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理念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wangmos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和谐社会理念的观照下,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合规律性的统一。新时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响应和谐理念,把和谐理念纳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大学生道德教育新体系。为了实现德育的良好效果,大学生道德教育可采取道德理性认知、道德情感体验、道德实践等方法多向度推进。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和谐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高校承担着民族文化与人类文明的积淀与传承的任务,它在民族和国家社会的总体结构中是一个文化、精神的象征,是坚守文化精神的壁垒。高校和谐必然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支撑。在和谐社会的观照下,对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反思和厘定,不仅对加强和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有裨益,而且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亦颇多助力。
  
  一、和谐社会和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所谓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然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无论是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大学生道德教育都受制于个体的发展规律。和谐社会的价值实现着眼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在这三对关系中,人自身的和谐是最根本的逻辑起点和其他两方面和谐的根本基石。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和谐发展状态。造就和谐发展的个体,就是培养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人,使人能和谐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共享发展。道德反映了人对真、善、美的探求和人性世界的美的期许,是善与美和谐统一的表现。大学生道德教育以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为核心,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人的道德素质的要求和满足大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为出发点,深入进行道德观教育,着力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把培养目标指向大学生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就“人是目的”而言,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大学生道德教育都必须遵循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规律。
  所谓合目的性,是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长远上看,必须符合既定的价值目标与理想追求,活动的最终目的是现实活动的终极目标,现实活动要符合和服务于最终的价值目标。作为一种理想的价值追求,和谐本质上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社会终极价值目标。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组成范畴之一,道德是一种推动社会和谐、共生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它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目标,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诉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当道德成为人类生活的必要条件时,道德或道德的方式也就内在地成为了人类生活和生存的一部分,而不是外在于人类生活的某种设置、背景或工具,道德的存在或有道德的生活本身就是文明人类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社会要和谐有序,不仅离不开法律和制度的强制和规范,而且要借助道德力量的引导与协调。作为调整和规范人们行为活动的价值准则,道德是促进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利益关系协调的必要条件。大学生道德教育倡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弘扬价值体系,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理性的道德认知,引导他们的行动和实践活动,启发他们的潜力和聪明才智,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对和谐社会理念的回应
  
  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和谐理念为根本发展理论和指导思想。新时期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必须积极响应和谐理念,调整目标定位和模式选择,把和谐理念纳入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培养和谐发展、全面自由的大学生。
  1.确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谐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反映到道德教育上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精神,弘扬人的道德主体地位,以满足道德主体的内在需求,促进其个体道德的发展及道德人格的提升为宗旨。亦即,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应建立一种合作互动关系,教师的主导性地位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必须得到同等重视与加强。反思以往的道德教育,主要偏差是视大学生为美德之袋,主张纯客体化的灌输,把书本上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宣讲给学生听,并按照规定的德育考核标准,以量化手段去考评学生的德行。这种片面强调可操作性的做法,混淆了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忽视甚或是抑制了学生的主体道德判断与选择,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道德的内在需求,从而使德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不应以“束缚人、约束人”为目的,恰恰相反,它应以强调人的主体性为根本特征,以实现对人的本质、主体性、社会理性的充分尊重为本质内涵,以提升道德认知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为核心内容,以实现主体人格的完善为最终目标。因此,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仅应重视道德规范的掌握,还应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其丰富而健康的道德情感,在既有的社会规范基础上,引导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主体,经过自己的理性思维,独立地做出道德判断与道德选择,自主、自觉、理性地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在道德实践中完善自身的品德,提升自己的人格。总之,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有机地整合道德教育的现实性功能、超越性功能、个体享用性功能以及系列社会性功能,培养传统道德的批判继承者和未来文明的创造者。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构筑大学生道德教育新体系。每一国家和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观,它是民族得以凝聚、延绵与发展的宝贵的精神资源。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交融碰撞之际,十七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在道德观、价值观的识辨与选择上确立了新的价值尺度和标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奉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目标为激励,凝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髓,融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道德为内在规置,熔铸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精神动力、道德规范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彰显了其内容的先进性和主体指向的人本性,有利于当今大学生把道德规范内化为具体的道德选择和道德行动,从而既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又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关键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道德教育中指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并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于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融入大学生道德教育,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性面对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冲突,克服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理想淡化、责任缺失、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把大学生的共同理想、和谐社会的价值实现与个人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自觉以个人理想服从和谐社会的共同理想,将个人追求融入共同理想之中,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和谐社会的有机统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亦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既要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形成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道德传统结合起来;还要从构建和谐世界的高度引导人民以放眼全球的宽广视角分析问题,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做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大学生道德教育不仅要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集中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要求,统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涵盖民族精神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还要与时俱进积极回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要求,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提升市场经济发展中培育的竞争、合作,效率、公平,诚信、守法等新的道德因素,以道德的渗透力、亲和力凝聚人心、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激发其创新活力,为形成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社会风尚与人际关系而努力。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多向度推进
  
  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改进直接影响到德育效果的实现。和谐理念下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把教育过程视为大学生道德主体人格提升和个体德性发展的过程,充分重视受众个体的自主性、参与性及自我教育能力,反对以往简化道德教育方法的被动灌输式。以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质、接受学习能力为基础,参考高等学校教学管理机制,笔者认为大学生道德教育采取多领域介入,多方式参与、多向度推进等办法进行:
  诉诸道德理性认知。首先在现有的学科课程体系中,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资源,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之中。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作用,以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进行“渗入式”的道德教育,应是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题中的应有之义。其次,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个体学生对道德理念的内在需求,形成“我(学生)需要”,而不是“他(教师)需要”的态势。即,只有唤醒接受大学生主体自我需求愿望与热情,道德理性认知的目的才能有效达致。
  诉诸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人类独具的高级社会性情感,陶冶道德情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道德情感体验能升华大学生的道德意识,使他们真正体悟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确切含义,从而培养他们正确深刻的道德观。在大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高等学校应积极创设各种情境,丰富大学生道德情感间接体验和直接历炼机会,最终实现其内心的自我超越。
  诉诸道德实践。“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就本质而言,道德是人类提升自我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实践之知,需要道德主体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理性,靠在实践中身体力行达到的,不体现为行动和实践的道德是虚幻的、空洞的、口头上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过程绝不是坐而论道,应强化道德实践,注重实践体验,提高道德教育的实践性。高校应通过多种模式的道德实践活动和立体化结构的活动载体,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推进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制度化、常规化和普遍化。
  诉诸环境熏染。“环境育人说”,已成全社会之共识,其重要性毋庸赘言。值得强调的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应拓展教育空间,协调并整合优化校园环境、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形成三者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配合密切的良好教育氛围,建立大学生道德发展所急需的强有力的社会支持体系。大学生道德教育通过整合高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消除三者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异步、异向现象,并使之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目标一致、理念趋同、过程同步、方法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多渠道、多方位的和谐道德教育效应,促进大学生道德全面和谐的发展,开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新局面。
  诉诸法制精神。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必须打破“思想教育万能”的神话,借助法制理念促进道德建设。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把道德建设与法制建设结合起来,使二者,在内容上互相吸收,职能上互相补充,思想上互相贯通,实践上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胡俊生,李期.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科学化有效化途径之社会学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4).
  [3]资雪琴.论高校和谐德育[J].东华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3).
  [4]周家荣.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实现[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8,(3).
  
  作者简介:
  赵传华,泰山医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
  侯玉忠,泰山医学院教师。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发展经济,是得不偿失的做法,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节约能源,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必须重视绿色资源能源,采取一切措施
和谐社会视域中,司法理念应在传承原有公正、效率等理念的基础上,以司法谦抑与司法积极主义的衡平、司法强制与司法平和的统一、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兼顾、司法目的主义与司
期刊
Beijing’s Zhongguancun has its eyes set on becoming ground zero for China’s tech startups When China’s biggest online commerce company Alibaba rang the bell
期刊
【摘要】宽容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职校德育的现代理念。这是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完善化、网络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要求。为此,应从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四个方面上贯彻这一理念。    【关键词】中职校德育;宽容理念;刍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强调要求,把宽容失败作为一种精神,同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勇于竞争的精神并提并大力倡导。宽容不仅是科技工作者应具有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的脚步加快,外来文化的渗透,使得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这一现象已引起了专家的重视,语文教育界“回归传统”的呼声日愈高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性能和美观度.在广大居民对建筑美观、耐用及新颖等方面提出更好要求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应当高度重
南麂列岛自古以来就是浙江温州地区对外交流尤其是与日本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更是浙江历代海防重镇。从文献记载来看,至迟在元代末期,南麂岛已经成为日商到江苏太仓贸易的航
浙江地处东南沿海地区,虽有市场信息丰富、产业集群度高等优势,但缺乏棉花、羊毛等天然原料资源,且劳动力紧缺、工费成本高,纺纱加工费是国内最高地区之一。尤其是近几年受原料价格波动及国外进口棉纱冲击市场等影响,浙江生产常规纯棉纱及化纤纱的一些企业,经济效益逐年下滑,处于亏损与倒闭的局面。面对当前严峻形势,许多企业迎难而上,依托产业集群优势,紧跟绍兴中国轻纺城面料市场,义乌、诸暨针织品市场,兰溪棉布市场等
本文主要阐述了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战略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设计,并总结了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绩效考核的原则和内容。 This paper mainly elaborates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