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其中,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贯穿始终的核心部分,渗透在各门学科之中,它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怎样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中需要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必须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各种适应未来的能力上。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 ,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想品德能力、思想品德形式和思想品德内容。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思想品德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想品德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 思想品德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注重了思想品德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的培养 和挖掘,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 多才多能,做既懂道理又若干实干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随之而来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例如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典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 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无论是提高道 德认识,升华思想,还是情感的陶冶、升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能实现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 思品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 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 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2.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 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三、强化教育目标意识
确立教育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即教育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混为一谈。例如,关心他人的教育,教师往往单从教学的目的要求出发,把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从而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关心他人,讲得头头是道。至于学生在认知领域,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哪些是懂得的 ,哪些是初步了解的;在情感领域,培养怎样的情感,形成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在行为领域应学会什么,初步 养成什么习惯等教师却没有具体的要求与准确的表述。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 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的指导,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缺乏明理的力度 和深度,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无鲜明特点等弊端,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 发展,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其实,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一个范围和时间内涵都很模糊的 概念。而教育目标,把教学内容变为使学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并且用外显性动词(如:知道、懂得、了解等)加以科学表达,使学生对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
总之,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对其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其研究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笔者愿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探索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新经验、新方法、新路 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贡献。
一、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基础教育要打好两个基础:一是要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二是为他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打基础。而要打好这两个基础,培养能力是核心。我们的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做事、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等各种适应未来的能力上。但长期以来,人们往往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能力的培养,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培养,认为只要把道理讲清楚了,学生理解了,一切问题都解决了。其实这种认识是极其片面的,甚至是荒谬的。思想品德心理学认为 ,人的思想品德由三方面组成:思想品德能力、思想品德形式和思想品德内容。这三者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思想品德能力是品德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以思想品德能力为基础的;道德内容转化为道德行为是以 思想品德能力为中介的。在日常的教学中,教者往往注重了思想品德内容和形式的讲解、传授,而忽视思想品德能力的培养 和挖掘,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广大教师必须强化培养学生思想品德能力的意识,训练学生 多才多能,做既懂道理又若干实干的新型人才。
思想品德能力包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道德体验能力、行为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及随之而来 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即能说会写。在教学活动中,可结合具体的教学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例如在“明理”中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能力。“明理”环节是培养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为了帮助学生明理,根据各个阶段学生的特点,精选典型事例,这些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典型事例,深入分析,巧妙 设计教学程序和问题,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形成科学的认识,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一个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他不是学校教育的工具,更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无论是提高道 德认识,升华思想,还是情感的陶冶、升华,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学生发挥道德主体性的参与是不能实现的。现代教育已经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和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精神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据此, 思品课教学要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处理好面向全体与个体差异的关系。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能动性原则,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 面地发展。但是一个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面向 全体,不是一刀切的一个模式的面向,而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差异参与”的观 念,时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注意设置有层次、有差异的问题和学习目标,以适 应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促进全体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 主动精神,实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主人、学习的主体的目的。
2.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贵在昂扬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 需要。把思想道德素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追求,让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焕发出来,主动、积极地参 与教学活动,自己思考、自己体验、自己选择,从而获得自我感知、自我触动、自我陶冶、自我励行的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能够使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教育的成功。
三、强化教育目标意识
确立教育目标,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在他的《为掌握而学习》一书中提出来的。他要求教师将教学的内容转化为通过教学使学生行为发生变化的期望,即教育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紧紧围绕教育目标设计教学结构,选择教学方法和采取教学手段,从而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但从目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没有目标意识。将教育目标与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混为一谈。例如,关心他人的教育,教师往往单从教学的目的要求出发,把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从而要求学生应该怎样关心他人,讲得头头是道。至于学生在认知领域,哪些是应该知道的,哪些是懂得的 ,哪些是初步了解的;在情感领域,培养怎样的情感,形成什么样的道德态度;在行为领域应学会什么,初步 养成什么习惯等教师却没有具体的要求与准确的表述。二是仅仅把学生理解和接受系统的思想品德方面的基本 知识、观点作为核心目标,忽视对学生道德心理各方面(如道德情感、需要、自我认识等)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的指导,忽视学生积极道德态度、道德能力和道德人格的培养指导,因而导致了明理不到位,缺乏明理的力度 和深度,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不够明确,对行为的要求一般化,无鲜明特点等弊端,忽视了促进学生道德素质 发展,塑造人格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
其实,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和要求是一个范围和时间内涵都很模糊的 概念。而教育目标,把教学内容变为使学生行为变化的期望,并且用外显性动词(如:知道、懂得、了解等)加以科学表达,使学生对学习什么内容、学到什么程度都一目了然。
总之,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过程,对其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其研究 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笔者愿同各位同仁一道,努力探索实施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新经验、新方法、新路 子,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