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旨在探索加强学生在阅读与作文之间的联系,并在训练中让学生反复体会到这个联系,让学生在吸收、领悟、与他人分享中感受到品读的快乐以及成就感。通过模式的探索,探讨阅读与作文教学的艺术。它的内核是如何激起学生品读、品悟、品评兴趣,在和谐愉快中逐步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让作文课成为与人分享的乐事。
关键词:训练 分享 模式 探索
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过多地重视阅读中的分析环节,更有甚者把课文文本分析解读得支离破碎,让理性的分析记录占据了感性体悟的空间。阅读与作文被不同程度割裂分离,于是就分别出现了专门的阅读技巧与作文技巧的传授课程。一线教师在竞争的洪流中易迷失自己,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目标公开指向应试分数,颇令人堪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一句“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语言”,似乎道出了阅读目标指向。提醒一线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人吸收,因为学生品读的个人感悟是不能为老师或教参的分析所替代的。教师教学人为的割裂,从而导致学生把阅读与作文分别看待:学生课堂笔记满满当当,阅读素材本丰富厚实,然而作文依旧易陷入空洞矫情,甚至是伪情的泥淖。
一、关于“阅览课与作文训练”模式的实践
基于此,我在探索“阅览课与作文训练”时,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人品读与吸收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放在阅览课上进行,在课时上的安排做了相应调整:缩短讲课的课时,在每周都开设一节阅览课,鼓励阅读。阅览课需不需要引导呢?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乐于上阅览课,因为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但作为教师不鼓励学生贪图一时享受,随意性的阅读。这里我提出一个“有效阅读”的概念,为的是针对大多学生选择的读物偏于娱乐性、消遣性这一现象。还有些同学,阅读仅仅是读故事,读完就忘,了无痕迹。因此教师在指导方法上,要明确有效阅读,才能为下一步的作文训练做好铺垫。
阅览课后必然伴随着完成作文的任务,以及作文的评讲工作。我力图使这个反馈过程及时(控制在3天内反馈),在同学们对作文的题目要求和自己写作过程的记忆还未淡忘时进行评讲,效果更有质量保证。而与以往老师包办代替的作文讲评课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尝试让学生之间讨论品评的“分享”形式进行评讲。分享课上的作文讲评力图使老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老师只鼓励学生说,多说,尽量挖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分享中愉快的过程。
下面是对收获和需要改进地方的反思,其中每一点所得背后都伴随有我对需要改进地方的反思。
二、关于阅览课的教学目标确立
以前阅览课的随意性,其实是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样学生也会流于随意性。我初步确立的阅览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密切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养成学生阅读的一些良好习惯。从学生的分享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写作好的同学都养成了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因此她们不一定会按照我指导的思路和套路去走;而那些写作还有待提高的同学,则是在规范和强化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她们在密切“阅读-作文”联系的强化训练中,听从老师指导,体悟到了一些心得,尝到了甜头。而另一些更后进的学生,则开始摸到了一些阅读方向,不再茫然了。
三、反思探索阅览课模式的得与失
1.学生开始有记录素材的意识
期末备考过程中,我一共上了4-5节阅览课,课前几乎都布置了作文任务,并要求学生都带着笔和纸去阅览室。在课上,把自己阅读的精彩句段摘抄,并写明出处,即索引。课后要求上交阅览课所得,积累自己的素材本。其中高一(5)班有近二十位同学上交的是一张纸片,说明她们没有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按部就班。而高一(9)班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素材本,有个a别同学的素材本记得满满当当,看得出有相当一段历史,说明有些同学从初中以来就有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但翻阅下来,我发现只有极个别同学有记录后整理材料的好习惯,比如说分类,比如说对材料进行反思评价等。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只注重记,而缺乏进一步思、比、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却不会用的原因。
2.注意学生间的分享这个环节,让学生收获许多快乐,甚至是成就感
其实在平时的作文评讲上,我们老师容易包办代替。一路念一路讲评下来,学生参与的面小,只是在下面被动地听,于是便难成为一种分享过程。现在我尝试着把评讲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课堂反应不错,收效也不错。我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在赞叹和鼓励的过程中,努力向“达成分享”靠近了。
3.对于写作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指导上的区分度
这几次的作文训练下来,写作好的和不好的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一些写作优秀的同学写出了自己这一年中最精彩的作品,一些写作不稳定的同学也写出了受肯定的作文,让她们倍受鼓舞。虽然是百花齐放,但程度不同的学生却是为了不同的理由绽放。比如说喜欢阅读写作向来比较好的同学,这次训练只是对她的一个强化过程,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罢了;而对于不很会阅读和写作的同学而言,这几次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规范了自己的阅读意识、阅读方法,让自己找到了阅读的方向,加强了阅读与作文间的联系,培养了自己的“变通”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指导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区分度地教学。
总之,方法是死的,模式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在每一次摸索和尝试中,都没有既定的成功模式可以照搬照套,即使在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过程中我们最终探索出了适合某个班级的“阅读-作文训练”新模式,但在移用至另一个班级时,却依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这就需要课堂实施者不断去重新尝试重新探索重新调整。教育看起来简单,其实却很复杂。只要探索的老师坚信“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相信还是可以找到动态的适应模式的。
参考文献
[1]王北生 著《教学艺术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李镇西 著《做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精华》,漓江出版社,2006年。
关键词:训练 分享 模式 探索
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学过多地重视阅读中的分析环节,更有甚者把课文文本分析解读得支离破碎,让理性的分析记录占据了感性体悟的空间。阅读与作文被不同程度割裂分离,于是就分别出现了专门的阅读技巧与作文技巧的传授课程。一线教师在竞争的洪流中易迷失自己,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的目标公开指向应试分数,颇令人堪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一句“阅读是吸收,作文是表达,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掌握语言”,似乎道出了阅读目标指向。提醒一线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人吸收,因为学生品读的个人感悟是不能为老师或教参的分析所替代的。教师教学人为的割裂,从而导致学生把阅读与作文分别看待:学生课堂笔记满满当当,阅读素材本丰富厚实,然而作文依旧易陷入空洞矫情,甚至是伪情的泥淖。
一、关于“阅览课与作文训练”模式的实践
基于此,我在探索“阅览课与作文训练”时,开始关注学生的个人品读与吸收的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放在阅览课上进行,在课时上的安排做了相应调整:缩短讲课的课时,在每周都开设一节阅览课,鼓励阅读。阅览课需不需要引导呢?答案是肯定的,学生乐于上阅览课,因为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但作为教师不鼓励学生贪图一时享受,随意性的阅读。这里我提出一个“有效阅读”的概念,为的是针对大多学生选择的读物偏于娱乐性、消遣性这一现象。还有些同学,阅读仅仅是读故事,读完就忘,了无痕迹。因此教师在指导方法上,要明确有效阅读,才能为下一步的作文训练做好铺垫。
阅览课后必然伴随着完成作文的任务,以及作文的评讲工作。我力图使这个反馈过程及时(控制在3天内反馈),在同学们对作文的题目要求和自己写作过程的记忆还未淡忘时进行评讲,效果更有质量保证。而与以往老师包办代替的作文讲评课方式有所不同的是,我尝试让学生之间讨论品评的“分享”形式进行评讲。分享课上的作文讲评力图使老师退居幕后,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老师只鼓励学生说,多说,尽量挖掘学生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注重分享中愉快的过程。
下面是对收获和需要改进地方的反思,其中每一点所得背后都伴随有我对需要改进地方的反思。
二、关于阅览课的教学目标确立
以前阅览课的随意性,其实是弱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这样学生也会流于随意性。我初步确立的阅览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利用课外阅读资源,让学生密切阅读与写作的联系;养成学生阅读的一些良好习惯。从学生的分享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写作好的同学都养成了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因此她们不一定会按照我指导的思路和套路去走;而那些写作还有待提高的同学,则是在规范和强化自己的良好阅读习惯。她们在密切“阅读-作文”联系的强化训练中,听从老师指导,体悟到了一些心得,尝到了甜头。而另一些更后进的学生,则开始摸到了一些阅读方向,不再茫然了。
三、反思探索阅览课模式的得与失
1.学生开始有记录素材的意识
期末备考过程中,我一共上了4-5节阅览课,课前几乎都布置了作文任务,并要求学生都带着笔和纸去阅览室。在课上,把自己阅读的精彩句段摘抄,并写明出处,即索引。课后要求上交阅览课所得,积累自己的素材本。其中高一(5)班有近二十位同学上交的是一张纸片,说明她们没有养成积累的意识和习惯,作业是为了应付老师,按部就班。而高一(9)班绝大多数同学都有自己素材本,有个a别同学的素材本记得满满当当,看得出有相当一段历史,说明有些同学从初中以来就有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但翻阅下来,我发现只有极个别同学有记录后整理材料的好习惯,比如说分类,比如说对材料进行反思评价等。这说明大多数同学只注重记,而缺乏进一步思、比、评的过程;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学生积累了很多素材却不会用的原因。
2.注意学生间的分享这个环节,让学生收获许多快乐,甚至是成就感
其实在平时的作文评讲上,我们老师容易包办代替。一路念一路讲评下来,学生参与的面小,只是在下面被动地听,于是便难成为一种分享过程。现在我尝试着把评讲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课堂反应不错,收效也不错。我们在争论的过程中,在赞叹和鼓励的过程中,努力向“达成分享”靠近了。
3.对于写作程度不同的学生在指导上的区分度
这几次的作文训练下来,写作好的和不好的同学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一些写作优秀的同学写出了自己这一年中最精彩的作品,一些写作不稳定的同学也写出了受肯定的作文,让她们倍受鼓舞。虽然是百花齐放,但程度不同的学生却是为了不同的理由绽放。比如说喜欢阅读写作向来比较好的同学,这次训练只是对她的一个强化过程,有了更多的锻炼机会罢了;而对于不很会阅读和写作的同学而言,这几次训练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规范了自己的阅读意识、阅读方法,让自己找到了阅读的方向,加强了阅读与作文间的联系,培养了自己的“变通”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指导时,应该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有区分度地教学。
总之,方法是死的,模式也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在每一次摸索和尝试中,都没有既定的成功模式可以照搬照套,即使在不断地反思和调整过程中我们最终探索出了适合某个班级的“阅读-作文训练”新模式,但在移用至另一个班级时,却依然会出现水土不服现象。这就需要课堂实施者不断去重新尝试重新探索重新调整。教育看起来简单,其实却很复杂。只要探索的老师坚信“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的道理,相信还是可以找到动态的适应模式的。
参考文献
[1]王北生 著《教学艺术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
[2]李镇西 著《做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李镇西25年教育教学精华》,漓江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