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右脑的开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理解,从而使大学生更加真切地体察世界,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创新人格与创造能力的挖掘。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关于创新,国外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创造力”以及“创造性”研究颇多。早在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 Galton,1822-1891)出版了《遗传与天才》。该书一出版,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上个世纪早期,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在上世纪中期,魏特海默与柯洛福德两位心理学家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也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上世纪中期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到繁荣阶段:主要以吉尔福特为代表,一些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创造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到了70年代后,有关创新素质的研究更加受到各界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提出很具体的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较早关注创新素质的教育家之一,他在上世纪20、30年代末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惊世之言,虽然他这时对创新素质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色彩。到上世纪末,党和国家也相应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其中,在素质教育中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核心,此时还没有“创新人才”这一提法。新千年初,国家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随之,“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造学”等有关创新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总括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核心要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语言、文字、交往)能力,创新与创造的能力,睿智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打破常规束缚的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活于运用新方法,巧于尝试新思路;同时也兼具有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其次是创新意识。在以往文献研究中,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Edward Bone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Heller也将测量创造性意识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同时Schaefer研发了一套测量创造力态度(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此外,Basaduer等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意识的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
再次是创新人格。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他们认为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的内在驱动力,是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素质的概念,始发于十九世纪后期,主要侧重于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二十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等认为创造性并非个体的特殊天赋,创新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在当今的研究中,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解决问题者的创造力发展;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格包括宜人性、乐群性等因素。
三、创新素质培育的思路
因此,高校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是: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点,既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科学素养的培育,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熏陶。即: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发散性和流畅性。Robert D.Hisrich与Michael P.Peters认为,创新能力是科学素养与人文艺术素养的完美结合,二者相当于人的双腿,鸟的双翼,缺一不可。Kessler和Alok认为创新的科学素养能力决定创新速度,而创新的艺术素养则决定了创新的宽度,这两者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科学技能的培养,一手抓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做好革新的心理准备。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在追求最大的财富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能潜下心来享受生活,感受生活之美,而艺术则是其中最能体现其精髓的一种表现形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开发人的右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联想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素质培育的终极目标。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应包含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和自信这几个部分。(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精神以及没有自信的能力,则其创新也会收效甚微。而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模糊性、在创作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比其他更多的障碍与挫折。尤其是当还未被得到认可时,个体需要有冒险精神和自信,才能真正的克服相应的障碍与挫折,艺术教育则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当然,创新人格特征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在实践中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科学培育策略
从上面的论证可知,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启迪学生的灵感、开拓创新思维、拓展想象力,它有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宽口径、厚基础
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这些知识不仅仅指专业知识,也包含了其他知识,尤其是人文艺术知识,因为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人类财富有两类,一类是物质财富,一类是精神财富。科学素养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精神财富的创造更多依靠人的人文艺术修养。科学素养相当于主菜,没有科学素养,创新无异于“无米之炊”,而艺术修养相当于调料,如果只有科学素养,光有主菜,没有调料,则食之无味,人类的生活将会异化。现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艺术修养口径,在传统专业意识中加强艺术教育的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与艺术素养的基础。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厚重的知识平台。
2、定方案。创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造能力,作为高校培育大则需要一个总体方案,可以概括为:一种环境:营造一个科学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创新环境;两块基地:加强大学生科学创新实验基地和人文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类能力:培育学生善于联想、勇于开拓(冒险)、富于直觉的能力。艺术教育是最直接的有效手段之一,贝弗里奇认为,艺术有助于创新直觉的发展,适当的艺术教育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新思维的情绪。(王珺,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2,(8):224-225)阿特拉斯也曾论证,演奏能使左右手指神经末梢经常运动,因此能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发展。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有同样的思维过程。”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结合、科学培养与艺术熏陶的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创造了条件。
3、关全局。重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研究大体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对“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和素质特征的理解不够全面,缺乏理论支撑,并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二,受创新人才的提出背景和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的认识仅停留在为民族国家服务的层面上,未能从人本身出发,研究在理解上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忽视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第三,在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问题上,视野比较狭窄,大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并且认识不够深入。因此,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培育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培养的问题。在培养方法上,应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培养模式,形成对个性的培养。因此,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需要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进一步加强科技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和实践中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Y10000999003)资助的研究成果。
一、创新研究及其发展
关于创新,国外研究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对“创造力”以及“创造性”研究颇多。早在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高尔顿(F Galton,1822-1891)出版了《遗传与天才》。该书一出版,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兴趣;上个世纪早期,弗洛伊德出版了《诗人与白日梦》;在上世纪中期,魏特海默与柯洛福德两位心理学家通过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也对“创造力”进行了分析。到上世纪中期以后,创造力研究进入到繁荣阶段:主要以吉尔福特为代表,一些心理学家对“创造力”给予足够重视,他们认为创造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十分重要;到了70年代后,有关创新素质的研究更加受到各界的重视,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提出很具体的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我国,陶行知先生是较早关注创新素质的教育家之一,他在上世纪20、30年代末就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惊世之言,虽然他这时对创新素质的理解还带有一些浪漫色彩。到上世纪末,党和国家也相应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其中,在素质教育中以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为核心,此时还没有“创新人才”这一提法。新千年初,国家明确提出要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使命。随之,“创新教育”、“创造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创造学”等有关创新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二、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
总括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其核心要素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创新能力。主要指学生求新、求异,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具体表现为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语言、文字、交往)能力,创新与创造的能力,睿智的观察力、丰富的联想力,打破常规束缚的能力,善于提出新观点,活于运用新方法,巧于尝试新思路;同时也兼具有综合与开拓新领域的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方法并取得新成果的能力。
其次是创新意识。在以往文献研究中,创新意识被认为是个体对创新活动的认识和态度,是个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内在推动力。许多研究者将创新意识作为评估个体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例如,Edward Bone认为创新意识与创造性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Heller也将测量创造性意识作为评估儿童创造性水平的有效工具;同时Schaefer研发了一套测量创造力态度(Creativity Attitude Survey)工具,我国学者周林对此量表做了标准化修订,此外,Basaduer等也设计了一系列创新意识的量表来测量商业领域内个体的观念偏好。
再次是创新人格。大多数学者都同意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成功的关键。他们认为创新人格是创新素质的内在驱动力,是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在心理层面的积淀。创新人格是从心理、环境、教育以及个体本身等多维度体现主体创新素质的概念,始发于十九世纪后期,主要侧重于鉴定创造成就高低者的人格特质。二十世纪中期后,研究表现为创新人格外部特征的概念式描述,乃因人本主义心理学派马斯洛等认为创造性并非个体的特殊天赋,创新是普遍人性的基本特征。在当今的研究中,Amabile发现缺乏社交技巧会阻碍解决问题者的创造力发展;Gordo认为外倾性性格的管理者在创造性上的得分高于那些内倾性性格的管理者;Stein、Lingeman、张庆林等指出,幽默感、活力等个性品质,是影响创造性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还有学者认为创新人格包括宜人性、乐群性等因素。
三、创新素质培育的思路
因此,高校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育的思路应是:以培育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培育创新意识为核心,以培育创新人格为目标。而要达到这一点,既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科学素养的培育,也需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素养的熏陶。即: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发散性和流畅性。Robert D.Hisrich与Michael P.Peters认为,创新能力是科学素养与人文艺术素养的完美结合,二者相当于人的双腿,鸟的双翼,缺一不可。Kessler和Alok认为创新的科学素养能力决定创新速度,而创新的艺术素养则决定了创新的宽度,这两者影响大学生作为社会创新人才的最终成功。因此,高校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必须两手抓,一手抓科学技能的培养,一手抓人文艺术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也就是要做好革新的心理准备。但在创新方面却收效甚微,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可能就是习惯于做原来习惯做的事,因此创新的意识不是很强。而要培养创新意识,则需要培养学生在追求最大的财富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能潜下心来享受生活,感受生活之美,而艺术则是其中最能体现其精髓的一种表现形式。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对于开发人的右脑,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联想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和体验,从而促进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开发。
创新人格的培养是创新素质培育的终极目标。斯滕伯格认为,创造性人格应包含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与挫折的意愿、敢冒风险和自信这几个部分。(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他认为,一个人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其人格中没有忍受模糊的能力、克服障碍的意愿、敢冒风险的精神以及没有自信的能力,则其创新也会收效甚微。而艺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模糊性、在创作和实践过程中,需要克服比其他更多的障碍与挫折。尤其是当还未被得到认可时,个体需要有冒险精神和自信,才能真正的克服相应的障碍与挫折,艺术教育则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当然,创新人格特征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在实践中锻炼才能逐步形成。因此,高校应将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 四、艺术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的科学培育策略
从上面的论证可知,艺术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启迪学生的灵感、开拓创新思维、拓展想象力,它有利于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因此艺术教育是培养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1、宽口径、厚基础
创新的能力需要有丰富的知识积淀,这些知识不仅仅指专业知识,也包含了其他知识,尤其是人文艺术知识,因为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财富。人类财富有两类,一类是物质财富,一类是精神财富。科学素养能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精神财富的创造更多依靠人的人文艺术修养。科学素养相当于主菜,没有科学素养,创新无异于“无米之炊”,而艺术修养相当于调料,如果只有科学素养,光有主菜,没有调料,则食之无味,人类的生活将会异化。现今高校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其发展,能够在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领域都能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应注重拓宽学生的科学素养与艺术修养口径,在传统专业意识中加强艺术教育的模块,注重培养学生科学与艺术素养的基础。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创新意识,构建“大平台+多模块”高度综合化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积淀提供一个厚重的知识平台。
2、定方案。创条件
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与创造能力,作为高校培育大则需要一个总体方案,可以概括为:一种环境:营造一个科学与艺术教育相融合的创新环境;两块基地:加强大学生科学创新实验基地和人文艺术实践基地的建设;三类能力:培育学生善于联想、勇于开拓(冒险)、富于直觉的能力。艺术教育是最直接的有效手段之一,贝弗里奇认为,艺术有助于创新直觉的发展,适当的艺术教育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新思维的情绪。(王珺,浅谈高校音乐教育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现代交际,2012,(8):224-225)阿特拉斯也曾论证,演奏能使左右手指神经末梢经常运动,因此能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发展。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有同样的思维过程。”四维结合:完善专业教育与人文艺术素质教育的结合、科学培养与艺术熏陶的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素质创造了条件。
3、关全局。重方法
目前国内有关创新素质的研究大体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第一,对“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和素质特征的理解不够全面,缺乏理论支撑,并且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第二,受创新人才的提出背景和我国教育传统的影响,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的认识仅停留在为民族国家服务的层面上,未能从人本身出发,研究在理解上带有很强的工具性,忽视了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对于个体生命和谐发展的积极意义。第三,在高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这一问题上,视野比较狭窄,大多从某一侧面进行研究,并且认识不够深入。因此,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高校大学生的培育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共性和个性培养的问题。在培养方法上,应在共性培养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培养模式,形成对个性的培养。因此,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和个性化的培养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的差异,因材施教。需要在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的学术氛围和环境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专业意识教育和创新思维教育,进一步加强科技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训练,在学习和实践中选拔和培养出优秀的创新型人才。
本文为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Y10000999003)资助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