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区跨孔地震波CT探测误差与孔距关系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h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溶发育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工程中可以通过跨孔地震波CT探测岩溶的空间发育情况.为了研究探测误差的规律和影响因素,本文在广州市白云区开展了现场试验,对同一桥桩采用不同孔距的多条CT剖面进行探测,统计分析跨孔地震波CT探测误差与发射-接收孔距的关系.结果表明探测误差随孔距增加近似呈指数级增长,孔距从10 m增加21 m,平均误差从0.2 m增加到0.7 m,当孔距大于20 m时,漏误判的概率显著升高.在合理的技术参数和测试方案下,地震波跨孔CT法可以准确地识别尺寸1 m以上的地质异常体.现有的设备条件下,中-微风化灰岩地区的CT孔距以5~20 m为宜.
其他文献
稻米色泽是水稻种质资源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满足彩色稻米市场需求的重要物质基础.本研究团队在野生稻种质资源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份包含部分绿米(果皮呈绿色)的资源,经过多代自交,获得稳定的高代品系,命名为LM8.LM8光敏感性强,易与亚洲栽培稻杂交,在广西晚稻种植株高为117.7 cm,剑叶长32.1 cm,剑叶宽1.1cm,穗长22.5 cm,有效分蘖数19,株型直立紧凑.千粒重8.739,粒长5.76 mm,粒宽2.09 mm,粒型椭圆,富含脂肪和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亲缘关系研究结果表明,LM8属AA
通过对长江下游安庆池州市地区钻孔岩芯开展古环境变化研究,基于岩芯5个沉积物样品的AMS14C测年结果建立沉积深度-年龄框架,根据孢粉分析结果探讨研究区域MIS3晚期以来古植被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全新世晚期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干扰信号.研究结果表明:1)在MIS3阶段晚期(~30540~25330 cal a BP),研究区域植被类型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优势种类以壳斗科常绿类型青冈属和松属植物为主,落叶栎属和栗/锥属植物相对较少,反映了当时气候为温暖湿润;2)在MIS2阶段(25330~9640 cal a
为了解不同来源大麦对条纹病的抗性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用“三明治法”通过人工接种大麦条纹病菌对91份大麦材料进行抗性评价,并通过31对SSR标记对91份大麦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 表明,人工接种大麦条纹病菌后共鉴定出4份免疫、6份高抗、33份抗病、43份感病和5份高感大麦材料;31对SSR标记共检测出等位基因238个,平均每对标记可检测到7.677个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数的变幅为2~19;主基因频率变化范围为0.236,~0.951,平均值为0.394;基因多样性指数的变幅为0.094~0.
穗腐病是玉米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威胁人畜健康.选育和利用优良的抗穗腐病品种,是防治玉米穗腐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利用花丝通道注射法,在北京昌平和海南三亚2个试验点,对346份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抗拟轮枝镰孢与禾谷镰孢穗腐病的鉴定与评价.综合分析2个试验点的抗性鉴定数据表明,对拟轮枝镰孢穗腐病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的材料分别为l、43、106、147和49份,占总鉴定材料的0.3%、12.4%、30.6%、42.5%和14.2%;对禾谷镰孢穗腐病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
弹性波数值模拟的所需的计算资源与网格点数相关.传统均匀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的网格大小由复杂模型中的最小传播速度决定,导致高速区不必要的过密网格.比起已有的变网格,自适应网格(AMR,adaptive mesh refinement)灵活的结构使其可沿低速区的不规则区间使用密网格,因而计算效率提升更明显.本文将自适应网格同有限差分法结合,发展了适用于复杂模型的二维弹性波高效数值模拟算法.控制方程为一阶速度-应力方程组形式的弹性波方程,一阶空间导数采用高阶同位网格中心差分格式和显式滤波算子计算,时间积分采用四阶R
为挖掘玉米C型细胞质雄性不育(CMS-C,C-type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的育性恢复基因并解析基因功能,用恢复系K932R与2个CMS-C同质异核不育系K169S和K932S分别构建2个F2定位群体,结合SSR分子标记和分离群体分析法全基因组重测序(BSA-reseq)技术定位育性恢复基因,通过PCR技术克隆目的 基因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表明,用BSA-SSR分子标记法将育性恢复基因Rf 932定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位于SSR标记8-21与8-30之间,遗传距离分
薏苡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在膳食结构多样性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薏苡种质资源的粳、糯性特征,并筛选优异资源作为品种选育和生产应用的基础材料.通过大田试验进行表型分析,供试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籽粒性状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利用碘试剂快速染色法对116份薏苡属资源进行胚乳类型鉴定,并通过Waxy基因分型技术筛选优异薏苡资源.结果 显示,在全部资源中,29份野生型资源糯性籽粒百分率在0~25.00%之间,均表现出粳性(非糯性)特征.87份栽培资源中粳、糯性胚乳类型均存在,包括纯粳性资源8份,纯糯
本研究对东北地区205份甜菜种质资源的5个品质性状、18个农艺性状以及3种病害抗性分别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此为基础筛选出丰产优质以及综合抗病的甜菜种质,为改良甜菜种质与引进新种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质性状之间变异系数变幅较大,为6.104%~33.830%,其中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块根产量的极差最大.蔗糖含量和钠含量、蔗糖含量和块根产量、蔗糖含量和α-氮3对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块根产量和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根据可回收蔗糖含量和杂质指数对种质进行筛选,筛选
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MR1与感白粉病新疆地方品种新密1号为亲本,构建BC1P2和F2群体,研究白粉病菌Px1B(P.xanthii race 1B)的抗性遗传规律.以BC1P2与F2群体为试验材料,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发掘多态性信息,并开发分子标记进行抗性基因的遗传定位.抗病基因Pm-M位于第12染色体上Inde12276和SSR12212两个标记之间,物理距离为75.54 kb(Chr.12:22765111~22840651),在该区段含有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天然纺织纤维的主要来源.我国是棉花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随着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频繁且持续发生的高温天气严重制约了我国的棉花生产.因此,棉花科技工作者开始关注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研究,以期培育耐高温棉花品种以减少损失.本文对棉花响应高温胁迫的机制及耐高温种质创新研究进行综述,主要内容包括:(1)棉花受高温胁迫的表型特征及评价方法;(2)棉花响应高温的遗传及生理生化机理;(3)棉花耐高温种质创新及应用,意在为棉花耐高温机制解析、种质创新和育种、棉花生产等提供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