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作文指导课《不一样的我》,体现了幽默风趣、严谨踏实、视点独特、内容集中等特点;是支持和针对学生有效学习而精心“设”认真“教”的学导课堂;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导在学习的关键处和需要点上的教学。在贾老师的课里,有精心的选题选材设计,有适切的范例引导,有准确的评价指导和极具趣味的教学过程;在贾老师的课里,学生在认真地听、自由地想、专心地读、畅快地写,从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得到充分展示。
一、为作文的症结而“设”而“教”
针对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不喜欢写作文和作文无话可说、不知从何来说以及千篇一律、空话套话连篇的症结,且看贾老师如何“设”如何“教”。
课伊始,贾老师板书“我”后,轻松地对学生说:“今天的作文写‘我’,如果你对别人不熟悉,对自己总了解吧,你把了解的写下来,就是作文。如果你担心写得千人一面,那我们再加四个字(板书:不一样的),写出‘不一样的我’来,就是好作文。”
这样的导入,简单明了,学生不但明白了写“不一样的我”的习作要求,还领会了老师的选题意图是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现象,释放了怕写作文的心理压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良好欲望。
为丰富习作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达到高效学习,贾老师一改以往只选一篇例文上课的习惯,将“我的名字有点儿特别”“长大了,我依然调皮”“我是一条‘小书虫’”三篇选文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三篇例文的启示下,学生很快便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选题。就此贾老师没有罢手,而是继续要求学生写题,将一个题目增至三个,再以筛选的方法去掉其中两个,保留一个展开分析,这样“一变三”又“三变一”的游戏式学习方式,增添了趣味,激活了思维,也使学生有了足够的写作心理期待和写什么、怎么写的思想准备。
面对这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内容,充满趣味的选题训练和丰富的例文,我不由得感慨:贾老师的导学,导得巧妙,导得适时,导在了学习的关键点上!
以“我”为题,写学生自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不一样的”自己,鼓励学生在自己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选取和组织材料,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能想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自然就避免了套话、空话等现象。
这源于学生的选题,适合学生的选材,还有多篇例文引路和适时的交流启发,教师的准确指导和点拨,都构成了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基础。我不由得感慨,贾老师的导学,导得精致,导得准确,导在了学习的难点上!
二、为习作的实效而“教”而“导”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言语应用。
“我教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贾老师的这段话语,既通俗又朴实明了,不但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境界,也道尽了语文的本真和他对语文本真的坚守!且看贾老师在范文引路时、习作交流时如何“教”如何“导”。
在导入学习后,贾老师同时出示三篇例文,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三篇例文同样都在写“我”,写的却是“不一样”的我。当学生读完例文后,不用讨论,贾老师便明明白白地把每篇例文都逐一做了点评分析,如“长大了,我依然调皮”一文,贾老师就做了这样的点评:文通字顺,表达清晰。详略得当,描写生动。用了三个事例,两个略写,第三个例子写得具体生动,将“我”“调皮”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同龄人看了一定喜欢。从文字表述到写作手法再到人物刻画都给予肯定,指出文章好在哪里,妙在何方,以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自己想写的那一吐为快的“不一样的我”,使学生平添了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课堂上可以随时找到、可以信手拈来的教育资源。充分用好这点,比老师简单的说教要强百倍。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贾老师总是及时地把两端的例子点出:“这位学生不错,已经开始写了。”“这位小朋友笔还没有找到。”“人家说的时候,我发现他听得最认真。”“你写得很好,可是读得太差了,要学会好好朗读啊。”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该发扬的,什么是该修正的。这样,学有标杆,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找到努力和进步的方向。
贾老师特别重视学生作品在班级的交流和欣赏,同时辅以点评,以示自己的观点,这是贾老师作文指导的精妙之处。如:学生上台说自己所选的题目、读自己所写的文章时,遇到该肯定的、该纠正的、该评价的、该引导的,贾老师都及时准确地给予判断,指导学生修改。在把学生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指导中,贾老师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如:把学生所说“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改为“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把“我把声音关小”改为“我把音量调小”,把“把门窗关上”改为“把窗关上,把门锁得严严实实”……有了这样细致入微的指导,学生不但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方面有了范例,还在写好上得到了启发。
课堂上,老师的愤悱启发是“导”,旁敲侧击是“导”,例文赏析是“导”,直接点评是“导”;学生的听说是“学”,仿作是“学”,创作是“学”,修改是“学”。整节课注重语言实践,注重体验成长,是充分体现教师引领帮助和学生独立学习的有效课堂。
贾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却很感人,孩子的情感得到熏陶,表达得到训练,无论从目标到方法、形式到内容、过程到结果,还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方面,贾老师都引得巧妙、导得自然、练得实在;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收获。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教研室)
一、为作文的症结而“设”而“教”
针对学生不愿意上作文课、不喜欢写作文和作文无话可说、不知从何来说以及千篇一律、空话套话连篇的症结,且看贾老师如何“设”如何“教”。
课伊始,贾老师板书“我”后,轻松地对学生说:“今天的作文写‘我’,如果你对别人不熟悉,对自己总了解吧,你把了解的写下来,就是作文。如果你担心写得千人一面,那我们再加四个字(板书:不一样的),写出‘不一样的我’来,就是好作文。”
这样的导入,简单明了,学生不但明白了写“不一样的我”的习作要求,还领会了老师的选题意图是避免“千篇一律”的作文现象,释放了怕写作文的心理压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良好欲望。
为丰富习作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达到高效学习,贾老师一改以往只选一篇例文上课的习惯,将“我的名字有点儿特别”“长大了,我依然调皮”“我是一条‘小书虫’”三篇选文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三篇例文的启示下,学生很快便按要求完成了自己的选题。就此贾老师没有罢手,而是继续要求学生写题,将一个题目增至三个,再以筛选的方法去掉其中两个,保留一个展开分析,这样“一变三”又“三变一”的游戏式学习方式,增添了趣味,激活了思维,也使学生有了足够的写作心理期待和写什么、怎么写的思想准备。
面对这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贴近学生生活的习作内容,充满趣味的选题训练和丰富的例文,我不由得感慨:贾老师的导学,导得巧妙,导得适时,导在了学习的关键点上!
以“我”为题,写学生自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写“不一样的”自己,鼓励学生在自己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选取和组织材料,学生兴趣盎然,很快就能想好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自然就避免了套话、空话等现象。
这源于学生的选题,适合学生的选材,还有多篇例文引路和适时的交流启发,教师的准确指导和点拨,都构成了学生个性化作文的基础。我不由得感慨,贾老师的导学,导得精致,导得准确,导在了学习的难点上!
二、为习作的实效而“教”而“导”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言语应用。
“我教学生作文不是为了培养几个尖子,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应付考试的技巧,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愿意写作文,都能够通过作文学会做人,学会思考,扎扎实实地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功。”贾老师的这段话语,既通俗又朴实明了,不但道出了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境界,也道尽了语文的本真和他对语文本真的坚守!且看贾老师在范文引路时、习作交流时如何“教”如何“导”。
在导入学习后,贾老师同时出示三篇例文,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告诉学生这三篇例文同样都在写“我”,写的却是“不一样”的我。当学生读完例文后,不用讨论,贾老师便明明白白地把每篇例文都逐一做了点评分析,如“长大了,我依然调皮”一文,贾老师就做了这样的点评:文通字顺,表达清晰。详略得当,描写生动。用了三个事例,两个略写,第三个例子写得具体生动,将“我”“调皮”的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同龄人看了一定喜欢。从文字表述到写作手法再到人物刻画都给予肯定,指出文章好在哪里,妙在何方,以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找到自己想写的那一吐为快的“不一样的我”,使学生平添了几分跃跃欲试的感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课堂上可以随时找到、可以信手拈来的教育资源。充分用好这点,比老师简单的说教要强百倍。如:在学习的过程中,贾老师总是及时地把两端的例子点出:“这位学生不错,已经开始写了。”“这位小朋友笔还没有找到。”“人家说的时候,我发现他听得最认真。”“你写得很好,可是读得太差了,要学会好好朗读啊。”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该发扬的,什么是该修正的。这样,学有标杆,在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找到努力和进步的方向。
贾老师特别重视学生作品在班级的交流和欣赏,同时辅以点评,以示自己的观点,这是贾老师作文指导的精妙之处。如:学生上台说自己所选的题目、读自己所写的文章时,遇到该肯定的、该纠正的、该评价的、该引导的,贾老师都及时准确地给予判断,指导学生修改。在把学生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指导中,贾老师就做了很好的尝试,如:把学生所说“在不起眼的角落里”改为“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里”,把“我把声音关小”改为“我把音量调小”,把“把门窗关上”改为“把窗关上,把门锁得严严实实”……有了这样细致入微的指导,学生不但在写“什么”和“怎么”写方面有了范例,还在写好上得到了启发。
课堂上,老师的愤悱启发是“导”,旁敲侧击是“导”,例文赏析是“导”,直接点评是“导”;学生的听说是“学”,仿作是“学”,创作是“学”,修改是“学”。整节课注重语言实践,注重体验成长,是充分体现教师引领帮助和学生独立学习的有效课堂。
贾老师的课朴实无华却很感人,孩子的情感得到熏陶,表达得到训练,无论从目标到方法、形式到内容、过程到结果,还是在听说读写的训练方面,贾老师都引得巧妙、导得自然、练得实在;学生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有收获。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