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商品混凝土是指集中攪拌以商品形式出售给用户使用的新拌混凝土。三十年来,我国的商品混凝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逐步走向先进,凝聚了许多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特点,质量稳定,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节约水泥和推广散装水泥,有利于减少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因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商品混凝土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管理不到位,对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和管理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等等。下面就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谈几点个人看法。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与其他商品一样,原材料是实现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基础,只有控制好原材料,合理地利用原材料,才能获得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混凝土。所以在选择原材料时,不能只注重原材料的价格,要全面考虑各种性能指标,精心选择,在挖掘原材料各种潜能上作文章,使混凝土这种商品表现出更高的性价比。
1.1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商品混凝土的最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混凝土性能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质量稳定性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
1.1.1优先选用旋窑生产的水泥。立窑水泥由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大部分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点;而旋窑生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生产企业生产的水泥,其强度值富余高,品质稳定,批次之间强度与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1.2一般情况下,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由于同一厂家的水泥各种性能指标比较一致,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便于质量控制。如果商品混凝土产量比较大,为防止一家水泥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可以考虑两家质量稳定的水泥供应商供应水泥。但必须注意的是:水泥储存时不能混装混用,防止因为水泥混用而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1.1.3选用性能指标好的水泥。对水泥强度富余值、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对泵送剂的适应性等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选用性价比高的水泥。
1.1.4与水泥生产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及时将水泥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生产企业,以利于水泥生产企业能够及时给予的技术配合,便于混凝土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生产出高性能的混凝土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是混凝土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在选择粗、细骨料时,应注意骨料的粒径、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各种杂质的含量。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当含泥量为1%-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0-12%;当含泥量为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达30%以上;石子针偏状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堵泵,并且降低混凝土强度。所以对骨料的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最好有专人负责逐车验收。
1.3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掺合料又称矿物外加剂,已经成为商品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分。掺合料的种类很多,其组成和性能有很大差异并各具特点。因此,掺合料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好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品性能指标差的掺合料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对掺合料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显得优为重要。
目前,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材料主要是粉煤灰与磨细矿渣。粉煤灰和矿渣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渣,在其形成过程中,一般未采取任何质量控制措施,因此,其性能指标波动较大,对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不利。而且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形成的化学成分也同,所以表现出来的性能指标也不一样。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使用掺合料时,一定先进行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并且针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掺入量也不同,要防止盲目使用而影响工程质量。
1.4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一般指化学外加剂,是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是生产商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它的掺量一般不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5%,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会造成工程严重的质量事故与经济损失。
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时,不能只看说明书,因为混凝土外加剂存在与水泥适应性的问题。在混凝土生产之前,要让外加剂生产企业来人在混凝土企业内部取部分原材料去试配,试配好后送一部分外加剂样品到混凝土企业,混凝土企业接到样品后试验人员要亲自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必要的话可以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权威检测,确保外加剂与水泥的各种性能指标适应。
选择外加剂厂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外加剂生产企业,这样便于沟通,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 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1 准确无误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2.1.1 生产前应先由试验室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观察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相应调整生产配合比。
2.1.2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螺旋输送机、皮带运输机、搅拌机出料闸门及下料闸门等) 运转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秤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数天不凝结以至报废的重大质量事故。
2.2.精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也是商品混凝土的突出优点之一。
2.2.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核查。
2.2.2 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 规定的计量精度。
2.3 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
2.4 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及操作员必须经常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发现异常现象须立即进行调整。试验室除随机抽样实测坍落度,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遇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 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3.1装料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内严禁有积水,特别是涮罐或洗泵后应排放干净。另外,给压力水箱加水时,其后截止阀水管必须关闭。
3.2在装料和运输过程中,搅拌罐应保持在每分钟3~6转的慢速转动,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装完料后,应高速搅拌,防止混凝土拌合物抛洒。
3.3混凝土拌合物应在初凝前卸料及施工。一般宜控制在4小时以内,以外加剂缓凝时间长短、气温高低等因素确定。对未初凝的剩料,应及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恢复其坍落度。
3.4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堵泵和“冷接缝”现象,造成质量事故。
3.5冬季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如保温套等。
4.泵送(或自卸)过程的质量控制
4.1预拌混凝土的泵送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等的规定。
4.2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无异物、无泄漏后(泵水检查等),应先泵送润泵砂浆或泵管润滑剂,但须注意应分散开来,不得集中浇筑。
4.3泵送前首先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可泵性等。禁止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往搅拌罐内任意加水。这样会改变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前提下,适当加水或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并高速搅拌均匀,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方可卸车。4.4炎热季节施工,宜用湿罩布、湿草袋等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堵泵。严寒季节施工,宜用保温材料包裹混凝土输送管,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4.5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最高不宜高于35℃,最低不宜低于5℃。
4.6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因某种原因必须中断时,应每隔15分钟左右正反泵一次,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拌合物堵塞。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安全,是和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必须从混凝土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严密地控制,要从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计量器具、施工现场等环节进行控制,尽量减少一切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客观因素,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商品混凝土是指集中攪拌以商品形式出售给用户使用的新拌混凝土。三十年来,我国的商品混凝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逐步走向先进,凝聚了许多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心血。由于商品混凝土具有工业化、专业化大生产的特点,质量稳定,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和提高工程质量,有利于节约水泥和推广散装水泥,有利于减少粉尘污染和噪音污染,因而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的商品混凝土行业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技术管理不到位,对商品混凝土的性能和管理特点缺乏应有的认识等等。下面就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谈几点个人看法。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与其他商品一样,原材料是实现商品混凝土性能的基础,只有控制好原材料,合理地利用原材料,才能获得性能优良、成本低廉的混凝土。所以在选择原材料时,不能只注重原材料的价格,要全面考虑各种性能指标,精心选择,在挖掘原材料各种潜能上作文章,使混凝土这种商品表现出更高的性价比。
1.1水泥的质量控制。水泥是商品混凝土的最重要原材料之一,也是决定混凝土性能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质量稳定性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关键。
1.1.1优先选用旋窑生产的水泥。立窑水泥由于生产工艺较为落后,大部分存在强度低,稳定性差,等缺点;而旋窑生产的水泥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旋窑生产企业生产的水泥,其强度值富余高,品质稳定,批次之间强度与矿物组成波动小,有利于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1.2一般情况下,选用同一厂家生产的水泥。由于同一厂家的水泥各种性能指标比较一致,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便于质量控制。如果商品混凝土产量比较大,为防止一家水泥供应商供应不及时而出现停工待料的现象,可以考虑两家质量稳定的水泥供应商供应水泥。但必须注意的是:水泥储存时不能混装混用,防止因为水泥混用而导致质量事故的发生。
1.1.3选用性能指标好的水泥。对水泥强度富余值、水泥强度标准差、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对泵送剂的适应性等技术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选用性价比高的水泥。
1.1.4与水泥生产企业保持良好的联系。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及时将水泥存在的问题反馈给生产企业,以利于水泥生产企业能够及时给予的技术配合,便于混凝土企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生产出高性能的混凝土来。
1.2骨料的质量控制。
骨料是混凝土材料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大约占混凝土总体积的四分之三以上。在选择粗、细骨料时,应注意骨料的粒径、级配、针片状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以及各种杂质的含量。这些因素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如:当含泥量为1%-5%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0-12%;当含泥量为7%时,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达30%以上;石子针偏状含量过高,会影响混凝土的流动性,易堵泵,并且降低混凝土强度。所以对骨料的质量要求必须严格控制,最好有专人负责逐车验收。
1.3掺合料的质量控制。
掺合料又称矿物外加剂,已经成为商品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分。掺合料的种类很多,其组成和性能有很大差异并各具特点。因此,掺合料的性能指标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性能指标好的掺合料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品性能指标差的掺合料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所以对掺合料各种性能指标的检测显得优为重要。
目前,作为混凝土掺合料的材料主要是粉煤灰与磨细矿渣。粉煤灰和矿渣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渣,在其形成过程中,一般未采取任何质量控制措施,因此,其性能指标波动较大,对混凝土的质量稳定不利。而且不同的企业由于生产工艺不同,形成的化学成分也同,所以表现出来的性能指标也不一样。因此,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在使用掺合料时,一定先进行检测,合格后才可以使用,并且针对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部位,掺入量也不同,要防止盲目使用而影响工程质量。
1.4混凝土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一般指化学外加剂,是在生产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是生产商品混凝土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它的掺量一般不大于胶凝材料质量的5%,对混凝土的影响很大。如果外加剂使用不当,会造成工程严重的质量事故与经济损失。
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时,不能只看说明书,因为混凝土外加剂存在与水泥适应性的问题。在混凝土生产之前,要让外加剂生产企业来人在混凝土企业内部取部分原材料去试配,试配好后送一部分外加剂样品到混凝土企业,混凝土企业接到样品后试验人员要亲自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必要的话可以取样送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权威检测,确保外加剂与水泥的各种性能指标适应。
选择外加剂厂家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选择售后服务好的外加剂生产企业,这样便于沟通,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2. 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2.1 准确无误的投料,是控制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2.1.1 生产前应先由试验室检测砂、石的含水率,同时观察砂的细度模数、级配及石的粒径、粒形、级配等情况,相应调整生产配合比。
2.1.2认真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如上料系统的设备(螺旋输送机、皮带运输机、搅拌机出料闸门及下料闸门等) 运转是否正常,尤其要注意外加剂秤斗的下料闸门是否关严,以避免因外加剂超掺而造成混凝土数天不凝结以至报废的重大质量事故。
2.2.精确的计量,是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实施的关键,也是商品混凝土的突出优点之一。
2.2.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进行操作,并由电脑控制系统控制生产,实时记录称量数据,以备核查。
2.2.2 每月定期用砝码对电子称量系统进行校验,以确保达到GBl4902 规定的计量精度。
2.3 应视搅拌机的类型、实际搅拌效果、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大小等情况而设定搅拌时间,宜充分利用搅拌车在搅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搅拌效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缩短搅拌时间,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搅拌叶片、衬板的磨损程度。
2.4 在生产过程中,质检员及操作员必须经常目测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如发现异常现象须立即进行调整。试验室除随机抽样实测坍落度,按规定制作混凝土试件外,还应在出厂前目测每车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 遇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坍落度及和易性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出厂。
3. 运输过程的质量控制
3.1装料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罐内严禁有积水,特别是涮罐或洗泵后应排放干净。另外,给压力水箱加水时,其后截止阀水管必须关闭。
3.2在装料和运输过程中,搅拌罐应保持在每分钟3~6转的慢速转动,以防止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离析、分层等现象。装完料后,应高速搅拌,防止混凝土拌合物抛洒。
3.3混凝土拌合物应在初凝前卸料及施工。一般宜控制在4小时以内,以外加剂缓凝时间长短、气温高低等因素确定。对未初凝的剩料,应及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以恢复其坍落度。
3.4预拌混凝土的运输应保证施工的连续性,避免出现堵泵和“冷接缝”现象,造成质量事故。
3.5冬季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如保温套等。
4.泵送(或自卸)过程的质量控制
4.1预拌混凝土的泵送应符合行业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等的规定。
4.2确认混凝土泵和输送管无异物、无泄漏后(泵水检查等),应先泵送润泵砂浆或泵管润滑剂,但须注意应分散开来,不得集中浇筑。
4.3泵送前首先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可泵性等。禁止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往搅拌罐内任意加水。这样会改变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无法保证混凝土的强度等性能。当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符合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前提下,适当加水或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并高速搅拌均匀,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方可卸车。4.4炎热季节施工,宜用湿罩布、湿草袋等遮盖混凝土输送管,避免阳光直射,防止因温度过高而堵泵。严寒季节施工,宜用保温材料包裹混凝土输送管,防止管内混凝土受冻,并保证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4.5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最高不宜高于35℃,最低不宜低于5℃。
4.6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如因某种原因必须中断时,应每隔15分钟左右正反泵一次,防止输送管内混凝土拌合物堵塞。
商品混凝土的质量关系到建筑安全,是和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必须从混凝土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严密地控制,要从人员素质、原材料、机械设备、计量器具、施工现场等环节进行控制,尽量减少一切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客观因素,只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与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