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了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道路的发展路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困境;对策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工作开展效果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成效。规划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趋势。教育工作者要客观认识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的困难,探究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及成因
1.职业压力和职业付出失衡。辅导员工作中需要直面个性迥异的大学生。教育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所带学生的比例已经高达1∶200,这意味着辅导员在工作中承担着较重的育人工作压力。很多高职院校还将学生的诚信、安全和学业成绩指标与辅导员的绩效考评挂钩,导致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同时,辅导员本身还要面临个人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以及专业发展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量使其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中殚精竭虑却不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其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2.缺乏职业认同感。高职院校教务人员主要由任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共同组成。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受到传统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辅导员难以在工作岗位上找到自我认同感和岗位的价值与意义,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长期处于情绪波动状态。在绩效评估和顶岗定级出现问题时,辅导员对工作的职业化前景产生怀疑,加之辅导员的社会影响力受限,导致辅导员群体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
3.缺乏明晰的职业前景。辅导员是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兼具教师职责和干部职责。但是受到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导致专业发展和前景受到较大限制,可能在工作岗位上辛苦多年也难以转为教师岗位。同时,受到晋升管道和专业技术通道的限制,輔导员专业前景在客观上陷入不明朗的境地。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教育、安全意识教育、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一般对辅导员的工作布置采取加法原则,他们需要承担奖学助贷、班级建设、入党推选、创业服务、违纪处理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还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进行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报送等工作。上述因素导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实效受到影响,同时也让辅导员陷入筋疲力尽、分身乏术的状态中,没有时间拓展专业化技能,使其看不到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的对策
1.转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理念。辅导员以学生为工作对象,是高职院校与学生直接接触、了解学生情况最多的工作人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为敏感的是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受尊重程度。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对自己成才和成长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他们对高职院校高质量、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有着更加急切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传统以控制为主的辅导员工作理念进行转变,树立服务型工作思想。在辅导员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强调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引导辅导员树立服务意识。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将不再是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而是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提供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2.人员配置专业化。从当前大学辅导员的来源来看,专职辅导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他们大多对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离专业辅导员的技能要求相去甚远。而从辅导员群体的稳定性来看,多数辅导员并没有在本岗位长期工作的想法,一般都是以辅导员职位作为从事其他行政工作岗位的跳板。这就导致辅导员工作岗位既吸引不了专业人才,也留不住专业人才。因此,摆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对辅导员的任用和选拔,构筑专职化和专业化辅导员队伍。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教师的选拔和聘用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在辅导员聘任制度上也要参考专业教师的引入制度,用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引进专职辅导员人才。在配备专职的专业辅导员人才之后,要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科学合理分工。要做到人尽其才,将辅导员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工作细分之后做到专人专责。
3.职业知识技能专业化。作为学生学习和后勤工作的保障者,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职责繁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态呈现新的特征,需要辅导员以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开展工作。首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技能专业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质量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辅导员一方面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专业化。大学生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引导,辅导员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再次,要实现就业与职业生涯指导知识技能专业化。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和求职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高职院校一般会设立学生工作处,进行辅导员的任用、培养、选拔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同时委派一名校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个院系还会设置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工作的开展,委派一名院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这意味着高职院校辅导员受到来自校级和院级的双重领导,此外还要接受来自不同管理部门的任务安排。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时候高职院校招生办、教务处、后勤办、校团委、就业办都会直接将工作委派给辅导员,导致辅导员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校级的学生工作中心和办公室,以便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各个中心和办公室承担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可以做到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当前,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理顺各方关系,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其能够获得终身培养机会和恰当的职业激励。这样能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上。 5.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机制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辅导员群体成立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机构,导致辅导员培训工作推进举步维艰。高职院校需要在现有管理机构中增设辅导员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培训管理人才,实现辅导员培训管理日常化和常态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效果考核,使辅导员的发展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技能支持和智力支持,为辅导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供长效保障机制。
6.完善辅导员考核激励措施。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完善辅导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升其职业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要认可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和业绩,通过恰当的考核和激励政策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下辅导员的懈怠情绪和消极态度。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应当秉承公正、客观的原则,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辅导员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让辅导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范围,在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将奖惩、晋升和聘任等工作事项与考评机制联系在一起。其次,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辅导员的考核和激励要充分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辅导员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保障基本工资的同时,还要设立岗位津贴和补助,给予那些责任心强、工作业绩突出、工作量大的辅导员较多的劳动所得。这样辅导员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兢兢业业、充满热情,为辅导员工作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总之,高职院校应当从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人员配置专业化、职业知识技能专业化、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完善辅导员考核激励措施等方面构筑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使辅导员在岗位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贡献自己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杨铎.天津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现状及优化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2]张西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刘洋.关于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5(15).
注:本文系2017年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項目“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FKT73)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困境;对策
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其工作开展效果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成效。规划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道路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的必然趋势。教育工作者要客观认识到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中的困难,探究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及成因
1.职业压力和职业付出失衡。辅导员工作中需要直面个性迥异的大学生。教育部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和所带学生的比例已经高达1∶200,这意味着辅导员在工作中承担着较重的育人工作压力。很多高职院校还将学生的诚信、安全和学业成绩指标与辅导员的绩效考评挂钩,导致辅导员承担的工作强度越来越大。同时,辅导员本身还要面临个人家庭和生活的压力以及专业发展压力。高强度的工作量使其承受较大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中殚精竭虑却不一定会取得良好的工作绩效,其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2.缺乏职业认同感。高职院校教务人员主要由任课教师、辅导员、行政人员共同组成。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受到传统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影响,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部分辅导员难以在工作岗位上找到自我认同感和岗位的价值与意义,在经历一段时间的工作后,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之中,长期处于情绪波动状态。在绩效评估和顶岗定级出现问题时,辅导员对工作的职业化前景产生怀疑,加之辅导员的社会影响力受限,导致辅导员群体对自身的职业认同感普遍偏低。
3.缺乏明晰的职业前景。辅导员是高等教育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兼具教师职责和干部职责。但是受到高职院校自身条件的限制,很大一部分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导致专业发展和前景受到较大限制,可能在工作岗位上辛苦多年也难以转为教师岗位。同时,受到晋升管道和专业技术通道的限制,輔导员专业前景在客观上陷入不明朗的境地。辅导员的核心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对大学生开展政治教育、安全意识教育、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一般对辅导员的工作布置采取加法原则,他们需要承担奖学助贷、班级建设、入党推选、创业服务、违纪处理和就业指导等工作,还要配合学校其他部门进行数据整理、数据汇总、数据报送等工作。上述因素导致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实效受到影响,同时也让辅导员陷入筋疲力尽、分身乏术的状态中,没有时间拓展专业化技能,使其看不到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
二、解决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困境的对策
1.转变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理念。辅导员以学生为工作对象,是高职院校与学生直接接触、了解学生情况最多的工作人员。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最为敏感的是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和受尊重程度。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逐步深入的时代背景下,新时期大学生具有更强的自主意识,他们对自己成才和成长的需求是最迫切的,他们对高职院校高质量、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有着更加急切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对传统以控制为主的辅导员工作理念进行转变,树立服务型工作思想。在辅导员工作中必须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强调辅导员日常工作中的教育和管理职能,引导辅导员树立服务意识。新时期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重点将不再是日常事务性管理工作,而是要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提供专业化和有针对性的服务。
2.人员配置专业化。从当前大学辅导员的来源来看,专职辅导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他们大多对教育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本身的工作能力和知识储备离专业辅导员的技能要求相去甚远。而从辅导员群体的稳定性来看,多数辅导员并没有在本岗位长期工作的想法,一般都是以辅导员职位作为从事其他行政工作岗位的跳板。这就导致辅导员工作岗位既吸引不了专业人才,也留不住专业人才。因此,摆在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面前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强对辅导员的任用和选拔,构筑专职化和专业化辅导员队伍。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教师的选拔和聘用要有一套严格的标准,在辅导员聘任制度上也要参考专业教师的引入制度,用严格的职业准入制度引进专职辅导员人才。在配备专职的专业辅导员人才之后,要对辅导员队伍进行科学合理分工。要做到人尽其才,将辅导员安排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专长,在工作细分之后做到专人专责。
3.职业知识技能专业化。作为学生学习和后勤工作的保障者,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职责繁重。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状态呈现新的特征,需要辅导员以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开展工作。首先,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技能专业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道德质量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职院校辅导员一方面需要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另一方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其次,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专业化。大学生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和引导,辅导员在这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辅导员需要掌握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职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再次,要实现就业与职业生涯指导知识技能专业化。大学生在求学期间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就业和求职问题。高职院校辅导员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4.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高职院校一般会设立学生工作处,进行辅导员的任用、培养、选拔和考核等管理工作,同时委派一名校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各个院系还会设置学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学生工作的开展,委派一名院党委副书记专门负责此项工作。这意味着高职院校辅导员受到来自校级和院级的双重领导,此外还要接受来自不同管理部门的任务安排。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很多时候高职院校招生办、教务处、后勤办、校团委、就业办都会直接将工作委派给辅导员,导致辅导员身兼数职、分身乏术。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建立校级的学生工作中心和办公室,以便为学生提供专业服务。各个中心和办公室承担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可以做到相互独立、各自为政。当前,高职院校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理顺各方关系,为高职院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其能够获得终身培养机会和恰当的职业激励。这样能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以及心理辅导上。 5.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培训机制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针对辅导员群体成立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机构,导致辅导员培训工作推进举步维艰。高职院校需要在现有管理机构中增设辅导员管理机构,并配备专业的培训管理人才,实现辅导员培训管理日常化和常态化;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效果考核,使辅导员的发展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技能支持和智力支持,为辅导员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供长效保障机制。
6.完善辅导员考核激励措施。在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当完善辅导员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提升其职业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要认可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的贡献和业绩,通过恰当的考核和激励政策转变传统工作模式下辅导员的懈怠情绪和消极态度。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高职院校应当秉承公正、客观的原则,建立高职院校辅导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明确辅导员考核范围、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让辅导员能够明确自身职责范围,在充分利用绩效考核结果的基础上,将奖惩、晋升和聘任等工作事项与考评机制联系在一起。其次,要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辅导员的考核和激励要充分借鉴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辅导员工作本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在保障基本工资的同时,还要设立岗位津贴和补助,给予那些责任心强、工作业绩突出、工作量大的辅导员较多的劳动所得。这样辅导员能够在工作岗位上更加兢兢业业、充满热情,为辅导员工作奉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总之,高职院校应当从转变辅导员工作理念、人员配置专业化、职业知识技能专业化、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完善辅导员考核激励措施等方面构筑辅导员职业化发展道路,使辅导员在岗位工作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贡献自己最大的潜能。
参考文献:
[1]杨铎.天津高校辅导员职业路径现状及优化思路[J].中国轻工教育,2014(1).
[2]张西峰.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刘洋.关于高校辅导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5(15).
注:本文系2017年陕西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項目“高职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7FKT73)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