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840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三者构成了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倡导用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完善兼具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将家庭和社区真正纳入学校生态教育系统,深化学校发展内涵。
  关 键 词 生态文化;德育改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3
  学校品牌是一种以育人为目的、以人为载体并需要迟效评价的品牌,也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公众认可,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符号的一种无形资产[1]。多年来,广州市南国学校以顶层文化设计为依托,以创建特色学校为路径,形成了包含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在内的生态文化教育特色,初步完成了品牌学校的塑造,成为一所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的优质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认为,对于由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构成的生命共同体而言,学校只有基于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改进,才能保障这一生命共同体的良性循环,进而实现共生共荣。
  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进一步深化对“共生共荣”的理解,认为它应当涵盖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共生共荣,师生、生生的共生共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普通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共生共荣。为此,学校立足生态文化教育,重构“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立足全员参与,培育“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学校精神;立足提升,拓展“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并存”的办学内涵,以德育改进为方式,努力创生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构建向善向上的教育生态。
  一、关注精神生态,促进教师成长
  在南国学校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中,学生和教师都是重要的主体。而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一个主导性群体,只有当学校的办学理念为他们所接纳、理解并认同时,才会将其内化于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学生才能因此而获益,[2]学校也才能获得发展。
  作为新时期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源自校本生态文化教育特色。生态文化教育以“水润南国,绿荫校园”为基调,用“水”“绿色”表述学校文化,追求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成为茂盛成长的草木,不断完美生命的价值。学校是一个整体,既需要每一个生命个体的不懈努力,也需要每一个团队成员的同心同力、互助协作。上善若水,意味着每一个南国教师都“自强不息,和衷共济”,拥有水利万物的无私和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如此,才能构建共生共荣的生态德育,润泽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为此,学校努力搭建平台,拓展渠道,力求让每一个教师在南国这一生命共同体中不断成长。“请进来”,邀请教育专家和兄弟学校同行,面向全体教师开展针对性的德育培训和经验分享;“走出去”,组织德育队伍考察学习,增长知识和开拓视野;丰富教师的专业生活,每月开展一次班主任经验分享会,在温情与共享中提升班主任专业水平,增强班主任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组织课题研究,用科研引领教师快速成长。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自强不息,和衷共济”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成长信念,而“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更是融入了每一个南国教师的血液。师生、生生共荣的理念不断激励着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用润泽生命的精神不断追求完美的教育生活。
  二、完善课程生态,提升学生素养
  学校生态系统既具有孕育个体生命成长的内在功能,更兼具传递文化、促进个体社会化、建立共同价值观等社会功能。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共生共荣,国内教育与国际教育的共生共荣,是学校教育生态系统的应有之义。为此,学校开设国学课程,用经典教育对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开设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课程,用国际视野丰富和拓展学校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文情怀与科技素养、传统美德与现代视野相融合的、动静相宜的高素质学生。
  学校从经典诵读开始,定期组织诵读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天河区“美文诵读大赛”,用经典文化濡染学生;设置国学经典研讨课,引领教师探讨国学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了解国学课与语文课的区别与联系,提升国学课程内涵。学校以项目为载体,鼓励教师深入探索国学课程。例如,小学部由陈丹妮老师主持,利用每周三的写字课,组织全体学生诵读经典篇目。诵读内容从礼与恭敬、仁义,礼与真诚、适宜、克己、适中到礼以养德,礼致和谐,尊老爱幼;延伸至仪容端严,礼的价值等,不断深化学生对“礼”的理解。同时,选择以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诵·经典义理教程》为基础,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毅、和十大主题,构建序列化的经典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传统节日渗透经典教育,例如,教师节上,鼓励每个班级挖掘传统文化中尊师重教的经典、文献、诗词、故事,制作班级板报,开展主题班会课等阵地;时值中秋佳节和国庆节,学校以“吟诵经典诗词,遥思忆古情怀”为主题,召集中秋诗会,以“赏今时之月,感古人之怀”为主题,开展硬笔书法大赛;以“爱我中华,传承经典”为主题,进行国庆书画大赛。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更是经典教育的绝佳契机,学校将经典融入国旗下讲话中,让师生感悟经典的人文精神;每周一句、经典诵读比赛等也成为了学校的常态主题活动。学校希望通过丰富的经典教育主题活动,让学生不断获得体验和感悟,积累起深厚的文化底蕴。
  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其国际交往能力。学校以国际理解教育为重点,融合和平教育、环境保护、多元文化等国际热点问题,将国际视野和理念融入教育教学过程,努力提升学生应对全球化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沟通技能。
  此外,学校依托天河区一流的教学水平与教育平台,引进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资源,组织学生成立了“动感英语”“篮球”“棒球”“奇趣料理”等社团,每年举办一次“外国文化周”活动;利用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参加游学活动。由此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希望学生在未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更强的能力。   三、优化外部生态,深化学校发展
  优化的教育生态意味着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的学校共同体发展不仅需要师生、生生的共荣,更需要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共生共荣。只有将家庭和社区真正纳入学校生态教育系统,才能不断优化教育生态,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学校以创建广州市绿色学校、广州市垃圾分类示范基地为契机,组织师生、家长以垃圾分类活动为切入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导处统一部署,鼓励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及学科特点,将环境教育渗透在各年级学科教学中。如思想品德科组发挥课程优势,将垃圾分类整合纳入学习内容;语文科组则以垃圾分类为主题,在学生和家长中开展行为规范童谣、宣传海报创作等;综合实践课更是深入开展了垃圾分类专题研究性学习。学校还利用环境纪念日开展了多种主题活动,如植树节,组织学生与家长到植物园植树;地球日,开展“爱护环境,保护地球”主题班会;世界环境日,开展“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垃圾分类“小小监督员”走进社区和家庭,宣传介绍垃圾分类知识……用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引领师生、家长正确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领悟并践行“与自然共和谐,与学校同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教育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元环境体系,它包括科技、艺术、体育等环境。为此,学校开设了民乐社、合唱社、舞蹈社、书画社、版画社、科技社、田径社等社团,与家长和社区紧密合作,让学生成为“绿色”“生态”的实践主体。多年来,观鸟社团多次走进珠江公园、天河公园、华南植物园等开展观鸟活动,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南国版画社的孩子们与多位艺术家面对面交流,走进美术馆,不断接触美、发现美,用绘画表达自己对生态美的理解;小领袖社团则走进更广阔的生活世界,2011年,以“珍爱生命、珍惜资源”为主题,前往四川地震灾区、大熊猫基地、汶川地震博物馆参观,2012年,组织了“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支持环保”主题冬令营,参加香港自然保护基金会承办的保护中华白海豚活动,以及“感受韩国科技、环保、传统文化,体验韩国风情”夏令营,感受韩国的高科技及环保艺术,并与韩国学生进行了传统文化、艺术交流。多姿多彩的活动受到了家长和社区的欢迎和赞誉,他们逐渐认同了学校提出的共生共荣理念,以更高的热情支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随着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推进,学校对于家校合作内涵和价值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只有赋予家长集体教育参与权,才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在共生共荣理念的引领下,学校积极邀请家长和社区代表走进学校,深度参与学校教育。例如,李论老师邀请家长走进主题班会课,召开办学委员会,汇报学校办学情况,征询与会者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耕耘校园生态小农场——“生长园”,体验责任、分享成长。如今,南国校园里一幅幅由师生和家长共同创作的环保围墙画,精心耕耘的小农场、生物园,见证着南国人了解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决心,更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共生共荣教育生态的生动注脚。
  生态文化视角下的德育改进,让南国学校成为了既具有深厚典雅文化根基,又富于时代气息的优质生态乐土,形成了教师勤耕耘、学生爱学习、师生齐拼搏、家庭与社区共支持的良好局面。今后,“自强不息,和衷共济”的精神将激励着南国人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向善向上的教育生态。
  参考文献:
  [1]闫德明.学校品牌的涵义、特性及其创建思路[J].教育研究,2006(8):81.
  [2]黄红波.家园文化造就幸福团队[J].中小学德育,2016(3):30.
  (作者单位:广州市南国学校广东广州 510621)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年前,有人在人民日报上写评论,谈及“读书人为什么不读书了”。依我看,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读书人没能靠读书解决生计问题,于是义无反顾地信奉“读书无用论”;二是读书人压根没找到读书的门道和乐趣,于是心生倦意,见书头痛。如同我的一个朋友所说“搞文字的人被文字给搞了”,许多读书人也觉得自己“被书搞了”。就是少有人去反思:是不是读书方法出了问题?有没有好的读书方法,让我们与书相得益彰?  事实上,读书和学术
【摘要】将微课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有多方面的优势,它有利于克服传统的教学弊端,提高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将微课运用于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主要有:精心设计和制作写作教学微课视频、构建以微课为辅助作用的“教师主导——学生自主”教学模式、利用微课创设生动的情境、提高学习兴趣、注意课堂学习反馈和课后巩固。  【关键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微课;运用策略  【作者简介】冯艳霞(1969-),女,广东中山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教师应该主动地采取有效的教学方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从创设宛然如生的情境、巧借绘声绘色的技术、开展小组讨论的活动等方面切入,探讨了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英语;口语交际;情境;技术;活动  【作者简介】肖业丰,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中学。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培
设计意图:  散文《蒲公英》篇幅短小,易于幼儿理解与朗诵。作者巧妙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蒲公英形象地比喻成球、柳絮、雪花,并借助“飞扬”“轻盈”等词语,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以及热爱大自然、向往田园生活的质朴情感。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了一些简单的形容词,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感悟力,在成人的引导下能够由浅入深地感知并体验散文所蕴含的语言美和意境美,从而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及审美情
李宏亮在《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第5期撰文指出,传统的德育观奉行“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将德育置于智育之上。这一工作思路是将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业发展视为两个独立并行的体系,对学生先进行道德教育,然后以学习到的道德知识和规范去约束其言行。这种简单、机械的割裂必然造成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道德生活的脱节。  德育应坚持道德教育与学业生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从被动地学习道德转向主动的道德学习,涵养学生的学
小丁(化名),12岁。一年级开始,几乎每节课都可以听到任课老师对他的抱怨,说其扰乱课堂秩序;他的座位更是经常调换,因为同学都受不了被打扰;他总利用课间10分钟的休息时间跑遍校园各个角落,并状况不断:不是歪戴帽子拿着小刀在同学身后比划着说抢劫了抢劫了,就是从四楼向下扔小石子,还踮起脚尖看谁会被砸中……鉴于以上种种表现,结合医生诊断,他处于多动症的临界点,所以才如此“好动”。因为好动,同学渐渐和他疏离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834名中小学家长進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家长认为给学生排座位应该主要参考视力(71.2%)和身高(56.2%),其他因素还包括:性格(41.2%)、成绩(35.2%)、学生之间的关系(28.9%)和学生身体情况(21.4%)等,仅2.9%的受访家长赞同完全随机。  其中,67.4%的受访家长认为,老师排座位的规则有必要向家长公开说明,66.9%的受访家长建议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是师生互动之舞台,也是学生体验快乐、实现梦想、自信飞扬的乐园。本文从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语音自信的建立、英语习惯培养进行阐述,强调基础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兴趣;英语课堂;有效教学  课堂是学生学习之场所,是师生互动之舞台,课堂之道在于如何以学生为主题,在教师的主导下,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生活经历、情感体验和知识结构等来开发学生对基础英
【摘要】茶文化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传统文化,茶产业也是我国众多产业链中不可忽视的一条产业链。在当今社会,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在进行茶叶出口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跨文化交际的方式完成对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由于当前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在进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我国也必须要针对英语教学模式的策略进行相应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茶文化的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苏联]普利什文著 惠树成 尤建初译    从我记事起,我就清楚地记得米赫伊爷爷的毡靴穿了十多年。而在我记事之前还穿过多少年,那我就说不上来了。爷爷常常看着自己的脚,说:“毡靴又穿透了,该换靴底啦。”  他从集市上买回一块毡子,剪下一双靴底,绱在毡靴上。毡靴又能穿了,和新的一样。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我想,世界上一切都有终结,一切都会灭亡,只是爷爷的一双毡靴是永存的。  不料,后来爷爷的腿疼得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