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的肖像

来源 :摄影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x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汤姆逊

见证清末统治的肖像


  苏格兰传奇摄影师和旅行作家约翰汤姆逊的这张肖像拍摄于侣71年,照片中是他在福建厦门与两个清兵的合影。自1862年开始,约翰汤姆逊在亚洲进行了数次旅行,拍摄了许多亚洲国家,其中在中国拍摄的照片,曾在前些年出版为《晚清碎影——约翰汤姆逊眼中的中国》一书。他以人类学的视角在中国的旅行和拍摄,自北向南,从北京一路走到东南沿海。
  一直以人类学视角拍摄的约翰汤姆逊,坚持记录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环境。在他的照片中,往往将人的服饰特征以三视图的方式呈现,同时呈现的还有他们的生活环境。他在北京拍摄了清王朝的政府官员、贵族家眷,随着离开统治阶级的领域,拍摄对象也随之改变,他的视角最终转移到底层人民身上。与统治贵族奢华的生活相比,镜头中底层人民的生存环境泥泞不堪,显得非常落魄贫困。与当时在远东工作的大多数摄影师不同,约翰汤姆逊既不是政府官员,也不是传教士。他是一名专业摄影师,对亚洲及其人民着迷,对封建王朝臣民的生活和环境很敏感。约翰汤姆逊的湿版照片,体现了他在摄影视野的广度、深度和美学积淀,他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人类学摄影家之一。
  他的客观视角,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积贫积弱。最终约翰汤姆逊选择在福建厦门与两个清兵,而不是与王公贵族合影,拍下自己在中国的肖像。这张照片中,也体现了他对中国状况的认知,统治阶级的富贵只是虚荣的假象,底层人民的落魄才是中国贫瘠落后的时代写照。

奥古斯特·桑德

类型学先驱的肖像


  奥古斯特桑德的这张肖像,基本是证件照的样式。这非常符合他作为摄影类型学的先驱之一的摄影史地位。出生于1892年的奥古斯特桑德,从叔叔那里收到了他的第一台相机,并自学了摄影。服完兵役后,他开始全职摄影。他的摄影工作室几经周转,1910年在科隆定居,开始拍摄当地农民的照片。自此,他倾注一生的工作,一项名为“20世纪的人”的摄影计划开始了。这项摄影计划也受到当时德国前卫艺术运动新客观主义的影响,他将拍摄的人像分为:农民、工匠、女性、艺术家、城市人口、各种阶层和职业以及流浪汉等。
  但是随着希特勒在20世纪30年代初掌权,奥古斯特桑德被迫中止了“20世纪的人”攝影计划的拍摄。纳粹开始销毁他的照片,并没收他的底片。幸运的是,部分底片在战后得到抢救,并重新制作成照片。如今,这些图像毫无疑问是世界摄影史中的珍品。
  奥古斯特桑德的“20世纪的人”中的照片,是1911年至1933年德国生活不可或缺的记录,是各社会阶层和各行各业的人的真实肖像。
  他的摄影风格以及该项目的概念基础,广泛地影响后世的摄影师。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战后拍摄德国工业建筑的贝歇夫妇,以及因他们而闻名的摄影类型学。贝歇夫妇的得意门生之一托马斯·鲁夫的作品《肖像》中,都能看到奥古斯特桑德本人肖像的影子。

杰夫·沃尔

导演状态的艺术家肖像


  杰夫沃尔的作品以一种“电影摄影”的模式,将摄影的精髓与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绘画、电影和文学)的元素相结合。这张肖像拍摄于他创作的间隙,杰夫沃尔坐在一把折叠椅子上,戴着衬衫,带着墨镜,背后是一望无际的戈壁。
  杰夫沃尔在20世纪60年代概念艺术的全盛时期开始涉足摄影,到70年代中期,他将概念主义的实验精神扩展到他的摄影中。他的照片使用背光彩色透明胶片制作,这种媒介在当时常被用作室外广告宣传而不是摄影艺术。这些作品在美术馆和博物馆展出时产生了令人震惊的效果。
  杰夫沃尔的一些早期作品通过公开引用其他艺术品来唤起图像制作的历史。这是他的作品中的一种主要方式,被他称之为“明目张胆的阴谋”。这些照片既突出了主题的戏剧性,也突出了作品的戏剧性。另外,杰夫沃尔也是首批使用数字影像技术的艺术家之一,是探索数字影像的先驱,并一直处于其发展的前沿。如今毫无疑问,数字影像技术改变了摄影的面貌。
  杰夫沃尔的作品还有一类“伪纪实摄影(near documentary)”的倾向。这些照片在风格和方式上类似于纪实照片,但是他“导演”了其中的场景和事件。在他看来,这些照片“思考了纪实照片的效果和意义”。
  如此看来,这张拍摄于戈壁的肖像照片,俨然一副黑帮片导演工作现场的架势,从这张肖像中甚至难以认为杰夫沃尔是摄影艺术家,导演身份的感觉似乎更强烈。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

掌控命运的死亡肖像


  在1988年这张肖像中,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将骷髅权杖与自己的形象并置在一起。这位艺术家憔悴的脸从黑色背景中向外凝视,似乎漂浮在空气中。这个看似失焦的脸同时表明他的身体正在恶化,形式上与作为手杖手柄的雕刻头骨相呼应,暗示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强大联系,以及艺术家自己短暂的存在。   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在20世纪70年代的纽约成为一名艺术家,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影响了他:摄影在艺术市场的崛起,以及朋克和同性恋文化的兴起。罗伯特梅普尔索普最初接受过绘画和雕塑方面的培训,后来热爱摄影的魅力,1969年至1970年,他首先用从杂志上剪下来的图像制作色情拼贴图像,然后用宝丽来相机创作自己的照片。几年内,他展出了性爱的男女人体、花卉静物和名人肖像,这些都是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到20世纪70年代末,他的作品已經发展成为一种经典而时尚的风格。他所拍摄的同性恋主题,使他的作品成为20世纪80年代关于公共视觉艺术基金的争议性辩论的焦点之一。在许多作品中,他将男性和女性的传统符号(身体、美容和服装)并列在一起,确立了“男性”和“女性”的概念,揭示了它们作为社会构建术语的地位。
  与早先的自拍肖像不同的是,这张照片是在罗伯特·梅普尔索普去世前大约一年拍摄的,有一种更阴郁的情绪,骷髅权杖也体现出死亡意象。最终他于1989年3月9日在波士顿死于艾滋病并发症。

赫尔穆特·纽顿

粗俗的时尚肖像


  在这张肖像中,赫尔穆特·纽顿光着双腿,脚上穿着高跟鞋,“优雅”地坐在庭院的椅子上,这几乎就是他反叛所谓优雅的时尚的个人表达,就像他坚持的那样,时尚可以是粗俗的。
  赫尔穆特·纽顿是犹太人,1938年,他与家人逃离德国后,赫尔穆特纽顿来到新加坡,在那里找到了一份摄影师的工作。之后被新加坡当局拘留,并被送往澳大利亚。获释后,他在澳大利亚军队服役五年,成为澳大利亚公民。
  赫尔穆特·纽顿是一位标志性的时尚摄影师,以其激进、前卫,有时甚至是粗俗的题材而闻名。赫尔穆特纽顿受到黑色电影、表现主义电影、S
其他文献
2016年,加拿大温哥华的世界大师运动会美洲赛中,一位名叫曼·考尔的选手用时一分半,获得了百米短跑项目冠军。一分半钟?是的,因為这名选手是一位老太太。  曼·考尔来自印度,今年100岁。在此之前,她已经在运动会中斩获多枚金牌,包括标枪、推铅球等。参加百米短跑项目时,考尔被分在100岁高龄的老年组中,这组选手只有考尔一位女性参赛运动员。整个过程中,考尔一直在努力向前奔跑,尽管在别人看来,那几乎和走差
摄影之友的“摄汇名流”栏目,一直将焦点锁定在明星和名人所拍摄的作品以及他们的摄影故事上,因为社会原本赋予他们的知名度让他们的作品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同时,我们通过这些作品也不难察觉,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将摄影玩山了那么点“准专业”的意思了。  周润发 简单“黑白”道  采访发哥时,他的摄影展正在展出之中,他那标志性微笑,显示出他的率性、简单和幸福,“我一直在镜头前,现在,希望能身处其后,通过镜头看外面
探索法则一  DO not panic!  天文基地最明显的景观是巨大的观测设施,不老屯天文台路边超大功率的雷达排成一排,极具赛博朋克风格效果,行驶其下如同置身于科幻世界,我们决定用光绘摄影来表现这一场景。  天文台附近没有光源,几乎是完全的黑暗,所有光源都需要人为制造。我们携带了南光TRGB1212B和TRGB 1208B灯棒手持打光。在拍摄大场景时缩小光圈、降低灯棒亮度,并使用长时间曝光。这样
克里斯·达菲,20世纪60年代天才时尚摄影师布赖恩·达菲的儿子,带我们参观了达菲档案馆。  达菲档案馆(Duffy Archive)坐落在英格兰西南部的一个叫做格洛斯特(Gloucestershire)的小镇上,它的主人名叫克里斯·达菲(Chris Duffy)。而远在半个世纪前,最初的工作室其实是由他的父亲布赖恩·达菲(Brian Duffy)在伦敦北部瑞士小屋地铁站附近所建立的,并且那里曾见证
英国旅游实用信息  听了再多的英伦文化,不如实地拍摄来得实在。我们从伦敦开始,一路向北,精选了13个英伦行摄地,并配合针对性的拍摄技巧,让你的镜头充满英伦气息,拍出属于你的英伦影像。  伦敦眼  为了纪念千禧年的到来,伦敦眼于1999年底正式开幕,是伦敦最大的观景摩天轮。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黄金位置,对面就是大本钟,夜晚会变化出无穷的灯光效果打造夜晚的炫彩光环  伦敦眼与大本钟隔河相望,拍摄角度也是
FS-3 FotoSniper是1943年為苏联波罗的海舰队海军开发,专为远程侦察任务而设计,配备600mm F4.5镜头。据Leitz Photographica称,该项目被列为“绝密”,即使是现在,拍卖行能找到的关于镜头的唯一老式文件是一张照片的副本,该照片显示一名海事官员正在测试它。  没有任何资料记录,FotoSniper可能是有史以来唯一的特殊相机,但它的稀有性起初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2019年11月28日,2019-2020雪季媒体冰雪俱乐部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马蜂窝旅游网宣布将于12月启动“马蜂窝全球冰雪体验官”招募计划,邀请全国滑雪爱好者共同挑战自我极限,体验冬季限定版“速度与激情”。  据悉,“媒体滑雪俱乐部”由马蜂窝旅游网滑雪事业部联合资深媒体人、乐玩派创始人翟若帆以及80余位媒体人共同发起成立,聚集了全国各地热爱冰雪运动的媒体人,他们来自不同的媒体平台,怀着对冰
始于颜值的宝丽来摄影之路手嶋千鶴  胶片摄影师,广告文案策划  微博@手嶋千鶴  B站:鱼子酱少女摄影师说  不完美,才是宝丽来吸引我的地方。器材介绍1972年,宝丽来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机SX-70。这台相机功能全面,造型优雅,构思精妙,自问世至今,一直受到了广大宝丽来爱好者的追捧。日本电影《情书》中的宝丽来SX-70吐纸时留下的火焰纹效果药水原因导致相纸图像不完整《摄影
本文所有配图均来自“树的肖像”系列作品  19岁时,陶斯祺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台相机。拍照伊始,“做一组作品”的意识并未在她的脑海中萌芽。她所做的,只是漫無目的地四处游走,随手拍下自己觉得不错的画面。这种轻描淡写的日常风格,也延续到了之后的系列作品中。在今年abC艺术书展(art book in China)上,陶斯祺带来了她的作品集《树的书》。这本书中的照片,全部出自系列作品“树的肖像”。是怎么想
我不想表达世界的外在表象和困惑,而是希望探索我们恐惧、希望和欲望的内心世界,并试图与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交流。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  阿诺·拉斐尔·闵奇恩(Arno Rafael Minkkinen)出生于芬兰赫尔辛基,6岁时随家人移民到美国,在布鲁克林长大,1967年从瓦格纳学院获得英国文学学士学位,1974年毕业于罗德岛设计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师从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