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笔者在翻阅《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一九四九)》时,看到1926年1月1日记载:“在《中国农民》第一期发表《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一文。”“文章将中国农村分为八个阶级和阶层:大地主、小地主、自耕农、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雇农及乡村手工业者、游民。”对于其中提到的“半益农”一词,笔者甚感迷惑,虽从上下文也能推测出其具体所指,但对这一词语的具体含义,还是存有一探究竟的想法。于是,笔者便翻阅工具书,但工具书并未收录此词;继而在网络上检索,发现共有16万余条与“半益农”相关信息,但大多与毛泽东和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有关;经询湘潭本地人,得知“半益农”也非湘潭方言。这与毛泽东善用人民大众语言的风格不符,也有悖常情常理。鉴于“半益农”一词在大革命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生平研究中被多次提及,实有必要对这一提法进行一些考订,以确定其来龙去脉和确切含义。
“半益农”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杂志上,该杂志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第4期,发表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文中,毛泽东将半无产阶级分为“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6种,并对半益农描述道:
半益农与贫农都是乡村的佃农,同受地主的剥削,然经济地位颇有分别。半益农无土地,然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及相当数目之流动资本。此种农人,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以得到一半或一半以上。不足部分,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勉强维持其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为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贫农。
這篇文章经作者修改后在1926年1月1日出版的《中国农民》上以《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的题目发表,即本文开头所述《毛泽东年谱》所记内容。因题目限定范围为“农民中各阶级”,故在转载时,作者去掉了不属于“农民”这一范畴的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小贩,将自耕农、半益农、贫农统归为半无产阶级:
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这三种农民的数目,在中国农民中大概自一万五千万至一万七千万。分开来说半自耕农大概占五千万,半益农贫农各占六千万,乃农村中一个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一大半就是他们的问题。这三种农民虽同属半无产阶级,然经济状况大有分别。
对于半益农,毛泽东沿用了在《革命》上的说法:
半益农与贫农都是乡村的佃农,同受地主的剥削,然经济地位颇有分别。半益农无土地,然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及相当数目之流动资本。此等农人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以得到一半。不足部分,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勉强维持其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为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贫农。
两相比较,十分接近。再对比两文中对半自耕农、贫农的描述,同样可以看出两份刊物上的描述完全一致。这并不奇怪:两篇文章的刊出一在前一年岁末,一在后一年年初,时间相差无几。后文的范畴“中国农民”要比前文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小些,在转载时,由于时间并不充裕,只需把前文超出农民这一范畴的部分简单删去即可,所以前后文在涉及农民的问题上表述几乎一致。
两个月之后,在1926年3月出版的《中国青年》第116、117期上,该文再次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题目出现。由于这一版本针对的读者对象和作者想要借此解决的问题与前两版本发生了变化,所以“与最初版本比较,《中国青年》文本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如此,在这一版本中,涉及“半益农”的描述与《革命》《中国农民》的描述却极为相似。
后来,这篇文章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以最初发表时的题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选入《毛泽东选集》并作为开篇。
由于是毛泽东亲自修改定稿,《毛泽东选集》版本当然最为权威,也为探究“半益农”的确切含义提供了根本依据。在这一版本中,对于半无产阶级,毛泽东没有再提“半益农”,而改用如下的表述:“此处所谓半无产阶级,包含:(一)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五)小贩等五种。”与最初发表时相比,除了不再提“半益农”之外,毛泽东还在“半自耕农”前加上了“绝大部分”的定语,并将“手工业工人”修改为“小手工业者”,显然概念的外延更为准确。
虽然不再单独提“半益农”,但在行文中,可以明显发现,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他仍认为这部分人是存在的,他说:
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另一部分贫农。
对比前几个版本,毛泽东此处所谓“一部分贫农”与“半益农”只有极少的表述略有不同,如这部分贫农除却“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外,“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以“勉强维持生活”。这在以前对“半益农”的描述中不曾说到。尽管如此,对比上下文,仍可基本断定,毛泽东在前几个版本中提到的“半益农”,即是《毛泽东选集》中所指“一部分贫农”。这是没有疑问的。
据此,笔者认为:“半益农”应为“半贫农”之误。之所以作出这种假设,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从概念上看,“半益农”即是《毛泽东选集》中“一部分贫农”,而这部分贫农总体上是贫农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贫农相较,其生活状态要好一些,“贫”得并不彻底。所以,在毛泽东最初思考这一问题时,沿用“自耕农”“半自耕农”的习惯,将其称之为“半贫农”顺理成章。第二,从版本的发展来看,“半益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革命》杂志上,其后的《中国农民》沿用了这种提法,《中国青年》虽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做了修改,但涉及“半益农”的部分并无改动。这表明:这个概念一开始即被提出,并非中途出现。而待毛泽东亲自定稿《毛泽东选集》时,由于他考虑得更为成熟、全面,这个概念也就不再提。据此可推定,“半益农”的第一次出现即为“半贫农”之误,其后的版本延续了这种错误的提法,直到毛泽东亲自修订改正为止。第三,从字形上来看,在《中国农民》和《中国青年》两份刊物上,“半益农”之“益”字和“贫农”之“贫”字十分近似。鉴于此,似不可排除当年排版工人由于一时疏忽将两字混淆的可能。
所以,笔者据此认定: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到的“半益农”,应为“半贫农”。这样,在毛泽东著作中出现的这一概念也就容易理解了。
“半益农”的提法,最早出现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司令部编印的《革命》杂志上,该杂志1925年12月1日出版的第4期,发表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在文中,毛泽东将半无产阶级分为“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6种,并对半益农描述道:
半益农与贫农都是乡村的佃农,同受地主的剥削,然经济地位颇有分别。半益农无土地,然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及相当数目之流动资本。此种农人,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以得到一半或一半以上。不足部分,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勉强维持其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为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贫农。
這篇文章经作者修改后在1926年1月1日出版的《中国农民》上以《中国农民中各阶级的分析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的题目发表,即本文开头所述《毛泽东年谱》所记内容。因题目限定范围为“农民中各阶级”,故在转载时,作者去掉了不属于“农民”这一范畴的手工业工人、店员和小贩,将自耕农、半益农、贫农统归为半无产阶级:
半自耕农半益农贫农这三种农民的数目,在中国农民中大概自一万五千万至一万七千万。分开来说半自耕农大概占五千万,半益农贫农各占六千万,乃农村中一个极大的群众。所谓农民问题,一大半就是他们的问题。这三种农民虽同属半无产阶级,然经济状况大有分别。
对于半益农,毛泽东沿用了在《革命》上的说法:
半益农与贫农都是乡村的佃农,同受地主的剥削,然经济地位颇有分别。半益农无土地,然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及相当数目之流动资本。此等农人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以得到一半。不足部分,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勉强维持其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为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贫农。
两相比较,十分接近。再对比两文中对半自耕农、贫农的描述,同样可以看出两份刊物上的描述完全一致。这并不奇怪:两篇文章的刊出一在前一年岁末,一在后一年年初,时间相差无几。后文的范畴“中国农民”要比前文的“中国社会各阶级”小些,在转载时,由于时间并不充裕,只需把前文超出农民这一范畴的部分简单删去即可,所以前后文在涉及农民的问题上表述几乎一致。
两个月之后,在1926年3月出版的《中国青年》第116、117期上,该文再次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的题目出现。由于这一版本针对的读者对象和作者想要借此解决的问题与前两版本发生了变化,所以“与最初版本比较,《中国青年》文本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如此,在这一版本中,涉及“半益农”的描述与《革命》《中国农民》的描述却极为相似。
后来,这篇文章经毛泽东亲自修改,以最初发表时的题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选入《毛泽东选集》并作为开篇。
由于是毛泽东亲自修改定稿,《毛泽东选集》版本当然最为权威,也为探究“半益农”的确切含义提供了根本依据。在这一版本中,对于半无产阶级,毛泽东没有再提“半益农”,而改用如下的表述:“此处所谓半无产阶级,包含:(一)绝大部分半自耕农,(二)贫农,(三)小手工业者,(四)店员,(五)小贩等五种。”与最初发表时相比,除了不再提“半益农”之外,毛泽东还在“半自耕农”前加上了“绝大部分”的定语,并将“手工业工人”修改为“小手工业者”,显然概念的外延更为准确。
虽然不再单独提“半益农”,但在行文中,可以明显发现,毛泽东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并未发生根本改变,他仍认为这部分人是存在的,他说:
贫农是农村中的佃农,受地主的剥削。其经济地位又分两部分。一部分贫农有比较充足的农具和相当数量的资金。此种农民,每年劳动结果,自己可得一半。不足部分,可以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勉强维持生活,于艰难竭蹶之中,存聊以卒岁之想。故其生活苦于半自耕农,然较另一部分贫农为优。其革命性,则优于半自耕农而不及另一部分贫农。
对比前几个版本,毛泽东此处所谓“一部分贫农”与“半益农”只有极少的表述略有不同,如这部分贫农除却“种杂粮、捞鱼虾、饲鸡豕”外,“或出卖一部分劳动力”,以“勉强维持生活”。这在以前对“半益农”的描述中不曾说到。尽管如此,对比上下文,仍可基本断定,毛泽东在前几个版本中提到的“半益农”,即是《毛泽东选集》中所指“一部分贫农”。这是没有疑问的。
据此,笔者认为:“半益农”应为“半贫农”之误。之所以作出这种假设,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从概念上看,“半益农”即是《毛泽东选集》中“一部分贫农”,而这部分贫农总体上是贫农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贫农相较,其生活状态要好一些,“贫”得并不彻底。所以,在毛泽东最初思考这一问题时,沿用“自耕农”“半自耕农”的习惯,将其称之为“半贫农”顺理成章。第二,从版本的发展来看,“半益农”的概念最早出现在《革命》杂志上,其后的《中国农民》沿用了这种提法,《中国青年》虽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做了修改,但涉及“半益农”的部分并无改动。这表明:这个概念一开始即被提出,并非中途出现。而待毛泽东亲自定稿《毛泽东选集》时,由于他考虑得更为成熟、全面,这个概念也就不再提。据此可推定,“半益农”的第一次出现即为“半贫农”之误,其后的版本延续了这种错误的提法,直到毛泽东亲自修订改正为止。第三,从字形上来看,在《中国农民》和《中国青年》两份刊物上,“半益农”之“益”字和“贫农”之“贫”字十分近似。鉴于此,似不可排除当年排版工人由于一时疏忽将两字混淆的可能。
所以,笔者据此认定: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提到的“半益农”,应为“半贫农”。这样,在毛泽东著作中出现的这一概念也就容易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