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乡土特色 强化服务功能

来源 :考试周刊·文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课程标准》将“乡土地理”列为7-9年级地理课程内容四大部分之一,可见,乡土地理是初中学生必修的地理课程。在福建省2005年课改实验区的6个地市的地理中考卷中,除了漳州外其它地市都将乡土地理列入命题范围,因此加强漳州市乡土地理教学并列入考试内容乃大势所趋。
  《地理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指出“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上要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乡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基于地理教学要求并结合漳州“十一五规划”出台的新情况,笔者尝试对新形势下《漳州地理》教学进行一番探索,并对教学内容与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突出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功能
  
  乡土地理教学,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培养家乡未来的建设人才。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乡土地理教学常与地方经济与社会有着“貌合神离”的情况,教学中过分强调地理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而忽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服务功能。由于以往强调地理学科的系统性、科学性,要求教学内容面面俱到,反而削弱了乡土地理最主要的功能。由于学习内容繁杂,缺乏实用性,学生学过容易忘。这种乡土地理的教学对培养家乡建设人才作用不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明确乡土地理教学的指导思想,锁定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开展乡土地理教学,使乡土地理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导向性与有效性。
  那么如何准确把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脉络呢?在我国,从中央到省、地市,每五年都有一个五年规划(原先称计划)。它“主要阐述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行为方向,是其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它是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而编定的,凝聚了各方智慧,具有权威性、前瞻性、导向性和针对性。从五年规划中,我们可以把握该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乡土地理教学时以此为依据,将乡土地理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以漳州为例,在乡土地理教学时就必须把握“漳州十一五规划”中几个关键词:工业立市,对台、农业、港口、区域比较优势,两岸经贸合作基地、新兴制造业基地和优质食品供应基地,生态工贸港口城市。这样的指导思想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以突出的区域特征为教学重点,注重区域特征的时代特色
  
  乡土地理教学既然要教出乡土气息,学出乡土味道,就必须选择有时代特色的区域内容,并合理加以组合,这样才能发挥其教学功能。在内容选择上,从乡土教材的目录可推知大体。以漳州为例,2002年出版的《漳州地理》的目录是:
  第一章闽南沿海的侨乡
  1.位置优越利于开放2.行政区划以市带县3.重要侨乡台胞祖地
  第二章南亚热带的自然环境
  1.山丘广布海岸曲折2.暖热湿润气候宜人3.河川密布程短流急
  第三章稳步发展的“鱼米花果之乡”
  1.因地制宜多种农业2.发挥优势轻工为先
  3.交通便利贸易繁荣4.风景名胜二线五区
  第四章保护环境与城市建设
  1.环境保护初见成效2.历史名城日新月异
  该目录将漳州区域特征列为四章十二个小专题,在突出特征的同时,又顾及乡土地理的体系。这样,从章节到小专题,注意突出乡土特色,主题鲜明,内容比较简捷,也能顾及乡土地理体系。但是从目录的排列上可以看出带有“八股”教条的痕迹,特别是割裂自然条件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割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考虑2002年出版的《漳州地理》撰稿的时间是在“漳州十五计划”期间,当时漳州的经济规模还很小,发展之路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如今,“漳州十一五规划”已出台,工业立市、建设海峡西岸生态工贸港口城市正按照规划有效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在漳州大地方兴未艾。在此形势下,如仍按上述内容组织教学,已经不能很好地体现出乡土地理教学鲜明的时代特色来了。
  为了突出漳州的时代特色,以目前漳州最突出的区域特征为教学重点,笔者尝试从六个专题进行教学。这六个专题是:
  1.漳州概况2.优质食品供应基地
  3.新兴制造业基地4.两岸经贸合作基地
  5.环境保护与防灾减灾6.我的责任
  这样的教学安排,目的不在于标新立异,全盘否认旧有教材,而在于突出漳州新形势下的地理教学功能,让学生通过探索与实践,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以探究性实践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树立科学的人地观
  
  在组织学生进行探索与实践方面,乡土地理教学的传统做法是在完成乡土地理知识教学体系后,安排一次野外考察(地点大多选在旅游景点)。这是乡土地理教学最吸引学生的活动内容。通过野外考察撰写心得或小论文。这样的组织教学形式,多了些“玩”的感情色彩而少了些深入思考的内容,教育功能比较有限,与《地理课程标准》中强调“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的理念还有距离,同时在现有的“安全第一”的形势下,这样的“考察”也难于成行。
  在课程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我们可以组织开展探究性的乡土地理课题研究。这样做,少了教师的安全责任和课时数少的忧虑、多了学生的独立钻研和体验,对使学生真实体验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进而激发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大有好处。
  组织开展探究性的乡土地理课题研究,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做好组织策划引导工作。以《漳州地理》为例,在教学第六个专题“我的责任”中,其核心教学目的就是通过对某一乡土问题的探究,综合演练地理技能和技巧,树立科学的人地观。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提供有价值的乡土课题。如:持续强降雨天气对漳州的影响、台风在漳州的功与过、九龙江的价值、漳州市区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漳州市区公交车现状调查、漳州物业管理和社区、漳州旧城改造与新城区建设、风味小吃与漳州经济、漳州名片等课题,供学生选择。
  2.协助学生确定课题研究方向;指导学生收集材料,研究前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启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提出新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方法。
  3.汇总探究成果。要求学生对每一研究课题的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写成乡土论文或制成课件。之后地理教师对全年段的课题探究成果进行汇总评比,选出优秀乡土论文若干篇,汇集成册,供下一届学生借鉴、参考;最后召开年段学生大会,举办“我的责任”乡土地理探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会。
  当前,在乡土地理教学评价上,福建省大多数地区还停留在地理中考卷中那10分的量上,与乡土探究性实践成果毫无联系。这与“把乡土地理做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存在差距。建议可借鉴理化、生物学科的做法(把实验分开考查,成绩记入总分),将乡土地理探究性论文折算成分数,计入地理中考总分。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各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逐渐科学化、明朗化。乡土地理教学要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打破传统地理体系,转变教学指导思想,紧跟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为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合格的未来建设人才,使乡土地理教学真正成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使乡土地理真正成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载体”。
  
  参考文献:
  [1]地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福建省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质量分析评价报告(地理).地理学科评价组.
  [3]陈胜庆.乡土地理教育新论.测绘出版社出版,1992-12-22.
  [4]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其他文献
摘要: 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的出现,对我国体育教师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专业化的视角来审视我国的体育教师教育改革,本身是一个对体育教师教育历史的扬弃和对发达国家同类经验借鉴的过程。  关键词:体育教师 专业化 教育    教师是专业人员,教育工作是一门专门性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它要求对所辖学生的教育和福利具有
期刊
摘要: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的缺失值得我们重视与深思,面对着传统家庭教育中德育为先,我们是否也该审视一下现代家庭道德教育。本文分析了现代家庭道德教育缺失的原因,它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从家长着手,使家庭道德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  关键词:传统家庭道德教育 现代家庭道德教育 缺失 德教 理性培育 德性熏陶    现代家庭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或许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可以为我们指点迷津,给现代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康德说过:“唯有能够成为最终目的的东西,才是文化。”可见,没有文化,教育就没有生命。而文化的弱化,文化的缺失,正是我国当今教育最令人担忧的现象。近年来,由于我们对文化的麻木和漠视,更使我们的教育缺少一种深厚文化的底蕴,使我们教出来的孩子可能是一些有知识没灵魂、有技艺没品位、有智力没情怀的人。所以,有识之士已发出感慨:要使我国的教育真正屹立于世界之林,我们必须用人类优秀文化的精
期刊
本文不全面研究诗的结构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主要涉及的是人、事、景之间的意象结构形式,而不涉及结构的另外层次,即韵律、节奏的安排以及深层结构的意义表现。  诗是情感语言的浓缩形式。情感是诗的生命,语言是情感的依附。诗人把情感投射在语言材料上,或者说,语言材料吸附了诗人的情感,并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起来,就构成感人的诗篇。唤起读者的情感,和召唤诗歌的意义一样,是诗的价值的实现。  诗是写给读者看的。对
期刊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文学欣赏的最高境界是“知音”。然而,“知音”实难。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是毫无意义的。同样,没有文学欣赏的能力,就无法进入文学的世界,感受、理解和体验其中的复杂情感和万千气象。  爱文学,和爱一切艺术一样,都需要特别的能力。  因为,“爱”是双方的事儿,对方的美,是在“懂得”欣赏美的眼眼中才能“看”见的;而对方的“心”,更需要有一颗同样善感
期刊
江苏省委领导和南京市委领导,倾听南京民众的心声,审时度势,提出了把南京建设成全国“教育名城”的口号,立意高远,令人振奋。  怎么走向“教育名城”?谨陈芜见。    一、星汉灿烂:名牌高中群体化    江苏的名牌大学,主要集中在南京,高等教育质量早已名播海内外。小学教育,经过数十年经营,越发健康、活泼、质朴、多彩,尽显群体实力之优势,国人有口皆碑。所以,从南京市教育全局看,今后5至10年的兴奋中心,
期刊
一、视赏苏词    诗词的语言充满形形色色的具象。大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具象,通过形形色色的物象联想而演化为意象。意象是诗词的灵魂,而意象的释读却是千差万别的:中国传统有所谓审美意象,有所谓象征意象,有所谓幻想意象,有所谓比喻意象,有所谓动态意象,有所谓心理意象,有所谓自然意象,有所谓人工意象,有所谓鬼神意象;而外国关于意象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的,有所谓基本意象,有所谓扩张意象,有所谓繁富意象,有所
期刊
一    1982年第11期《诗刊》,在发表吴奔星先生(1913—2004)的新诗《别》时,签发这首诗的诗人邵燕祥先生在致吴先生的信中说:“想不到老先生能有此清词丽句。”这是吴先生的熟悉者,对《别》的印象。原与吴先生不熟悉者如诗人田永昌先生,阅《别》后见到吴先生时的印象,是感到“很难将那些年轻的诗(指《别》等)和前面的(老)人挂起钩来”。显示了老诗人与流于笔端的“清词丽句”的“年轻的诗”之间的巨大
期刊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完成这个任务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作探讨:  一、把预习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先行尝试的活动;  二、瞄准学习目标自主探究,激活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嘴巴;  三、自主实践,学以致用。  关键词:思想品德 学生 自主学习 合作 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师讲任何功课,‘讲’
期刊
摘要: 本文从招呼和问候语、节日、饮食、邀请等风俗习惯方面分析了《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中蕴涵的跨文化意识,以及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关键词: 风俗习惯 《牛津初中英语》 跨文化意识    一、 前言    “文化”一词最早来自于德语kultur,原指土地的开垦及植物的栽培,后来指对人的身体、精神,特别是指艺术和道德能力和天赋的培养。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