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千里之外上大学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千里火车晃悠3天
  高考前我参加了艺术类的提前批次考试,拿到了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的合格证书,高考后我轻松地填写了志愿表。我无忧无虑地向往着远离父母过上独立生活,却不知道妈妈的感受,后来她告诉我,我离家后,她觉得:孵了二十年的蛋,刚破壳就被黄鼠狼给叼走了。
  高中的惯例是高考后张贴大红榜,有大家的成绩和考取的学校。红榜张贴当天,我接到了一个声音甜美的女孩子的电话,她和我都要去成都理工大学报到。电话里聊着聊着,我们两个开始不淡定了。以琼瑶剧说法就是:我以为我会一个人孤独地走向这段未知的旅程,谁知道上天赐给了我一个“林妹妹”。
  我的老家在黑龙江绥化,在去成都之前我简单查了一下,从黑龙江的哈尔滨到四川的成都的路程是3034公里。3000多公里有多远,我没有概念,无法想象,当我在火车上晃悠了50多个小时后,“遥远”这个曾经在嘴里轻飘飘的词变得沉重了。
  其实能坐上这趟火车还真是不容易。离开学还有15天的时候,我和“林妹妹”就开始准备买票了,因为没有抢到打折的机票,大家决定坐火车。我和“林妹妹”分头行动连夜刷票,结果谁也没有抢到一张卧铺票。家长们比我们着急,开始帮着刷票。经过努力,我们买到了三张卧铺,妈妈忍痛割爱,由“林妹妹”的妈妈张阿姨陪我们去报到。
  远行就这样开始了。我们早上八点出发,下午五点半到达沈阳北火车站。半个小时后,我们检票上K388次列车。闷热的夏天,人挤着人,候车时无形中有种焦虑在人群中弥漫着,我对远行的一切美好想象碎了一地。说实话,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卧铺,当我拖着硕大的行李箱站在车厢的门口,我不禁困惑:难道,这么多的人,不分男女老幼地睡在同一个空间里?在车厢另一头的列车员以高分贝的大喊,唤醒了神游的我,原来我和大箱子严严实实地挡了道,后面焦急的乘客已经忍无可忍了……
  K388次列车由沈阳北站出发,沿途停靠30站后到达成都。在2012年,这是东北三省唯一一趟开往成都的列车。晚上九点半车厢的照明灯光陆续关闭,大部分人不得不爬上自己的床铺,还有一些人和刚结识的朋友聊天,彼此分享家人给准备美食,鸭脖子、红肠的香味、啤酒味、男人的臭脚丫子味儿、孩子的哭声、老人的呼噜声,根本没办法睡觉。深夜降临,周围的声音才渐渐弱下来,哈欠连天的我听着下铺两个女生断断续续的聊天睡过去了。在后来的乘车经历中我终于还是适应了这个“奇怪的世界”,再恶劣的环境我也能倒头就睡。
  第三天的中午,列车到达成都。事实上,两个小时前全车厢的人就已经整理好行李,做好下车的一切准备了。天啊,让我们下车吧!
  就这样跑到千里之外上大学,我满足了自己有多远走多远的“雄心”,但是,此后每到寒暑假,我就早早订票,第一时间赶回家。身边的同学们,小长假、周末都回家跑一趟,实在是让我羡慕不已。特别想家的时候,我就面壁思过:黄鼠狼能把我叼回家去吗?除了每天和妈妈通话报告日常,偶尔也会视频聊天。每每寒暑假将近爸爸妈妈都会一遍遍地问什么时候放假,我知道他们是想我了,我何尝不想他们呢?为了不让他们着急我总是早早订了回家的票。
  怕辣,不怕辣
  自古民以食为天,论吃还是摆四川。皇城老妈名气大,火锅滋味人人夸;川菜一哥回锅肉,肥而不腻很讲究;白家高记肥肠粉,遍地开花辣欢天:成都映象水煮鱼,热辣香艳滋味全……在吃货的眼里任何地方都有一个美食地图,可四年前我把天堂错当成了地狱。
  到成都的第一顿饭让我至今难忘。最后一天才赶到学校,一连串的报到手续把我们累得够呛,缴费、领被褥、体检、找到宿舍,一切妥当后,我们才发现又累又饿。虽然已经是晚上9点多,张阿姨还是坚持我们和一起帮忙的新舍友、舍友的妈妈们去吃一顿好的。不能走太远,我们就在离学校比较近的一家饭馆坐下来,正在吃饭的,听着口音也都是送学生来报到的外地人。张阿姨豪爽地点了几乎菜单上所有的菜,没想到,大家风卷残云般地吃了个干干净净。后来,我想明白了,不是我们食量惊人,而是菜量有着南方的婉约、秀气,菜的分量和东北老家的差远了,我们还真没浪费粮食!
  高高兴兴吃过饭,第二天我就倒下了。我本来肠胃就娇气,饿过头后还在晚上吃了太多又油又辣的,导致急性肠炎发作,第二天整天都留在校医室里输液,错过了全班的第一次班会。独自躺在医务室,我很难过,千山万水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在这输液吗?请原谅我,那时候的我负面情绪爆表,已经失去理智。当室友们和“林妹妹”带着一大堆吃的过来看我时,我眼泪汪汪,顾不上那么多人就哭开了。也许是太委屈,也许是太感动。结果,到现在,室友们还时不时地调侃:东北女汉子哭得辣么伤心还头回见。嘤嘤嘤,这就是我呀,感性的东北女汉子。
  这第一顿吃怕了,我不敢吃辣的,天天吃得清汤寡水。其实,这也不容易,不是有段子说四川的厨子不放辣就不会做饭嘛!好在食堂有针对南北方同学开设的用餐窗口,就这样每天吃着四川厨子做的东北菜,难吃到现在我还有阴影呢!
  后来,室友们对我寡淡的饮食表示实在看不下去了,她们开始每周带着我去吃火锅。起初是鸳鸯锅,我吃清汤,她们吃红汤吃得不亦乐乎,就着香味我慢慢开始吃点带辣的。再去食堂,我会时不时地来碗红油抄手,之后的几个星期慢慢接触到串串、干锅、小米辣等等。就这样,一天天的,我的东北胃演化成了无辣不欢的成都胃。每次回家妈妈看我一勺接着一勺子的往菜里放辣椒油都担心坏了,可看着我吃得那么香也就不说什么了。从四川给妈妈带的火锅底料她老人家表示辣得受不了,嗨!真是暴殄天物啊!结果都被我晚上煮夜宵用了,吼吼吼……
  北方人在南方冻成狗
  大学第一年对我来说就是各种不适应,那时候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生存!对,是生存!现在想想,挺有意思的,这些体验如果不是从东北跑到成都上大学,我怎么才能深深地领悟到啊!
  高中学地理,书上说四川位于盆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气候特征。可是,身体是诚实的,我丝毫没有感觉到“冬暖”!在东北,每年10月就进入冬季,家家户户供暖。成都的冬季晚得多,而且,那是相当地冷!12月,成都白天的平均温度是10度左右,加上是盆地,潮湿,对我来说冷到了骨头里。对了,先说说潮湿,我记得把毛衣晾在外面一周都没有干,收回来闻着那股厚重的潮味,我默默地重新洗了一遍,却不知道到底要如何晾干。   我终于在寒冷中等来了快递,妈妈把我在东北过冬的衣服寄来了。打开包裹,我一头扎进羽绒服里,那是多么宝贵的干爽味道啊!等我抬起头,那干爽已经被满屋子的潮湿吞没了。我穿上羽绒服、雪地靴,手拿卡通暖手宝,头戴棉线帽,我至今还记得走进教室时同学和老师看我的眼神。是的,我本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在这里被冻成了一条狗。后来,室友告诉我,大一冬天,我那“打东北来的烤地瓜大娘”的形象让大家如此难忘,就差说我是一道风景了。其实,我心底里是看不上她们的“美丽冻人”,我只要暖和。
  我们这一级,东北来的学生两个手就数完了,还有一些北方孩子。我们聊得最多的话题就是冷。冬天的宿舍真是难熬,尤其是晚上,很多北方的同学都被冻感冒,甚至有人整个冬天都是感冒的状态。2013年春天,一年一度的学院意见汇报大会上,我代表班级发言,说出了北方同学的苦恼。习惯了冬天室内有暖气,保持在20度左右,成都的冬天我们真是有些扛不住了,晚上想用电热毯,但是一接上就跳闸。老师们听取了我们这些少数派的意见,经过协商,学院接受了我们改装电路的建议。2014年的暑假,学院进行了电路改装,冬天我们在宿舍就可以用电热毯了。2015年秋天,我们的宿舍安装了空调,我特别兴奋,主要是冬天可以开暖风了!如今在成都的冬天,我依旧穿得和个狗熊似的,只是现在的心态不一样了,不抱怨了,而是接受,毕竟我找到了让我心甘情愿适应这里的理由,一群好朋友和吃不完的美食。
  转眼间,四年就要过去了,我习惯了“川式寒冷”不见半点雪花能把人冷得直哆嗦,我习惯了四川的辣,确切的说是喜欢上了四川的辣,养成了没有辣椒不吃饭的臭毛病,习惯了坐那么久的火车从花红柳绿一路向北看天地一片茫茫白雪或者从冰天雪地驶向无边无际的油菜花海。2014年,开通了从齐齐哈尔到成都的新路线,坐这趟车我不需要转车,但是第三天到达成都的时间是半夜,所以我依旧选择K388。我认为这是高铁时代里为数不多的“牛车”了,还常晚点,可是坐上这趟车,有一种与老朋友相伴的安全感。与我同行的有各式各样的乘客,有上车时美美哒不忘补粉、下车头发乱得我已经认不出来的美女姐姐;有讲笑话超好笑的体育学院的男生们;有嘴里总是碎碎念埋怨大家乱丢垃圾的乘务员,总在到站时帮乘客搬行李。2014年的冬天,我独自一人回家。我去车厢接口处接水,一个乘务员姐姐走过身旁,她微笑地说:“我见过你,你每次回家都坐我的车。”我一下子怔住了,我微笑着却什么都说不出来,她走过去了。
  跑多远,都会想家;在路上,总有感动。三年多奔波在绥化和成都两地,我蛮开心的,毕竟这是我最真实的人生经历!
其他文献
得知清华园站客运将停止的消息后,我们记者团的七名成员决定再次乘坐北京北开往承德的4471次列车,想要留下一些最后影像。  上午九点的清华园站老站房。写有站名的墙壁已然斑驳,露出大块白色墙体,显示出年头久远。老旧的窗棱、生锈的铁栏、门前排排停放的自行车,在众人眼中,它可能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站。  不少人特意来此拍照留念。火车在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年代,承载起太多人的情绪表达。背井离乡、依依惜别、衣锦还
“毕业一年了,你过得怎么样?”乍一被问到这个问题,心头难免微微一跳:哎哟,别提了!刚刚大学毕业一年的社会新人,处在“学生”和“社会人”双重身份的过度阶段,正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时候,人生这杆秤的平衡点还没太找准,难免一上一下地晃荡:这一头,远离了象牙塔的荫蔽,没了食堂的廉价菜,也没了不管去哪儿都能打折的学生卡,已经习以为常的“学生优待”突然被收了回去,像是硬被套上了一个“大人”的套子,不管怎么动弹
2014年5月末,各大门户网站相继出现这样一条消息:湖南理工大学一名新疆籍大四学生阿迪力·买买提吐热与两名汉族同学蒋金亚、蒋春杨合伙开起了淘宝店卖切糕。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中关于切糕内容的播出,他们的生意异常火爆,仅5月3日、4日两天累计销售切糕就超过6000单,日销售额超过10万元……  “维汉、切糕、10万”这些关键词让记者颇有兴趣,马上开始寻找新闻中相关人物的联系方式欲求采访。为了快速地联
作为我国首个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的综合技术馆,隶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目前珍藏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直到现役的各类型号、不同作用的飞机40多架。不仅数量众多,其馆藏的飞机中还有很多是历史名机,二战中,盟国英、法遗留下的战机;莫斯科保卫战中,当时的女飞行员队“铁姑娘”队轰炸德国军营时所驾驶的全木质飞机……  为什么一所大学会有这么多架飞机?这些名机是怎样来到北航的?名机背后又隐藏了怎样的
梁也凡是个非典型理科男,有一颗文艺的心,曾担任院刊《飞扬》主编,爱读历史,爱收藏纪念币,自黑是个典型的处女座。在北航的五年大学生活,梁也凡没有想到自己保研了,更没有想到本科毕业的2014年,他拿奖拿到手软: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特等奖、第24届“冯如杯”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第八届“挑战杯”首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北航五四奖章获得者……种种荣誉是从梁也凡自主开发软件“城市一点即通
战争成本  在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花费的直接成本已达2万亿美元,但是,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讲师Linda Bilmes在一份报告中指出,2万亿美元只是战争成本的一部分。该报告估计,入侵战争的总成本在4~6万亿美元之间。因为战争结束后,还得向退役军人支付巨额的医疗及其他费用,其中,高昂的医疗费用甚至会持续几十年。
毕卓然,在大学期间,就是《大学生》杂志的校园记者。2002年在《大学生》杂志任英文版执行主编,主办全球高校访谈栏目,访问了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全球著名高校校长。2005年创办了China Eduventure,致力于教育领域的投资与国际合作。  2010年有感于国内教育中的问题,毅然放弃投资业务,专注于中西方比较教育研究,发起“海外教育行者荟”,历时2年,行程10万里,亲访了哈佛、牛津、剑桥等
一个突然离世的亲人、一部影响深远的电影,改变了大学生赵明的摄影观。大学三年,他执拗地不去拍出片快、回报高的“小清新大美妞”;他每个寒暑假都走进深山,为那里的人拍照;他坐硬座,晒脱皮,可是再说起这些,语气却没有半点儿不满和受挫,满满的全是欢快。他是爱自己拍摄的人和物的,他是真正相信,“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孩子喊起万岁!  赵明从小对摄影并没有特殊的兴趣。“我家是农村的,小时候也没有条件去接
本期关键词:  性格与做研究  性格与做研究之间的关系如何?大大咧咧的人和内向的人应该怎么做研究?这正是我们本期要探讨的内容。想让性格对学术研究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就要了解自己性格的优缺点,并有意识地扬长避短。  我是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也是一个在艾森克个性判定测试中被定义为“内向”的人。由于不善与人打交道,我不大喜欢与同学成群结队地参加社团活动,更热爱一个人自习、阅读。然而,研究
2006年,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如期举行了一次大统考(CRCT)。不久,相关人员发现了这次考试的不同寻常之处:答题纸上出现了大量“由错变对”的更正痕迹,导致这次考试的分数出奇地高。  在现实中,学生在考试中肯定会对答案进行修改,而且总有一些学生会将错误的答案改成正确的,比如通过再次验算发现了错误,这也许是凑巧一大帮学生撞了好运,因此,这也不能判断为作弊。  不过,概率很容易让这种所谓“巧合”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