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中的历史观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on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历代史家中,司马迁的地位无人能及,他洞察史事、秉笔直书,但最难得的是他对个人精神的高扬。
  提及《史记》,最为有名的当然是司马迁的夫子自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十五个字言简意赅地表述了《史记》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观。
  “究天人之际”,表明《史记》的根本旨趣在于探寻天与人的关系,这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所关注的几个核心议题之一。就《史记》整部书的篇章设置来说,该书取象于“天人之际”的相关理念,暗含以“天道”主宰“人道”,“人道”切合“天道”的经学思維。
  西汉哲学家董仲舒结合儒家和阴阳家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具有意志而近乎人格神(指具有人格的神或仙),天象灾害是对人间失德的谴责,决定国家的命运。司马迁曾师从董仲舒,故他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引述这种当时很流行的观念,如《史记·天官书》说,“日变修德,月变省刑,星变结和,凡天变,过度乃占”,不同的天文异变指导着人间不同的政策。人间的成功来自天道的施报和“阴德”。
  但在更多的地方,司马迁对于这种观念也有所怀疑。如《史记·伯夷列传》中就说,伯夷、叔齐为善人而饿死,颜渊贤能而早夭;但盗跖一类恶人却能享受荣华,终老天年,“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司马迁认为这种归因于“天”的因果论缺乏事实依据,这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是相当有新见而深刻的观点。
  除此之外,司马迁笔下的“究天人之际”,更多的是指历史规律与历史宿命,即“究天人之际”要与“通古今之变”联系起来,方具有一种历史哲学的深度。其核心是历史大势的不断变化,并借以为历史这一整体做出贯通的记录和解读。
  《史记》继承了《春秋》“常事不书”的传统,有着“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的观念,清人方苞特别标举称赞其“义法”。因此,《史记》整部书,特别是其中属于专门史的“八书”,并不仅仅是对现有档案和史料的编纂和综合,而是重在把握历史变迁的关键点,这也是后世史家难以企及之处。
  在评论秦汉之际的兴亡得失时,司马迁指出:“秦既称帝,患兵革不休,以有诸侯也,于是无尺土之封,堕坏名城,销锋镝,锄豪桀,维万世之安。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大意是说秦废除诸侯分封,本是用来加强集权,维护统治,但同时也恰好为刘邦提供了建立功业的条件。
  对整个政治、社会和经济发展胸有成竹,是司马迁历史洞见的卓荦之处。更重要的是,司马迁认为原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既讨论现实的大势与谋略,也关注施政之得人心与否。他在《楚元王世家》中精练地概括“国之将兴,必有祯祥,君子用而小人退。国之将亡,贤人隐,乱臣贵”,以君子、人才的进退作为历史的主宰,表现出对人的主宰性的提倡,以及对民心向背的高度重视,这些思想贯穿于整部《史记》中。
  “通古今之变”除表现为宏观而抽象的“天命”外,具体地寄托在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具体人物的描述与评论中。其中很多见解并不屈从于主流观念,而是司马迁个人作为“良史”的独到洞见。如《史记》的“本纪”主要记载历代帝王,但司马迁特别将只获得短暂成功的项羽收录其中;“世家”主要记载世袭的诸侯,但却收录了只有学脉传承的孔子,以及起义抗秦的陈胜,并分别给予相当高的评价,这在当时都是相当进步的史学观念。此外,尽管身处汉朝,司马迁对于汉朝历代帝王的缺点也均有一定的批评,这种独立精神和批判勇气在历代正史中实不多见。
  作为“一家之言”,《史记》不同于后世的官方史著,全书贯注情感而神采飞扬,叙事之生动不下小说,鲁迅特别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十字表彰其文学成就。
  对个人才能特别是英雄主义的发扬和提倡,乃司马迁史学观念的一大重要特色。《史记》一百三十篇“遇一种题,便成一种文字”(清·吴见思《史记论文》),能够根据史事来调整行文笔法,并施以卓异的评价,故后世古文、小说往往以《史记》为“教父”。
  《史记》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好奇”的倾向,其文笔和故事本身相当具有戏剧性,因此能够赢得读者的共鸣。比如著名的“赵氏孤儿”故事,《左传》《国语》等书的记载相当简略,且并未涉及托孤、救孤之事。但在《史记·赵世家》中,司马迁用小说式的语言生动地记叙了程婴、公孙杵臼等人的英雄壮举,这一故事直接成为后世戏剧《赵氏孤儿》的蓝本,并浸入中国传统文化血脉之中。从史料学角度来看,这一记载只是“孤证”,未足以简单据信;但从其影响来说,司马迁这副笔墨已足以震动千古。
  再比如对刺客、游侠的描写,东汉班固的《汉书》认为这类人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应施以打压。但《史记》则言“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司马迁的态度是,游侠虽然不被一般“正义”所认同,但是他们的品质与精神是可贵的,对于社会也有积极的影响。
  在上述这些理想化认知下,司马迁笔下饱含一股不平之气,“咨嗟慷慨,感叹宛转”,令人有“读《游侠传》即欲轻生”(明·茅坤《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的感觉。总而言之,司马迁在“发愤著书”的背景下高扬个人精神,对后世之影响相当深远。
  张昊苏,南开大学文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刘邓大军名远播,数年剑指狼烟。更凭只眼斗凶顽。心能忧百姓,手可补苍天。  名将遗风循法度,知兵不逊孙韩。可怜人去故居闲。千峰如舊部,犹立太行间。
期刊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72年间,新中国就像一个顶天立地的汉子,先是改天换地站起来,然后翻天覆地富起来,接着又惊天动地强起来。不断地乘風破浪,不断地突飞猛进。正如《歌唱祖国》中所唱:“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前不久,有一部叫作《觉醒年代》的电视剧,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00年前,开始觉醒的中国人,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
期刊
遥看宝塔立青史,曲折延河唱正声,  碧落高超浮世渺,昂然一笑万山倾。  注釋:塔悬“俯视红尘”“高超碧落”匾额。
期刊
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寧舰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大船集团正式交付海军  2020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完成万米海试并胜利返航之际发来贺信指出:“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到今天的‘奋斗者’号,你们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自立自强的勇气,践行‘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为科技创新树立了典范。”中国载人深潜精神是中国
期刊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王晨5月28日至30日在陕西省延安市调研。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光荣传统,推进改革创新,谱写发展新篇,积极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规范、保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增进民生福祉,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调研期间,王晨来到杨家岭瞻仰毛泽东同志旧居和党的七大會址,参观
期刊
六月时分,花开浅夏。公园林荫道上,身穿汉服的学生们轻挥衣袖,端庄而行。秦汉肃穆庄严的深衣、唐代华丽飘逸的襦裙、宋代简约娟秀的褙子……将超越千年的风雅流转至今日今时。  《左传·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自夏商迄明清,中国传统服饰始终以鲜明的特色停驻在世人惊艳的目光之中,并伴随政治、经济、文化、风俗、审美等时代因素的变迁而不断发展。这些服饰,以人们熟知的汉服即汉
期刊
从一盘散沙到万众一心,  从东亚病夫到屹立东方,  百年历程铸就辉煌,  摆脱贫困全面小康。  绿水青山依然漂亮,  金山銀山茁壮成长,  宏伟蓝图绘成画廊,  不断追求乘胜远航。  朝着党指引的方向,  走到那太阳升起的地方。  从一叶红船到航母远航,从  万里长征到大道宽广,  百年历程铸就辉煌,  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多少高原拔地而起,  多少高峰天天向上,  久久为功硕果累累,  复兴强
期刊
中轴平眺,16米高的铜像熠熠生辉,屹立于广场中心;稳重如“山”的建筑体型、坚松劲柏的赵家峁山丘,底色历经风雨却始终光彩如初;光辉映照,18尊雕像环铜像而立,散发光亮;地上铺设的同心圆大型弧线节理,有节奏地汇聚,表达着对中国共产党的拥护与爱戴……  这里,巍巍宝塔,光芒永放;滚滚延河,滋养初心。设计师们匠心独运,用特有的建筑语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建筑文化。一、初心使命
期刊
在学术界,经常能听到中国古代服饰“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物化体现”一类的赞美。这些说法究竟是对中国古代服饰的随意夸赞,还是确实如此?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服饰的几个文化表征着手稍作论述。  信仰体现  衣裳指的是上衣和下裳,是古今日常生活中提及较多的服装词汇,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服装种类。《周易·系辞下》中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的记载。那么,古代的明君们为什么不戴冠、不垂袍却一定要“
期刊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文化碰撞激烈的时期,汉、胡服饰风格各异且变化多端,在冠履饰物上尤有表现。然而,在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汉、胡服饰相互影响与模仿,竟发展至南北方好尚相同,许多配饰延至后代并经演变,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南北朝時期战乱频仍,政治动荡,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频繁的朝代更替,使得在错杂迁居之中的各民族相互影响,服饰风格也屡屡发生变化。晋代葛洪的《抱朴子·讥惑篇》云:“丧乱以来,事物屡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