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ST段形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03例初发AMI患者按入院时心电图AMI相关导联ST段抬高的形态分为2组,凹面向上抬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心电图ST段形态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03例初发AMI患者按入院时心电图AMI相关导联ST段抬高的形态分为2组,凹面向上抬高组(A组=46)与凸面向上抬高组(B组=57),根据AMI发生前24h至少出现1次典型心绞痛的症状为标准,比较A组与B组各占的频率.结果A组梗死前24h内出现心绞痛34例,占73.91%;B组为14例,占24.56%.梗死前无心绞痛A组12例,占26.09%;B组43例,占75.44%.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及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早期静脉溶栓者心电监测再灌注性心律失常(RA)的主要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对66例26~66岁AM者施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同时进行心电监测RA的发生
患者女性,22岁.早孕建卡作心电图.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窦性P波散在出现,P-P间距0.85~0.978,频率62~71次/分,下传的P-R间期0.13s.多数P波在Ⅱ、Ⅲ、aVF、V4V6导联倒置,P'-P&
目的探讨OPCAB围手术期心肌顿抑的心电图特点及意义。方法记录22例OPCAB围手术期心肌顿抑者的心电图及cTnl。结果4例发生QRS波低电压,4例一过性Q波增大或R波消失,14例T波倒置,5
目的研究心脏神经症心电图出现肺性P波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出现肺性P波的心脏神经症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17~35岁的男性,体形瘦长者8例,适中者4例.主诉均
目的探讨使用可弃式自动粘贴型塑料板电极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44例严重心动过缓以及心脏骤停者实施体外起搏、复律或(和)除颤。将可弃式自动
患者男性,53岁。因持续性胸闷、气短3h入院。既往体健。查体:血压100/70mmHg,双肺呼吸音清晰,心音极低,心律齐,末闻及杂音。查心电图(图1A)示:窦性心律,心率52次/分,Ⅱ、Ⅲ、aVF、V3-6导联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的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52例Af者性别、年龄、发作特点、心电改变、病因联系等予以分析。结果①60岁以下(A组)28例,6
目的探讨病变血管与微创冠状动脉搭桥(OPCAB)围手术期心肌顿抑(SMC)的心电图改变的关系及意义.方法记录32例OPCAB围手术期SMC者的心电图及测定血肌钙蛋白Ⅰ(cTnI).结果术后SM
本文着重介绍在快速数字通信中,利用TMS 32020高速数字信息专用芯片和新型的快速校验算法,使快速数字通信中的检错纠错速度提高近1000倍。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心电图改变与心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2例患儿的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心电图和24hDCG均有改变:传导阻滞14例(占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