闻与历史的联系》中,抉微钩赜,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学术与生命是不应该割裂的,而是彼此活在一个同心圆内,由内向外扩张,连成一脉,个人的心路历程不断与社会结构有机互动”(引自《传播纵横》“自序”)。从该书我们不仅有机会体悟一代传播研究大师的治学境界和路径,也可以了解李金铨先生在学术生涯中的心路历程和生命感悟,更能深切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
  书 名:《反思社会学导引》
  著 者:[法]布尔迪厄,[美]华康德
  译 者:李猛,李康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5年
  阅读人:肖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反思社会学导引》肇始于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在芝加哥大学与一群研究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科学的博士生之间的交流。本书旨在阐明那些支撑布尔迪厄的科学实践的原则,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论有关知识、实践和社会的理论结构及其学术图景;第二部分围绕芝加哥大学研讨班就反思社会学的论题展开;第三部分以巴黎研讨班的讨论为基础,反思社会学的实践。本书对中央编译出版社版《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进行了修订,由商务印书馆收入《社会学名著译丛》再版。
  《反思社会学导引》这本书,很多人都读过。之所以在此推荐这本书,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的场域、资本、惯习等概念,对分析和解决出版学科中的问题大有裨益;二是《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能够启发当下对出版学理论的反思。
  布尔迪厄的理论在国内外出版学界备受推崇。英国社会学家、出版研究专家汤普森(Thompson)在《数字时代的图书》(Books in the Digital Age)中引入布尔迪厄的场域、资本概念,对出版领域和资本形态做了深入分析。国内出版研究者在布尔迪厄理论的启发下,对编辑场域、文化媒介场域、出版场域、编辑资本、编辑惯习、阅读惯习等概念做了理论阐释。也有一些学者将布尔迪尔的场域理论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对开放获取、童书出版、文学译介出版、连环画出版、出版伦理等出版学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就我个人而言,布尔迪厄在《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中对场域理论的诠释,帮助我在学术译著出版研究中找到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布尔迪厄认为:“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它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力(或资本)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situs),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反思社会学导引》,第122—123页)。场域内位置的不同,产生了知识观念的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构成场域的不同位置所附着的资本在类型和数量方面存在差异。作为一种学术知识生产场域,学术译著是一种有限的文化生产场域(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是一个专为学者构建的文化产品生产系统。学术译著具备翻译规范和出版质量标准,以便获得学术界的认可。学术译著场域的行动者(Agent)主要包括译者、赞助人、出版社、读者等。学术译著出版场域可视作由作者、译者、赞助人、出版社、读者等行动者负载着各自的资本在场域中相互竞争、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活动。其中,译者在学术译著翻译出版活动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惯习,从而作用于翻译实践。   另一方面,《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能够启发当下对出版学理论的反思。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应用性的社会科学学科(罗紫初,《出版学导论》,第40页)。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出版学必须吸收文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传播学、教育学等其他学科理论,发展出版学理论,进而指导出版实践。近年来,出版学界呼吁对出版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总结。吴赟与闫薇(2019)认为出版理论研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史学研究范式、文化研究范式、产业研究范式、社会学研究范式等研究范式。出版学不同范式之间不应该是绝对孤立、分离的,而应该形成相互交融的理论格局,共同推进出版学学科进步。许洁等(2019)也指出:出版学发展到了应当反思理论建构的阶段,基础理论不能停滞不前。出版学有必要向传播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和教育学借鉴相关理论视角来构建基于三大出版领域的出版学基础理论。
  在反思重构出版学理论的趋势下,推荐《反思社会学导引》一书,相信布尔迪厄的理论有助于建构出版学理论体系,解决出版学研究中的现实问题。
  书 名:《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
  著 者:[美]史蒂芬·平克
  译 者:王烁,王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阅读人:陈洁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在人类传播史上,口语传播到文字承载的印刷文明,再到数字传播,核心离不开对语言的运用和传递。无论在何种介质上的传播,对内容本身的提炼传达显得无比有意义。在这信息无限量提供的时代,如何运用语言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年代。国际知名语言学家、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所著的《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用小说家的语言,结合现代语言学和认知科学,从思维和心理的高度论述写作原则和技巧,教会读者如何运用语词打动人心。如果作者是使用语言创造内容,编辑无疑是语言使用的指导者。本书同时也可为编辑如何在语言层面帮助作者表达内容提供规则和范例。
  首先,在语言的整体表达上,注重风格感觉。在数字内容的传播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均强调内容为王,语言正是其中的关键。对于语言的变化和运用,早在印刷机发明之时便有所探讨。作者关注语言的风格感觉,认为“视觉”和“幽默感”中的“感觉”是指心灵的一种官能,尤其是与精巧句子产生共鸣的理解力。无论是编辑短信、发电邮还是写博客,行文、语法、拼写、标点,这些语言的适当运用,能使作者清楚地表达讯息。这种风格的建立,会赢得读者对所传递内容的信任。而读到有风格感觉的文字,会是读者一大乐趣。
  其次,正确表达是语言写作原则。全书由《破解好文章》《观看世界的窗》《知识的诅咒、思维网·句法树·词语串》《连贯之孤》《明辨对错》等六个章节构成。分别以写作的读者换位立场、引导读者视线的古典风格、跳出狭隘的专业思维模式、遵循句法用短语树将思维网编码为词语串,注重逻辑保证论点延伸连贯和明辨语法、用词及标点正确规则等方面阐明语言写作原则。其中,具体提出元话语、设路标、混淆隐喻、僵尸名词等使语言沉闷的坏习惯,用案例详尽论述英文写作中的结构搭配、字词顺序及被动式运用,切实可行地提炼出真正重要的写作规则。
  再次,准确表达是语言使用的追求。在认知科学家平克教授的视角下,简洁、清晰的古典风格正是写作赢家。书中运用了大量语言运用和写作实例,穿插了消除歧义的语言句法树。例如,强调在语言的使用中,在编辑艺术的追求中,简洁是关键的要素。著有《夏洛的网》《精灵鼠小弟》等知名作品的埃尔文·怀特(Elwyn B·White),将其老师威廉·斯特伦克(William Strunk)的讲义加工成書《风格的要素》。无限回忆其老师在课堂上的回响:“第17条规则——删掉不需要的词!删掉不需要的词!删掉不需要的词!”重复三遍表达热切,只为了强调用语简洁。另外,难能可贵的是,全书附有具体涉及的术语表,对古典风格、抑扬格、矫枉过正、开放式条件结构等术语均作了详尽解析。
  作为一位科普畅销书作家,曾被《时代周刊》为代表的知名杂志称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平克教授,立意高远深邃,落笔又能明晰生动,还曾荣获普利策非虚构类写作奖。此书的妙处在于,在英文写作学习者眼中,是一本写作指南;在编辑工作者眼中,是一部编辑加工指导手册;在专业视角阅读中,更能给人以灵感顿悟,适用于传播、营销、文学等各领域的阅读者。在作者看来,写作风格是有效运用语词吸引人类心灵的关注。在传播研究者看来印刷媒介和数字媒介所承载的人类文明,同样是需要如何有效使用语言的风格感觉来传播。作为编辑的传者,如何在处理文稿时遵循语言的使用原则同样是一门独具匠心的艺术。
  书 名:《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上下册)》
  著 者:[美]戴维·纽曼
  译 者:黄腾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
  阅读人:曾元祥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作为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一个阶段的出版活动,不仅记录并建构了当时的社会,同时也由彼时的社会结构与制度建构而成。出版现象即社会现象,编辑日常也是社会个体日常生活的构成部分,出版学的研究对象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密切关联。如何理解因媒介技术变革涌现出的各种新的阅读行为与规律、新的出版需求与形态、新的出版结构与制度,社会学理应成为一种重要关照视角。美国德堡大学社会学教授戴维·纽曼(David Newman)的这本《欢迎光临社会学:第11版(上下册)》,或许能够为出版学者探究上述问题提供社会学的观察视角与分析框架。
  该书被誉为“与你距离最近的社会学入门书”,全书结构清晰开阔,围绕“个体与社会的关系”这一社会学主题,借助“社会的建筑”(architecture of society)这一意象,探讨了“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个体日常生活”“社会个体如何建构社会”“社会是如何影响并建构社会个体日常生活”三个话题,揭示“社会是人类建构的”这一核心主题。全书通过引入日常生活世界中的事例,为人们理解其背后那些不易被察觉的宏大架构提供了一种社会学观察的视角,提及并阐释的事例很多又是那些改变许多人命运的社会重大议题,给人以思考延伸的空间。   为了撰写出一本“像真正的书的教科书”,作者用轻松、有趣的文字叙事风格写就,行文流畅,既有社会学研究基本视角和方法、经典理论的文字阐述,也有很多知名社会学家及其代表性研究的介绍,能够让初学者深入浅出地理解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形成并初具“社会学的想象力”。
  社会化阅读是如何形成并构建起用户聚合力的?是否存在出版职业共同体与学术共同体,如果存在,其关系体是如何构建而成的?以及,因媒介技术变革涌现出的各种新的阅读行为与规律、新的出版需求与形态构建出了何种新的出版组织结构与制度,甚或是社会结构与制度的,又是如何构建?我们应如何重构当前的结构与制度以适应技术的变化,推进行业发展?面对这些研究热点与难点,或许这本书能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
  书 名:《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经典版)》
  著 者:[美]布莱恩·阿瑟
  译 者:曹东溟,王健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阅读人:王鹏涛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我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鹏涛,我向各位同仁推荐一部名叫《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的技术哲学名著。这本书我反复精读了数遍,获益匪浅。具体推荐理由如下。
  首先,该書是截至目前为止,本人的阅读视野里关于技术的本质与进化、技术与科学、经济的关系最深刻系统的研究成果。作者布莱恩·阿瑟是知名的技术思想家,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获得过“熊彼特奖”。《技术的本质》是布莱恩·阿瑟创建的一套关于技术产生和进化规律的系统性理论。这本著作有利于我们理清技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演进规律,以及技术与科学、产业实践之间的关系,破除了我们的很多迷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5G通讯、人工智能、区块链、沉浸式媒体技术等对出版业的影响,帮助出版经营者更好地进行趋势推演和战略决策。
  其次,本书中很多奇特而深刻的观点能够颠覆我们对于技术、创新的刻板印象,帮助我们重新建构新的技术创新理念,设计更为科学有效的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尤其是关于技术是组合和递归的、技术是对现象有目的的编程、技术具有生物属性、进化性技术与繁衍性经济间的关系、科学不仅利用技术而且从技术当中构建自身等“反常识”的论断,冲击了我们对技术的传统认知和固有偏见,让我们重新审视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对普通读者而言,这本书一开始读起来并不轻松,出版学界同仁可以将这本书中的理论观点与出版技术演进的历史脉络结合起来思考,用客观事实检视作者的逻辑和论证,看看出版产业变迁过程中技术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在未来的产业前景中技术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总之,这是一本可以启发我们深度思考技术在经济社会中作用机理的佳作,阅读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有效地探索技术创新如何推动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帮助决策者更好地选择技术创新应用的最优方案,帮助政府管理者更好地设计制度体系来引导出版业乃至整个国家的创新进程。
  书 名:《内容之王:出版业的颠覆与重生》
  著 者:[美]迈克尔·巴斯卡尔(Michael Bhaskar)
  译 者:赵丹,梁嘉馨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
  阅读人:许洁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这是一本被翻译书名耽误的出版学基础理论专著。原书名为Towards a theory of publishing: from the printing press to the digital network,或许是为了吸引大众读者的眼球,中文译本出版的时候,书名被翻译成《内容之王》,正书名之下还有一个副书名《出版业的颠覆与重生》。不知大变书名有没有为出版社带来理想的销量,但却很有可能让一部站位高、视野广、有深度的出版学基础理论专著因为一个落入俗套甚至有些跟风的翻译书名而失去它的潜在读者。而我就是这样错过了它三年,要不是同行好友的推荐,我很可能一直不会买它、读它,更不会为书中出版基础理论问题的独到见解和深入思考叹服。
  和所有的社会科学研究专著一样,本书开篇即抛出“什么是出版”这样一个出版学研究绕不过、避不开又尚未取得一致结论的问题。作者旁征博引,对1600年到2000年之间出版的学术文献中使用publishing 和publish的情况进行整体梳理。从麦克卢汉到香农,从布尔迪厄到约翰·汤普森,作者要言不烦而又提纲挈领地综述了数十位业界、学界专家对出版、传播、公之于众等相关概念的理解和阐释,在此基础上探讨出版与文本、载体、技术和媒介的关系。接下来,作者并未对“什么是出版”给出自己的定义,而是话锋一转,进一步抛出“哪些不是出版”。从现实主义观点出发,作者首先提出“模块论”,归纳出版活动的核心要素。紧接着,从国家和社会的需求角度出发,作者列举《圣经》和《皇家学会学报》等出版物的生产传播过程,对“出版是一种服务”这一观点进行讨论。作者总结到“人们无法简单清晰或充分地对‘出版’进行解释……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前,我们仍然需要一个关于‘出版’的庞大而统一的理论体系。”在接下来的篇幅中,作者抽丝剥茧,把出版当做内容机器,解构其内部运作机制,带领读者透过编辑、加工、传播等出版流程,探讨出版的本质,归纳出框架、模式、审核和推广四个关键术语,并始终基于数字技术的影响围绕这些关键术语构建出版理论体系。
  出版学作为一门正在生成中的应用型的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尤其薄弱。数字时代,对出版学科基本概念和关键知识体系的构建迫在眉睫。本书的引进出版,正当其时,能够对国内出版理论界带来启发。本书属于圣歌(Anthem)出版研究系列,该系列邀请国际出版学研究界、教育界和产业界专家担任编委,出版了很多主题新颖、品质优良的出版专业指南和理论图书。希望国内出版社能择优引进翻译出版,更希望能保持专业与学术著作的原貌,褪去一些浮躁,让这些书能遇到真正需要它、理解它的读者。   书 名:《社会研究方法(第13版)》
  著 者:[美] 艾尔·巴比(Earl R.Babbie)
  译 者:邱泽奇
  出版社:圣智學习出版公司(Cengage Learning)
  出版时间:2015年
  阅读人:田常清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如何探寻真正的真实?或许我们能够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艾尔·巴比(Earl R.Babbie)的《社会研究方法》(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中找到想要的答案。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到“这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了解事物的书”,社会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观察和推理发掘“真实”,解答人类社会生活。尤其对于初涉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而言,本书可以说是一本不容错过的经典入门之作。
  《社会研究方法》自1975年初版问世以来即广受学术界欢迎,至今被译成多国文字,现已出至第十三版。全书包括《研究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Inquiry)、《研究的建构》(The Structuring of Inquiry)、《观察的方法》(Modes of Observation)、《资料分析》(Analysis of Data)四大篇共计十七个章节,讨论范围广泛,视角宏大全面,内容由浅入深,既有社会研究基础概念、范式、逻辑等方面循序渐进式的探讨,也深入细致地介绍了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具体步骤以及各种技术方法。书中还兼顾社会研究过程中的伦理道德规范,如尊重调研对象的主观参与意愿,保证其匿名性、隐私权和个人安全,以及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法律问题等,也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系统方法指导与工作守则式参考。
  本书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架构清晰,发人深思。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善于以通俗易懂、幽默搞笑甚至略显随意的口吻,通过生动鲜活、有趣多样的大量案例、图表,将看似复杂晦涩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娓娓道来,为读者开启了观察、解释、探索真实的大门。当然,本书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书中有部分章节在使用变量、指标等概念时显得较为混乱,存在界定不清、表达含糊的问题;案例穿插有个别地方较为啰嗦重复,使得论述不够紧凑精练。不过总体而言,本书仍不失为一本帮助我们高效掌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好书。加之,社会科学研究旨在对人类社会生活做系统观察、推理后发掘、了解事物,发掘真实,而本书的不足以及书中内容所透露的关于作者本人的教学经历、科研经验、生活阅历等,无疑也让我们致力于了解的真正的“真实”本身变得更加丰富、饱满、立体,且值得期待。
  书 名:《社会与经济:信息、权力与制度》
  著 者: [美] 马克·格兰诺维特
  译 者:罗家德 ,王水雄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2019年
  阅读人:丛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
  第一次听说格兰诺维特教授的大名,大约都是来自他提出经典的“弱关系”理论。时隔多年,一部新作《社会与经济:信息、权力与制度》(Society and Economy: Framework and Principles)的问世,再次激起国内外对他本人以及新经济社会学的热议。说是新作,可读起来却像是一坛酝酿多年的老酒。事实也的确如此,据说格兰诺维特早在23年前就已写好本书第一稿,之后经历反反复复的修改。
  坦率地说,这本书一开始的阅读体验并不美好,如同书中格兰诺维特所反对的经济学化约主义,他主张还原对世界的真实假设——复杂的社会因素,我深深地被一种“复杂”甚至略带“枯燥”的感受所笼罩,以至于在啃读文字的同时不得不寻求专家解读的支持。格兰诺维特在本书中试图对社会与经济的关系进行系统性的重构,颠覆原有建立在经济学基础上的社会科学体系,将社会学视角深入到传统经济学的核心地带,用复杂思维视角分析一系列社会经济现象。这一思维的典型体现便是他对个体与集体关系的研究上。他指出,一方面,个人的能动性需求会通过关系、圈子与人际网络等社会网络结构获得自主决策的空间,甚至改变集体制度与文化;另一方面,集体的制度与文化又通过社会网潜移默化地形塑个人的心智结构与行为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书中提到的信任与权力。相比于过往对经济学帝国主义只破不立的呐喊,格兰诺维特做到了有破有立。
  在阅读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也不禁思考它对出版实践和研究的意义所在。一直以来,出版业有文化和市场派之争,出版学有信息和传播学视角之说。而社会学总像一位低调的大师,默默关照出版领域,时不时给予出版人以深刻的洞察和启发,如传统社会学家约翰·B.汤普森的两部著作《文化商人》和《数字时代的图书》,就影响了大批出版人。格兰诺维特这本书也是如此,他并不主张建立所谓的社会学帝国主义,而是希望在文化与经济视角之外,充实人们对世界更完整的认识。今天出版业的很多现象,宏观到新技术在出版领域的扩散路径,中观如出版机构与新媒体平台之间的合作博弈关系,微观到出版者职业流动等,都与我们身处的社会关系和网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通过文化、技术或经济学视角解释都难免有所欠缺。正如格兰诺维特的口头禅:“没错,但这还不够”(“It’s not wrong,but it’s not enough”)。
  那么,也是时候,在出版领域引入新经济社会学视角了!
  书 名:《书籍的历史:从手抄书到印刷书》
  著 者: [法]吕西安·费弗尔, [法]亨利-让·马丁
  译 者:和灿欣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9年
  阅读人:于文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书籍的历史:从手抄书到印刷书》为旧著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曾在2006年引进过的繁体中译本《印刷书的诞生》。原本购置此书只为版本收藏,但毕竟经典,到手后又不禁重读,新感良多。   此书在书籍史乃至整个文化史研究中的经典地位毋需赘言,是法国年鉴学派创始人费弗尔和书史专家马丁在20世纪中叶的合璧之作。前者提出框架规划,后者运用所长付诸实施。几乎所有学术史回顾中,此书都被奉为“书籍史”奠基之作,是新旧“书籍史”的分水岭。按费弗尔的规划,新书籍史由《书籍,此商品》《“书籍,此酵母》两部分组成。由于费弗尔中途憾然辞世,马丁将书的重点放在了更擅长的前半部分,而将后半部分,即《书籍与社会变迁的关联》仅作为最后一章。世人难免视为遗憾。但在我看来,前七章可能更具开创意义。
  正如费弗尔与马丁一再强调,本书无意重写印刷史。所以尽管此书的大部篇幅是对印刷书诞生之初三百年间技术、经营、发行等所有细节的全景纪录,但质的不同在于,笔法焕然一新。敘事轴心由“物”及“人”,不再像文学史、思想史学者以书的“文本”为中心,也不再像版本目录学者以书的“形态”为中心,而是转向幕后,以书籍的出版发行者为中心。书籍史的主角变成为解决铸字排字、字体版式等技术难题费尽心力的工匠,为抢占市场先机绞尽脑汁筹措资金物资的作坊主,为使经典文本完美呈现殚精竭虑的人文学者印刷商,为扩大销路并确保资金回笼奔波游走的书商书贩。作者牢牢抓住一个方向,展现“改变社会的思想与观念是如何被呈现于世”。在工业革命尚未发生的欧洲,组织如此庞大的社会化生产,是一场筚路蓝缕的商业史。这样的书籍史不再是一册册静态的书籍,而是庞大动态的关系网络。这个复杂的关系网络便是近代欧洲的思想“语境”、文化“背景”。正是这群为了生计、致富、文化理想的各色人等之联合行动,甚至是商战中的“尔虞我诈”,审查中的“偷梁换柱”,不仅让观念插上了翅膀,成为思想传播的润滑剂与助推器,并规定社会运动的可能与不可能。正如副标题《从手抄书到印刷书》:手抄书和印刷书看似都是书籍,后者还曾模仿前者,但终究是质的差异。印刷书是全新的交流方式,形塑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形状”,观念“样貌”和思想“边界”。
  书 名:《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
  著 者:[英]大卫·M·贝里,[挪]安德斯·费格约翰
  译 者:王晓光等
  出版社: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阅读人:王贺青年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
  2019年,也许可称作中国大陆的“数字人文元年”。这一年,大量这方面的学术活动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行,予人目不暇接之感;不少学刊也开辟了数字人文研究专栏,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一夜之间,如潮水般涌现;首个专业刊物《数字人文》的创刊,更为推动此一领域研究、建构学术共同体与新的学术范式,作出了必要准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数字人文都成功地吸引了不少年轻学子和成熟学者的目光,呈现出爆炸式、井喷式的发展状态。我和朋友们关于数字人文如何运用于中国近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一组笔谈文章,在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后,许多素不相识的读者也通过各种途径和我们取得联系,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可否请您推荐一本好的数字人文入门书?
  但无一例外,我的回答都是《数字人文: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这本书由英国学者大卫· M. 贝里(David M. Berry)和挪威学者安德斯·费格约德(Anders Fagerjord)合作完成。英文版由剑桥的著名出版商    政体出版社(Polity  Press)于2017年夏推出,显然并不是数字人文领域最新的一本入门书,但对中国学术界来说,自其面世不到两年时间内,已经中译出版,可谓相当及时、高效。译者国内数字人文研究的先行者王晓光教授及其学术团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当然并非是说此书的翻译已无可挑剔,如删去原书参考文献等做法就令人遗憾)。据我所知,这也是被中译出版的第二本数字人文入门读物。与第一本《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安妮·伯迪克等著,马林青、韩若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所论较为简略相比,此书以媒体和传播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为基础,从“数字时代的知识与批判”这一问题意识、高度出发,力图对数字人文这一本世纪初才兴起的新领域、新动向,作出较为系统的(同时也是极为概括的)描述、解释和分析,论述颇为丰富。
  全书首章为导论,第二章讲述数字人文的历史背景,第三、四章说明其“通往计算思维之路”的发展脉络,并探讨算法和抽象计算中的数据(如Web本身及其归档文件),第五章则聚焦于数字人文研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可能性,第六章介绍其主要方法、工具,第七章处理数字人文的呈现形式问题(作者称之为“界面批判”),末章由对数字人文本身的探讨转入对“批判性数字人文”的构想和远景思考。各章既有不同的主题和重心,又按照一定的逻辑、内在理路层层推进,连贯起来正可构成一幅全景式的数字人文地图。这幅地图至少包括理论数字人文、技术数字人文、方法数字人文、应用数字人文四个方面。其中的每一方面,无疑都值得我们深入探勘,而在探勘之前,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而令人难忘的导览。
  书 名:《数字时代的文化》
  著 者:约翰·哈特利
  译 者: 李士林,黄晓波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阅读人:王武林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化研究因其跨学科和开放的研究场域,广涉众多学科,关联意识形态、社会阶层、种族与性别等诸多议题,艰深晦涩,有点令人敬而远之。
  在全球文化生产与消费空前兴盛,文化与科技、创意产业高度融合和发展的当下,如何看待草根阶层主导的流行文化内容生产与消费现象?如何审视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关系和地位?如何弱化专家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壁垒,并激发个人动能以产生创造性价值?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文化研究学者约翰·哈特利(John Hartley)所著《数字时代的文化》(The Use of Digital Literacy)对以上问题做出了相关回应。书名可直译为《数字读写能力的用途》,源自伯明翰学派创始人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名著《读写能力的用途》( The use of Literacy,1957)。哈特利早年求学于英国,活跃于文化研究领域,两书内容一脉相承,哈特利在霍加特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数字媒体的读写能力,以及由此引出的高雅文化与流行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地位。   哈特利从数字读写能力、创意产业、诗人电视、数字读写与叙事、阅读大众、时装媒介及“中国世纪”等方面,试图重新阐释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转向,通过分析不同领域中的媒体文化演进历史,凸显普罗大众在数字媒体时代的读写创造力及文化意义。
  哈特利高度评价流行媒介和流行文化的价值,在文中提到:“以旁观者身份对流行文化进行批评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流行领域与正式的、批判的、理性的、科学的、新闻的以及想象的知识领域的界限正在消融。”他认为流行媒介成长于(政府和商业的)精英体系与普通人群之间的间隙,赋予人们“内在生活”的欲望与恐惧、希望与冲突、谋划与游戏以高度资本化的表达,正是流行媒介,开始用非工具性的读写能力弥合精英和普通大众读者之间的鸿沟。
  论及文化与科技及草根网民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哈特利的观点是:用科技使社交网络可以聚集体系内部所有主体的创意想象力,用于自我表达和促进知识增长。他认为正是个人的欲望、白日梦、恶作剧与游戏赋予了社交网络生命。这在当前的微信、网络文学、B站、抖音、优兔(YouTube)等平民化、大众化的网络应用及内容生产方面得到了充分印证。
  此外,书中霍加特对于流行文化能够自我纠错的观点,以及霍尔和弗洛等人的流行文化只能从外部由知识分子来修正的主张,还有哈特利关于当代社会就是“编修型”社会,编辑实践决定人们观念中的真假等论述,都值得我们深思。由此,虽艰涩,但此书值得一读。
  书 名:《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中译本)
  著 者:[美]菲利普·津巴多,[美]迈克尔·利佩
  译 者:邓羽,肖莉,唐小艳,等
  出版社:人民郵电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年
  阅读人:李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
  多年前,我曾翻阅过《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这本书。近些日子,因下定决心将自己的研究议题从数字阅读、知识付费等在线行为扩展为更为宽泛的互联网用户行为,并试图侧重从社会影响的角度考察用户的态度和行为改变。于是,我又重新阅读了这本书,仍有颇多收获。
  也许你没有听说过作者菲利普·津多巴这个名字,但相信很多人对斯坦福监狱实验有所耳闻(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没错,津巴多正是这个著名实验的负责人!尽管备受争议,这个实验非常有效地证明了社会情境对人类行为的重要作用。津多巴最初写作此书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1990年代有所修订。三十年又过去了,但我们仍然生活在充满社会影响的世界里,尤其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盛行,我们每个人更是被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和信息内容所包围。
  津多巴在《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一书中,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对社会影响进行系统梳理和精辟总结。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几乎包括社会影响的所有内容:劝服、依从、从众、认知不协调、自我归因、条件反射、社会学习、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卷入、偏见、非言语交流,甚至阀下影响。作者将这些内容整合在态度系统这个主题中,在这个系统中,态度、认知、行为和意图都受到外在事物的影响,同时彼此之间又相互影响。最后,作者结合司法领域或环保健康领域分享上述社会影响原则的应用问题。
  在阅读过程中,我发觉这本书不仅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学术理论和研究视角,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自身所处的社会情境。不论你是否有所意识,社会影响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简直就是“无孔不入”。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所数出的社会影响少于20个的话,你要么是居住在另外一个世界中,要么是你根本就缺少对外界事物的自主判断”。因此,阅读此书,至少能够让你更加清楚地意识到和认识周围所存在的诸多社会影响。此外,也许还能让你在生活中更加“明智”——一方面,帮助你掌握说服他人的相关技巧,让你成为更有力的影响者;另一方面,当面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裹挟时,使你保持清醒和理智,而不会随波逐流。
  书 名:《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
  著 者:[美]彼得· L.伯格(Peter L.Berger),[美]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
  译 者:吴肃然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
  阅读人:王鹏飞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这是一本2019年新出版的书,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一本新书。英文原著1966年即在美国出版。出版以来深受好评,被视为与《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自杀论》等并列的社会学经典之作。
  《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提出“社会是人的产物,人是社会的产物,人和社会是相互建构”的社会建构论观点。一方面,该书将“知识”从少数人关心的科学理论知识,延伸到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用以指导行动的知识,并提出与“思想”相比,常识性的“知识”构造出了所有社会赖以维系的意义之网,极大拓展了“知识”的范围;另一方面,该书以精细的笔触,对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和知识、客观现实社会的“制度化”“正当化”、主观现实社会中的两级社会化、内化和社会结构等诸多命题深入分析,详细论述了一切“知识”在成为“现实”时所经历的社会过程。
  作为从事知识服务的出版业,一方面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一方面也被既有的知识尤其是制度、意识形态与合法性等深刻影响。在本书描述的不少互动建构场景中,都可以将出版业代入,带来颇具启发性的思考。因此,这本基于马克思主义形成的知识社会学经典论著,不仅对理解诸多出版现象多有助益,也会让我们从社会学的视野中,思考出版业在社会建构中可以或者应该扮演的角色。
  在首个中译本出版十年之后,北京大学出版社另行寻找译者,为这部著作提供更为流畅和精准的译本,也是推荐此书的另一原因。
  书 名:《消费社会》
  著 者:[法]让·鲍德里亚   译 者:刘成富,全志钢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
  阅读人:刘银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刚刚过去的2019年,恰逢法国社会学家让·鲍德里亚诞辰90周年,因此特推荐鲍德里亚的一本社会学经典著作——《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一书首次出版于1970年,是法国学者让·鲍德里亚继《物体系》(1968年)后进一步深入剖析作为消费者的人与物品关系的一本重要学术著作,也是鲍德里亚青年时期最重要的论著之一。
  消费在现代社会存在中可谓地位显赫,各国政府在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都采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消费似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的加速器。然而,如何批判性地看待过度追求消费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消费社会》这本书里,鲍德里亚指出:“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即“消费社会”中。在消费社会中,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物品不仅不能为人服务,倒反过来包围人,围困人;消费对象因为被结构化成一种代码而获得了权力。
  在《消费社会》这本书里,鲍德里亚首次尝试涉足经济学领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物象呈现的理论,并突出强调“橱窗、广告、生产的商号和商标”这些具有暗示意义的“符码”对人深层欲望的引导和支配。这个论述虽然并不是完全新颖的观点,其老师居伊·德波早在其1967年出版的《景观社会》一书中提出:资本主义的抽象系统中,比商品的使用价值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的华丽外表和展示性景观的存在。
  然而,鲍德里亚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将符号学的理论引入对于消费社会的批判中,将消费的逻辑理解为更宽泛的符码逻辑,因為“人们一旦进行消费,那就绝不是孤立的行为”,“人们就进入了要给全面的编码价值生产交换系统中。在那里,所有的消费者不自主地相互牵连”。看到这里,现代社会那些看似无法理解的消费现象,诸如“疯抢优衣库”“炒鞋”“网红带货”等现象实则均有迹可循。
  鲍德里亚的写作风格自由随意,具有典型的“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风格”,从行文看,更像一本文学著作,而非社会学著作。尽管其理论的严密性以及行文的规范性遭到批判,对经典唯物史观的颠覆也值得商榷,然而,这都无损于这本书的伟大与经典。
  书 名:《新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
  著 者: [美]罗布特·博因顿
  译 者:刘蒙之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阅读人:刘蒙之教授、博士生导师(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写作能力是传媒人才培养的核心技能之一,报纸、杂志、新媒体无不追求优秀的叙事文本,具有人文关怀和伦理向度的写作依然是媒体竞争的核心。新闻学者、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博因顿的《新新新闻主义:美国顶尖非虚构作家写作技巧访谈录》正是一本荟萃当今美国顶尖记者采写经验的上乘之作。博因顿对当今美国19 名优秀记者进行深度访谈,从工作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探讨新新新闻主义的写作样态。在作者看来,新新新闻主义具有四个特征:第一,记者们普遍采用浸入式或饱和报道介入报道对象。第二,采访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短暂的信息收集,记者们大大延长了报道的时间跨度。如阿德里安·勒布朗花费了近十年的时间报道两个女人的挣扎、斗争以及应对爱情、毒贩、婴儿和监狱等问题。第三,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为采访所得,而是广泛地利用文件、档案、卷宗、历史资料。最后,写作选题不仅追逐热点和名人,更多的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物也进入其写作范围,涉及社会现象、思想、宗教、信仰、科学与美食等各种主题。本书的访谈对象精挑细选,受访者都是美国新一代叙事新闻记者的优秀代表,所提问题紧切业务,切中要害,而受访者各有千秋,风格各异,但都以严谨的报道、敏捷的思维、复杂的洞察广受读者欢迎,并产生深远影响。逻辑型与叙事型知识都是求真的形式,而在资讯走向公众一途非叙事莫能担当。一个好的故事比一个好的论点更有说服力,从人文知识、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顶尖的叙事能力可以让冰冷的数据资讯更加容易传播和接受。本书是对新闻实践和方法的讨论,而非理论或各种体裁现状的对话,相信对采写和叙事感兴趣的读者大有裨益。
  书 名:《学术与政治》
  著 者:[德]马克斯·韦伯
  译 者:冯克利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16年
  阅读人:王一鸣讲师(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书实为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于1917年、1919年在慕尼黑向青年学子发表的两篇著名演讲集合而成:《以学术为志业》《以政治为志业》。韦伯一生著述宏富、如渊似海,作此二篇小稿“直如酌蠡水于大海”(李清照评东坡词语),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读之却仍可窥见韦伯思想的精义。
  作为当时德国知识界的领袖,韦伯开篇即痛斥时下的大学体制及学术选才制度——美国化的“国家资本主义形态”使得秉持自由和人文精神的德国大学蜕变成为“官僚化的资本主义企业”,掌控遴选、晋升权的大学官僚们通过类似美国总统选举的“集体意志选择”使得“庸才和投机分子占尽便宜”。当机遇或者说运气而非才干起着决定作用,“学术生涯就是一场鲁莽的赌博”。由此韦伯终于道出了他的名言:“你能够承受年复一年看着那些平庸之辈爬到你头上去,既不怨恨也无挫折感吗?当然每一次他们都会回答说:‘自然,我只为我的天职而活着。’”
  那么将学术当作志向和天职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韦伯描述为一种“因献身于自己所服务的学科而达到的高贵与尊严”,“我们不知道有哪位伟大的艺术家,他除了献身于自己的工作,完全献身于自己的工作,还会做别的事情”。与之相反,“假如有人把他从事的学科当做一项表演事业,并由此登上舞台,试图以‘个人体验’来证明自己,并且问‘我如何才能说点在形式或内容上前无古人的话呢?’——这样一个人是不具备‘个性’的”。这样的人——按照韦伯的说法,即是“庸才和投机分子”。   演说最后,韦伯劝告“每一位受着感情的驱策,想要从事学术的年轻人,必须认识到他面前的任务的两重性。他不但必须具备学者的资格,还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作为教师,他的首要职责是教会学生认识事实——一些“尽管不美但却神圣,而且正是因为它不美且只就它不美而言,才变得神圣”的事实,而非向学生兜售价值观——“一名科学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其次是教会学生认清事实的思维方法、手段和训练;最后但最重要的是使学生时刻保持“头脑的清明”——亦即是韦伯广为人知的术语“世界的祛魅”或者《中庸》之所谓“自诚明”。
  作为学者,他的唯一职责是明知学术这场豪赌“没有止境也绝不可能有止境”,仍要在庸才和投机分子的熙熙攘攘里,发出李尔王式的呐喊:“这一切早已发生过,我并没有迷失在人迹罕至的蛮荒里,只不过,在这场伟大浩荡的行进中,轮到我独自前往了!”
  书 名:《阅读史》
  著 者:[加]阿尔维托·曼古埃尔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2年
  阅读人:邓香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阅读史》的作者是加拿大极具天赋的作家、小说家、翻译家兼文集编纂者阿尔维托·曼古埃尔。这是一部关于“阅读”所经历的历史变迁的经典之作,它给我们展示了“阅读”应有的意趣和姿态。全书装帧设计精美,图文并茂。阿尔维托文笔细腻,叙事形象。作者以读者为本位,围绕“阅读”娓娓道来,史料丰富,再现了古人阅读时的场景,可以给读者很好的历史代入感。
  作者分“阅读活动”和“读者的力量”两章来阐述“阅读”的历史。有意思的是,阿尔维托将最后一页作为第一章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该书开篇就是十八幅历史人物阅读插图的介绍,有年幼的亚里士多德坐在垫椅上读书,有耶稣在讲课,有狄更斯在朗读,更有佚名的年轻人坐在树干上捧书阅读。就像作者所说的,所有这些人都是读者,而他们阅读时的手势,他们阅读的技巧,以及他们从阅读中获得的乐趣、责任与力量,和我阅读时所获得的并没有两样。
  在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看来,阅读,几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们人类的基本功能。我们不得不阅读。我们阅读以求了解或是开窍。我们每个人都阅读自身及周边的世界,从而得以了解自身与所处:天文学家阅读一张不复存在的星星图;动物学家阅读森林中动物的臭迹;舞者阅读编舞者的记号法,而观众则阅读舞者在舞台上的动作;父母双亲阅读婴儿的表情,以察觉其喜悦或惊骇或好奇的讯息;中国的算命师阅读古代龟壳上的标记;夏威夷渔夫将手插入海中以阅读海流;农夫阅读天空以测天气:这一切阅读都和书本的读者共享辨读与翻译符号的技巧。可见,阅读书页上的字母只是它的诸多面相之一。不管是哪一种情况,阅读其意义的都是读者。允诺或承认事物、地方或事件具有某种可能的可读性的是读者。觉得必须把意义归诸于一套符号系统,然后辨读它的也是读者。
  在喧嚣浮躁、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代社会,阿尔维托·曼古埃尔的《阅读史》对于“阅读”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书 名:《知的资本论》
  著 者:[日]增田宗昭
  译 者:王健波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17年
  阅读人:张弛讲师(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知的资本论》是日本CCC公司、茑屋书店创始人增田宗昭总结其经营茑屋书店的成功之道,书中所讲述的价值理念、对自由的深度思考、对“人性尺度”的设计思考及管理模式思考等,为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出版服务指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考维度和发展路径。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增田宗昭在茑屋书店经营过程当中的主要心得经验,对于大数据时代基于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准出版服务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一是用户个性化需求与精准出版服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和实现“精准出版”这两个关键在现代社会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基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大数据的出现。面对大数据浪潮,出版业态转型在所难免,终有一天,大数据会“颠覆”出版业。
  (1)数字人类学与用户个性化需求
  数字的本质是人,数据挖掘就是在分析人类族群自身。大数据是数据挖掘的利器。在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的本质也是人,因为市场是由人和人的需求构成的。因此,从聚众时代的人类族群到分众时代的人类族群关系的变化,要求出版业主动适应。个性化需求是人的天性,现代人的生活状况决定了市场细分,用户个性化需求的精确引导,类似于只需一枚导弹就可以精准攻击一个锁定的目标。
  将通过数据量化来揭示不同人群心理行为和文化发展的研究方法称为“文化组学”。长期以来,阅读一直是一种单独而私密的文化行为,一个人读书的心境感悟是外人无法感知的,而如今的电子阅读和网络阅读能够让出版商和作者一窥销售额背后的故事,这些数据不仅仅能显示哪些书吸引了哪些购买者,还能揭示这些读者的阅读强度。
  (2)全数据与精准出版服务
  所谓“全数据”是指通过大数据技术对特定事物的整体性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判断决策,相对于以往的“样本数据”,“全数据”有两大好处:一是提高了我们把握事物的精准性,二是可以监测防范可能发生的遗漏和风险。因此,大数据权威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提出“样本=全数据”。苹果公司为了实现“全数据”的精准出版服务,实施了“图书基因组计划”,根据对不同读者的阅读爱好和购买记录的大数据分析,為用户制订“量身定做”的精准出版服务。
  对于出版行业来说,全数据的精准营销因应的是从大众传媒向分众传播转变的趋势。受众是处于分散各处、无相互联系的个人集合体。需求的差异化、个体化和分散性使得现代消费越来越趋向于“私人定制”和“量身定做”,而全数据为实现精准的“量身定做”提供了条件,以数据为基础,实现科学定位和精细化生产是当代日益突出的产业生态逻辑。   (3)第四范式与精准预测
  实验型第一范式、理论型第二范式、计算型第三范式的共同特点是研究需要模型和假设,而大数据密集型第四范式处理PB级以上大数据的能力使人们能做到没有模型和假设也可以分析处理数据,并且所得结论比小数据时代更加精准。在小数据时代,人们对预示事物发展趋势的可能性的认识往往是经验式的,这种经验式的认识对事物发展趋势的预测不准,主要是因为缺乏准确的、全面的、海量的数据作为支持。“无尺度网络”概念指出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只是过去我们没有相关数据,也没有一定的方法来探索人类的行为。人的行为和人的心灵也可以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由此带来“计算主义”的兴起。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海量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使得个人在现实世界的真实活动被前所未有地记录下来,这些海量记录为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提供了数据资源。随着越来越多的数据被记录和整理,未来预测分析必定成为所有领域的关键技术。
  二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智能化与“智能时代”。工业4.0时代即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是产业发展大势,也是出版业发展转型的必然趋势。
  (1)“智能主义”与用户需求智能分组
  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进行用户数据挖掘和客户关系理解,对于出版个性化精准化的意义在于对“读者图谱”进行智能分组。在社会日益智能化的时代,“专业图谱”仍然存在,但“兴趣图谱”应是努力的方向,用户需求智能分组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将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偏好作为数据挖掘和收集的目标,快速准确地洞悉读者的潜在需求”。
  (2)“智能时代”与个性化服务
  大数据在商业应用中有两个方向:从每个局部汇集到整体时,我们能够掌握全局,实现社会的智能化。而当数据再从整体流向每一个细节时,我们可以让未来的社会变成一个精细化的社会。“精细化的社会”是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服务的社会。
  三是用户个性化需求的“专属出版”。
  (1)个性化需求与精准出版的体验服务
  用户体验称为互联网时代商业竞争的核心哲学和伟大产品与公司的创造逻辑。体验经济时代将提供体验服务从以往冷冰冰的商品买卖关系中提炼出来,上升为社会交往中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以及商业活动中人的情感因素。
  (2)个性化需求的长尾价值
  长久以来,经济发展一直遵循“生产者驱动”,现在应遵循“消费者驱动”,用户驱动就要洞悉用户消费心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口味。长尾价值之所以存在,与人们的需求密不可分,而人们对于多样性的需求,来自人类本身的特性。
  书 名:《智能时代:大数据与智能革命重新定义未来》
  著 者:吴 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
  阅读人:易龙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南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2016年,谷歌(Google) 的阿尔法狗(AlphaGo)以4∶1的成绩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震惊了世界围棋界,甚至引发了民众对于奇点来临(机器智能超越人类智能)的高度关注。书中提到,为了让计算机解决人类智能问题,科学家进行不懈探索,最后通过变智能问题为数据问题,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全世界也由此开启了新一轮的技术革命——智能革命。不同于欧几里得、托勒密和牛顿等科学巨匠对确定性和因果关系的机械思考,大数据与机器智能的研究者已将重点转向对不确定性和强相关关系的探索。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引发了产业的剧烈变革,机器智能越发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独门秘器。掌握大数据并具备相应处理能力的企业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并将那些无心抑或是无力跟进的企业远远甩在身后。机器智能的基础性赋能能力,对任何数据密集型产业都将产生颠覆性作用。机器智能承载了技术乐观者对未来世界的所有美好期待,令人唏嘘的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机器智能意味着随处都在的数据监视和越来越少的用户隐私,甚至还有机器人崛起所带来的恐惧。至于我们面对的是“智能怪兽”还是“智能伴侣”,这个问题同样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智能时代终将来临,无处逃脱。避免恐惧的一种可能途径是,通过加深对智能的理解,形成新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到那时许多问题或许就有了答案。实际上,本书作者在书的末尾章节已经给出了智能时代突围的路径——努力成为2%那部分能够踏上智能革命浪潮的人。
  本书于2016年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全篇揭示了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对于未来社会的影响。本书作者吴军博士,曾担任过谷歌资深研究员,具有丰富的大数据和机器智能实践经验。作者以大量亲身经历的项目为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深奥的技术知识,文笔平实,通俗易懂。
  书 名:《中西交通史料汇编》
  著 者:张星烺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阅读人:翁子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国人研究中西交通史中高山皆是,王国维先生、陈垣先生、陈寅恪先生、冯承钧先生、向达先生等本国学人,伯希和、鄂卢梭、沙畹、马伯乐、内藤湖南、藤田丰八等欧日汉学家,皆在此领域用力甚深。但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国中典籍文献中,汲取搜集中西交流的材料,并加以分门别类汇总成册,实属艰难。
  煌煌六卷巨著,张星烺先生从汇集史料出发,在兼采中西方史料的同时,时间跨度自西汉中期至明(西汉中期之前“上古时代之中外交通”的史料仍存疑,考释甚略),地域上以地理区域,按欧洲、非洲、阿拉伯、亚美尼亚、犹太、伊朗高原、中亚、印度的顺序,详加考释,终成一家之言。先生自序言及:“翻译西书易,而清理中国载籍难。……翻译云者,仅由西文易之为汉文而已。至若清理中国旧籍一事,其难何啻十倍。中国书籍之多,虽毕全生之力,亦不敢云尽见。……往往搜查丛书一部,耗费光阴数月,而所得仅一二条可以适用,甚至无一条可用者,亦有之也。……编辑此书,自始搜材料之日,迄今十余年矣。”中国典籍中所载之外国列传、行记、异域传说等,以正史、类书、地理志、笔记等体裁为主,至于如《山海经》《拾遗记》《博物志》等充满神话色彩或臆造的子部文献,也加以采用,似乎有欠科学;但作者旨在抛砖引玉,“若能慎取精择,却能互相证明,亦不妨备为一说”(朱希祖序),故也在“史料汇编”这一主旨之内,亦合情合理。印度佛经中的记载,都经过中国僧人的翻译,故也在中国史料之列。古代西方记载中国的史料,以亨利玉尔(H.Yule)的《古代中国闻见录》(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又译《东域纪程录丛》)为主,《马可波罗游记》《白图泰印度及中国游记》也较为重要。这种原始资料较少,仅见此三种。除以上史料外,作者在考证时,亦多参考近代中外学者的研究著作,如陳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劳费尔《中国伊朗编》(Laufer:Sino-Iranica)、多桑《蒙古史》(C.D’Ohsson:Histoire des Mongols)、斯坦因《中国沙漠遗址》(M.A.Stein:Ruins of Desert Cathay)等。西文原始资料,限于条件,仅能从极为有限的著作中辑录;而在考证中广泛引用时人的研究(甚至与考古发现有关),这就在“史料汇编”之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从“取材精博”到“印证古今”了。   斗转星移、世易时移,20世纪30年代的著作,在由现今考古发现而屡获新史料来比对印证,的确会引发不同的解读与新的思考。但是,以对涉及中外交流的中国典籍的收集整理,以及作者博采众家、深刻独到的考证,使得《汇编》一书仍不失为方便学者检索的工具书及張星烺氏的学术研究之代表作。
  书名:Social Media:Social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社会化媒体:一个批判性的介绍》)
  著 者:Christian Fuchs([英]克里斯蒂安·富克斯)
  出版社:Sage
  出版时间:2014年
  阅读人:田丽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
  这是一本2014年出版的介绍社交媒体及其批判研究的书。书的作者是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的批判传播学者克里斯蒂安·富克斯(Christian Fuchs)。
  本书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介绍社会化媒体的基本概念、发展与起源,重点是介绍互联网技术发展对社会化媒体兴起与发展的重要影响,该部分还探讨了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中“社会化”(social)的含义。二是介绍对社会化媒体进行批判的理论视角和理论框架。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批判,主要涉及社会运动、参与式文化、传播与媒介权力、政治经济学、政治伦理、监管与隐私、民主和公共空间、权力和透明、协作同坐和普通大众。三是把批判性理论与具体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结合起来进行不同侧重点的分析与批判。例如,第六章介绍了以谷歌为代表的搜索引擎,其对认知的影响和商业利益的危害;第七章介绍了以脸书(Facebook)为代表的社交网络中存在的隐私和监控问题;第八章介绍了以推特(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引发的政治与民主的新形势,批判它并不是真正的政治公共的复兴;第九章介绍了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在线监督组织,维基解密在促使权力透明化方面的潜力;第十章介绍了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协同生产方式下存在的剥削与压迫;第十一章讨论了社会化媒体治理中潜在的风险,对社交媒体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提出质疑。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与发展,研究社会化媒体及其社会影响的著作方兴未艾,之所以推荐该书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化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势头,给国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善,因此中国人普遍对新技术、新应用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该结论在我的一项关于机器人社会接受的跨文化比较中得到同样的印证)。这种一路高歌、突飞猛进的势头,常常掩盖了风险与危害,尽管近年来相关的反思与批判日渐兴起,但是能够形成体系并在理论层面展开对话与辩驳的还比较少,因此推荐此书对于国内青年学生和学者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是该书知识点密集,理论层次丰富,批判与论证逻辑清晰,对于研究生学习多有裨益。初读是一本书,再读发现书的每一页上都是先人与今人的对话,理解那些知识、理论需要不断翻阅其他书籍,因此一本书也就成了一系列书。书中作者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爱恨情仇”抽丝剥茧,采取的立论、反驳、论证的方式也值得学习。
其他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健康有了新的诠释。学生的健康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维的健康。由于心理的不健康问题严重阻碍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为顺应新时期
天然产品专家SPINS最近发布了一项报告预测称非洲芒果、益生菌、芡欧鼠尾草、发酵饮料、有机增补剂以及认知健康等产品将成为2012年的热门产品。益生菌报告预测,随着消费者对
酒与人的不解之缘在今年的第十四届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暨中国第—瓶干红葡萄酒诞生三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食品安全质量万里行栏目主编张桂丽无意中品尝到了“柳河山
俗话说:“好文不厌百回改,佳作常从改中来。”每一位同学也许都有这样的体会,每修改一次,作文就会向完美的境地接近一步。有的同学不知道怎样修改作文,有点“老虎吃刺猬,无从下口”
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属于直翅目,是一种渐变态昆虫,具有发达的翅和较强的飞翔能力,能够群集而远距离迁飞,是其具有较大危害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主
目的本次探究风险管理在血液疾病患儿输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以我院儿科2018年接收的50例血液疾病患儿为探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25例患儿,甲组患儿接受常规输血
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既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对象,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在高考中主要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离子共存判断题、化学反应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题、物
目的探究间隙、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出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的新生儿黄疸120例为探究目标。依据“抽签法”分组原则划分出参照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最重要的环节。首先,教师要注意自己角色的转变。在以往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以教师为核心,在备课时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
目的探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引起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中所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入院治疗的90例因抗肿瘤药物所致的急性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