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是落落大方的北京妞,一个是移民温哥华的华人女孩;一个是爱好文艺、敢想敢做的小才女,一个是善于质疑、理性思考的科学控。谁能想到,两个完全不同的女孩竟然都对不起眼的垃圾感兴趣,虽然远隔重洋,但她们有着同样的理想——科学处理垃圾,给地球母亲“瘦”个身。
北京·刘歌行 理想从微小的垃圾开始
刘歌行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校园塑料垃圾分类回收站。三年前,她在一个校外的讲座上偶然得知有公司专门回收食品塑料外包装。想到校园绿树红墙背后的垃圾,她心头一热,决定为学校引进这个项目,用科技改变校园生活,更希望将环保的观念植入同学们心中,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刘歌行先向两位好朋友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从刻不容缓的环境保护到改变校园的美好蓝图,她越讲越自信、越讲越坚定,朋友们也越听越激动。然后,她们分头做了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包括小卖部的商品包装型号、销售量等。通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她们将各类零食外包装分为三大类——以薯片袋为代表的较干净的外包装,以果汁为代表的软饮外包装,还有锁骨、豆制品等油腻食品的外包装。
在定制的分类垃圾桶还没有到货之前,她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了。每天中午,她们在食堂放上临时的垃圾袋,贴上“请同学们分类扔垃圾”的标语,再利用中午时间将袋中误扔的和垃圾桶内没有分类的垃圾进行整理分装,临时存放在校园内鲜有人至的一个角落里。刚开始,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分类,因此增大了刘歌行她们的工作量。面对巨大的垃圾量,她们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愈发觉得有回收再利用的必要性。
几周过去,同学和老师的沉默给了刘歌行和朋友们无声的一棒,比起幻想中举校响应、大伙积极参与的场面,更多的是对规则的迷茫和对分类回收毫无兴趣的态度,更糟糕的是,大多数老师担忧她们的学习成绩并直言不讳地反对。
她们还遇到了一些很富有戏剧性的困难,比如珍藏的垃圾总是被保洁人员发现并扔掉,即便标上“禁止扔掉”的标语或是找后勤领班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刘歌行像侦破案件一样分析垃圾的去向线索,最后在一处私人的废品回收站及时地抢救回了一袋垃圾。
刘歌行开始意识到这个项目光靠三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们向学校争取了“环保标兵”的锦旗,向各班征集了负责回收箱的管理员,共同建立了项目组,将活动流程制度化,终于初步取得了进展。她们还将项目写成策划书,制作了宣传展板和幻灯片,甚至向校长介绍自己的活动方案,最终学校答应借给她们一些钱作为启动资金。
后来,刘歌行在学校附近的商场举行义卖。她们征得了商场的许可,在网上定制了印有环保标语和图片的生活用品进行售卖,例如:卡贴、杯垫、茶杯、文化衫等。义卖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看着五彩缤纷的回收箱整齐地排列在大礼堂时,刘歌行和朋友们快乐得难以言表。在追梦的路上,内心的困乏与无助会让你溃不成军,只有愈战愈勇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温哥华·姚佳韵 把垃圾“吃掉”的女孩
“一物降一物,一定有东西能对付塑料垃圾!”源于对科学的热爱与信心,姚佳韵心中升腾起这样的坚定信念。
姚佳韵出生在中国辽宁沈阳,她对科学的兴趣源自八年级科学课上的一次实验:老师往醋里放了一个鸡蛋,并让同学们观察实验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蛋壳不断产生气泡,最后竟然消失了。这是因为醋里的醋酸和蛋壳里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了反应,原理不算深奥,但对姚佳韵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门动手又动脑的课程。
姚佳韵11岁时随父母移民到温哥华,刚刚来到国外,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很不习惯,科学便成了她最好的伙伴。
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野营活动,姚佳韵需要与华裔同学完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任务,堆成山的塑料垃圾映入眼帘,触目惊心。姚佳韵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平时这些塑料垃圾是如何销毁的?”工作人员叹息一声,说:“无法销毁,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只能填埋,但填埋后的垃圾可能5000年都不会降解。”
现在科学如此发达,竟然处理不了塑料垃圾,姚佳韵震惊了。“一物降一物,一定有东西能对付塑料垃圾!”姚佳韵决心研究降解塑料垃圾的方法。
很多人对她说:“大科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个小女孩能做什么呢?”对于这些冷言冷语,姚佳韵毫不理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都阅读无数的科学论文,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突破点,并用塑料垃圾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终,她将目标锁定在细菌上,利用细菌善于分解的特點,培养出能分解垃圾的细菌。
研究需要设备和不菲的资金投入,这不是姚佳韵自己能解决的。无奈之下,她将这个主意提交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林赛博士。出人意料的是,林赛博士被姚佳韵敢于挑战的精神打动了,允许她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虽然有了林赛博士的帮助,实验依然困难重重。姚佳韵无休止地做实验,针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筛选分析。就这样,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她最终从土壤和废水中收集了几种细菌,把它们培养成为塑料垃圾的完美吞噬者,不会留下任何污染物,而最关键的是,这些细菌完全降解一斤塑料垃圾仅仅需要几周时间!
实验结果一经公布,姚佳韵便受到所在地区环保机构的重视,众多科技公司纷纷与她联系,希望可以对她的技术进行商业开发。2016年3月,姚佳韵被加拿大慈善机构P1anCanada评选为“加拿大20岁以下的20名顶尖青少年”,连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赖利·佩吉都成为她的粉丝,向她伸出橄榄枝。不过,姚佳韵相当理性,认为鉴于实验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细菌对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效果,这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她选择回归校园,继续深入研究此课题。
北京·刘歌行 理想从微小的垃圾开始
刘歌行的理想是建立一个校园塑料垃圾分类回收站。三年前,她在一个校外的讲座上偶然得知有公司专门回收食品塑料外包装。想到校园绿树红墙背后的垃圾,她心头一热,决定为学校引进这个项目,用科技改变校园生活,更希望将环保的观念植入同学们心中,从而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
刘歌行先向两位好朋友讲述了自己的想法,从刻不容缓的环境保护到改变校园的美好蓝图,她越讲越自信、越讲越坚定,朋友们也越听越激动。然后,她们分头做了民意调查和市场调查,包括小卖部的商品包装型号、销售量等。通过认真研究和讨论,她们将各类零食外包装分为三大类——以薯片袋为代表的较干净的外包装,以果汁为代表的软饮外包装,还有锁骨、豆制品等油腻食品的外包装。
在定制的分类垃圾桶还没有到货之前,她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了。每天中午,她们在食堂放上临时的垃圾袋,贴上“请同学们分类扔垃圾”的标语,再利用中午时间将袋中误扔的和垃圾桶内没有分类的垃圾进行整理分装,临时存放在校园内鲜有人至的一个角落里。刚开始,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分类,因此增大了刘歌行她们的工作量。面对巨大的垃圾量,她们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而愈发觉得有回收再利用的必要性。
几周过去,同学和老师的沉默给了刘歌行和朋友们无声的一棒,比起幻想中举校响应、大伙积极参与的场面,更多的是对规则的迷茫和对分类回收毫无兴趣的态度,更糟糕的是,大多数老师担忧她们的学习成绩并直言不讳地反对。
她们还遇到了一些很富有戏剧性的困难,比如珍藏的垃圾总是被保洁人员发现并扔掉,即便标上“禁止扔掉”的标语或是找后勤领班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刘歌行像侦破案件一样分析垃圾的去向线索,最后在一处私人的废品回收站及时地抢救回了一袋垃圾。
刘歌行开始意识到这个项目光靠三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们向学校争取了“环保标兵”的锦旗,向各班征集了负责回收箱的管理员,共同建立了项目组,将活动流程制度化,终于初步取得了进展。她们还将项目写成策划书,制作了宣传展板和幻灯片,甚至向校长介绍自己的活动方案,最终学校答应借给她们一些钱作为启动资金。
后来,刘歌行在学校附近的商场举行义卖。她们征得了商场的许可,在网上定制了印有环保标语和图片的生活用品进行售卖,例如:卡贴、杯垫、茶杯、文化衫等。义卖活动吸引了许多同学参加,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看着五彩缤纷的回收箱整齐地排列在大礼堂时,刘歌行和朋友们快乐得难以言表。在追梦的路上,内心的困乏与无助会让你溃不成军,只有愈战愈勇才能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温哥华·姚佳韵 把垃圾“吃掉”的女孩
“一物降一物,一定有东西能对付塑料垃圾!”源于对科学的热爱与信心,姚佳韵心中升腾起这样的坚定信念。
姚佳韵出生在中国辽宁沈阳,她对科学的兴趣源自八年级科学课上的一次实验:老师往醋里放了一个鸡蛋,并让同学们观察实验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蛋壳不断产生气泡,最后竟然消失了。这是因为醋里的醋酸和蛋壳里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发生了反应,原理不算深奥,但对姚佳韵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她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门动手又动脑的课程。
姚佳韵11岁时随父母移民到温哥华,刚刚来到国外,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很不习惯,科学便成了她最好的伙伴。
一次,学校组织了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野营活动,姚佳韵需要与华裔同学完成垃圾分类处理的任务,堆成山的塑料垃圾映入眼帘,触目惊心。姚佳韵问身边的工作人员:“平时这些塑料垃圾是如何销毁的?”工作人员叹息一声,说:“无法销毁,焚烧会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质,严重污染环境,所以只能填埋,但填埋后的垃圾可能5000年都不会降解。”
现在科学如此发达,竟然处理不了塑料垃圾,姚佳韵震惊了。“一物降一物,一定有东西能对付塑料垃圾!”姚佳韵决心研究降解塑料垃圾的方法。
很多人对她说:“大科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你一个小女孩能做什么呢?”对于这些冷言冷语,姚佳韵毫不理会。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每天都阅读无数的科学论文,寻找每一个可能的突破点,并用塑料垃圾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实验。最终,她将目标锁定在细菌上,利用细菌善于分解的特點,培养出能分解垃圾的细菌。
研究需要设备和不菲的资金投入,这不是姚佳韵自己能解决的。无奈之下,她将这个主意提交给了哥伦比亚大学的林赛博士。出人意料的是,林赛博士被姚佳韵敢于挑战的精神打动了,允许她进入实验室做实验。
虽然有了林赛博士的帮助,实验依然困难重重。姚佳韵无休止地做实验,针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进行筛选分析。就这样,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她最终从土壤和废水中收集了几种细菌,把它们培养成为塑料垃圾的完美吞噬者,不会留下任何污染物,而最关键的是,这些细菌完全降解一斤塑料垃圾仅仅需要几周时间!
实验结果一经公布,姚佳韵便受到所在地区环保机构的重视,众多科技公司纷纷与她联系,希望可以对她的技术进行商业开发。2016年3月,姚佳韵被加拿大慈善机构P1anCanada评选为“加拿大20岁以下的20名顶尖青少年”,连谷歌创始人之一的赖利·佩吉都成为她的粉丝,向她伸出橄榄枝。不过,姚佳韵相当理性,认为鉴于实验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细菌对不同塑料具有不同的效果,这项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她选择回归校园,继续深入研究此课题。