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高层建筑中的采暖方式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rtJoh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而高层的采暖方式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大问题,人们越来越可求一种新型的采暖方式,燃气分散采暖应运而生。
  关键词:暧通设计;高层建筑;分散采暖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conomy, high-rise buildings, while the upper heating mode it is a big problem, 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seeking a new way of heating, gas dispersion heating emerge as the times require.
  Key words: heating ventilation design; high-rise building; decentralized heating
  
  中图分类号:[TU208.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8-0020-02
  
  
  前言
  建筑采暖的方式,对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很大。到目前为止,我国城市能源结构中,分散式燃煤采暖在城市中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燃煤仍占主要地位。这是导致我国城市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我国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国际上流行的各种现代化建筑采暖方式开始在我国城市中出现,并开始为一部分居民所接受,集中供热这种传统的建筑采暖方式,已经不再是居民生后来暖的唯一追求,建筑采暖方式的市场化趋势已经开始展现。
  一、集中供热存在的问题
  我国煤资源相对丰富。在市场封闭的年代,建筑采暧方式的选择只能以煤为能源来考虑,受煤利用技术的制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局限,集中供热无疑成为最佳的建筑采暖方式。相对于分散燃煤采暖,集中供热较好的解决了效率低下和除尘问题,并适应了高度计划的消费结构和简单—致的生活节奏。但是,在我国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开放了能源市场以后,建筑采暖方式的选择将不再受能源资源的制约.并必须适应不同消费层次消费群体的多样化生活需求,在新的机制和环境中,集中供热,尤其是单纯生活用集中供热方式,表现出诸多不适
  应性,存在很多问题。
  1、不能彻底解决大气污染
  受制于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目前国内的集中供热采用的大都是最初级的技术。热源用燃煤锅炉,热费按面积收取。这种方式对环境的贡献,主要是解决了除尘问题,变低空排放污染为高空排施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并没有减少,因为总的能耗增加了,尽管效率提高,但污染气体的排放量并没有降下来。如果采用技术措施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或使用洁净燃料,其运行成本一般消费者无法承受。所以,把目前国内所采用的集中供热方式看作一种环保措施,是非常狭隘的,许多落后的集中供热系统实际上加重了大气污染。
  2、很难适合不同的消费群体
  集中供热属“伙供”性质,很难适应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供应方式。比如,采暖季节开始之前和结束之后的一段时间,气温异常变化,用户需要提前或延迟采暖期,往往办不到;用户暂时不住,暂时不用暖气也得交费刚开始入住的新建住宅,常常因为入住率达不到标准,很长时间用不上暖气供热公司则经常因收不齐热费而苦恼。
  二.燃气的采暖方式
  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己经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随着国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会逐渐增加。同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但这两者往往是矛盾的,因为能源消耗量与大气污染直接相关,耗能增加一般会直接导致大气污染的加重。解决这对矛盾的唯一出路是,采取多种有效的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的有效性,在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中,减少能源的消耗量,逐步淘汰污染严重的能源,在获得同样能源当量的条件下,减少有害气体排放量。现在各主要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已经开始每天公告,大气污染的治理和管理已经成为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实现不断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目标,各地政府将会不断的出台各种行政法规和经济政策,限制污染排放。这些政府措施必将导致使用高污染的能源
  所付出的代价逐渐高于使用洁净能源。因此,随着国家对洁净能源的大力开发,城市中能源的洁净化和高效利用能源,将成为一种潮流。燃气分散采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人类重视的。
  燃气采暖的原理:
  城市煤气(液化气)做加热工质,通过温控装置控制加热温度。将直接来自管道的冷水加,它不需要安装热水箱,且膨胀水箱及循环水泵内置这种结构设计为您节省了有效的空间。它的燃烧室是密封的,热效率可达90%以上。例如单体燃气式壁挂炉具有采暖+生活热水双重功能,可以省去安装热水器的投资。它具有电子点火装置,还有按标准规定安装的手动或电子计时器进行选择,因此您可以按家庭需要进行控制,有些更为高级的单体燃气式壁挂炉控制器可以安装在室内任何地方,用电话就可以自动开启锅炉。
  燃气分散采暖,越来越多的人可得一种高层
  的取暖方式。和原来的采暖方式进行比较,更能突出它的优势。特别是近几年,北方城市都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以燃气为燃料的分散采暖方式。如以壁系统,风道式燃气家用中央空调系统分体式一拖多家用燃气空调系统。这些供热系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各个用户自成系统,互不影响,所以我们称之为分散供热。与集中供热相比它有着明显的优点。
  l、节约能源彻底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直接使用洁净的一次能源,排放有害气体大大减少,彻底解决二氧化硫污染。燃料供应符合市场交易规则,可准确计量,用量可由用户自主控制,因而能促进能源的节约使用,加上这种供热系统的热效率高(一般在85%以上),避免了集中供热按面积收费造成的能源過渡浪费,从而为使用优质的洁净燃料创造了条件。
  2、安全舒适符合现代生活需要
  这种采暖方式,使用完全独立,不受“伙供”制约,采暖温度可以自主调节,采暖时间可自行控制,各个房间温度可自如的分配,能够充分满足个性化、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需求。
  3、机动灵活建设和使用方便
  对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建成的商品房很难一次全部卖出,就是同时卖出的房子,也很少一起入住。所以商品房往往都有一段入住率很低的时期,这种情况对集中供热是很难处理的,不供热用户会投诉,供热则能源浪费亏损严重,而燃气分散采暖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
  使用燃气(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建筑采暖方式,将会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逐渐占据优势地位。首先,是能源上的优势。燃气是目前人类能够得到的最洁净的一次能源之一,蕴藏量十分丰富,据认为将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我国大规模开采、引进天然气的计划已经展开,燃气在城市能源中的比重将会逐年加大,燃气资源短缺的现象已经成为过去。其次,是环保上的优势。一是废气排放中有害气体很少,二是使用效率高可控制性好,总耗能量下降。其三是燃气热源设备比较简单,形式多样,技术成熟,外形小巧美观。四是灵活性和适应性方面的优势式,从形式上,空调、水暖到远红外辐射均可采用燃气,从规模上,小到家用大到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都适合采用燃气采暖。还应该看到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燃气分散采暖已经相当普及,在各种建筑采暖方式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
  版社.2001
  [2】昊建兵.楼宇自动化系统(BAS)的优化设计[D]
  .上海:上海众慧科技实业公司.2003
  [3]蒋澄.楼宇自控系统设计浅析[D].江苏_常州
  亚细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4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实际生活中,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不可预测因素,这就迫使企业决策者对供应链进行风险管理。近年来有研究者利用风险度量CVaR研究风险对企业的影响。本文以期望利润和CVaR的加权平均为目标函数,研究二级供应链广告投入与回购模型。这样的“利润-CVaR"目标既反映了决策者追求高利润的愿望,又反映了其对潜在风险的控制。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二级供应链中风险厌恶型零售商面对随机市场需求时的最优广告投入及
期刊
期刊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正日益受到经济学家的重视,本文利用动力系统和随机控制等数学工具建立一组模型,考察了他们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方便起见,在不影响分析的前提下,把人力资本
本文研究Riemann流形和李群上的Newton法的收敛性,给出了关于Riemann流形和李群上的Newton法的广义点估计理论。本文主要内容分两章。 在第1章中,将研究Riemann流形上关于向
本文使用统计软件SAS对天津市高校数据做了多元分析,丰要采用了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两种分析方法。 本文的数据来自《2005年天津市教育统计年鉴》,共选取了天津市45所高校
新世纪第三个春天,白山大地生机盎然。白山市的广大党员争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者,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本地特色,注重工作实效,着力创新基层党建活动方式,创造了新业
常用的水流模拟一般是由Saint-Venant方程或是Navier-Stokes方程即水流控制方程利用宏观量建立模型。水流控制方程由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组成,它们是由分子运动和两两碰撞前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